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服装个性定制模式

2017-10-13张华玲王立晶

红河学院学报 2017年5期
关键词:样板服装个性化

张华玲,王立晶

(1.黎明职业大学轻纺工程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2.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纺织服装设计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 3056)

基于数字化智能化的服装个性定制模式

张华玲1,王立晶2

(1.黎明职业大学轻纺工程学院,福建泉州 362000;2.墨尔本皇家理工大学纺织服装设计学院,澳大利亚墨尔本 3056)

随着服装个性化定制的发展,传统的定制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市场发展需求。因此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互联网定制平台、三维人体扫描、智能化服装定制CAD、自动化切割系统的智能化服装个性化定制模式。此模式的应用和推广有助于服装个性化定制的平民化,并且缩短生产周期、降低了成本。

智能化;服装定制;个性化;模式

0 引言

所谓服装定制,就是通过测体、规格设定、材料选择、制板、裁剪、缝制、整烫等环节,为不同人群提供服装成衣加工服务,以满足使用者的需求。[1]服装的个性订制,最早来源于法国的高级订制时装。作为世界时尚之都,从1945开始,法国政府从服装工作室规模、设计和推出新款时装的能力等方面为高级时装订下了严格标准,高级时装成为了只有香奈儿、迪奥等十几家顶级品牌才有资格生产的“梦幻时装”。这个高级订制,基本以纯手工加工为主,相对来说,定做手续麻烦、交货周期长、价格昂贵,不便于普及定制消费,不能满足越来越大的个性定制市场,因此被称为“慢定制”。

随着消费者层次的提升和对时尚的追求,以及购买渠道的多样化,需求的个性化、差异化日益明显,消费者对产品的多元化、个性化追求,使得标准化的传统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个性化定制时代已经到来。[2]

1 国内服装个性化定制发展及存在问题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以电子商务网站作为平台的服装定制方式,开始逐渐占据服装定制市场的主导地位。服装个性化定制逐渐从高级定制走向平民化,并且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但由于传统的量身定制在时间和空间等方面的限制,还无法真正做到高效率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目前国内服装个性化定制主要存在的以下问题。

1.1 前期资金投入大,人体数据采集时间长

目前个性化定制的人体尺寸测量,主要以人工测量为主,不仅效率低而且准确性也较差。因此,要真正做到高效率高质量的服装定制,就要加大在数字化、智能化方面的研发与技术创新,包括高端设备、软件的购买与开发,势必要投入较大的资金,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较为困难。消费者大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与整理等核心技术的突破需耗费较长的周期。

1.2 信息化程度低,快速反应能力不足

服装行业的产品多种多样,企业间的服装规格、标准也各不相同。再加上顾客需求的多样性,流行时尚的多变性等因素,使个性化定制无法做到高效与规模化。信息化程度低将导致行业数据不能有效地共享和传递,不能及时反馈市场信息,更无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和管理,这些都制约着量身定制的速度与规模。

1.3 生产流程的智能化水平低,不能形成高效的生产模式

目前国内服装个性化定制主要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普通个性化定制流程图

首先,在人体数据采集阶段,目前人体的尺寸测量,主要以人工测量为主,相对来说效率非常低且不够精确。在样板设计阶段,服装CAD虽然已经普遍应用于服装的批量生产中,但是对于个性化定制,传统的服装CAD已经无法满足于现状,因为换一个款式或者尺寸就必须重新设计,个性设计的创新与数据资源的矛盾制约了个性化定制的效率;在面料裁剪阶段,由于个性化定制的产量不像批量生产那么大,因此常常是人工裁剪,效率低且精确度不足。

2 智能化服装定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点

智能化是指由现代通信与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行业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汇集而成的针对某一方面的应用。[3]服装制造业转型升级的最终目标同样指向智能制造,整合利用资源,以经济、便捷的生产方式提供更多样化、个性化的产品与服务。[4]

智能化服装个性化定制系统,主要包含互联网定制平台、三维人体扫描、智能化服装定制CAD、自动化切割系统(单层裁床)四大部分,如图2所示:

图2 智能化定制系统

2.1 互联网定制平台

互联网+是指结合某一行业的实际状况及创新发展需求,运用互联网思维和相关运作模式与手段,在产品研发生产及市场推广、后续服务等方面不断提高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从而在确保质量和信誉的基础上赢得客户,不断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互联网+工业”即是各类生产制造加工企业采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造原有的产品及研发生产方式,促使其向高度自动化和智能化方向发展。[1]

互联网+服装,给传统的服装企业提供了更高效的互动平台。服装定制前期工作的难点就是人体数据的收集,这在前面我们已经阐述过,那么如何运用移动互联网解决这个难题是开展服装定制化生产的前提。

