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分布规律研究初报
2017-10-14初艳王重舒陆斐
初艳,王重舒,陆斐
(1.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吉林 132013;2.吉林市林木种苗管理站,吉林 吉林 132013)
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分布规律研究初报
初艳1,王重舒2,陆斐1
(1.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吉林 吉林 132013;2.吉林市林木种苗管理站,吉林 吉林 132013)
通过对7块不同年龄的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大体服从左偏正态分布;大叶山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胸径年生长量最大。
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分布规律
AbstractThe survey data of DBH ofPopulusdavidianaplantation with seven different ages were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 shows that DBH ofPopulusdavidianais similar to the normal distribution of the left margin. The amount of annual growth DBH of tissue culture forPopulusdavidianaisthelargest.
KeywordsPopulusdavidiana; plantation; distribution law of DBH
大叶山杨(Populusdavidianavar.macrophyllaG.L.ZHANG), 杨柳科,杨属,是吉林市林业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于20世纪70年代从长白山区山杨种群中选育出来的优良品种,被吉林省林业厅审定为第一批林木良种。大叶山杨树干通直高大,树冠窄小,体态婀娜多姿,有“美人杨”之称。材质优良,早晚材不明显,心材不变色,不腐朽。大叶山杨耐寒、耐旱,适应广泛。自1982年以来,大叶山杨在吉林省中东部地区、辽宁的阜新地区、黑龙江绥化地区等多地进行造林试验。
林分胸径结构是林分内不同胸径林木按径级的分布状态,是种群结构的基本规律和种群生长的重要特征之一,直接影响林木的树高、干形、材积、材种及树冠等因子的变化;林木胸径分布型与森林群落的生产结构及机能特性有着密切关系。鉴于林木胸径的重要作用,加之林木胸径便于测定,又是许多森林经营技术和测树制表技术的理论依据,是最基本的林分结构,因此,探讨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结构,对进一步了解大叶山杨人工林生长状况及指导大叶山杨人工林经营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以营造在吉林地区不同年龄的大叶山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进行胸径调查,统计分析利用正态分布函数拟合其胸径分布规律,并结合近自然森林经营理论,对大叶山杨人工林进行径级结构改造设计,使其达到合理的林分胸径结构,以期为该区大叶山杨人工林的经营管理和林分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地为大叶山杨三个区域人工林,一是吉林市林科院松花湖试验站,核桃木沟和杨木沟试验林;二是江密峰中沙8队试验林;三是蛟河刘家店试验林。
2 研究方法
2.1 样地设置与调查
在3个区域内,选设样地。在试验林内,选择生长能代表本试验林的地方设置标准地,标准地面积20m×30m。编排与记录好样地号,对样地内树木胸径进行每木检尺,做好检尺记录,记录数据保留一位小数。同时记录样地内土壤、植被、郁闭度等相关因子,备用。
2.2 分析方法
对样地内每木胸径数据进行分段处理,分段区间采用2 cm一个区分段,根据分段结果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同时对样地内样本胸径分布规律进行线性回归,再根据统计分析和线性回归的结果进一步探索该地区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分布规律。数据采用SSPS17.0版软件统计。
3 结果与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
表1 大叶山杨胸径调查描述性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1#样地调查株数123株,胸径分布3.80~20.00 cm,林分平均胸径10.09 cm;2#样地调查株数88株,胸径分布3.00~18.00 cm,林分平均胸径8.87 cm;3#样地调查株数88株,胸径分布6.00~23.10 cm,林分平均胸径13.57 cm;4#样地调查株数128株,胸径分布4.100~21.50 cm,林分平均胸径10.93 cm;5#样地调查株数40株,胸径分布3.90~17.90 cm,林分平均胸径10.12 cm;6#样地调查株数42株,胸径分布13.40~32.80 cm,林分平均胸径21.40 cm;7#样地调查株数50株,胸径分布11.30~27.00 cm,林分平均胸径19.80 cm。
由表1还可以看出,大叶山杨在不同区域不同地块造林的保存率不同,1#、4#样地保存率最高,2#、3#样地保存率次之,5#、6#、7#样地保存率最低。初始造林密度为2.0 m×2.0 m,若100%成活,理论上每块样地内应有株数150株,实际保存率为26.67%~85.33%。
由表1还可以看出,5#样地组培苗胸径年生长量最大,因组培苗是选择的优良无性系扩繁的苗木,对其生长还有待进一步观测。
3.2 胸径分布
按2 cm一个区分段统计样地内各径阶范围内株数见表2。
表2 胸径分段数量统计表
为更直观观测大叶山杨胸径分布规律,将表2胸径分段数量统计值转换成折线图,见图1。
图1大叶山杨胸径分布折线图
1,2…15分别代表3-5,5-7…31~33 cm等15个径阶
由图1直观可以看出,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分布大体服从左偏正态分布。
4 结语
对7块不同年龄的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进行调查,得知不同区域不同地块大叶山杨保存率不同,保存率在26.67%~85.33%;通过对调查数据统计分析,确定大叶山杨人工林胸径大体服从左偏正态分布;大叶山杨优良无性系组培苗胸径年生长量最大。
PreliminaryReportonDistributionLawofDBHofPopulusdavidianaPlantation
Chu Yan1, Wang Chongshu2,Lu Fei1
(1.Jilin Forestry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Jilin 132013, China; 2. Jilin Forest Seedling Management Station, Jilin 132013, China)
S792.114
A
10.13601/j.issn.1005-5215.2017.09.020
1005-5215(2017)09-0061-02
2017-07-05
初艳(1970-),女,吉林桦甸人,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森林培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