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高校社会责任教育实践探微

2017-10-14孟朗李文羽杨柳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美国高校实践探索

孟朗+李文羽+杨柳

摘要:社会责任是当今学校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需要着重注意的部分,以高校学生为代表的青年人是整个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和主要群体。青年主动承担并参与社会事务,树立一定的社会责任的意愿和水平是一个国家价值观教育持续且有效的重要体现。本文主要聚焦于美国高校对于社会责任相关内容进行教育的实践经验。对美国高校社会责任教育在实践领域做出的努力进行剖析,以期对我国高校社会责任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美国高校;社会责任教育;实践探索

美国政府自上个世纪90 年代以来,由于政治因素和社会现实的影响,把培养高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高等教育在价值观领域必须重视的头等问题,由此进行了针对价值观养成和教育的高等教育改革。历经一段时间的发展,美国在价值观教育领域,尤其是社会责任教育方面,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和理论基础。尤其是在实践层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因此,美国高校在责任教育的实践领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目前美国高校对于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教育的主要实践途径包括以下几种类别:

一、将公民责任教育融入课程体系,尤其是人文社科领域的课程中

美国在学校教育中广泛开设“公民科”,旨在培养“有效的民主公民和有特色的美国人”,形成美国的民族精神。尤其在大学中,各个学校纷纷开设与公民责任相关的课程供学生选修。力求在日常的教学与熏陶中形成高校青年学生的责任意识。例如哈佛大学特色的通识教育,鲜明地体现了综合性的教育理念。现在哈佛通行的课程设置模式从1982年开始实施,本科生4年要完成32门课程,其中包括16门专业课,8门选修课,8门核心课程。其中的核心课程,并不受专业界限的束缚,以历史、社会、文化为主要内容,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给学生提供了综合的知识积累和开阔的视野,让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对于世界与人类的思考与关注。

二、鼓励学生通过活动模拟和角色扮演培养责任意识

诸多大学存在名目繁多的学生组织和团体,很多团体在校园内部扮演着价值观传播和养成的角色。例如坦普尔大学、斯泰森大学等学校会定期举办模拟法庭或者模拟总统选举,甚至还可以吸引来自校内和校外的资金支持。从而使得类似的活动能够办出特色,办成品牌。这些活动通过学生的广泛参与,逐步培养其参与和了解社会事务、形成和树立社会责任的意识。

三、建立基于学校的社区项目补充课堂的责任教育

许多大学与周边的社区保持着紧密的联系,许多学校也将教育的场所搬到了社区,例如圣母大学等一批学校。常年保证与社区联动,开展一系列旨在启发学生思维和政治参与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感的活动。并要求学生和老师广泛参与,甚至列入课程计划当中,这就使得对于学生的责任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上或者讲座中,而是实实在在的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所生活的社区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只有深入体会和亲身实践,才会真正树立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社会责任教育才不是一纸空文。

四、鼓励学生以书信形式阐述其对公共问题和国家政策的看法

9·11 事件后,随着对于恐怖主义的打击和所谓美国的“国家主义”的兴起,美国的“国家责任”教育更加受到重视和推崇。尤其是近些年来,世界日益步入全球化时代和信息化时代,美国提出要培育对世界负责、具有“全球意识”的公民。因此,高校应政府政策的影响,鼓励学生勇敢发表自身的看法和主张,出现了许多直接对话国家高层领导人或者政府官员的现象。看似是官方同青年学生的简单互动,实则是美国在通过国家站位的高度,教育和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投身到政治事务和公共问题当中来。从而唤醒新一代美国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本质上培育了一批为美国国家利益服务的新生力量。

五、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政治活动

随着信息化的不断发展,许多知识和信息的获取变得简单易得。青年学生的参与意识也日益增强,对于各项国家和社会事务的关注也不再像过去那样漠不关心。不久前结束的新一届美国总统大选,可以看到两大党派候选人对于青年和教育问题都有着不同的关注。与此同时,特朗普以其激进的观点和较高的网络曝光度赢得了更多年轻人的支持。美国高校学生在对待类似总统大选等国家及社會事务时表现出来的热情使得更多的学校注意应当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之外的政治事务和活动,从而尽早培育合格的美国公民。强化责任意识和国民精神,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加速形成。

六、服务学习

培养美国青年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手段有很多,其中,比较有特色的就是美国的所谓服务学习,这种学习方式是指与小学、中学、高等院校或社区服务项目以及社区相互协调的,并与学生的学习科目构成一个整体的,通过积极参与在社区开展的、满足社区需要的服务活动,旨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种重要方法。基于之前的研究,这种方法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区服务、公益服务等活动,启发学生关注和帮扶弱势群体、关心周边自然和人文环境、了解民众的真是诉求和需要等意识。某种程度上与我国长期以来开展的“三下乡”、“志愿服务”等活动有类似的地方,但是由于其开展的时间较长,范围较为广泛,因此产生的效果和教育功用较之我国的志愿服务要强得多。美国在这方面经验较为丰富,也产生了许多典型的高校和学生组织。服务学习作为当前比较流行的学生政治参与和社会责任的培育方式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推崇。

综上,美国高校在对于学生的社会责任教育方面,比较注重对于学生自身责任意识的觉醒,而非一味的灌输说教。强调实践和亲身参与其中,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责任担当。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行做出选择和决定,这一点是值得我国高校在价值观养成,尤其是社会责任教育的过程中借鉴和效仿的。但也应当看清,我国与美国在国情和现实条件上存在差异,切忌照抄照搬,生拉硬套。力求“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坚持中国特色与中国自信,博采众家之长,开辟我国高校社会责任教育的新篇章。

参考文献:

[1]毕记满,刘龙海.美国社会责任教育与我国高校教育的比较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16,(07):102-105.[2017-09-19].

[2]陈惠娟,梁安.美国高校责任教育及其启示[J].贺州学院学报,2008,24(04):94-97.[2017-09-19].endprint

猜你喜欢

美国高校实践探索
“微课程”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实践探索
美国高校促进创新创业的实践及启示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新形势下完善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实践探索
美国高校学习指导评估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