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秦皇岛市文化养老对策研究

2017-10-14周艳荣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秦皇岛市京津冀养老

周艳荣

截止2016年底,秦皇岛市60岁以上老年人有47.3万人,占总人口的15.7%,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且老年人口每年以近3%的速度递增,呈现出高龄化、空巢化的趋势。本文立足秦皇岛文化养老层面探讨我市文化养老问题解决方案。

一、“文化养老”相关概念阐释

1、“文化养老”是一种新型养老模式,属于新概念养老模式,是相对于“物质养老”而言的,是政府、社会、家庭在为老年人提供物质赡养、生活照料之外提供的一种以满足老年人精神需求为基础,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体魄与心态为基本内容,以张扬个性、崇尚独立、享受快乐、愉悦精神、为社会发挥余热为目的,具有群体性、互动性和共享性等特点,是一种让老年人休闲惬意的养老方式,是一种高境界、高品位、有价值的养老方式。

“文化养老”的目标是优雅地老去,张扬个性、享受快乐、愉悦精神,老年人与其志趣(唐诗绘画围棋吹拉谈唱跳等)相投的老朋友们在相互交流学习中,获得创作灵感。造诣的提升,创作的喜悦会使他们感到晚年不曾虚度。

2、“文化养老”的需求群体一般是这样一群老人:知识文化水平相对较高,基本为高中以上文化层次,退休后物质生活无忧,有大把的闲暇归自己自由支配,终于有大量时间从事繁忙工作时无法专一从事的业余爱好,比如琴棋书画、摄影录像、唱歌跳舞、吹拉弹唱、读书写作等;拳剑球牌、旅游观光等;学习新知识、新技术、新思想等;参加兴趣小组,艺术社团、书画诗词小组等;参加讲座、座谈会、研讨会等;开展各种纪念性活动或趣味性运动;建立报刊阅览室、聊天室等。老年人也希望得到社会尊重,获得成就感,比如,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出版诗词刊物;为社区调解矛盾纠纷;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等。在这些活动中可以满足老年人社会交往的需要,融入社会,奉献社会,发挥余热的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

(一)转变“文化养老”思想观念,形成义工文化和公益社会风尚。

政府和引领企业转变思想认识,超前规划文化养老产业,适应老年人文化发展提升之需要。引导大众传媒重视文化养老,树立高端文化养老机构和优秀护工典型,在社会上形成典型示范、舆论导向,使人们正确看待老年人养老事业和护工职业。

政府和社会舆论应该大力倡导义工志愿活动,在人们转变观念的同时,社会大力引导志愿者到养老机构做义工,使得做义工成为人们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使得为老人提供免费照顾活动成为一种公益事业,对于志愿义务护工,政府和社会力量应该提供为期10天的上岗前的免费培训。

(二)加大政府投资和政策扶植,完善财政支持机制。

由于养老事业多公益性,营利小,应该建立政府鼓励、政策扶植与社会、企业主建和家庭个人积极多元参与的机制,众所周知,养老服务机构是个微利行业,前期投入大、利润低、回收投资周期长,亏本经营很常见。所以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除兴办文化养老机构和新建配套设施外,对于社会办有发展潜力的民间文化养老机构应比一般养老机构给予更加大力的扶植。目前,秦皇岛市出台《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在资金补贴方面,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用房自建,提供社会老年人养老的床位数达到50张以上的,且老人居室使用面积符合规定标准,经过一年运营后入住率达到60%以上的,三个城市区及开发区给予每张床位不低于1200元的开办补贴,各县补贴不低于1000元;租用房屋5年以上进行改扩建的社会办养老服务机构,三个城市区及开发区给予每张床位不低于150元,各县补贴每张床位不低于100元。补贴资金按民政部门核定的床位数分3年给予拨付。

(三)培养专业护工从事老年人服务工作,提高银发从业人员素质和工资待遇。

针对为老年人提供照管工作的专业护理员供应少需求大的矛盾,服务人员素质和资质有待提高的问题,建议国家政府给予尽己所能的帮扶鼓励措施,鼓励国家和社会办学机构开设老年人护理类的中专、高专院校,培养有志青年专门从事这一远景看好的夕阳事业。比如做家庭医生。

(四)借助京津冀一体化可以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提高三地养老服务综合实力,形成区域联动之机,推进秦皇岛市“文化——候鸟”式养老业的发展。

2015年京津冀三地民政部门签署《京津冀民政事业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以下简称《协议》)以来,三地共同推动养老服务业融合发展,统筹建设特色养老服务片区并充分发挥三地优势及资源。《协议》提出,依托河北省石家庄市丰富的中医药资源,打造以医疗保健为特色的养老服务聚集区;依托张家口市、承德市北部丰富的生态资源,打造京津冀候鸟式养老服务区;依托唐山市、秦皇岛市海洋、避暑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打造京津冀集休闲、养生、娱乐、旅游为一体的养老服务区。

(五)健全文化养老服务部门联动机制,推动银色经济发展。

针对养老机构怪现象:高端的去不起,公立的等不起,民营的设施差不敢去。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老年人需要大量的规模小设施全服务好的社会养老机构,在社区里面甚至家庭中实现养老,为此应该完善养老设施,建起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休息室、配餐室、医疗保健室、阅览室、文体活动室、健身康复室、老年人种植园采摘园等。

大部分的养老需求应该通过市场解决。政府支持的是保底的部分,所以应该放开社会养老的市场准入,通过大量供给多层次的养老产品,解决不同层次的老年群体养老问题。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和联动性,政府则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坚持问题导向,提升公共服务,加强市场监管和引导,通过规划和财税、价格、土地、投融资、人才等政策扶持,引导健康养老产业的健康发展。

建立更加完善的机制和提供平台满足老年人发挥余热、创造人生价值、服务社会的需要。比如开展“老有所為、奉献社会”公益活动、“我为京津冀一体化跨越式发展建言献策”、“口述历史·红色印迹”、自发组建老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在“四德工程”建设、关心教育下一代等方面发挥余热。爱好文史的老人通过撰写回忆录、整理文史资料等形式,撰写有关秦皇岛地区历史名人、地域风情、传统习俗的专题书籍,在弘扬传统文化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注:本文为2017年秦皇岛市社会科学重点应用性课题研究成果,项目名称:秦皇岛市文化养老新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705019endprint

猜你喜欢

秦皇岛市京津冀养老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中国人民银行秦皇岛市中心支行
秦皇岛市
养生不是养老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养老之要在于“安”
京津冀大联合向纵深突破
京津冀一化
养老“京津冀一体化”谨慎乐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