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2017-10-14王羽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王羽

摘要:随着我国生产建设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都面临着严重的能源问题,全球化人口急剧增多是消耗地球能源的重要因素。尽管我国幅员辽阔,但是人口基数大,人力资源的利用率较低,每家每户都需要用到电能,因此,电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目前来看,我国电网建设的运营模式也在不断创新,在很大程度上也解决了部分地区的电能短缺问题,但是如果要更好的起到节约能源和有效利用电能的问题则需要更好的开发利用电力工程技术,只有这样才能够起到节约能源的目的。本文笔者首先介绍智能电网的概念,然后重点介绍智能电网建设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智能电网;电力工程技术;应用

前言:

作为电力工程建设的主要方向,智能电网是我国当今电力事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智能电网建设的不断创新有利于电力系统不同层次目标的有效达成,并且会对电力产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产生倍增式的增长,有效发展智能电网建设是发展中电力系统的迫切需求,也是电力工程的新功能和新结构的有效结合。

1.我国智能电网的概述

从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来看,气候变化越来越频繁,每个地区都由于人口和能源的问题出现不同程度的危机。因此,智能电网技术也被世界各地广泛关注。近些年来,美国政府为了恢复经济的良好运行,将智能电网的建设作为最核心的发展策略以用来解决能源上的问题,并且利用其它产业来辅助智能电网的发展。在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更是一项紧急且迫切的任务。那是因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土地面积又比较大,在不同地区也有着经济发展的明显差异,电力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分布不均衡。因此,在智能电网建设中,应将我国的实际情况做一个良好的考虑,并在基础环节上进行重点建设。只有这样才能够尽量减少各地区分布不均的情况,更好的调节电力资源的分配。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2.1 电源领域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具体包括直流、变频以及恒频的交流电源,其能够为智能电网的各种设备提供不同的电源。在蓄电池充电中多数采用直流电源,而在变电所的操作中则既可以采用直流电源,也可以用交流电源,在大型或者小型的计算机中还可以采用高频的开关电源。

2.2 输电中的应用

在输电过程中,智能电网能够发挥高质量的电能发送,在电网正常的工作状态下,智能电网也能够保证比较稳定的工作状态,在这一环节中运用电力工程技术是实现这种目的的有效手段。从我国高压直流电的发展中可以看出,高压直流电在输电线路中通常都是利用变流装置来进行送电和受电的,这些技术装置在配电网中还能有效防止电压的突然降低和闪变,为供电的效果的提高提供了技术设备上的有效支持。

2.3 发电中的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主要是通过电力和电子设备来实现电能的转化以及控制,能够降低能量的消耗量和有效减少机电设备的使用。随着半导体的功率元器件的容量提高,电力工程技术中也出现了很多的新技术运用于发电中。

3.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3.1 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

电能的质量优化技术的应用能够提高电能的质量,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对此技术的应用需要电能的质量等级划分以及评估方法体系的有效支持,需要对供用电的接口所具备的经济性能进行分析,通过建立健全法律法规来促使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

3.2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是在微处理以及微电子技术以及相关的通信和控制技术的基础上形成的,能够实现对交流输电的灵活控制。智能电网的建设中为了实现能源的隔离就需要运用柔性交流输电,将电力工程技术和先进的控制技术结合起来,才能够实现对电网的有效控制,从而有力的促进了电网的稳定运行。

3.3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换流器一般是由一些可以关断的元件组成的,对提高输送的稳定性具有很高的经济性能,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具体应用能够实现利用控制换流器进行整流或者逆变。目前这一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远距离或者近距离的直流輸电工程中,其应用趋势将不断地向更远距离以及更大容量的输电工程中发展。

3.4 能源转换技术

从低碳经济的角度能够让能源的消耗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到最低的水平上,这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低碳经济的发展核心就是在能量转换上采用最先进的技术进行能源创新的最高效利用。如今,利用最多的用于能量转换的能源主要是太阳能与风能。

4.电力工程关键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

4.1 串联补偿中的工程应用

特高压串补装置对进一步提高特高压线路的输电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我国自主研制的世界首套特高压串补装置一次投运成功且能保证长期安全运行,这表明中国已经精通了大容量可控串补的技术,所以应该继续深化开展串补相关技术和工程设计研究,不断优化完善串补设备的性能参数和设计。

4.2 并联补偿的工程应用

并联补偿的工程成功将无功补偿技术用于运营之中,将无功补偿设备运用在实际中有效的解决了由设备中的脉动负载引起的电力质量问题,包括无功功率影响和电压波动和闪烁等。

4.3 常规电力技术的工程应用

常规电力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电力负载对电压骤降和短期的电源中断造成的短暂电力质量问题,所以在实际应用中一般都采用通过常规的电力技术来解决电力的质量问题,有效地消除了电力质量问题方面的很多隐患。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对于电力事业来说是目前我国国家建设和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和领域,从智能电网的整体特点和性质来看,对智能电网中电力共享技术的应用尤为关键,他也是推动智能电网系统建设和广泛应用的重要价值,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方向与智能电网建设在今后的电力系统发展中应进行具体把握,在加速智能电网经济建设的效益上进行提升,不断加速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确保电网建设中经济效益、技术和管理理念的具体实现。

参考文献:

[1]段斯,邱议漩.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6,07:176-177.

[2]柯洋.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低碳世界,2016,10:31-32.

[3]徐兆昌.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运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1:219.

[4]柳天鹏.浅谈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J].科技展望,2016,23:109.endprint

猜你喜欢

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应用
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应用探析
智能电网中光纤通信系统的可靠性分析
智能电网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