第一,借助移动互联网,增加服装定制所需的模块,如三维人体扫描模块,服装定制测体环节通过移动终端与互联网结合,可以在短短的几十秒内获取多项人体数据,大大提高数据采集的效率。在网络环境下,消费者与企业有了良好的沟通渠道,双向互动式的交流方式,保证对客户的需求做出及时反应与处理。[5]提高供需双方交流的便利性与直观性以及数据传输的快捷性。

第二,通过云计算,进行数据分析运算,生成独一无二的人体模型,为服装定制提供数据准备。如服装定制的规格设计通过与云计算结合,快速准确地建立线上3D虚拟试衣体验系统,实现与设计师的互动,并及时修改、调整相关数据,在生产加工前完善成衣的精确度与完美度。

第三,利用大数据技术,将这些实时收集、监测、跟踪的海量数据进行筛选,找出规律,制定出精准有效的研发和营销策略,为消费者提供更及时和个性化的服务。如服装定制的款式设计及材料选择就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客户自助选择服装的款式、面料、辅料及工艺细节,在网络海量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比较,减少重复率与盲目性,增加智能化匹配的程度,提高数据调用的针对性与有效性。

第四,运用物联网技术,从原料供应—产品设计—生产加工—销售物流,实现全流程价值链的数字化和网络化。使各生产环节可以自动交换信息,优化生产资源的配置,实现订单的管理、进度查询、面辅料查询等的智能化。[6]

2.2 三维人体扫描

通过对人体进行非接触性的三维人体快速扫描测量,可准确地获取人体表面完整的三维数据,并根据客户要求进行快速调整。[7]三维人体扫描技术可以在20秒内获取85项人体数据。[8]经过系统运算,可以在3-5分钟自动生成3D人体模型,与真人完全一样,保存在云端,工厂可以随时测量各个部位的数据,也可以通过3D打印输出1:1人台。后期实现3D仿真虚拟试衣,实现用户自助设计与互动式设计。如图3所示。

图3 三维人体扫描仪

三维人体扫描仪的应用,大大缩短了人体数据采集的时间,改善了服装与体型之间的匹配问题,为后期款式样板的自动生成提供基础数据,同时延伸出三维虚拟试衣系统、大容量数据存储检索系统等系统,使智能化服装定制、智能数字一体化生产成为现实,从而突破传统手工量体的局限性,适应服装快时尚的要求。[9]

2.3 智能化服装定制CAD软件

服装CAD系统是智能化定制的重要环节。传统的服装CAD制版系统已无法满足服装定制快速反应的要求。首先它要求操作人员要专业化,必须是有相当经验的制版师,在手工样版的基础上,将各部位尺寸输入计算机,得到所需样版,一旦款式变化或者成衣尺寸发生变化,则需另外打版,并没有达到真正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只是在排版与推版环节有一定的优势。智能化的服装CAD制版技术则是在海量数据库的基础上,实现智能设计与快速匹配,是融众多制版师的经验于一体的样版自动生成系统。它可以在智能模式下无工具建立基础样板,定制同款服装只要输入用户的量体数据,系统便可以自动完成样板修改,快速生成符合客户体型的样板。该系统是针对个性化定制的最佳解决方案,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精准度高,减少修版时间,有效降低定制成本。

2.3.1 服装基础样板库

对于一些常见的、相对稳定的款式,可以建立基本样板库。智能化的服装定制CAD技术利用三维人体扫描获得的数据,可以在样版库中调出相近款式的基础版,而不是直接转化为适合个体的样版,也不是重新为每一个客户创立一套样版,而是用相近的样版进行修改、匹配,得到所需样版。目前较为成熟的样版库是西装和衬衫。

以西装定制样板库为例,现在软件定制的数据库逐渐强大起来,不像传统的,就只有几个款式,现在客户可以根据西装的类型、款式、领子、口袋、袖子等不同类型,进行选择。也就是数据库逐渐强大起来,使得基础样板库的信息更加强大和完善,同时更加实用,接近企业的实际需求。

除了图4、图5两个样板库外,还可以增加西裤样板库、马甲样板库、运动装样板库、童装样板库等等。

图4 西装定制样板库

图5 衬衣定制样板库

2.3.2 样板个性化修改

基础样板生成后,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不同的人体尺寸,修改人体尺寸数据,直接生成样板。根据客户的量体尺寸可以直接生成成衣尺寸,从而在基础样板的基础上,生成适合客户人体的服装。同时,在量体尺寸的基础上,可以加放各个部位的尺寸,这样生成的成衣尺寸,出来的服装样板,更加符合客户的需求。

2.3.3 智能服装定制CAD开发

适用于服装定制的智能化纸样系统是区别于传统CAD系统的新型智能化定制系统。新型的智能化系统不是简单的打版、排料、裁剪等基本辅助功能,它还要把数据进行系统环节间的整合传输,从而完成下一步的3D模拟试衣。同时,它还需要拥有精细化、个性化的数据库支持,要根据客户提供的数据需求,验证筛选符合顾客的个性化数据以及嵌入数据后生成的纸样成果。[10]

