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2017-10-14李芬曼赵晨
李芬曼++赵晨
摘要:课程“工学结合”教学改革、多层次办学与扩招等都对教学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高校推进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对多层次高等教育实施产生了重要意义,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本文在对目前“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详细分析的基础上,以笔者所在的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为例,探索信息化建设新思路,并提出相关优化對策。
关键词:工学结合;教学管理;信息化;对策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给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信息与通信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我国社会经济的各个领域。这些信息系统存在功能相对单一、不适用于“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各职能部门数据共享不够、系统的使用范围和方式相对狭窄等方面的缺陷。远未达到教育部办公厅《2016年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的核心目标要求。到底该如何对其完善呢?本研究将对笔者所在高校——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北海校区的教学管理系统实际研发和运用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并提出相应优化对策。
一、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意义
一是利用计算机技术服务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在教育部大力促进“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今天,在高校扩招、部分地方高校向应用型本科教学转型的形势下,能够与之相适应地推进教学管理工作。二是提高高校管理效率的同时优化人力资源,利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明显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三是促进学生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升级,作为教育信息化重点建设内容,对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潜移默化作用。四是信息化管理有助于全面跟踪管理整个教学过程,有始有终,体现教学管理的时效性,最终改善高校办学条件和教学管理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现状
响应教育部关于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号召,高等院校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的要求,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在教学、科研、学习、管理等方面全面运用计算机、多媒体、通信技术,实现教学过程的信息化管理。一般来说,高校的教学管理水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校整体管理水平的高低。它面向全校广大师生和学生家长,不仅点多面广,功能模块与需求也都各不相同。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综合教务管理信息系统(以下简称CTMIS)是一个集Browser/WebServer与Client/Server技术为一体、面向学校各层次管理员与用户的多个子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系统采用当前流行的C/S结构和Internet网络技术,突破使用地域的局限性,实现整个校园网甚至Internet上的用户都可访问的目标。通过该系统WEB端可在多地域、任意时间段以不同身份来访问信息系统中的各种数据,如教学计划、专业师资、教学资源、学生学籍与成绩等,大大加强了系统数据共享的能力。该校CTMIS是一个集教务教学工作自动化和信息化为一体的信息管理系统,为教务职能部门与二级教学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业务管理,同时,采用安全可靠的信息化处理技术,及时高效地采集和传输信息,建立健全完备、可靠的处理机制,实现全院统一的信息浏览、成绩管理。概括地说,该教务系统的构架囊括了如学生信息、资源管理、学生选课、计划录制、排课管理、考试管理、质量管理等教学管理各个模块的工作,且各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依存,基本实现了教学管理的流程化。系统参考图具体如图1所示。
三、高校“工学结合”教学模式对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新要求
1.“工学结合”教学改革要求理论与实践融合教学,原系统升级较难
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教学管理系统在设计功能子模块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管理分属于不同的子系统,理论教学计划与实验教学计划要分别录入系统,学生选课也必须分别选择,教师录入成绩依然要分别处理。如图2所示。而现在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更强调“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不再分别设置,而是融合教学。原教学管理系统不再适应当前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工作模式,需要对原教学管理系统进行升级维护,可是升级维护成本较高,工作量较大。
