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平台
2017-10-14
浙江传统工艺传承发展迈入“3.0时代”
2017年5月19日至23日,中国文化报与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媒体一起开展“走进非遗第一线”振兴传统工艺浙江行采访。从杭州到桐乡,从东阳到乐清,大家辗转多地,深入浙江非遗保护一线,聚焦当地传统工艺发展现状,采集非遗传承人最真实的声音,挖掘传统工艺走进生活、走近年轻人的新做法、新经验,同时,敢于触碰传统工艺创新发展中的痛点难点,为振兴传统工艺提供真实有效的案例与经验。
此次采访活动旨在进一步贯彻落实文化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联合制定的《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促进浙江传统工艺传承与振兴,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和工作氛围。
令记者们兴奋的是,每到一地,总会看到创新创意的亮点和闪光点。近年来,浙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传统工艺振兴的新途径,推动传统工艺与互联网、文化创意产业等融合发展,促进非遗融入现代生活,传承保护成效显著。
专家指出,如果说摸清家底,普及非遗保护的全民意识,是非遗及传统工艺保护的“1.0时代”;确立非遗四级保护名录,确立非遗传承人,并建立非遗生产性保护基地和生态保护区,可称之为非遗保护的“2.0时代”,那么着眼于未来人才培养,聚焦非遗传承人群的能力建设,保证非遗传承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引导鼓励具有市场发展潜力的产业项目,将成为非遗传承创新的“3.0时代”。浙江非遗保护发展事业、产业,正阔步走向新时代。
(中国文化报 记者 薛帅)
海外中国文化中心集中展示“中国非遗”
今年6月10日是我国设立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在此期间,一系列有关文化和自然遗产展示活动在国内多地举办。作为由文化部策划的统一品牌活动,以“传承与创新”为主题的“中国非遗文化周”日前在各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举行,有力地推动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并成为沟通各国人民情感的桥梁。
5月30日,由新加坡中国协会、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非遗文化周——新加坡中国青年文化交流之夜”在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举行。现场设立了传统文化体验区,观众可以在这里体验包粽子、写书法、剪纸,还可欣赏古筝、武术、舞蹈表演。6月10日,由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和新加坡同济医院联合主办的“中国非遗文化周”中医系列活动拉开帷幕。活动邀请重庆民间医药博物馆馆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针灸·刘氏刺熨疗法”代表性传承人刘光瑞参与,并与新加坡同济医院等当地医院合作,开展中医专题讲座、中医学术交流、“国医文化”图片展览等一系列活动。
6月3日,在泰国曼谷中国文化中心开幕的“中国非遗文化周”内容也是丰富多彩,展示了广州灰塑、佛山剪纸、潮州手拉泥壶以及茶艺、花艺、香艺、木偶书法等广东的非遗文化项目。文化周期间还举办了3期剪纸培训班,吸引泰国民众踊跃参加,场场爆满。由广东省木偶艺术剧院带来的4场广东木偶剧演出,更以生动活泼、细腻传神的形式展示和传播了我国传统非遗的独特魅力。
6月9日,由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浙江省文化厅、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非遗文化周”在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拉开帷幕。此次文化周包括民间手工艺品展览、非遗手工艺大师现场展示以及文艺表演等内容,旨在展示浙江省在非遗传承和创新方面的成果。
6月9日至17日,在韩国多地举行的“中国非遗文化周”系列活动,包括展览、演出、讲座、培训、影视放映、现场展示、文化贸易推介等内容。其中,6月11日在首尔中国文化中心上演的《我与中国非遗》文艺晚会上,中国文化中心培训班师生精心准备了16个节目,涵盖中国国家级非遗名录中的多个项目,包括书法、剪纸、中医养生、太极等。
6月10日,“神韵宁夏·醉美非遗”展览在贝宁中国文化中心举办,2017贝宁“中国非遗文化周”就此拉开序幕。此次展览共展出100余件剪纸、刺绣、泥塑以及古建筑模型作品。展览期间,宁夏回族剪纸传承人田彦兰带来一场精彩的“发现中国——宁夏非遗”讲座,详细介绍了宁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非遗保护的现状及经验。
(中国文化报)
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江苏举办“相约山海,精彩江苏”系列活动
国务院同意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的“文化遗产日”,调整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经江苏省文化厅同意,连云港幸运地作为江苏省第一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主会场承办地。
6月3日、4日,“‘山海相邀,精彩江苏,振兴传统’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苏北五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展演活动”在连云港举行。
本次活动由江苏省文化厅、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江苏省非遗保护中心、连云港市文广新局承办,徐州、淮安、盐城、宿迁四座城市文广新局联袂协办。
