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影像建模技术在打制石器制图及分析中的应用
2017-10-14战世佳林雪川
战世佳 董 哲 林雪川
(1、3.吉林大学 吉林长春 130012;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61)
多重影像建模技术在打制石器制图及分析中的应用
战世佳1董 哲2林雪川3
(1、3.吉林大学 吉林长春 130012;2.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安徽合肥 230061)
石器照相与绘图工作是石器整理和研究工作的基础,将多重影像建模技术应用在石制品的整理工作当中,可以促进石器制图和数字化影像记录的精准化,克服传统制图及拍照中存在的难点。运用PhotoScan软件进行石器三维建模分两步:一是获取合适的照片作为参考数据来源,二是将拍摄的照片在软件内处理、建模并调整。获得石器的三维模型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石器绘图和后期研究。多重影像建模技术在多种类型石器资料整理中优势明显,在未来石器三维模型深入研究中意义重大。
多重影像建模 打制石器 绘图 石器分析
在编写旧石器考古报告或进行相关研究时,石器制图一直都是一项既基础又繁琐的工作。因其在表现石器外轮廓及内轮廓的基础上仍需要运用线条的变化表现出石器表面剥片疤痕的诸多特征,对绘图者的旧石器基础知识和绘画功底均有较高要求。因而,石器在目前的考古绘图中是主观性强、难度大且费时的绘图对象。进入21世纪后,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石器成像及绘图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甚至于在部分简报及报告中出现了省略线图而直接以器物照片作为单一图版的表现方式。照片虽然生动、绚丽和富有真实感,但无法突出器物的重点,一些关键的信息容易湮灭,而且无法用剖面来表现器物的体量[1]。器物线图则可以平剖面相结合,过滤次要信息、突出主要信息,更好地向读者传递石器的加工过程。但是,传统石器绘图方法具有其自身的局限性,故笔者在整理安徽地区调查采集和发掘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制品时,尝试将数码照片拍摄、照片建模技术及计算机绘图等多种数字化手段相结合,以期更好地记录和分析出土石制品的特质和各项信息。
一、石器绘图的特殊性及重要性
石器绘图最大的特殊性就是其“先研究,后绘图”的特殊要求,绘图者需要对石器本身有着极为全面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才能够落笔制图。石器线图需要表现基本轮廓、疤痕位置、打击点、打击方式、剥片面、剥片方向、打击力度、台面类型、同心波、结理面甚至石材质感等细节。这些留存在石片、石核上的人工活动痕迹非常重要,是石器鉴定的重要依据[2],石器绘图不只是对石器的影像记录,更是对石器的一次研究过程。因此,石器绘图通常由研究者本人完成,是旧石器研究者的基本功,属于石器形态学分析的基本组成部分。
石器大体上可分为打制石器、磨制石器和琢制石器,三者表现方式既有相似又有差异。相似的是三者均需要表现出剥片位置及疤痕轮廓等基本要素。不同的是打制石器一般有细密的修理疤痕和使用痕迹,更强调打制方式和剥片顺序;磨制石器侧重磨制程度、磨制次序、磨制方向、是否存在先琢后磨或先磨后打的二次加工痕迹等,更强调器物表面的质感差异;琢制石器需要点线结合,利用质感点的不同大小及明暗分布,加之图例说明以表现其特殊的加工方式。因本文以安徽地区旧石器时代出土石制品为例,均为打制石器,故以下主要讨论打制石器绘法。
二、传统石器绘图的方法及问题
传统石器绘图的最大问题是主观性过强所带来的准确度降低,石器形状多不规则,刃缘形态多样,因而测量难度大,摆位标准统一难,固定困难,多视图对接难。关于石器的摆位,原则上是尽可能表现人工痕迹,在此基础上保持工具刃缘和石片打击点朝上。最常用的是2~3个视图(正、背、侧),如果各个面上都有需要表现的特征,可增加到4个以上视图(俯、仰、断面等),或者根据需求增加局部位置的不同视图,如刃部、雕刻器小面等[3]。传统石器绘图步骤分起稿和清绘两大部分,近年来因电子图版排版需求和计算机制图软件的普及,增加了扫描硫酸纸线图到计算机后利用PhotoShop软件清洁美化,即“修图”这一步骤[4],以提高石器绘图的美观性和准确性;亦已实现借助制图软件直接去掉米格纸、将铅笔底图转换成钢笔线图效果,节约了绘图的时间成本。
