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心理素质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培养

2017-10-14张松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体育教学小学

张松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发展,各级学校对体育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但教学中许多老师却忽视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其实,学生的心理素质对体育水平的提高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此谈谈自己的研究。

关键词:心理素质;小学;体育教学;培养

小学体育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理念。

体育学科是德、智、体、美、劳有机结合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手段。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过程中,让学生在欢快、愉悦的气氛中参与课堂练习,完成强身健体、锻炼意志、陶冶情趣目的的同时,更需要拥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健康的心理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客观世界,正确认识自我,有利于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使两者协调统一。无论哪一方面发生问题,失去或不健全,都会影响一个人整体的健康水平,而心理健康水平又会影响一个人整体的健康状态。在体育教学中,不仅要教会学生一定的技术、技能,更需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一、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我们的体育教师要树立一种观念,就是我们要在体育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使他们自信、自主、自强。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采用分层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努力克服弱点,做到更好。活动中让学生按自己的能力来选择不同的难度,比如上跨越式跳高一课,身高相对比较矮小的学生和一些胆子较小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认为自己不可能跳过这个高度,我就针对这一情况因材施教,设置几个不同的高度,让学生自由选择,勇于挑战,跳过一个高度便是一次胜利,让他们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自信。

二、培养学生的求知欲

激发学生正确的动机,提高对学习的兴趣,唤起创造的欲望,坚定成功的信心,培养学生运动兴趣及独立锻炼身体的能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此基础上奠定终身体育的理念,在实践中进行自我评价身心健康和自我调节锻炼,实现终身科学地坚持锻炼,使体育成为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三、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没有受过什么磨难,家长都非常疼爱,有的甚至是溺爱,因此,意志力都较为薄弱,学习上遇到点困难就想放弃。而体育运动是最能体现意志力的活动,如果我们能在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意志力的培养,那对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会有好处。例如,体育教学中的耐力跑,就能在提高学生耐力的同时,也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一开始,学生跑起来是很困难,许多都不能坚持到底,但我们要通过多种方法鼓励学生坚持到最后,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吃苦耐劳的心理品质。耐力跑虽然很累,但是学生们从中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吃苦,学会了勇敢,学会了拼搏,是对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培养。

四、培养学生学习方法

注重学会学习,积累经验,形成良好学习习惯。耐力教学中,不仅让学生掌握动作要领,关键是要让学生了解正确的呼吸方法,了解体力的分配。教学中教师讲解示范动作要领,领学生进行原地慢跑,练习呼吸方法。一般是采用两(三)步一呼,两(三)步一吸的方法,教师提示有节奏地呼吸,学生进行练习时采用信号、口令来控制节奏,调整速度。教师逐步让学生在慢跑中采用领先跑和图形跑形式进行练习。学会了方法,完成教师教学内容就变得更加容易了。

五、培养学生抗挫折能力

学习与生活中都会有挫折,有的学生面对挫折能坦然面对,有的就会一蹶不振,有的则会逃避,不愿面对。他们的这些表现无所谓对错,但我们必须引导他们正确认识并努力克服困难,重新上路。如果我们能克服挫折给人带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就不仅可以保持身心健康而且还可以战胜挫折,达到目标。这种良好的心理素质和较强的抗挫折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生活磨练的结果,是教育与训练的结果。而這个过程需要长期的有意识的培养。例如:教学中我总是提示学生小组之间要经常相互鼓励,每次竞赛与对抗,不可能人人都取得胜利,那么就需要积极面对失败和挫折,要学会同伴之间交流,“加油啊!你能行!”“我们团结起来,劲往一处使。”通过积极的言语,告诉学生们不要害怕挫折,要勇于向前看,什么困难都难不倒自己。

体育教学要在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使之掌握体育基本知识、技能和技巧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体育道德作风。在教学中进行心理素质的教育,要注意教育的艺术性,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耐心鼓励他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乐趣,对他们的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尽量避免生硬,要潜移默化。教学中可以运用游戏,竞赛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在游戏中让学生们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教师要从中抓住时机,适时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体育教学小学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