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油田塞160油藏长关井治理方法研究
2017-10-13党洲涛佘钰蔚王力娜张谦
党洲涛佘钰蔚王力娜张谦
(1.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6000)(2.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 榆林 719000)
安塞油田塞160油藏长关井治理方法研究
党洲涛1佘钰蔚2王力娜1张谦1
(1.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陕西 延安 716000)(2.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气厂,陕西 榆林 719000)
随着塞160油藏开发时间的延长,油井关停数量逐年增加,井筒管杆、套管老化严重,实际生产中关停的油水井如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治理,会造成油田资产浪费,并产生一定的安全环保风险;同时,采油井的关停造成塞160油藏储量动用变差。长关井潜力挖潜在可增产的同时能提高油藏储量动用程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是老油田稳产的重要手段。本文通过对塞160油藏油井长关现状分类调查,根据油井长关原因,通过油井侧钻、注采调整、注水井调剖、补孔复产等技术手段,使长关井复产增油,提高油井利用率及油藏储量动用程度。
塞160;长关井;油井侧钻;注采调整;调剖
1 塞160油藏长关井现状
塞160开发井网采用反九点面积井网450m×200m,井排方向NE66°,井网密度***口∕km2,单井控制可采储量***t∕口。目前地质储量采出程度7.97%,地质储量采油速度0.75%,可采储量采出程度38.46%,可采储量采油速度3.62%。
目前塞160区块共有长关油井95口,其中地质关停油井91口,待大修油井4口,占油井总数的9.91%。地质关停油井主要分布在注采井网不完善区域(图1)。
图1 塞160油藏开采现状图
2 塞160油藏长关井治理对策
2.1 油井侧钻在长关井治理中的应用
投产初期即高含水或低液量而地关的长关井,采出程度低,若周围油井产量较高、注水井注水正常,则说明区域油层发育不稳定,可对该类井实施开窗侧钻试验,来动用剩余地质储量,2016年部署侧钻井2口,目前均见效,累计增油超过***吨。
高39-8井于2009年5月投产,开采层位长611-2,投产初期日产液***m3、日产油***t、含水***%,2012年10月地关,累计产油***t,采出程度较低。分析认为该井由于井排距较小,投产后高含水。
侧钻井部署区砂体厚度大、油层发育稳定,统计侧钻井周围开发井,井均钻遇油层20m以上;统计侧钻井周围2口开发井,试油井均日产油***t;侧钻井部署区域见水见效方向明确,剩余地质储量主要分布在裂缝两侧。
2016年11月侧钻井高侧39-8完井开抽,平均单井日产油超过***t,治理效果较好。
2.2 精细注水调整降低油井含水
由于油水井间的层间矛盾,导致注入水沿优势方向突进而产生的高含水长关井,对于关井时间较短的裂缝区侧向井,可通过周围注水井精细调整,对长关井进行直接复产。对于该类复产3口,共累计增油***吨。
王30-020井于2001年6月投产,投产后产能1t以上;该井2015年含水突变到100%,2016年1月该井地关;2016年对应3口注水井配注下调控水,区域注采比变小,2016年5月对该井实施复产试验,目前日增油***吨。
2.3 调、堵结合改善水驱矛盾
通过注水井化学堵水调剖和深部微球调驱,对周围长关井直接复产,恢复其生产能力。目前复产2口井。
王40-019于2016年9月15日开始实施化学堵水调剖,施工周期76天,2016年9月16日将井组长关油井王41-0191直接恢复生产,目前已见油累增油***吨。
2.4 动用长关井接替层,恢复长关井产能
对于水驱矛盾异常突出,本层位已无调整潜力的长关井,实施其他潜力层位排查。目前进行长关油井潜力层排查29口,选取长关油井补孔压裂措施3口(王395-13、高48-14、王37-0272),目前均见效,累计增油***吨。
王395-13井位于塞160东南长612区,该区域主要发育长612层,是典型的高压、低产、高水饱区域;该井于2009年7月投产,投产初期日产液***m3,日产油***t,含水49.4%,动液面1214m。2011年7月该井因水淹地关;纵向排查延安组17号砂体物性较好且未动用,目前已对延92层17号砂体进行补孔压裂,日增油***吨,累增油***吨。
3 结语
本研究对塞160区块长关油井进行系统的调查分析,通过对现有的79口长关油井生产动态资料的综合分析,针对不同类型的长关油井制定出:侧钻试验、精细注采调整、调堵结合、层位排查补孔复产等4种治理措施,长关井治理累积增油超过2000吨,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更为塞160油藏的长期稳产提供了较好的方向。
[1]安塞油田塞160井区长6油层组沉积微相研究[J].刘学刚,崔智林,王娟.西北地质.2008(03).
[2]安塞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研究[J].金拴联,蒋远征,杨秋莲,孙艳妮,曲春霞,李克永.西北地质.2008(01).
[3]裂缝储层注水井深部调剖技术研究与应用[J].董小丽,贾晓菊,苑慧莹,杨虎,贺娟.石油化工应用.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