石器绘图的起稿则主要分三部分:(1)画外轮廓线、内轮廓线;(2)绘剖面和必要的线条;(3)表现明暗组织(即表现方法)。外轮廓线的画法主要有平面坐标法、围稿法、灯影法等[5]。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多的是围稿法,但是石器难以放平,围画时铅笔位置易偏移,造成几毫米甚至几厘米的偏差。若遇到较大、较厚的石器,如南方砾石工业中常见的砍砸器、手镐等,需要对外轮廓进行等比缩放,容易产生更大误差。侧视图画法需用橡皮泥将石器侧面垂直固定,利用正视图高度确定上下两点,使用两脚规确定突出点后根据曲度连接勾勒出外轮廓形状。但因橡皮泥固定困难、容易晃动、人工选择的侧视图角度不能保证与正视图呈90°、轮廓勾勒易偏差等原因,侧视图的内外轮廓绘制实属石器绘图之难点。
绘制内轮廓,即石器疤痕、石皮范围、修理痕迹等细节。获得内轮廓尺寸的正确方式是利用平面坐标法以获得疤痕间的直线距离,但限于石器表面通常不规则且石片疤数量较多,测量数据获取难度较高、准确度受到影响,且一一测量费时费力。因而,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多的是确定内、外轮廓线相交点并结合目测法,有时甚至会直接采用完全目测法[6],不论是哪种方法均易对准确度产生影响。在分别完成多视图的内轮廓线后,需要进行“对图”,即保证不同视图上石器的同一点、位、面位置一致,能够一一对应,以确保疤痕表现与实物一致。
石器内部细节如打击点、同心波等需要利用钢笔画画法进行表现,绘图人员需要掌握基本钢笔素描的原理及画法。传统手工绘图在此步骤上的最大困难是修改难度大,硫酸纸清绘时则更是无法修改。近年来,多已借助绘图软件清理修改过的成图,降低重绘的必要性。
三、多重影像建模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近年来,基于动态图像时序(SFM,Structure from Motion)的多重影像建模技术开始逐渐走向民用,国内外的考古工作者开始尝试利用照片的多视角成像原理建立真三维模型,促使3D建模的难度和成本大幅降低。目前市面上已开发推广多款SFM软件:(1)开放资源软件(Open Source Soft⁃ware),如Bundler、CMVS/PMVS2;(2)商业照片建模软件(Photogrammetric Commercial Packages),如 PhotoModeler 2012 by EOS Systems Inc.、Photo⁃Scan by AgiSoft LL;(3)3D建模网站,如Autodesk 123D Catch、ARC 3D Webservice、Photosynth from Microsoft、Hypr3D[7]。
在多次分析比较后,笔者从拍摄难度、模型精度、纹理附着逼真程度、点云数量、误差大小、文件大小、计算时间、硬件需求及操作难度等方面的综合比较,选定了PhotoScan这一商用软件作为此次石器建模的计算机软件[8]。PhotoScan by AgiSoft LL是一款基于影像自动生成高质量三维模型的软件,通过控制点可生成真三维模型,航拍照片或高分辨率数码相机拍摄的影像都可以使用,工作流程自动化,无需依赖于网络,导出数据格式多样,方便后期处理,考古学者也能够生成专业级别的摄影测量数据[9]。
目前,多重影像建模软件已深入应用到了考古学数字化记录中。首先是基于航拍的古遗址全景成像[10]及大型墓葬的三维建模,如辽宁建昌县东大杖子遗址M40[11],此类大面积发掘区的成功数字化及本土化已证明照片建模具有较之于传统建模方法易于操作、成本低、速度快、纹理清晰、自然条件限制少、可输出动力效应模型(DEM模型)的特点;再者,大型石质文物如石雕也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12]。然而受限于小型文物的表面光泽、体积、拍照方式及3D软件的精确程度等原因,体积较小的文物如骨角器[13]、陶器[14]、木器[15]等可移动文物的三维建模工具仍以激光、CT扫描仪或热成像仪为主,以完成更深层次的统计学和形态学分析,但影像三维重建的方法也已逐渐引入并在部分条件适当的文物上成功运用[16]。近年来,国外学者借助PhotoScan软件也已开始尝试对北美地区细石器建模,但对颜色较浅的蛋白色光滑燧石及反光率较高的黑曜石成像仍会不完整甚至出现错误。国内学者如周振宇、关莹及赵海龙等具有旧石器考古学研究背景的专家学者带领之下,也已经在石制品多视角三维重建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17]。
