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漫谈

2017-10-14次仁它拉

读与写·中旬刊 2017年10期
关键词:漫谈多样化数学

次仁它拉

摘要:本文数学课堂教学的模式,调动不同层次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数学地思维,培养学生辩证地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发挥学生在课堂中学习的互补性。突出过程性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得到倡导。

关键词:数学;多样化;漫谈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0-0126-01

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应重视口算,加强估算,提倡鼓励算法多样化",这无疑给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注入了兴奋剂。所谓小学数学算法的多样化,就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先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经历探索的过程,去发现算法,然后在课堂教学平台上由一些学生展示各自的算法,必要时教师补充算法,再通过班级集体和老师的力量对呈现的算法进行分析、比较和优化,使学生感悟算理,形成适合自己个性的算法,最后把获得的算法用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从中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小学数学算法的多样化更加关注不同学生学习数学的认知特点和学生已有的数学学习基础,并利用不同的算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想方法的灌输,改变了以往小学算术教学过于强调计算技能培养的套路,突出过程性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使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得到倡导。

1.有效利用学生的错误

对待学生的思维成果――"错误",不是着眼在对还是不对,而是应着眼于有价值还是没有价值,价值是大还是小,是现时价值还是长远价值!这一价值判断的标准: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⑵有利于本课教学目标的达成。如果课上生成了非常有价值的差错资源,我们就应该放下原有的预设,及时转化为教学资源。

利用学生的错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在学生學会了解答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后,我出示了一题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减法:702-478。我先让学生尝试用竖式计算,并请一位中等水平的学生上来展示。这位学生做的并不熟练,反复擦了好几次,最后向大家展示的是:702-478=234。 其实在我巡视中我发现有几个学生也是这个答案,当时我看了后没有及时给他们指出来。可是有不同答案的几个学生沉不住气,纷纷举手要求发言。我请了一名学生上来讲解:"这道题做错了。个位和百位上减对了,问题在十位上。个位2减8不够减,就要向十位借1,可是十位上是0,不能借给个位,于是十位就向百位借1变成了10,并把其中的1借给了个位,个位就变成了12,十位则变成了9。十位9减7等于2。正确答案是22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了错是正常的,学习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地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提高了能力。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功能,让学生之间想法设法纠正错误,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有人问圣人:"世界什么最贵?"圣人回答:"错误"。又问:"何物最便宜?"圣人仍答:"错误"。道理再浅显不过:会分析错误的原因,会吸取教训,错误是物价之宝;不分析原因,不吸取教训,错误一文不值。所以,当我们面对错误时,少一些斥责、批评,多一些欣赏和接纳,让纠错成为教学中的一个亮点,为我们教学服务。

2.算法多样化强调不同层次学生的参与

"算法多样化"是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尊重学生个性化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改变了以往教师直接把计算方法展示给学生的教学方法,吸引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小学数学算法多样化中不同的计算方法,主要是由学生提出来的,是群体的多样,并不要求所有的方法每个学生都要掌握,但每个学生都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共享。新《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明确提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种多样的。例如,为了探索9+5的计算方法,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借助现实的问题情境,出示了两只可装10瓶牛奶的盒子,它们各装了9瓶和5瓶牛奶,问牛奶总的瓶数。在相应的某一教学片断中,有的学生在9瓶的基础上又数5瓶得14瓶,也有学生移动1瓶到9瓶的盒子中共得14瓶……特别是有学生提出借1瓶装满9瓶这一盒共得15瓶,再还1瓶获结果14瓶。这位学生思维的深度显然要比用数数的方法计算的学生来得深。数数比较直接,借牛奶比较巧妙,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法,我们不能苛求学生用同一算法。教师始终要尊重学生,要营造民主的氛围,要为学生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提供平台,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总之,面对新课程,我们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的要求,学习优秀的教育理念,借鉴优秀的教育方法,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科学地设计学生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使学生爱学、会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和生活的有效结合,才能使数学教学焕发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猜你喜欢

漫谈多样化数学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漫谈特级教师的“再成长”
物理复习课堂中复习内容的设计*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数学问题解答方法多样化探讨
漫谈雾和霾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漫谈写意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