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衰的临床观察
2017-10-13张琳
张 琳
(酒泉市中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
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衰的临床观察
张 琳
(酒泉市中医院,甘肃 酒泉 73500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冠心病心衰的疗效。方法 收集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均为25例。于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单给予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在本次治疗中辅以中医治疗。对比疗效间差异。结果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整体治疗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中并发症发生率同样存在有优势(P<0.05)。结论 针对冠心病心衰患者按照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可有效保证临床对该部分患者诊治效率。
中西医结合;老年冠心病心衰;治疗;临床观察
冠心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主要指的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血管出现了粥样硬化而引起的一种血管腔狭窄或是阻塞并造成心肌缺氧缺血或是坏死的心脏疾病。冠心病会导致患者出现诸多的并发症,其中心力衰竭为该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最为常见并发症[1]。将进一步影响到患者健康。为有效保障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健康,更需要采用更加科学、有效治疗方案对该部分患者进行治疗。我院按照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该部分患者实施治疗,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在2014年4月~2015年4月老年冠心病心衰患者5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均为25例。于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单给予西医治疗,而观察组在本次治疗中辅以中医治疗。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45~78岁,中间值为(53.45±1.93)。而观察组男13例,女12例,年龄46~79岁,中间值为(51.34±1.48)。两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按照常规方案对各方面临床表征进行处理。在此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不借助其他降压以及冠脉扩长类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本次研究中安全按照西医治疗。主要给予硝酸甘油针剂(山西康宝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4022197)治疗,取10 mg与注射用生理盐水100 ml混合后进行滴注。每次使用一次,连续接受2周用药治疗。而观察组在本次研究中,则需要辅助进行中医治疗。取参麦注射液(云南个旧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53021721)40 ml,与生理盐水100 ml混合后进行滴注。同样每日接受一次治疗,持续用药2周。两组患者在本次研究过程中均严格按照医嘱进行用药治疗。
1.3 疗效标准
结合两组患者恢复情况对治疗效果进行综合评定。若在接受治疗后,患者各方面临床症状均得到恢复,且心衰症状消失,则评定为显效。若治疗后各,患者各方面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但未完全恢复,则评定为有效。若在治疗后,患者各方面症状均未能得到改善,且部分甚至存在有更加严重的趋势,则评定为无效。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都按照SPSS 19.0进行处理,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4%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分析 [n(%)]
3 讨 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其发病原因较多,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日常不良习惯等均会导致患者出现冠心病的情况[2]。冠心病的症状也比较多,在临床表现上以胸部疼痛为最常见的症状,同时冠心病患者也会出现诸多的并发症。结合临床实际可以发现,在各类并发症中,心力衰竭属于临床最为常见一类,将进一步影响到患者健康[2]。
通过分析发现,参麦注射液是一种麦冬以及红参提取物的混合物,在临床对患者实施治疗的过程中,能够明显增加患者的心肌收缩能力,并降低患者的心脏负荷,提升心脏的排血量。同时这些物质也能够明显提升患者血管的反应能力以及张力,能有效对患者微血管循环情况进行改善,达到对供血情况改善的效果[3]。在本次研究中,我院就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从治疗效果可以发下,在该用药方案的帮助下,观察组整体治疗存在有明显优势,且仅少数患者出现并发症,表明该用药方案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总之,基于该治疗方案的综合效果,可将其作为对该部分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案。
[1] 张 鹏,罗 堃,余 意,等.357例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医证候与心功能分级的相关性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1(7):772-773.
[2] 杜 柏,胡元会,商秀洋,等.冠心病心衰患者中医证型与心率变异性、脑钠素及心功能关系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05(12):1043-1045.
[3] 乔松彦.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冠心病心衰患者血浆BNP水平变化的影响[J].亚太传统医药,2015,11(10):84-8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1.4;R541.6
B
ISSN.2095-6681.2017.13.17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