图一//照片拍照场景
四、多重影像建模及绘图的步骤
(一)建模流程
运用PhotoScan实现石器三维建模分两步:一是获取合适的照片作为参考数据来源,二是将拍摄的照片在软件内处理、建模并调整。
1.照片拍摄
照片建模的基础是一组或多组恰当、完整、细节丰富的数码摄影照片,因而对拍摄工作有着较高的要求。首先将器物利用橡皮泥竖直固定在可旋转的托盘上,尽可能将最长边直立以提供更多可衔接点,保证器物在托盘旋转过程中不会移动(图一);第二步利用三脚架、固定光源对石器进行360°水平拍摄,根据器物大小不同每圈定焦拍摄至少8张照片,保证每张照片中器物的大小及颜色一致,在器物完整的前提下使石器尽可能充满画面;第三步将三脚架抬高与器物形成约45°仰角,拍摄一圈;第四步需将器物垂直翻转180°后利用橡皮泥垂直固定在托盘上,45°俯拍一圈;最后将拍摄所得的三组照片导入到SFM软件当中,拍摄的角度、圈数、每圈的照片数量、光亮程度均需要根据器物体积及颜色等实际情况调整。
2.软件工作流程
PhotoScan相对于其他SFM建模方式最大的优点在于其清晰简便的工作流程,按其“工作流程”这一菜单栏下的提示,逐步完成即可(图二)。人工导入照片、设置蒙版、设置参数、调整限制框后软件可自动批处理多项工作,期间计算机直接自动生成纹理。该功能省却了其他建模方式需后期人工贴图的复杂步骤,使建模这一过程最大限度地简化,节省时间的同时也节约了人员培训的成本。
(二)石器绘图及后期研究
1.获得正投影照片并绘图
在获得了石器的三维模型后,借用拍摄中的比例尺和已知点的三维坐标可匹配模型与真实石器的尺寸。调整石器至所需的摆位角度,输出图片,获得该侧面的正投影截图,在绘图软件中进行排版,即可获得带有纹理与数码照片近似的贴图多视图。基于此多视图,结合实物观察所得结论和测量数据,遵循传统石器绘图基本原则利用数位板或数位屏借助绘图软件对石器进行上线、生成质感、添加比例尺、排版。此时所得线图已满足发表标准,无需硫酸纸清绘,亦无需再扫描、更换比例尺、清理版面等,也可随时根据需要局部修改调整。
2.模型导出
将所获模型导出成后期加工或展示要求的格式,如OBJ、STL、3DS、U3D、PDF等。之后在其他三维模型平台或建模软件中打开,进行更深入的修改、加工、测量、分析、整合,然后再发布到网络平台。
五、照片建模在不同种石制品整理中的利弊分析
图二//三维建模流程图
图三//远距离俯拍照片与三维导出正投影图片对比图
石制品的划分方式多种多样,本文以其体积为主要划分依据。划分标准为最大直径超过5厘米以上者为大石器,5厘米以下者为小石器,此二者在传统手绘图和正投影拍照等多媒体文物记录上便存在着较大的方法差异。而在实际文物建模工作中,传统的建模方式受限于石制品材质及表面颜色影响经常会成像困难,如透光度较高、颜色较浅白、杂质较少的石英制品、玉石器、石膏等[18],之前多以激光扫描仪扫描建模后再贴图,过程复杂、耗时较长且需要专业人员操作。此外,还存在石球一类的通体加工、疤痕分布均匀、摆位不定、对图困难、三视图无法完整展现细节的石制品,如何更好地将其呈现是长期以来困扰相关研究人员的难点。
(一)大石器建模的利弊分析
本文中所指的大石器是以最大直径超过5厘米、厚度多超过3厘米的石器,与石器工业传统无关。此类体积较大的石器,多出现于南方砾石工业,加工痕迹明显、加工过程不复杂、打片疤痕较大、修理痕迹较少且使用痕迹不易于判断,因而对于建模精度要求较之于疤痕细密、集中分布的细小石器来说相对较低。在传统绘图工作中,此类石器的准确内外轮廓不易获得,而且不同大小的石器不同比例缩放后同心波疏密不易统一,影响出版图版的美观性。利用拍照手段对石器进行多媒体记录也遇到了透视变形的问题,尤其是体积越大的石制品透视变形越大。为了矫正透视变形以得到大石器的正投影,国内通常的做法是利用长焦镜头在3米甚至6米外进行拍摄,但这种做法会严重损失石制品细节;已知日本的石器摄影师会利用特殊的软硬件技术和多焦点摄影方式校正,成本较高且未普及。以上两种方法都对拍摄人员的摄影技术要求较高,加之石器摆位规则和固定困难,手动摆放确定多视图的位置与角度相一致极难达到(图三)。尤其是侧视图拍摄时的石器既需要保持固定、与另两视图保持垂直,还需要确保橡皮泥、沙箱等固定物并没有对石器形成大面积的遮挡影响器物的完整性。旋转拍摄所得的多视图,仍需要保持光源一致、照片中器物大小一致、颜色一致、疤痕位置能够衔接等,数码照片需经过较复杂的后期处理方能满足研究及出版要求。
