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杨氏太极拳社区运动发展与传播

2017-10-14张丽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张丽

摘要:健康是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主题。杨氏太极拳作为集健身、养生、修心、防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广受全国各地社区居民喜爱,并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山东省济南市为研究对象,探讨杨氏太极拳在社区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诸多问题,并提出若干针对性的策略加以解决,以促进杨氏太极拳在社区更好更快地发展和传播。

关键词:杨氏太极拳;社区运动;传播规律

健康是现代城市居民生活的主题。杨氏太极拳作为集健身、养生、修心、防身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体育项目,广受全国各地社区居民喜爱。与此同时,杨氏太极拳也成为社区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丰富的物质与精神生活,为杨氏太极拳发展繁荣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遇,运用科学的组织管理技术和传播宣传技巧,促进杨氏太极拳进一步在社区普及,在目前国家所倡导的“大体育”战略下具有重要意义,应当引起社区工作者与杨氏太极拳爱好者的重视。

一、杨氏太极拳社区发展与传播特点:以山东省济南市为例

以山东省济南市为样本,通过实地调研、个体采访和问卷调查后发现,社区杨氏太极拳运动团体在发展与传播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目前社区杨氏太极拳活动开展己经初具规模,社区体育服务管理体系已逐步形成,组织基本有明确合理的分工,而且可以做到常态化习练,有条件的团队还可以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以上的赛事活动,但是团体管理人员的年龄结构老龄化、学历普遍偏低、不具备体育或太极拳专业知识,团体以自发组织为主,缺乏严格、固定的章程。

第二,社区杨氏太极拳爱好者多在45岁以上,高中文化程度以下的离退休人员为主,其动机与目的是在强身健体、延年益寿,人员在团队中相对固定,但也存在流失的情况。

第三,杨氏太极拳为社区太极拳习练的主要种类,习练时间多集中在早晨,晚上次之;每次持续时间和每周练习频次相对合理;习练场地多为社区公园、篮球场等,因受到其他健身体育项目的排挤,所以场地设施供应略显不足。同时,关于杨氏太极拳宣传力度不到位,宣传方式落后。

第四,社区杨氏太极拳练习者以跟随社区群体和别人学练太极拳为主,“师带徒”次之,太极拳教学模式单一、渠道狭窄,并且社区太极拳爱好者交流学习机会显得不足。爱好者学习年限多在5年以下,初学者较多。

第五,影响社区太极拳练习者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相关政府部门支持力度不够,资金来源少,以团队人员筹措为主,存在政治、经济、技术、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杨氏太极拳的发展与传播现状仍不够理想。

二、社区太极拳的发展策略

杨氏太极拳社区发展应坚持“以人为本”,以满足广大社区居民的需要为首要任务。在制定发展战略过程中注重全局性、普惠性、预见性和公平性,争取让团队人员都能够体会到杨氏太极拳的习练乐趣以及功效。同时,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继承、发展、创新相结合,将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结合,将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走出一条合理、科学、可持续的社区运动发展之路,让更多社区居民受益。

针对以上问题,拟提出以下社区杨氏太极拳的发展对策:

首先,政府主管部门要加强体育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出符合本地实际的地方法规;增大对社区太极拳的支持力度,增加对社区太极拳团队的资金投入,合理的加大社区体育运动场馆设施建设,适量增加太极拳室内场馆;引进专业、专职高水平人才,健全社区太极拳组织管理体系。

其次,社区管理部门应重视居民文化建设工作,与杨氏太极拳习练团队负责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尽可能为杨氏太极拳团队在场地、时间上作适当协调,给予适当便利,营造社区健身活动的良好环境,增加杨氏太极拳的习练频次;社区杨氏太极拳团队也可以与社区管理部门合作,组织开展专项表演和学习交流活动。

最后,社区杨氏太极拳团队要努力加强内部管理,制定制度章程并强化落实,制定周、月、年度计划与任务并将其告知团队人员;加强财务管理工作,将团队经费“用在刀刃上”;进一步明确人员分工,宣传、会计、采购、考勤等各司其职;营造团结、活泼、严肃、和谐的氛围,在日常习练中不断增强团队凝聚力。

三、社区太极拳的传播策略

杨氏太极拳是中国传统体育运动与文化的瑰宝。作为社区杨氏太極拳团队,不能仅限于“自娱自乐”,更要承担交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在发挥帮助居民强身健体功能的同时,注重有效传播策略的使用,让团队人员和社区居民领会到杨氏太极拳内在深厚的文化意蕴。

比如,可以以政府主管部门和太极拳协会为主导,以各社区杨氏太极拳习练团体为主体,定期举办针对社区居民开设的杨氏太极拳免费培训班,特别是可以选在寒暑假时间,以方便青少年儿童参加学习,从而扩充、壮大社区杨氏太极拳的队伍,改善社区太极拳团队的年龄结构。

还可以建立协会与社区、社区与社区,甚至是社区与学校、企业社团工会之间的交流学习体系,互通有无,增进学习,与此同时各杨氏太极拳团队也应积极与省市级杨氏太极拳协会沟通,选派代表参加市级、省级甚至全国的学习交流活动,包括但不仅限于各大赛事开场表演、杨氏太极拳专业赛事,以赛促学,以演促练,相关负责人与指导教师也可以通过参加论坛、讲座、会议等增强管理和教学水平。

总之,为更好地传播杨氏太极拳,应针对目前团队所存在的不足,规范、健全现有组织,以组织传播为基础,积极争取政府和社区的有力支持,以及企业资助。与时俱进,通过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方式以及视频、图片、网络等现代传播技术手段,加强杨氏太极拳社团传播的时代性、时效性。各个社团组织之间也应在现有客观条件下共同形成协调全局的意识,使各团队真正起到教学、研究、传承、发展杨氏太极拳的作用。

四、结语

战略管理能力是一项竞争力,社区杨氏太极拳团队应借着武术系统的“大武术观”和武术标准化这两大新政策,通过制定、执行和调整战略,在发展中不断学习,完成良性循环,螺旋式地提升自身,唯有如此,才在与其他健身体育项目竞争过程中长久立于不败之地,闯出一条普惠利民、科学发展的阳光大道。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