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展理论,建构数学生本课堂
2017-10-13黄友锋
黄友锋
[摘要]学生是课堂的中心,学生的发展是课堂上的主要内容,发展学生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小学阶段,数学这一科目的学习对学生今后的发展产生指导性影响。为提高教学效果,实现学生和教师的共同發展,选取教学实例中的五个方面,举例分析如何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应用发展理论建构生本课堂。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重视课前预习,鼓励学生尽量开放探究空间,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小组合作学习和大胆创新,包括鼓励学生思维创新和教师课后作业的个性化创新等。
[关键词]发展理论;生本课堂;小学阶段
发展是一个宽泛的定义,包含着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课上到课下,都有相应的发展策略。发展理论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不仅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要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素养,发展理论是建构数学生本课堂的一个体现。
一、课前预习,自主学习
学生的发展具有主观性,因此,在学习时要具有主动意识。从具体的学习策略上来讲,可以采取“先学后讲”的模式,将学习的“重任”由学生主导一部分,这样才算是以学生为本。
以二年级上册第六章《测量》为例。这一章节讲解的内容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长度需要认识长度的单位,在小学阶段,最常见的是厘米和米的概念。数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求解应用类的题目时,也经常用到厘米和米,因此,认识厘米和米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年级,学生对计量单位的概念还很陌生,如果教师只是单纯讲解的话,学生可能只是知道1米=100厘米而已,应用起来没有概念。教师有多高?学生跳远能跳多远?显然学生并没有这样的概念,那么,在以后的应用题中,学生可能就会因为失误闹出“小明身高153m”“火车长150cm”的笑话。因此,我设计了一个“我们身边的尺”这一预习活动,在开课之初就引导学生自学,探索计量单位的大小,估计身边物件的长度。通过自学,学生发现了问题,了解了估计长度与实际长度的区别。此外,还认识到尺、寸等计量单位的转换,发现了单位换算中的问题。此时再进行教学安排,就更加具有针对性了,教学也更加“真实贴切”。
如果学习只是局限于课堂上的话,学生发展能力的步伐会比较缓慢。因此,在课前预习环节中,自主探究的方式是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方法,教师应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自身的发展。
二、开放空间,引导探究
生本课堂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学生的发展是首要的任务。在发展的策略中,开放空间是重要的一项,只有将学生探究的空间打开,学生才有机会自主、独立地探究知识,发展能力。教师的任务是在教学中开放空间,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以五年级下册《长方体》一章为例。在本章的教学中,学生主要认识立方体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概念。正方体是长方体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在外观和计算方面都有其特殊性。在讲授时,体积、表面积的概念是用边长为1的小正方体块来引入的,对此,学生的接受度非常高。我顺应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展示的机会让给了学生。教室的多媒体设备很齐全,借助电子画板,学过美术的学生绘制正方体的透视图,给大家展示了一个正方体,延伸了空间想象能力。还有的学生自制了实体的小立方块,将其表面染色,在课堂上拼装,以探究学习内容。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展示方式,课堂上的展示交流氛围很浓郁。
学生的很多才能都可以为学习服务,教师需要做的就是为学生提供“大显身手”的平台,促成生本课堂的发展。
三、小组合作,深化理解
合作学习是新的教育理念下倡导的一种学习模式,通过小组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会在合作的过程中加强,这两者都是自身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数学课堂上,合作解决问题的效率也会高一些。
以四年级上册第六章的《除法》为例。在有余数的除法中有这样一个性质: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为了能生动展现这一知识,我在课上组织了一个用小棒摆放正方形的课堂活动。这个活动需要摆放的小棒数量较多,并且需要大量计数,因此我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我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4位同学。小组分完之后,我布置了小组的任务,分别用10根、11根、12根和13根小棒摆放正方形,观察每组小棒能摆放正方形的个数,统计每组剩下多少根小棒,并且列式表示摆放的情况。观察每组的任务完成情况,课堂的反馈效果比较好。由此,我引出正式的问题:“大家请思考,除数为4 的除法中,余数可能有几种情况?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如何?”通过刚才小组进行的摆放正方形的活动,学生对这一问题有了直观的认识,加之小组之间的讨论,学生很快得出了正确的结论。
一个人的想法是有限的,但是很多人在一起思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就得到了有效拓展,对知识的理解也将更加深入。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有了自己的平台,形成了生本课堂的良好氛围。
四、发散思维,启迪创新
创新的能力是对人才提出的新要求,而学生在长期的系统化学习中容易产生僵化思维,难以打破思想的束缚。发展理论要求思维发散,在灵活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拓展新思路,启迪创新能力。
以五年级下册第七章《统计》中的《众数》为例。我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统计班级所有同学的出生日期,找出几月出生的同学最多,其实就是在寻找符合条件的众数。每名同学都发散思维,积极思考,着手准备各自的统计方法。最终,我选择了两名同学的方案在班级进行展示和讨论。第一位同学采取的方案是先列举出所有同学的生日,然后进行生日月份的统计;第二位同学直接统计每个月份过生日的同学的数量,这种方法可以通过在班级里让同月份过生日的同学起立然后计数来实现,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把每个月份有几名同学过生日统计出来。当然,在班内讨论两种方法时并无优劣之分,两种方法都是好方法。这类的问题是没有唯一方案的,之所以让学生解决这样一个问题,目的就是在于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运用方法容易,创造方法难。所谓的创新就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运用思维的发散性进行方法的创造。学生不会永远是学生,最终要发展成为学习方法的创造者和知识的创造者,成为创新型的人才。
五、个性作业,拓展延伸
作业是学习中常见的一个任务目标,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讲,作业是学习任务中很大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常说的作业无非是各种题目和试卷,但是,基于生本课堂的立场,具有趣味性和实践性的“个性作业”才更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
以三年级下册第二章《对称、平移与旋转》为例。学生初次涉及几何知识,空间想象能力还没有达到太高的水平,理解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引导学生采取将抽象转化为具象的策略进行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同时安排具有实践特色的课后作业。本章的知识涉及到了图形的变换,在课下我要求学生准备折纸,通过对折、观察折印的方法了解轴对称图形。通过折纸的辅助思考,学生将抽象的轴对称概念转换成了具体的折纸。我讲解轴对称图形的特点“有一条对称轴、左右图形绕对称轴旋转可重合”后,让学生回到家用折纸描画图形的大致轮廓,折叠后留出折痕,就像手工美术课一样,同学们通过动手实践,实现了拓展延伸的思考。进行具象的转化,同学们的思维也得到了放松,更容易去思考得更深入。通过动手实践,深入启发,同学们发现折纸的折痕就对应着图形中“对称轴”,对“对称轴”这一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课后具有个性的作业还包括利用折纸的便利,进行轴对称图形的设计,作业完成后我组织学生在课堂上进行交流。通过将抽象的轴对称转化为具象的折纸,难点也变得易于理解了。
发展的关键在于突破瓶颈,因此,想要寻求自身的发展,就需要勇于突破传统。个性作业就是突破传统的表现之一,这其中的个性指的不仅是与众不同,更深刻的内涵在于实现作业的思维深度,引导学生进行延伸性的思考。
生本课堂的构建依赖于发展理论,同时,也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默契配合。坚持生本课堂不仅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改善,而且能实现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光.试论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有效调控[J].小学教学研究,2014,(11).
[2]王治国.小学数学生本课堂构建探究[J].江西教育,2015,(06).
[3]吴琼.构建“数学生本课堂”的快乐舞台[J].数学教学通讯,2012,(05).
[4]宋丽玲.浅析小学数学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