本次展会举行徐州、淮安、盐城、宿迁、连云港五市非遗联盟授旗仪式,举办苏北五市动态类非遗展演和静态类非遗项目展销展示,还有一台传统与现代对话的“西游记与连云港”剪纸展。
本次活动充分打造成苏北非遗富集区。海州五大宫调、淮海戏、楚州十番锣鼓、徐州梆子、汪其魔魔术、形意拳等16个来自苏北五市的传统戏剧、曲艺、传统音乐、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项目,在6月3日上午的活动开幕式上呈现给观众朋友们,成为一台冲击视觉与听觉的艺术盛筵;徐州剪纸、香包、邳州绣花鞋、新沂捆香蹄、淮安茶馓、瓷刻、合成昌醉螺、乾隆贡酥、钱集老鹅、泗阳膘鸡、连云港淮盐、贝雕、黑陶、水晶、泥塑、老虎鞋、板浦香肠、凉粉、插酥小脆饼、桃林烧鸡、五妙水仙膏、戴晓觉膏药等110余项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好用的非遗产品充分满足了百姓的生产生活需要。
本次区域性综合性非遗展示展销活动的成功举办,达到了深入宣传非遗法律法规的效果,充分展示了江苏非遗风采,强化非遗全社会共同传承保护意识,振兴传统工艺技艺,推广苏北五市非遗保护成果,推动市际城市非遗保护工作互动,将精彩悠久的江苏文化展现给观众,让文化与自然更加和谐共生、文化与生活更加紧密相接、文化与经济更加镶嵌辉映。
(连网)
杭州“木版水印”走进北京大学
2017年6月5日,讲授杭州十竹斋木版水印的传统国学讲座——“木版水印的传承与创新”在北京大学举行。此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国学社主办。杭州十竹斋艺术馆馆长、十竹斋木版水印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魏立中为现场观众送上了一堂有关“木版水印”技艺的兴趣课。魏立中在讲座上回顾了中国传统印刷术的发展史,讲解了“木版水印”的相关技艺及传承、发展、创新历程,传授了基本的印刷技巧,并与观众们进行互动交流。
杭州十竹斋艺术馆一直致力于非遗文化在学生中的推广和传播。魏立中表示,北京大学与十竹斋有着不解的渊源,曾在北大任教的鲁迅先生当年就翻刻过《十竹斋笺谱》。据了解,此次是杭州非遗首次受邀进入北京大学开设讲座。
(中国非遗网)
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浙江推出系列活动
经国务院批准,自2017年起,将每年6月第二个星期六设立为“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今年6月10日是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更好地宣传首个遗产日活动,让更多的百姓参与,浙江省举行“浙山浙水浙乡愁——走进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活动。
浙江共有3处世界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中国丹霞—江郎山、世界文化遗产杭州西湖文化景观、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大运河),22处国家级、37处省级风景名胜区,9处国家、11处省历史文化名城,274处国家、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街区)。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总数均居全国第一。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涉及61个县(市、区),省级以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涉及47个县(市)。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面积已经超过6000平方公里,约占全省陆域面积的6%,占比在全国位列第一。
6月6日,“浙山浙水浙乡愁——走进风景名胜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系列活动启动。当天下午,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举办以“浙山浙水浙乡愁-文化自然遗产进校园”为主题的“文化和自然遗产”论坛。
6月10日,举行“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五地绿色骑(毅)行活动,广大骑行、毅行爱好者将在西湖、千岛湖环湖绿道、湖州环太湖绿道、仙居永安溪绿道、松阳绿道等地尽情穿行。
此外,浙江全省全部22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及部分省级风景名胜区,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开展各种优惠体验活动。比如,6月10日当天,千岛湖景区门票六折,即90元/人·张;中国丹霞世界自然遗产——江郎山景区提供500个免费体验名额,公众通过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官方网站进行预约。6月5-11日,雁荡山风景名胜区大龙湫景区免费开放,天台山景区门票对所有团队、散客均实行半价优惠。此外,普陀山、莫干山、百丈漈—飞云湖等景区提供数量有限的免费门票。
(央广网)
第七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精品荟萃
2017年6月9日至22日,第七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在上海艺术礼品博物馆举行。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和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创意产业协会主办,上海艺术礼品博物馆和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承办的第七届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既是连续举办了六届的中、日、韩艺术邀请展的全面升格,同时也是庆贺中国第十二个文化遗产日的大型纪念活动。
