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17-10-14陈保文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数学教学初中

陈保文

摘要:学生是知识的探索者,更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学习知识。初中数学课堂,对于学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应该非常跃,而且和实际生活非常贴近。教师想要有效的开展初中数学教学,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变。目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为问题导学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教学质量。本文针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希望对我国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

前言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保持一个良好的态度,并且能够积极的参与到学习当中。很多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教师扮演着主导的作用,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效率非常的低,尤其是数学学科非常的突出。

数学新课标指出:初中数学教学中,不仅需要老师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还要求学生学会合作交流、自主探索。

一、问题导学法的定义

一般来讲,对问题情境进行特别的设定,引导学生对学习中面临的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并且可以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当中,从而使得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这种教学方法就是我们所说的问题教学法。学习数学知识,就是让学生应该产生疑问同时,进行知识的学习和探索,将课内和课外的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数学学习空间更加的有趣,并且是开放的。学生们可以在这样开阔的空间里,体会到数学与自然社会、人文社会的奇妙联系,不断从生活中积攒系统的数学知识。学生们在这样的有趣的空间中,认识到数学的来源和用处,充分的体验数学,真正的构建自己的数学思想和结构[1-2]。

问题导学法的模式以问题为杠杆来启动学生自学和探索的积极性、主动性,把老师的课堂主导作用逐步分散,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来发现、探索数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也不能忽略了老师的引导作用,学生在自学的期间再授之以学法,真正把学法和教学融为一体,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合理创设趣味化的问题导学情境

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时,学生能不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当中,决定于教师的教学方法能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可以在教学当中进行趣味化的问题导学情境的合理创设,不仅能够调动课堂气氛,而且使学生可以积极的参与进行课堂当中,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备课时,应该对课本的教材进行仔细的研读,更要对学生的心理、认知水平等方面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问题情境的合理创设。这些问题情境的设置一定要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同时,教师要想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必须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而创设一个趣味化的问题导学情境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讲解“绝对值”这一节时,由于“绝对值”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概念,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进行灌输性讲解,学生很难明白其概念,更谈不上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了。这时,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创设合理的趣味化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如教师可以借助温度计测温度作为问题导学的背景,来给学生解释绝对值的概念,这样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绝对值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降低学生知识理解的思维障碍,进而能够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二)积极创设生活化的问题导学情境

数学学科和其他学科有着极大的不同,数学知识本身有着极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很多学生在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时,存在极大的困难,甚至有的知识点,学生在理解时会出现思维障碍。部分的数学知识是在理解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然而它和我们的实际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数学知识都是来源于生活,所以我们要应用到生活中去。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在一起进行讲解,可以有效地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还能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并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例如,在讲解《随机事件的概率》时,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给学生讲解。农民播种的种子发芽率是98%,进行播种后,发现所有的种子都发芽了,这是不是说明厂家给出的信息有误呢?设置这样一个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去考虑,让学生一边学一边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三)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在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充分的运用问题导学法,教师的“导”非常的关键,教师怎么引导学生,能够思考、探索,这是问题导学法中的关键环节。所以,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使用问题导学法,对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及拓展方面要特别的注意。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知识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有效地激发。

例如,在进行“圆柱、圆锥的表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在一开始带领学生复习了之前接触过的一些几何体的表面积的求法及公式后,向学生说明了本节课的任务,几何体的表面积等于它的展开平面图的面积,那么,圆柱、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怎样的?你能否进行计算呢?教师将问题由难化简,层层深入,使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与分析,最终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体会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而且通过自己的探索可以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从而让数学教学事半功倍[4]。

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莉.浅谈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作用[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09),34-78.

[2]赵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09),9-18.

[3]周文鹏.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2017(59),102-136.

[4]潘斗艷.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素质[J].考试与评价.2017(07),209-248.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数学教学初中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