因而,相对于以上传统手绘图及石器摄影,照片建模优势明显:(1)对拍摄者摄影技术要求低,硬件成本低,普通相机及镜头即可完成拍照;(2)可消除掉拍照引起的透视变形,直接形成正投影;(3)保持旋转的正确角度,不受固定物的遮挡,排版时不需要考虑对图问题;(4)出图光影、大小、颜色一致,后期工作少;(5)图像清晰、真实、细节丰富,可直接根据其进行绘图、无需再对石器疤痕大小及位置进行目测估量,也可关闭纹理效果、以灰度模式直接观察石器的疤痕结构以减少石料材质干扰。从图三可知,远距离平拍所得石器仍有透视变形且人工旋转石器摆位不可能按照固定角度,而三维建模后导出的正投影图片则可以满足旋转要求并消弭透视变形(图四)。
(二)小石器建模的利弊分析
照片建模软件最早是针对航拍的大型建筑基址或建筑设计而开发,其时建模物品体积较大,即使应用在工业建模当中如汽车制造业组件其体积也远远大于石器,因而为实现长度小于5厘米、厚度小于3厘米的小石器建模,需提高原始数码照片信息源的精细度。笔者经尝试发现,若在拍摄照片使用微距镜头、增加照片张数、利用图像处理软件丰富照片细节并生成更多的密集点云,能够在所得三维建模中完整地表现细小石器上细密疤痕。但是,这种方式提高了三维建模的成本和难度。而且,小石器本身体积较小,俯拍所获得的照片透视变形已在可承受的范围内,基本呈正投影,石器固定的难度亦不大。在手动摆位基本正确的前提下,如若目的只是为实现文物数字化影像建档和报告出版,照片建模方法所耗费时间远长于正投影拍摄,邀请专业摄影师拍照亦可满足需求,甚至能够更好地突出人工痕迹。如若目的是借助石器三维模型,以达到操作链分析、厘清疤痕分布层次等更深入的研究目的,即使配备较好的摄影设备和更高配置的计算机,照片建模成本仍远低于CT扫描仪和手持三维扫描仪,精确程度可满足研究需要,且对石料限制较少,可普及推广(图五)。
图四//大石器正投影贴图图片、模型截图及线图
(三)石英等浅色半透明石制品建模的利弊分析
上文已经提到,石英、玉石、黑曜石、蛋白石、石膏质地的石制品或其他颜色较浅、透光率高的文物在利用其他三维扫描仪进行成像时常会遇到问题,如无法成像、成像错位或者无法贴图等,事实上此类问题在照片建模过程当中也存在。通用的解决方式有:(1)改变打光方式,减少透明度,但容易影响成像效果;(2)在器物表面贴附标志点后扫描,若器物较小则很难添加;(3)在软件中人为添加标志点,但易造成较大误差。
图五//小石器正投影贴图图片、微距摄影照片及传统手绘线图之对比(微距照片拍摄:林雪川;线图绘制:战世佳)
因而此处推荐的方法分以下三步:(1)在拍摄时调整器物的打光角度、控制光圈和快门时间、合理利用镜头焦距变化,降低照片中器物的透明度、尽可能增加其细节、防止过度曝光;(2)利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照片,增加对比度、锐度及细节,尽可能突出石料的天然瑕疵,并以此弥补由于光斑减少、透光度降低而造成的人工痕迹不明显;(3)将经过预处理的照片导入软件按流程操作,必要时在“对齐照片”后借助照片中的比例尺手动添加标志点,如非必要并不推荐。石英、石英岩和黑曜石,是常见的石器加工原料,史前人类在天然环境中很难寻找到没有瑕疵的石料,所以以瑕疵作为标志点的方式是可行的。但是此种方法仍存在其弊端,即处理后的照片偏色且瑕疵较多,影响美观性,导致模型纹理可能会与实物存在视觉差异。此弊端亦可在PhotoScan软件中得到解决,在菜单栏的“工具”中导出“纹理”后借助PhotoShop软件进行修改和处理,再重新导入到模型当中,此步骤可重复进行直至获得满意的效果(图六、图七)[20]。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工作当中,这一类石制品经常因本身材质问题而节理发育、断裂面较多,对人工打制痕迹的观察分析和判断干扰较多,因而重新贴图、添加纹理十分必要,利用光影对比使人工痕迹在视觉效果上更突出,减少其他断面造成的干扰。
照片建模的方法不仅解决了考古摄影中石英类石制品的拍照困难,也更好地帮助了研究者深入观察此前肉眼难以判定的石器打片方式、疤痕结构等。同时,此方法也可推广到玉石器中,部分较珍贵的玉石器在悬吊等三维扫描方式中存在着较高的风险且建模效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利用这种方式只需要将玉石器放置进特制的沙箱内拍摄即可,最大限度地保证了珍贵文物的安全。
图七//石英材质制品传统手绘线图与计算机辅助绘图之对比(手绘线图:战世佳)
(四)石球等多面体石制品建模的利弊分析