2.原系统功能主要涉及教学常规事务处理,尚未满足管理信息化需求
目前,高校教学管理系统立足于提高教学常规的工作效率,随着国家教育部对教育信息化的要求越来越高,系统的缺陷日趋明显。比如:该校北海校区CTMIS包含两个学院与十几个系级教学单位本、专科生教务教学管理系统,主要由下面10几个子系统构成:学生信息、教学资源、计划管理、排课管理、选课管理、考试管理、成绩管理、学籍管理、毕业与学位资格审核等。各系通过校园网可访问服务器,各系教务秘书可远程处理数据,教务部门对数据进行各种统计、处理。师生用户可通过WEB端从数据库中获取相应动态信息,并在权限范围内对数据库进行操作,如教师在教师端口录入学生成绩,学生可通过浏览器学生端口查询课程安排、选课、查询成绩等。总体来说,原系统更多涉及教务的基础模块管理,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还包括网上教学平台、优质课程建设、教学档案管理、教改科研综合管理等平台的建设。
3.教学管理队伍运用计算机技术的能力待加强
目前大部分教学管理队伍由教务部、系正副主任和教学秘书组成,其中教学秘书的一般计算机基础薄弱,而正副主任很少有时间研究怎么运用教学管理系统提高工作效率。因而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导任务就落到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和教务部门头上。教学管理软件涉及学籍、课表、成绩、考务、评教各个方面,是一个系统性较强、功能模块繁多的大型软件,这要求系统管理员熟悉教学管理各环节工作内容,具有较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各系部负责具体操作的教学秘书,也应熟悉软件操作。加大教学管理队伍的计算机能力培训迫在眉睫,如此才能稳健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
4.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与智慧校园缺乏全局规划
教学管理系统、智慧校园建设都是因电子信息技术发展而衍生的新生事物,由于教务职能部门与二级教学单位使用教学管理系统,而其他行政、财务管理部门也大多各自引进或研发信息系统,造成模块、各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不兼容,所以信息的交流与共享在很大程度上受到限制,导致学校在上报数据等工作中出现口径不一等情况,同时信息资源难以共享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管理效率的提高。如考务管理、教材管理、毕业管理等工作不是由教务部一个部门完成,若是不能很好地实现与校区财务、招生、毕业生就业管理等相关应用系统实时对接,将难以提高整体工作效率与质量。endprint
四、优化“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信息化对策
1.加强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构建智慧校园
教务管理信息化并不单單是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应用。所谓的信息化应该涵盖教务部门的所有职能,包括学籍管理、学生选课、教学运行、学科建设、考试管理、质量监控、教改科研、教材建设等。通过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将教学资源集中管理,采用B/S和C/S相结合的模式,整合优化管理流程。如:将一些日常事务在网上申请和审批,定期发布网络新闻和公告,方便师生及时了解学校教学工作动态等,为构建智慧校园做出贡献。还有开发如虚拟社区、微信/QQ班级群、留言簿等等网络社交平台,扩大管理部门与师生间的全面交流,方便广大师生在线反馈教学管理各种问题,有针对性的探讨。这些既有利于教务部门集思广益获取意见建议,促进教学管理的公开化和全面化,又赋予师生对教务考务等信息的知情权与参与权。
2.提高教学管理队伍计算机应用技术,完善二级管理
通过定期培训,使他们了解当前国家教育改革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树立现代教学管理理念,客观评价和分析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学习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不断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务管理信息化建设。然后综合考虑常规做法和国家教育信息化要求,将部分可以分解的教学工作任务分级管理,比如排课系统,由各系教学秘书拟排,提交给教务部确认;考务由任课老师网上申请,教学秘书拟排,教务部确认;成绩由教研室任课教师录入,教务部确认;优质课程建设方案由各教研室提出,教务部审批等等。通过二级管理的模式,给各系“工学结合”教学改革更多的自主决定权,激励各系为教学改革工作群策群力。
五、结论
教学管理信息化是高校教务管理的趋势,将计算机技术在教学管理工作中有效运用,必须解放思想,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管理理念,树立信息管理的观念,逐步实现教学常规、教研教改工作的集中管理、分散操作、资源共享,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使教务管理由传统的经验型、事务型管理向学习型、创新型、服务型管理发展,最终实现高效率、高质量地调度、协调和服务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崔丽英.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2).
[2]李友良.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3(12).
[3]任条娟.民办本科院校信息化教学推进策略研究[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2010(1).
[4]董倩雯.基于asp.Net的Web教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复旦大学硕士论文,2010(3).
[5]刘莹.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09(4).
(责任编辑陈志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