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2017-10-14万娇皎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平面设计建筑设计书法

摘要: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唯一一个经过数千年更迭仍一脉相承的文字。文字包含了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对宇宙万物的哲思。文字的载体是书法,自文字出现之日起,书法就与文字紧紧捆绑在一起,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近代以来,书法的实用性渐衰,但是其中蕴含的艺术美感和设计原则被诸多领域借鉴采纳,尤其在设计中的平面设计和建筑设计中。

关键词:书法;平面设计;建筑设计

中国的汉字历史悠久,是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唯一一个经过数千年更迭仍一脉相承的文字。文字包含了先民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及对宇宙万物的哲思。文字的载体是书法,自文字出现之日起,书法就与文字紧紧捆绑在一起,在中华文化五千年的长河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东汉末年,文人出现,纸张出现,文学、艺术走向独立自觉,承载的不仅仅是只有实用功能,在实用的基础上主动追求艺术性,书法的美感不仅在于汉字结构本身的美感,还存在于书法的点画美、结字美、墨色美、风格美……一直以来,文人墨客倾心于此,在书法中舒胸臆、寻安抚,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遗墨。但是近代以来,西学东渐,尤其硬笔的传入,使书法失去了因实用意义而拥有的得天独厚的使用优势,但也恰因为此,艺术与实用的间隔逐渐拉开,越过实用本身去追求其艺术性成为新潮。所以,少字数、墨象派等现代书法兴起。

1书法与平面设计

书法元素是极富有感情的,具备抒情性、流动感以及生命力。这个优点和计算机中机械、呆板的美术字有所区别。现代设计师通过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开拓,充分发挥了书法的艺术优势。设计师在使用书法作为设计要素时主要利用了书法的三方面优势,其一是字义与书体上;另一方面是结构上;其三是笔墨意境。例如,中国银行的标志是一枚铜钱,和银行的本身的职能有密切联系,醒目易识,它用到的设计理念是是书法中的印章。中国邮政的标志是一个“中”字,是中国邮政的首字,这个“中”并非我们现在使用的楷书字体,而是古文字中的“中”。这样的设计一方面是字义的运用,另一方面陌生的古老字体更具神秘感与符号性。画家黄永玉在进行酒瓶设计时,在包装正面“酒鬼”二字的品牌招贴设计上融入了草书的书写形式。黄永玉有意识地对“酒鬼”二字进行了变形,加入了草书的元素,并且对字体进行了抽象和变形。用有意歪斜的字体,加入艺术字的变形处理,既体现出了酒鬼醉后写字的状态,又体现除了深刻的代表性和审美性,让人们看到后产生会心一笑的效果。另外,草书的结构简约、笔画缠绵,把“酒鬼”品牌之下的飘飘欲仙的形象与产品的形象相结合,显得活灵活现,并在整体设计结构上形成了极具个性的设计风格。书法分为五体,篆、隶、楷、行、草。每种书体特点不同,在设计中效果也不一样。楷书端庄、中规中矩,适用于大多数的中规中矩的平面设计和包装设计中;隶书古朴大气,结构方正,适用于一些文化含量高、受众文化水平较高的设计之中,篆书圆融流畅,符号化强,适用于体现文化魅力的设计中。行书灵活多变,雅俗共赏,适用面比较广泛。此外,还有很多平面设计或者网页设计,将书法所用的材料与笔墨韵味当作了设计要素,比如将墨在水慢慢晕化的感觉当作设计要素,用以创造一种古色古香的感觉。

2书法与建筑设计

书法元素还被运用到建筑设计之中。一方面是书法的结构美感和建筑极为相似,第二方面是要整体协调;第三个方面是因为相同的美学原则——虚实相生。书法作品是以点画为基础,美学原则包括对称、均衡、高低、大小、主次、对比、照应、节奏、韵律和多样统一等。唐代欧阳询写过《结字三十六法》,讲书法的间架结构。书法的美感之一便是结构美。不同的风格,结构也是不同的。颜真卿结体茂密,颇有恢宏之气,欧阳询中宫收紧,就有劲健之势,《泰山金刚经》平画宽结,很有坦荡之慨,《张猛龙碑》斜画紧结,顿生险峻之感。由于结构的不同,书法所产生的感觉也是完全不同的。第二方面,孙过庭在《书谱》中写道:“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也就是说一件作品,往往由第一个字决定着全篇的意法与格局,甚至一个字的首笔往往统领全字的大小与姿态。也就是要整体相协调,不能有违和感。第三方面,一笔划之中,一个字的结构,一幅作品的章法要讲究虚实关系,即要考虑无墨与有墨的相互生发。尤其是无墨处。也正如清代大书法家邓石如所言,书法要“计白当黑”,无笔之处也是妙境呀。

这在建筑中被很好的借鉴而来。有人将书法与建筑作这样的比拟:“越是险劲的字,越是从平稳中来。写字好比建筑工程,越是危险的工程越要建筑得平实坚固,使其每一重点,都在力的重心之中。”(潘泊鹰《中国书法简论》)建筑通过砖木石等材料,就像书法是点画的结合一样。建筑通过砖石、木材有规律地搭建,成为具有一定比例、和谐统一的建筑或建筑群体。首先说结构,每一个建筑都有其特定的结构,或长、或方、或圆,或兼而有之。而其内在空间也是结构。不论建筑或书法,即有意识地改变各个部分艺术形式之间的正确数学关系。比如对称,这一原则在书法中是最基本的美学准则,在建筑中亦然,但是对称又不是绝对的,绝对的对称未免给人呆板之感。比如书法中林、大、小等字是对称但又不绝对。这就是普罗米修斯卫城大门的两翼并不相等的原因。书法讲究虚实相生,黑与白互相生发,所以有计白当黑之说法。一座建筑物或一个建筑群的设计必须考虑丰富多变的虚实关系,即空间分割。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艺术的高妙就在于“虚”、“实”关系的高妙处理,即“合中有开,实处见虚”,最终有一种意境美感。在现代建筑的很多经典范例中,设计师都参考、汲取了书法的精华。

小结

书法的历史博大精深,它之所以没有在现代被遗忘到历史的垃圾堆,就在于其深厚的文化藝术内涵。尤其其艺术要素在设计中的运用,使书法在新时代焕发了新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王利利,路由.论中国书法与现代设计的创新性融合[J].美与时代(上),2017,(02):17-19.

[2]马宏峰.中国书法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J].艺术科技,2016,29(12):195.

作者简介:万娇皎(1986.01.17)河南省开封市人,初级职称,全日制本科学历,从事艺术设计。endprint

猜你喜欢

平面设计建筑设计书法
书法
书法欣赏
书法
书法欣赏
建筑设计的困惑
平面视觉语言中的艺术创作和形式表达
行走在本土与全球化之间
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的分析
探讨居、商、景一体化的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