目前我国已发现大量的石球、盘状器等为代表的球体或多面体石器,此类石器在之前的报告中通常只发表单视图和两视图作为代表,而实际上很多石球通体加工,仅单视图或两视图难以代表和涵盖整个石球的加工情况。绘图过程中因部分石球可能经过琢制或磨制,质感表现常常不准确,手绘质感点费时,多种质感差异不明。利用三维模型不仅可以截取获得石球的五视图、六视图,在其基础上准确绘图并直接利用制图软件生成质感点,还可设置质感点的疏密程度以突出加工方式之差异;可在计算机当中对整个石球进行完整、细致、多面的观察,任意旋转选择需要的角度和摆位,甚至借助网络三维平台远程观察(图八)。
六、未来石器三维模型在分析中的深入应用
(一)拍照与制图
目前很多研究机构已经意识到了三维模型在实际工作中对正投影数码照片的获取和计算机绘图准确性所起的重要作用,因而将其广泛应用在实际的器物整理工作中。笔者本次整理安徽地区出土旧石器时代石制品,借助照片建模,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石器绘图的准确性和效率,尤其是解决了南方砾石工业中的粗大石器在拍照中遇到的变形问题和绘图中遇到的测量困难。这种方法不仅大幅提高了后期照片及线图图版的排版效率,也方便了研究者后期观察、比较和统计。
(二)数字化管理与虚拟展示
考古成果数字化是数字化时代的大势所趋,为强化互联网战略,加强出土文物的管理,方便建档、查阅和研究,丰富完善文物信息,突破传统二维数据的不足,绘图者可以尝试在现有考古数字化平台上加入文物三维信息。但传统三维扫描仪建模方法设备囿于投入成本高、对人员专业技能要求高、处理时间长、部分文物材质及体积无法扫描建模、文物体积过大、后期处理应用难等问题,难以广泛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借助照片建模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石英岩、玉石、陶瓷、无法脱水的竹木器及丝织品等特殊材质文物的三维化,也降低了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缩短了处理时间、方便了后期的统计分析、推进了报告(简报)的出版。目前,多家考古学研究的国际杂志已经在其线上出版物增加了可上传OBJ等三维模型格式的选项,以便更好地说明和推广数字化技术。
数字化博物馆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数字化文物模型,也是现代虚拟现实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21]。运用照片建模软件可以低成本、快速地实现大批量文物的数字化、三维化,继而借助网络服务器、二维码标识文物、三维平台等技术实现三维交互,建立文物数据库与虚拟博物馆,方便展示文物和公众推广[22]。
(三)利用三维建模深入分析
国外考古学家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对石制品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研究成果。克里斯·克拉森(Chris Clarkson)及其团队完成了一系列运用三维建模技术进行石器分析的研究,准确计算台面区域的面积,进而判断石片类型是断片(或裂片)还是修理台面的石片[23];通过判断石核模型上片疤数量的差异,以推断遗址不同时期石核剥片效率的差异[24];借助三维模型判断石核或石片上片疤的模式,明晰石核预制与剥片的技术,特别是当石片厚且形制不规整时,三维建模技术操作更加便捷[25]。此外,努特·博兹基(Knut Brezke)和尼古拉斯·古纳德(Nicholas J.Conard)计算石制品形制的多样性,根据片疤反向与类型判断遗址早晚不同时间段技术的细小差异性[26];哈罗德·迪布尔(Harold L.Dibble)和泽里克·雷塞克(Zeljko Rezek)利用三维建模技术判断出石片形制与台面角相关,而石片尺寸则与台面角、台面深度和打击方向相关[27];山姆·林(Sam C.H.Lin)、马修·道格拉斯(Matthew J.Douglass)等则通过对石皮位置和比例的观测,以操作链的视角推测最初石制品的尺寸[28];近期,李奥·格罗斯曼(Leore Grosman)等对石制品三维建模技术的优势做了总结,既获得了石制品更为完整的信息,测量数据也更加精确,石器定位亦更加标准,并利于石器数据库的建设[29]。借鉴国外已经取得的一系列研究成果以及照片建模技术的不断完善,笔者期待将石器三维模型应用到石器分析的工作中,以实现标准定位、精确测量、细致判断石片类型和片疤数量及形态,推断剥片、修理技术并重构史前工具加工方式及组合等。
