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分银行制度服务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的探究

2017-10-14郑春华李仲清高壮峰

高教探索 2017年13期
关键词:内涵发展职业教育

郑春华+李仲清+高壮峰

摘要:中高职一体化是一种新兴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在形式和内涵上完善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遵循、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立交桥”框架。学分银行制度作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策略,是统筹中、高职教育合理有效衔接的重要举措和服务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内涵性发展的科学布局。

关键词:中高职一体化;学分银行制度;职业教育;内涵发展

社会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产业结构逐渐转型到技术化、智能化和高效化的方向发展。日益激烈的市场经济更加迫切需求高素质、高技术和高水平的人才。我国的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符合教育发展趋势,也符合社会的要求。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是提升我国综合教育水平,提高劳动力素质,加强劳动技术含量和改善民生的有力措施。在培养职业教育人才的进程中,学分银行制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学习效率的提升和教育质量的改善。学生在建立学分的过程中也受到了成长性教育的引导,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化学习。“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中高职业一体化教育的模式下,教育发展的重点从重视“教师教学”转变到了重视“学生学习”,从被动时学习转变到了主动性学习,学习的乐趣和效果显著提高,学生学习的适应性增强,学习成果的转化率更高。

一、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的内涵解析

中高职一体化是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下应势而生的职业教育新类型,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各类型、各层次技术技能型人才迫切需求的体现,以及个体持续发展对于高层次、高水平知识、技能和素质需要的追求,促进职业教育自身内部结构更科学、更合理,体现应然社会价值的内在要求。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的发展不能仅仅看作只是中等与高等教育的继续,而是专业技术和知识储备的积累和延伸,是学生自身能力的成长和学习经验的掌握,是学习层次的提高,更是学习观念上升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仅需要进一步的系统化学习,更需要结合自身的学习基础,对需要掌握的技能和知识进行高效的整合。中职和高职两个职教体系分别培养以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的,突出各有知識结构、技能结构以及知识与技能的结构比例不同。中职教育需要完成培养符合中职教育阶段的人才,为高职教育奠定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强化高职教育的水平和优势,增强学生的综合化素质。

完善的中高职人才培养体系应该服从适应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是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实施的关键和核心基点,制定科学合理的中高职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规范课程体系则必须与社会发展需求、市场经济需求相结合,根据不同专业的特点和标准,设计安排教育课程,实现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的连续化、无障碍化发展。

推行学分制度改革是教育升级发展的重要举措。学分银行制度是对新形势下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学分制度的一种根本性变革,建立学分银行制度是中高职教育科学合理衔接的有效途径。

二、学分银行制度的内涵

学分银行制度不同于学年制和传统学分制的根本属性,是一种颠覆性的学习成果评价机制,这种制度根据银行货币业务发展的规律和特点,结合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模式的特点,在不违背学生学习意愿和学生学习原理的基础上,对传统学分制进行革新。学分银行制度在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中是将学生的学习成绩、各项目的学分积累情况和学分信用值进行“储蓄”管理。这种学分管理制度不仅突破了传统学分制度对于成绩分数的单一限制,还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推行学分银行制有极强的实用性、适应性和灵活性,根据不同专业和不同学科的需求,灵活设计学分银行制度,科学合理地服务中、高职两阶段的教育教学和管理衔接,最大程度地优化了职业教育资源和提高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科学管理水平,最大深度适应和契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多样性、多层次、多规格和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迫切需求。

三、学分银行制度服务中高职一体化内涵的发展

推行学分银行制度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符合市场发展的规律的学分管理制度。在强化学生终身学习技能,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积累,促进学生就业成效的提升方面有着较强的优势。学分银行制度不仅完善了中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布局结构,更进一步协调统筹了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科学发展。

(一) 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提升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科学管理水平

科学合理的学分银行制度赋予“学分银行”系统的权威性和学分评定标准的统一性和科学性。它建立了校际、校企间学分认证、学分积累和储存、学分转换和学分信用中介等职能的网络学分管理标准平台。网络学分管理标准平台的搭建其目的是更科学地配置中高职阶段教育资源,以加强教育资源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功能,减少资源浪费,整合优化职业教育资源的最佳途径,体现了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的内涵型发展。