此软件的开发基于vc2008和SQL2008数据库,其中系统设计原理是通过约束交互作图,提出三类系统的基元:距离约束、角度约束和位置约束。

样板的各个尺寸都是相互关联的,也就是公式法设计原理,然后各个数据直接通过距离,角度、位置等约束,自动生成样板并修改。例如,胸围加减2公分,肩宽、腰围不变,袖窿深、袖肥、袖山、领围、领长变化等。如图6所示:

图6 样板的生成与修改

2.4 自动化切割系统

单层裁床,能同时切割纸样和面料,适合小批量生产,效率非常高,投资成本低,裁剪效果好,易维护,高效自动,实用性强。一台设备可以节省3-4个人。

随着服装CAD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服装面料的自动化切割设备也得到迅速发展,大型裁床已经开始应用于服装企业,它的特点是能割7cm厚的面料,价格贵,替代人工,效率得到有效提高,目前一些大的服装企业才有能力购买,推广较慢。但是对于服装个性化定制来说,款式变化大、量小,大型裁床已经不适合,因此研发单层裁床,它的特点是速度快、成本低、缺点是只能切割1CM以内面料厚度。

服装CAD设计的样板,直接输出到自动化切割系统中,对面料进行切割,直接省去了样衣裁剪工,效率和精度同时得到的提高,真正实现了服装缝前工艺的智能化。

如表1所示,对比效率,机器自动化切割效率明显。

表1 机器切割与人工切割的比较

3 结语

智能化服装定制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通过对服装设计、加工、销售等环节中信息的搜集、整理、存储、传输与应用,最终实现服装资源的最优化配置。[11]它是服装行业发展的一个趋势,也是将来服装企业必争之地。虽然目前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前述,资金投入大,数据收集耗时长,设计创新与数据资源之间的矛盾等。但是,随着智能化技术在服装个性化定制中的应用,服装个性化定制将推动服装个性化定制的发展。

[1]冯宪.“互联网+”与服装定制创新[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4):38-41

[2]盛利.基于电子商务的服装规模定制研究[D].天津:南开大学,2009.

[3]寇树芳,张泽.智能化趋势下的产品进化[J].中国科技信息,2015(5):35-36.

[4]刘晓慧,郑广泽.C2M模式下服装智能个性化定制的优势及发展[J].服装学报,2016,1(5):477-481.

[5]刘华,谢红.物联网下服装量身定制应用新模式[J].上海纺织科技,2012,40(12):1-6.

[6]丛杉,张渭源.数字技术在服装定制中的应用[J].东华大学学报,2006,32(1):125-129.

[7]FENG J Q,MA L Z,PENG Q S. A new free-form deformation through the control of parametric surfaces[J].Computers&Graphics,2002.20(4):531-539

[8]施丹峰,衣得体:打造“互联网+服装”数字化服务平台[J].软件产业与工程,2015,36(6):22-23.

[9]朱伟明,谢琴,等.男西服数字化智能化量身定制系统研发[J].纺织学报,2017.38(4):151-157.

[10]李梦珂.服装大规模定制[J] 西部皮革,2016(9):31.

[11]张涛.数字化服装定制的探索[J].商场现代化,2008(12).

[责任编辑刘贵阳]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ing of garment personalized customization, the tradictional customization has already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present market development. So this paper brings out an intelligentialize system for garment personalized customization based on customization platform on the internet, 3D body scan, intelligentialize garment customization CAD and auto-cutting system . It can help the garment individualized customization become civilian by applying and promoting this system . Meanwhile, it shortens the production cycle and reduces the cost.

Key words:Intelligence; Garment customization; Personalized customization; Model

Personalized Garment Customization Mode Based on Digital and Intelligent

ZHANG Hua-ling1, Lijing WANG2
(1. Department of Textile Engineering,Liming Vocational University, Quanzhou Fujian 362000, China;2.School of Fashion and Textiles College of Design and Social Context, Royal Melbourn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University, Melbourne 36056, Australia)

TP39

A

1008-9128(2017)05-0118-04

10.13963/j.cnki.hhuxb.2017.05.032

2017-06-03

黎明职业大学校级课题:袖山缩缝量的设计与分配研究(LZ2014107)

张华玲(1970-),女,福建厦门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服装结构设计、服装材料等。

猜你喜欢

样板服装个性化
让人心碎的服装
打造辣椒种植“样板田”
坚持个性化的写作
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人大样板”
新闻的个性化写作
样板:不成熟的台州
上汽大通:C2B个性化定制未来
现在可以入手的mina风高性价比服装
服装家纺个股表现
满足群众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