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发展中实现传承

2017-10-14梁琛

神州·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传统音乐研究方法

摘要: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研究,是我国音乐研究的重要领域。杨荫浏先生在这一领域通过先进的方法,秉承包容开放的态度,不仅继承和保留了大量的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也为该领域的研究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学术基础。本文通过对杨先生诸多领域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探讨大师的成果,为今人的研究提供一些方法上的借鉴。

关键词:杨荫浏;传统音乐;《中国音乐史纲》;研究方法

社会文化领域逐渐繁荣的今天,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也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我国传统音乐这一文化瑰宝历来是社会大众以及文化界主要关注的焦点问题。与此同时,关注先人的成果,中看到方向,也有助于对传统音乐和文化的保护和发展。

在这一研究领域,杨荫浏先生的作用举足轻重。作为传统音乐研究和保护领域的权威,杨先生不仅对于中国传统音乐在20世纪的继承起到了关键作用,更为保护和研究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积累了珍贵的方法,其理论和思路,为我国传统音乐,乃至于传统文化的发展,都有着借鉴意义。

一、对传统作品的保护与传播

杨荫浏先生的首要贡献,就是对传统作品的保护与传播。对当时流传的传统音乐作品的保护和研究,保留了我国民族音乐和民族音乐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天韵社昆曲谱的保留

昆曲,作为我国世界级非遗的优秀代表,能够拥有今天的地位,与杨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杨先生自幼在无锡的天韵社学习。精通三弦、笛子、琵琶、二胡等乐器。并传承了昆曲谱总计120卷,分为吴婉卿的手抄本和杨荫浏的抄刻本。①这组曲谱,是珍贵的清代曲谱。此外,杨先生还改良将工尺谱记谱方式,转为现代记谱方式。而通过此举扬长避短,不仅将谱面从传统引向现代,也为这一艺术形式的传播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华彦钧与当代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的两大乐器二胡和琵琶,其名曲大多写着阿炳的名字。而华彦钧作为民间艺人,他的作品能够在今天为人所熟知和演绎,与杨荫浏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杨先生早年曾在雷尊殿学习,在这里,不仅接触了我们今天在江南丝竹乐中熟悉的《三六》、《四合》等,还结识了阿炳。当时还是小道士的华彦钧在传统乐器演奏上的惊人才能,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50年夏天,杨荫浏和同事共赴无锡,寻找多年前的老相识华彦钧。而在这个夏天,钢丝录音机留下的6首作品,成为了这个享誉当地的艺术家的绝唱,第二年,未及杨先生去发掘更多的作品,阿炳就已经离世。

二、学术方法的适用及其贡献

杨荫浏先生今天被人熟知,更重要的是在学术上的重要地位。今天,人们在研究中国传统音乐这个问题时,杨荫浏先生所确立的方法和态度已经成为了学界的主流思路。而这样的研究思路,不仅为今天民族音乐所取得的成果提供过帮助,也依然值得后人去进一步继承和发扬。

首先是规范教材。他所编写的《笛谱》、《箫谱》、《三弦谱》,帮助传统技法在现代的保留和发展。 此外,与曹安和合作编辑琵琶古曲《文板十二曲》,编译了《音乐物理》等。这些教材在我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技法传承体系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国乐概论》,作为中国传统音乐的第一本教材,介绍了民族乐器的历史,特点,演奏技法,其中有大量谱例。

杨荫浏先生最为人所知的,是写出了被学术界认定为20世纪最杰出论文的《国乐的前途及其研究》,文中一一阐释了国乐基础的深度,广度,音乐在我国的前瞻和出路,以及音乐工作者的职责。而在这个基础上,杨荫浏先生所强调的对于传统音乐的“去”与“取”所必须保有的审慎态度,也有着极高的学术价值。

《国乐概论》与论文《国乐的前途及其研究》是杨荫浏先生国乐思想的集中体现。为今天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学科的建立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三、嚴谨治学、开放包容——《中国音乐史纲》

作为杨荫浏先生的代表作,《中国音乐史纲》成书于20世纪中叶,该书的写作,体现出了作为现代学者在传统问题上的开放精神和包容态度,以及先进、严谨的治学方法,更值得今人学习和继承。

秉笔直书,从事实出发,是杨先生作为一个研究人员的良知和操守,也是贯穿全篇的研究方法和学术自信。近代中国,由于外部原因的影响,民族自信受到冲击,历史研究中也出现了“……盲目地注意本国的虚名,为他们本国的文化,粉饰长处、隐瞒短处,而扭曲事实,在读者心中,结成空中楼阁似的玄虚的幻象。”②而这样的研究,客观上也形成了对于传统文化的误导。

杨先生受到来自外国学者的影响颇深,学习了更加进步的研究方法。理性看待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脉络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不仅奠定了理性的研究基调,也为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拓展了学术空间。正如在本书的结尾部分的论断,即“全部中国音乐史,可以说,是一部民间音乐的发展史其中民间音乐的发展,常包含着对于外来音乐的吸收与融化”。③“我们在极端欢迎外来音乐文化的时候,更应当努力探求本国音乐的材料,为两种合理的交融做充分的准备。”④

由此观点可以看出,杨先生对于本国音乐的态度,并不只是狭隘的保护,而是从其产生到未来的发展,都与外来音乐的交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认为“至少,学音乐的人,既要懂西洋音乐,又要懂中国音乐”。⑤这样开放包容的心态,是杨先生成为一位大师级学者的根基。

结语

作为一名享誉海内的学者,杨荫浏对于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所坚持的严谨求实的学术风格,也同样指导着今天的研究人员发现并解决问题。音乐作为人类的共同语言,想要走向世界,需要的更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心态和先进系统的研究方法。从大师身上,今人更多的能够看到规范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以及在传统文化继承与发展时所秉承的态度,从而更好的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努力。

注释:

①钱仁康.我所知道的杨荫浏先生[J].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4):54-56

②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上海:上海万叶书店,1952.6

③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上海:上海万叶书店,1952.338

④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上海:上海万叶书店,1952.327

⑤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M].上海:上海万叶书店,1952.336

参考文献:

[1]钱仁康.我所知道的杨荫浏先生.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7,(4)

[2]杨荫浏.中国音乐史纲.上海万叶书店,1952.

[3]刘再生.中国近代音乐史简述.人民音乐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梁琛(1985.07)女,籍贯:内蒙古呼和浩特,汉族,学历:音乐美学硕士,研究方向:音乐美学,音乐史,单位:天津市影新予咨询中心。endprint

猜你喜欢

传统音乐研究方法
初中音乐教学中流行音乐引入分析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