本届展览以“西风东韵”为主题,在以往亚洲国家参与的基础上,广泛吸纳了世界更多国家的优秀艺术作品参展,进一步提升了展览的国际影响力,展现了东、西方不同文化艺术的绚丽之美。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展览除中、日、韩三个传统国家参展外,来自西班牙、法国、俄罗斯、匈牙利、奥地利、斯洛伐克、埃及等10余个国家的著名画家、工艺美术家、非遗传承人等各领域的近百位艺术家代表积极参展,呈现出跨越传统与现代的东、西方文明交融之美,真正体现了“西风东韵”的主题,同时为不同国度之间文化艺术的展示、传播、交流提供了国际化的平台。
与展览同时举办的“第五届国际(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以“共性与差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实施现状及愿景”为主题,邀请了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委员常沙娜,埃及古城亚历山大省省长穆罕默德·苏丹,韩国国立无形遗产院院长姜景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匈牙利代表处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主任艾斯特·克桑卡·塔卡斯科,日本国京都工艺作家协会理事长羽田登等亚欧非11个国家的专家学者,着眼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实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面对非遗保护领域的新挑战、新机遇,探讨各国在非遗保护方法与途径中的共性与差异,广泛交流世界各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所遇到的共同课题,分享典型经验与做法,为携手推动非遗保护事业的发展、促进各国文化交流带来新的启迪与契机。
由上海艺术礼品博物馆承办的“国际传统艺术邀请展”,从创设至今,已历七届,现已成为一个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品牌展览,也是长期坚持的国际大型高端文化交流平台。
(上海艺术礼品博物馆)
北京“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活动全面启动
2017年6月10日是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为了更好地展示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增强民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北京市及各区在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展示活动。
据了解,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主题为“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倡导“保护非遗——在生活中弘扬,在实践中振兴”“保护传承非遗,展现生活智慧”“活力社区,活态非遗”“振兴中国传统工艺”,突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创新和发展。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的各项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是对近年来京津冀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一次集中的展示和展演,形式丰富多样,既有非遗传承人讲座、非遗项目表演精彩亮相,也有非遗传统技艺文化创意大集和传统工艺培训与市民互动,全方位让民众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丰富市民周末文化生活的同时,力争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举办的一系列非遗活动打造成京城文化领域具有影响力的品牌活动。
(北京晨报)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举行
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国际非遗节”)暨2017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文化部主场活动于2017年6月10日至18日在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举行。全国政协副主席刘晓峰,文化部部长雒树刚,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四川省副省长杨兴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化助理总干事弗朗西斯科·班德林,柬埔寨文化艺术部大臣彭萨格娜,赞比亚旅游与艺术部部长查尔斯·罗梅尔·班达,以及中外专家学者代表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后,中外来宾一同参观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展、传统手工艺振兴成果展、研培计划成果展等独具特色的非遗展览。