图八//三维模型导出的石球正投影贴图及模型截图五视图
七、结语
多重影像建模技术较之于激光扫描仪或CT扫描仪等大型仪器建模方式,其优势显而易见,不仅降低了建模的造价和时间成本,也简化了建模的流程,更易普及到大范围的考古田野工作、可移动文物普查及虚拟展示当中。多重影像建模技术对旧石器的整理和报告出版工作,有着不可替代的优势,不仅可以使线图绘制更精确、数字化记录更全面,也提供了石器测量和形态分析的新方法。
本文之所以以安徽地区出土部分旧石器时代石制品为例,是由于其发现时间距今已近20年,已有的具体测量数据和影像资料不全面,甚至因年代和多次迁移已缺失基本的采集和发掘环境信息,多数科技分析手段已无法应用。现存的最准确、客观的物化研究资料只存有出土石制品本身,故笔者尝试利用现有技术手段,在经费有限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挖掘研究信息、提高研究的精度和准度,利用石器三维模型以尝试几何形态学分析、统计学分析和数字化建档。目前由于时间和人手的限制,只针对部分石器进行实验拍摄、建模,但已很好地证明了照片建模这一方法在该地区实际工作当中的优势,笔者认为,考古界应继续推广和完善这一技术以解决研究中的现实问题、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1]贾昌明:《磨制石器及相关石制品的表面形态与绘图》,《南方文物》2012年第4期。
[2]张森水:《中国旧石器时代文化》,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年,第25—26页。
[3]马鸿藻:《考古绘图》,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9—113页。
[4]贺存定:《石器绘图方法初探》,《中国文物报》2011年8月19日第7版。
[5][6]孙大伦:《石器画法述要》,西安半坡博物馆编《史前研究·2002》,三秦出版社2004年,第449—454页。
[7]Mauro Lo Brutto,Paola Meli.Computer Vision Tools for 3D Modelling in Archae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in the Digital Era,2012,1(1):1-6.
[8]a.Thomas P.Kersten,Maren Lindstaedt.Image-Based Low-Cost Systems for Automatic 3D Recording and Mode⁃lling of Archaeological Finds and Objects.in M.Ioannides et al.,Progress in Cultural Heritage Preservation: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Berlin:Springer-Verlag,2012:1-10.b.Mauro Lo Brutto,Paola Meli.Computer Vision Tools for 3D Modelling in Archaeolog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in the Digital Era,2012,1(1):1-6.
[9][18]anestis koutsoudis 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a multi-image 3D reconstruction software on a low-feature artefact.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3,40(12):4450-4456.
[10]Jeroen De Reu,Gertjan Plets et al.,Towards a three-di⁃mensional cost-effective registration of the archaeologi⁃cal heritage.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3,40(2):1108-1121.
