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水利防洪抗旱相关问题分析
2017-10-14郭彦鹏
郭彦鹏
摘 要:自然灾害会对农业经济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农田水利工程可从根本上实现对这一现象的有效避免。农田水利在防洪抗旱中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我们必须在日常管理中实现对相关要求与标准的满足,促使农田水利工程的价值与意义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关键词:农田水利;防洪抗旱;合理灌溉
农田水利工程对农业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我国水资源分布呈现出十分不均衡的现象,农业用水也是如此。在现代农业的推动之下我国农业水利事业也在不断的进步与发展。从水利管理现状分析来看,管理质量以及管理效率并不能实现对理想效果的获取,甚至在防洪抗旱方面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我们需要进行不断的探索与努力。
一、农田水利的防洪抗旱作用
农田水利是农业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设备,在其中占据核心位置,对农业经济发展来说是重要的基础与前提,对农村经济发展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农田水利的广泛应用对防洪抗旱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积极意义,最终实现促使农业发展的总目标。洪涝干旱灾害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农田水利的科学应用可实现对上述现象的有效改善,并将受灾程度控制在一定大范围内,将伤害减少至最低。国土广阔以及气候类型多样是我国显著特征,水资源在分布方面也存在不均匀现象,不仅频繁发生洪涝干旱灾害,同时存在多种类型的自然灾害,对农业发展有及其严重的影响。为实现对上述损失的有效降低,必须进行高质量的农田水利建设。
农田水利在洪涝时期主要起到疏导水流的作用,洪涝时期储存的水量可在干旱时节用于农业生产灌溉,由于水量不足而引起的旱灾问题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有效的改善。农田水电对水量的空间分布也有一定的调节作用。水库、河道以及江河都是水资源的主要分布地点是,水利工程可在对上述水资源进行集中的基础上运输,这对水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来说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同时将水资源保障提供给农业灌溉。水资源的异地运输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支撑下进行,干旱区域的农业用水需求可在这一过程中实现满足,农作物以及畜牧用水需求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保证。
二、农田水利管理实现防洪抗旱的有效策略
1.推行实施节水灌溉技术
就当前我国水资源的利用情况来分析,我国水资源持续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由于水资源分布不平均,导致很多区域的用水困难。我国农田水利工程现状是其抵御灾害能力并不高,这一点也阻碍了我国农民朋友增产增收的进程,所以国家和社会对防灾减灾的要求越来越高,防汛抗旱工作也得到了越多越多的人的关注。所以防汛抗旱工作将面临着新的挑战,有许多的问题需要认真的、及时的得到解决。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支持下,需要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过程中创新改革全新的节水灌溉技术,以便尽可能降低水资源的浪费,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科学合理的节水灌溉技术不仅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而且能够改善农作物的生长质量,并且在整体上保护农业环境。在现代农业技术不断发展的环境下,我国节水灌溉技术也得到了显著的改善,滴灌技术、喷灌技术、根区导灌技术、微灌技术等已经普遍应用到不同状态的农作物灌溉中,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的浪费情况,并且最大程度地提升了农作物的产量。
其中,喷灌技术是一种利用水泵来对水流进行加压处理,将水输送至所需灌溉的区域,然后再利用喷头将水流处理为细小的水颗粒用于灌溉。喷灌技术有固定式、移动式及半固定式。相对于传统灌溉方式来说,喷灌技术可以在节约用水40%左右的情况下,提升农作物产量20%。微灌技术是一种利用输水管道将水流运输至农田灌溉的方式,在管道运输中可以避免水流蒸发或滴漏,有效改善输水效率,节水量更加高达20%。根区导灌技术是依照农作物的生长需求,通过使用稳流器及导灌来输送水资源进行灌溉的技术。根区导灌技术可以对农作物的根系进行局部的浇筑,并且随同农作物生长所需要的化肥、农药一同进入农作物的根部。该技术可以避免水利渗透浪费的情况,还可以精确控制灌溉水量。
2.运用合理灌溉方法
(1)明确农作物的灌溉定额
农作物的产量与灌溉用水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当灌溉用水量达到某一固定数值的时候,灌溉用水量的上升反而会导致产量相应降低;当农作物产量最高时如果持续灌溉,则会导致产量下降。由于农作物的产量与灌溉水量之间存在线性的联系,因此可以运用边际分析法来计算出农作物产量及灌溉用水量之间最为合适的平衡点,有科学根据的灌溉水量,指导灌溉节水工作开展,从科学的角度来提升灌溉用水的利用率,提高农田的经济效益。
(2)科学分配灌溉量
科学分配灌溉量就是在掌握不同农作物在生长时期对水分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合理规划灌溉量,以落实最优化的灌溉方案。其能够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使用有限的水资源进行灌溉,以保证各个类型农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可以拥有足够却又不过量的水分,从而全面提高农作物的水分利用率。
3.加大农村水环境治理力度袁保护农村水资源袁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袁创造良好的水资源生态环境
水污染会带来水环境的恶化,影响水质,同时会影响水产养殖事业,严重会影响人们的生活,甚至对人们造成危害。另外要大力治理滥砍滥伐现象,滥砍滥伐会导致水土严重流失,影响生态平衡。因此一定要加大农村水资源治理力度,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创造良好的水资源生态环境。
4.努力提高农田灌排标准袁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
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对农田灌溉、排涝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和提高对灌、排、降技术的改良已经势在必行。今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要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切实提高供水保证率和农田排涝能力的标准,才能更好的为农业生产提供高标准的灌排服务,同时加强农业产业结构的规划研究,以利于农田水利配套设施发挥更好的作用。
三、结语
农田水利工程可以起到防洪抗旱的作用,有效节约水资源,提升农田的灌溉效率,缓解农作物灌溉的负担,提高农作物的种植效益。推行实施节水灌溉技术以及运用合理灌溉方法都是提升发挥农田水利工程防洪抗旱作用的有效策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田水利工程的管理制度、灌溉技术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更好地为农业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维新.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
[2] 苏艳萍.农田水利防汛抗旱管理措施[J].城市建設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19):00098-0009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