国际非遗节创办于2007年,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本届国际非遗节以“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为主题,遵循“走进生活、活态活力”的理念,以“世界风、中国节、中国戏、中国艺”为主线,主体活动包含“一带一路”国家手工艺展、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成果展、非遗项目竞技展,并举办国际论坛、非遗项目进社区等400多场活动。来自100多个国家的500多位国际友人参与本届国际非遗节交流和展览展示活动,国内各省区市代表、非遗传承人、专家学者和表演人员达2600余人。本届国际非遗节期间由中方承办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全面成果框架政府间工作组会议,为各缔约国共同探讨该公约未来发展走向以及应对非遗保护新挑战提供支持。国际非遗节是首个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宗旨的国家级国际性文化节会,是教科文组织持续参与主办的国内唯一的国际文化活动,也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四川省唯一的国家级文化艺术节,迄今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与。
围绕“非遗保护——传承发展的生动实践”的主题,全国将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前后举办一系列丰富多彩的非遗活动。在文化部的组织下,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相关单位,包括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参与高校等,以积极落实《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为重点,聚焦非遗实践,注重体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着重宣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非遗保护事业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步开展包括国际非遗节在内的2000多项活动,包括展览、展示、展演、竞技、研讨讲座、民俗活动等,参与人数达1000多万。
(文化部网站)
文化部副部长项兆伦考察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
2017年6月17日,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赴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调研考察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班。上海大学校长金东寒,上海美院执行院长、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PACC)主任汪大伟,文化部、市文广局、宝山区相关领导陪同考察。
上海美院副院长、PACC执行主任金江波,上海美院党委副书记王岭山,PACC运营总监章莉莉等向项部长一行详细介绍了研培班近期学习交流的情况。
项兆伦首先来到果洛研修班课堂,在PACC刺绣工作室观看学员们进行白描练习的情况;随后考察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研修班,参观了研修班学员创作的作品及跨界创作的成果;最后参观了木雕技艺研修班的成果展览。
(微信公众号: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
上海市非遗协会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员大会举行
2017年6月21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上海群众艺术馆星剧场举行第一届第二次全体会员大会。协会正副会长、正副秘书长、常务理事、理事和会员以及特邀嘉宾等约300人出席大会。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秘书长宋浩杰主持会议并向全体与会会员通报了新增补的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及新入会会员单位和个人的情况。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萧烨璎宣读了《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关于协会先进个人和先进集体表彰决定》,授予陈荣锦、任刚、穆益林等3位同志“突出贡献奖”;授予周朱光、孙惠定、崔磊、金志红、张新、钟敏、钟经纬、潘美凤、吴仰平、曹漪、范敬贵等11位同志“贡献奖”;授予上海云丽莎艺术装饰设计有限公司、杨浦区四平路街道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上海亚振家具有限公司、上海四海陶瓷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大可堂文化有限公司、上海东华美钻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长宁民俗文化中心等9家单位“先进集体”称号。
在热烈的气氛中,上海市非遗中心主任萧烨璎,上海市文广局非遗处副处长葛永铭,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副会长许中、秘书长宋浩杰等向获奖者颁发了奖杯和荣誉证书。
会上,高春明作协会《2016年工作总结和2017年工作计划》报告,从协会的组织工作、非遗培训工作、展览和学术工作、非遗生产性保护工作以及出版和自媒体宣传工作等方面全面总结了协会成立以来所开展的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可谓硕果累累,成绩斐然。高会长同时还指出了协会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经验教训,展望了协会工作的未来。宋浩杰通报了协会的年度财务报告和年度财务审计报告。