[11]刘建国:《辽宁建吕县东大杖子M40的三维建模与探索》,《考古》2014年第12期。
[12]罗寒、王建强、张飞、宋丹妮:《两种建模方法在古文物三维模型重建中的研究》,《工程勘察》2016年第2期;Adam P.Spring,Caradoc Peters.Developing a low-cost 3D imaging solution for inscribed stone surface analysis.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4,52:97-107.
[13]Silvio M Bello,Isabelle De Groote&G.Delbarre.A⁃pplication of 3-dimensional microscopy and micro-CT scanning to the analysis of Magdalenian portable art on bone and antler.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3,40(5):2464-2476.
[14]Karasik,Avshalom&Uzy Smilansky.3D scanning tech⁃nology as a standard archaeological tool for pottery analy⁃sis:practice and theory.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08,35(5):1148-1168.
[15]Michael Lobb et al.,A new approach to recording and monitoring wet-preserved archaeological wood using three-dimensional laser scanning.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0,37(12):2995-2999.
[16]刘建国:《可移动文物的多视角影像三维重建》,《考古》2016年第12期。
[17]周振宇、关莹:《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在石制品研究中的应用》,《人类学学报》2017年第1期。
[19]图六—图八原载于董哲、战世佳:《安徽东至县华龙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制品研究》,《东南文化》2015年第6期。
[20]张蕾:《邺城佛教造型的三维重建探索》,《南方文物》2015年第4期。
[21]樊少荣、周明全、姬利艳:《考古文物的数字化过程研究》,《微机发展》2004年第14卷第12期。
[22]Melvin J.Wachowiak,Basiliki Vicky Karas.3D sca⁃nning and replication for museum and cultural heritage application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Institute for Conser⁃vation,2009,48(2):141-158.
[23]Chris Clarkson,Peter Hiscock.Estimating original flake mass from 3D scans of platform area.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1,38(5):1062-1068.
[24]Chris Clarkson.Measuring core reduction using 3D flake scar density:a test case of changing core reduction at Klasies River Mouth,South Africa.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3,40(12):4348-4357.
[25]Chris Clarkson,Lucio Vinicius,Marta Mirazón Lahr.Quantifying flake scar patterning on core using 3D recor⁃ding techniques.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06,33(1):132-142.
[26]Knut Brezke,Nicholas J.Conard.Evaluating 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in lithic assemblages using 3D models of stone artifacts.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2,39(12):3741-3749.
[27]Harold L.Dibble,Zeljko Rezek.Introducing a new ex⁃perimental design for controlled studies of flake forma⁃tion:results for exterior platform angle,platform depth,angle of blow,velocity,and force.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09,36(9):1945-1954.
[28]Sam C.H.Lin et al.,The application of 3D 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to the assessment of ordinal and mechanical cortex quantification in lithic analysis.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10,37(4):694-702.
[29]Leore Grosman,Oded Smikt,Uzy Smilansky.On the a⁃pplication of 3-D scanning technology for the documenta⁃tion and typology of lithic artifacts.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2008,35(12):3101-3110.
Abstract:The lithic photogrammetry and plot are essential parts for lithic analysis and data consolida⁃ting.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lithic plot and digital data,archaeologists try to introduce the multi-image 3D reconstruction as a kind of new method into archaeological practice to avoid those problems met in tradi⁃tional illustration.Generally,it has two steps in the 3D-models building with PhotoScan by AgiSoft LL.The first step is to take images by digital cameras as basic data resources.After graphic processing,those images could be put into the multi-image software to build 3D-models,which are the sourcesfor next studies like photogrammetry,lithic painting and lithic analysis.The advantages of multi-image 3D reconstruction are low-cost,time-saving and higher accuracy.What’s more,it can also evaluate morphological variability in lithic assemblages and virtual exhibition.
Key words:multi-image 3D reconstruction;chipped stone tools;archaeological plot;lithic analysis
(责任编辑:黄 苑;校对:张平凤)
Application of Multi-image 3D Reconstruction in Illustrating and Analyzing Chipped Stone Tools
ZHAN Shi-jia1DONG Zhe2LIN Xue-chuan1
(1.Jilin University,Changchun,Jilin,130012;2.Anhui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Cultural Relics and Archaeology,Hefei,Anhui,230061)
K876.2
A
2017-05-09
战世佳(1989—),女,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考古学史、旧石器时代考古学。董 哲(1987—),男,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馆员,主要研究方向:史前考古。林雪川(1969—),男,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实验教学中心副研究馆员,主要研究方向:数字化文物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