通俗而言,学分银行制度是对银行的货币管理的一种模仿,在学分银行制的概念中,学分就是银行管理中的货币。

在中高职业一体化教育模式中应用学分银行的统计制度,将学分作为“货币”进行积累,通过对学分的统计、管理来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进行更加全面的评价。学分银行制度相较于传统的学分管理制度,最为突出的特点就是灵活。灵活的学习时间,灵活的学习内容甚至灵活的学习地点,将固定化、程序化和套路化的课程转变为自由、弹性的学习,真正实现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学习意愿”的教育方针。在学分银行制度中,中高职学生只要保质完成一门课就能获得一定的学分,学生若要参加一定的技能学习也能获得相应的学分,学生选择考证也能获取相应学分,根据学生的综合学分来进行累计。在学分积累的同时也允许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不按学期传统课程设计的内容进行学习,可以采取“零存整取”的学分累计方式,间断性学习、集中性学习和分散性学习,无论哪一种学习方式,只要进行学习,都可以获取相应的学分,学分在“学分银行”中积累。endprint

(二)深化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职业教育是为了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于劳动力职业技能、职业素质和职业水平的要求,是提升学生的岗位能力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的教育。在职业教育中最为重视学生实践操作技术的增长和系统知识的同步进行。岗位技能在职业教育中尤其重要,只有充足的岗位技能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于人才的要求。职业教育以职业教育活动过程为导向,以模拟工作情景为教学行动的教学特征。学分银行制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特殊作用”,更是诠释和促进职业教育,特别是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实践教学环节顺利的有力工具。逐步建立和完善“基础训练、提高能力、综合研究”三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层,以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操作技能为主;提高层,以吸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综合把握和运用学科群知识的能力为主;综合层,以探索性、设计性实验及科研训练、工程设计、社会实践、毕业设计(论文)为主,突出学生创造性、探索性能力的培养。

(三)提高了师资队伍素质,提升了中高职教育教学质量

学分银行制度是弹性化和柔性化相结合的教学管理制度。学生自主选择教师是学分银行制度弹性化和柔性化表现形式之一,是服务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最大亮点。深入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或学校实训基地和产学研结合基地实践学习,努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使自己逐渐成为双师素质型教师以满足市场经济对职业教育的迫切需求。同时,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和引进现代学徒制英才联合培养模式改革,拓宽学分银行制度服务中高职一体化教育的渠道和途径。

(四)实現中高职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一种新类型,有其自身的属性和发展规律,“人的全面发展”和终身教育是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内涵。

从对学分银行制度的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在中高职一体化的教育模式中施行学分银行制度,能够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核心,即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个人的要求,彻底解除了学生在接受职业教育中,个人学习程度、学习兴趣和学习时间的制约,使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增长同时进行,增强学生对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和兴趣,从而提升职业教育的学习交流。中高职一体化教育中,学分银行能够很好地解决职业教育中“工学结合”“校企结合”中技术经验实践学习和系统知识的理论学习中对于时间、地点和内容的矛盾,学分银行制度能让学生更加灵活地掌握学习,使学生从学习的执行者转为学校的掌控者,学生在安排自己学习时间、内容和方式的过程中增强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了自我的全面提升。

四、结语

推行中高职体化教育改革的全面深入推进,新情况、新问题也会不断呈现。但只要我们遵循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学分银行制度发展规律,把握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学分银行制度的特色,充分调动中高职合作院校全体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和社会一切有利因素,抓住机遇,勇于挑战,敢于创新和实践,学分银行制度改革势必为中高职一体化教育培养模式的内涵发展带来春风化雨般深远影响,也必将对我国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到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

(责任编辑黄佳锐)endprint

猜你喜欢

内涵发展职业教育
职教集团的基本功能和内涵发展指标
试论凸显农村初中特色,圆内涵发展之梦
走绿色教育之路?促学校内涵发展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潜能德育视角下中职内涵发展与招生规模问题的对策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创建乐美文化,打造武术特色,促进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