最后,葛永铭代表文广局和非遗处致词,并对市非遗保护协会成立一年多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赞扬协会对上海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所发挥的重要和独特作用,希望协会再接再厉,为非遗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上海市非遗保护协会)
上海:300余项活动喜迎遗产日
在2017“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上海大世界舞台中央琵琶声起,小丑杂耍、蹴鞠技艺等非遗串烧节目夺人眼目。作为上海主场活动,“文化薪传承,非遗嘉年华”活动在这里启动。
据主办方介绍,百年大世界系列活动按阶段分设“经典与濒危”“民族与国际”“传承与发展”三大主题,以融合传统、创新发展为手段,着重引进跨界融合的创新演出剧目和表演形式,并通过主题展览、大赛和活动等形式,呈现多民族、多地域、多品种的非遗技艺与精品。
今年,上海还设有市群艺馆、嘉定、杨浦、虹口、宝山、闵行6个分会场,各单位纷纷拿出各具特色的“非遗菜单”。早在6月1日,嘉定分会场便举办了首个市级家风家教非遗项目主题展览——“钱氏家训及其家教传承展”。上海市群艺馆带来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奖获奖演员专场演出,京、昆、沪、越、淮等一连串国家级非遗项目轮番上演。杨浦分会场通过一本新书《匠心之道——上海杨浦非遗项目精粹》首发、一场《二十四节气与养生》专题讲座、一台乡土文化展演以及18个非遗项目一天的互动展示,来展现活力社区、活态非遗。宝山为市民开启“六月花”号非遗专列:“村口学剪纸”“村东有蛋雕”“村西传竹鸟”“村南观版画”“村北木艺家”“村中看挑花”。虹口以国家级非遗项目精武武术展演拉开活动序幕,并开展非遗百人论坛,组织手工艺人围绕市级非遗项目《生肖文化》进行现场手工制作。闵行不仅推出“我最喜爱的非遗项目和非遗传承人”评选、巧手匠心秀非遗、非遗知识竞猜、非遗书目推荐等活动,还开展专题活动30余场。
据统计,上海共举办各类文化遗产展示、表演、互动、体验、娱乐活动300多项。
(中国文化报 记者 洪伟成)
上海嘉定举办“钱氏家训及其家教传承展”
钱学森、钱其琛、钱穆、钱伟长……你也许不知道,这些闻名遐迩的国之栋梁、行业翘楚,都来自于同一个“钱氏家族”,受益于同样的家风家训和家教。
在全国首个“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期间,为弘扬中华优秀家风家教,推动上海市级非遗项目“钱氏家训及其家教传承”的活态传承,“钱氏家训及其家教传承展”日前在上海嘉定区文化馆展出。
“钱氏家训及其家教传承”于2013年入选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此次展览选择在嘉定展出,一方面源于嘉定钱氏家族历来人才辈出,钱大昕、钱大昭、钱其琛等皆为中国历史上的名人;另一方面,嘉定素有“教化之城”的美誉,对优良家风、家训的研究和传承历来十分重视。选择在嘉定办这个展,是期望借疁城800年历史的文气,与优秀家风家训的传承主动对接。
据统计,近代以来钱氏家族涌现出“一诺奖(钱永健),二外交家(钱其琛、钱复),三科学家(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四国学大师(钱基博、钱钟书、钱玄同、钱穆),五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昌照、钱学森、钱伟长、钱正英、钱运录),十八两院院士(钱骥、钱易等)”的光辉纪录,其中还有不少是父子档、兄弟档、叔侄档。当代钱氏家族中,仅科学院院士国内外就有100多人,分布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本次展览即分别从“千年家训”“核心价值”“弘扬传承”等角度,全面地展示了自吴越王钱镠以来,钱氏家风家教的千年传承脉络。
(中国文化传媒网)
歙县非遗传承人亮相成都国际非遗节
近日,由文化部、四川省人民政府、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的第六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在成都举办。
受主办方的邀请,安徽歙县组织了徽派盆景传承人洪文亮、丰有国、洪晨赴成都,参加其中的主要活动——中国传统工艺竞技活动与传承新生代艺人竞技作品展。洪文亮等3人的徽派盆景作品《叠萃》《展望未来》《古梅遗韵》在盆景展示区的醒目位置展出,引来游客驻足欣赏、留影拍照。面对接下来进行的现场竞技活动,他们表示,要认真对待,发挥出水平,以非遗传承新生代的能力,努力彰显徽派盆景的魅力。
歙砚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胡秋生的《枯木逢春》等九幅歙砚作品在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代表作品展区展出;徽州三雕(砖雕)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吴正辉的砖雕作品《琴棋书画》《高山流水》,歙砚制作技艺省级传承人江宝忠的歙砚作品《君临天下》《秋山访友》在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暨研培计划成果展区展出。
国际非遗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持续参与主办的我国唯一的国际文化活动。歙县非遗传承人能参加这种重要活动,既是一次学习交流的好机会,同时也是一件值得庆幸和骄傲的事。
(歙县文广新局 程格岚)
第三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举行
沪剧——这一发源于浦江东岸田间地头的非遗项目,在这个盛夏时节,再度回到它的“娘家”——浦东。2017年7月20日,“上海的声音——第三届上海(浦东)沪剧艺术节”在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开幕。
本届沪剧节由浦东新区区委宣传部、浦东新区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上海广播电视台公益媒体群、上海市戏剧家协会、上海市群艺馆、上海沪剧院主办。从7月20日至27日,这场汇聚了全市专业、民营沪剧院团,以及苏浙地区沪剧团队的盛会,在8天里为观众奉上20多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彩演出。
(浦东时 曹之光)
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青海黄南召开
为总结交流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经验,进一步推进保护区建设,2017年7月26日至27日,由文化部主办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工作座谈会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召开。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出席会议并讲话。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文化部恭王府博物馆有关负责人,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的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分管领导,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文化厅(局)非遗处处长,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所在地区管委会、地方人民政府、文化部门负责同志,以及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媒体记者等共170余人参加座谈会。
(周 奇 邓雪晨)
2017年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遗传统技艺展获奖者表彰大会召开
8月11日,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在上海市群艺馆召开表彰大会,表彰在“2017年全国手工艺产业博览会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上荣获“国匠杯”金奖的艺术家。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高春明、副会长周朱光和陈荣锦出席会议。
会上,市非遗保护协会秘书长宋浩杰宣读了“国匠杯”30位获奖者名单。高春明、周朱光和陈荣锦向获奖人员颁发了获奖证书。此证书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颁发。
高春明在讲话中对此次展览工作进行了回顾,高度肯定了艺术家的辛勤工作。为了迎接此次展览,也为了更好地接待观众和宣传非遗,艺术家冒炎热、顶酷暑,每天赶往徐泾展览馆。他们热爱非遗传承保护工作,默默地奉献自己的年华和毕生精力。最后,高春明对此次荣获“国匠杯”金奖的艺术家表示热烈祝贺,勉励各位艺术家在今后的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和艺术创作天地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
《符号上海——李守白海派艺术珍藏集》近日出版
《符号上海——李守白海派艺术珍藏集》2017年8月由上海大学出版社出版,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上海守白文化艺术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著名城市规划专家伍江、著名文艺评论家毛时安为之作序。李守白先生以上海64条永不拓宽的道路为创作对象,以海派剪纸和水墨画为艺术形式,为我们贡献了一份魔都历史与时尚交融、过往与现代对接的鲜活图像。正如李守白先生所说,他描绘着城市,更是在倾诉自己的情感;他行走在城市,更是在寻找着自己的过程和未来。全书共149页,装帧精美,图文并茂,值得欣赏和收藏。
(林竹)
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黄山举行
9月8日至12日,由安徽省人民政府主办,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徽省文化厅、黄山市人民政府共同承办的“第三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在黄山市城市展示馆举行。文化部党组成员、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旭,安徽省副省长谢广祥,黄山市委副书记、市长孔晓宏,安徽省文化厅厅长袁华等出席了开幕式。
谢广祥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代表安徽省人民政府,向各位领导、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谢广祥表示,安徽省人文荟萃、底蕴深厚,孕育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更留下了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更好更大范围地保护传承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安徽省于2012年和文化部共同举办了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大展已成为非遗保护、展示和研究的重要平台,并已成为对外交流和开放合作的前沿阵地,为推动非遗技艺传承及保护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国内外文化交流领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本届大展以为民族传承、为生活创新为主题,以非遗传统技艺展示为重点,以故宫博物院藏新安八家书画展为亮点,以徽派传统工艺振兴论坛为提升,以歙砚传统技艺大赛为窗口,在两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的基础上,创新运作方式与展示方式,倡导传统工艺走进现代生活,现代设计走进传统工艺,充分调动当代社会创意、创新、创业的中坚力量,发挥各类文化遗产的生命力,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品牌的整合转化。
黄山市城市展示馆作为本次大展的主场地,开幕式、传统技艺展示展销、歙砚传统技艺大赛三项活动在此举办。展馆集城市规划展示、城市文化传播、城市品牌宣传等多功能为一体,是现代设计理念、高科技云集的城市展示厅及会客厅,在此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可谓是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融合的新模式。当天的开幕式上,精选了黄山市非遗项目叠罗汉、许村舞大刀、轩辕车会等民俗参演暖场,荟萃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展示了多姿多彩的民间艺术,营造出了共享遗产、民众同乐的喜庆氛围。
本届展会共邀请相关省份最具代表性的国家级传统技艺、传统美术类100多个项目参加展览,使展览成为有国际影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展览专业平台,成为展示传统技艺的重要舞台和荟萃传统文化艺术的盛大节日。与前两届相比,今年的大展增加了歙砚传统技艺大赛,通过邀请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两省三地的歙砚传承人举办歙砚传统技艺大赛,让人领略到歙砚的石质之美,以及制砚传承人的艺术构思和高超技艺,丰富了大展内容。
(国际在线 记者 尉逸超)
中国非遗城市论坛●一城一地一非遗在北京举行
非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植根于民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在城市文化品牌的塑造过程中,非遗资源可以成为重要的创意来源,使城市形象更具魅力,使城市文化品牌更具影响力。9月9日,由经济日报社(集团)《经济》杂志社中国文化金融研究院主办的“中国非遗城市论坛·一城一地一非遗”在北京举行。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会长耿莹在致辞中从“茶”字为切入口,解释了文化的意义以及如何把非遗融入生活中。她指出,现在非遗工作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了,人们对保护和传承非遗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且在不断提高。当下,如何给全国14亿人增加文化自信,怎样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至关重要。
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原国家公务员局副局长杨春光表示非遗传承非常难,需要复制和创新,需要大量的经费保障,需要做好建设,需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
《经济》·中国文化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执中重点解读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运营平台的业务模式及发展方向。他表示,国家级非遗运营平台是依托经济日报、北京文投和《经济》·中国文化金融研究院成立的,专注非遗项目研究、非遗企业孵化,实现泛非遗企业的人文、产品、渠道、价值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服务实体经济,增强文化自信和实现社会价值。
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刘兰芳用一段评书的形式进行了祝贺,她表示,非遗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希望大家共同把非遗发扬光大。
在论坛上,《经济》杂志社社长陈志强宣布2017中国十大文化金融人物评选活动正式启动,该活动旨在发现勇于改革、积极探索,并取得良好社会和经济效益,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的企业家、艺术家、投资者和创业者,以及在文化改革产业研究领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对国家文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的行业先行者,在其中评选出文化金融行业标志性人物,并运用到文化金融建设中。
会上,华夏非遗馆在现场举行了揭牌仪式,并与北京大兴分馆、山西临汾分馆、安徽合肥分馆、陕西铜川分馆、河北保定分馆、山东青岛分馆、江苏南京分馆、河南郑州分馆、广东广州分馆进行了签约。
华夏非遗馆总经理薛万丽对华夏非遗馆运营模式作了解读。她表示,华夏非遗馆是实现宣传、推广、教育、培训、租赁、销售、文化、交流为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旨在把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为主体的国家级非遗精品,结合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走向千家万户,服务社会大众。
论坛由中经翰苑(北京)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中实传承(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北京文化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和北京市文化创新工场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办。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 记者 成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