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的诊断与治疗
2017-10-13王丽冰
王丽冰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探讨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的诊断与治疗
王丽冰
(齐齐哈尔建华医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0)
目的 分析无创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在临床中的诊断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72例作为本次全文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无创机械通气,对比两组患者在临床中的诊断与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老年患者心率与呼吸逐渐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低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1%,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临床中老年急性心力衰竭可采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治疗,其治疗手段安全有效,还可改善患者临床预后。
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无创机械通气
心力衰竭在临床老年患者中属于常见的心脏性疾病,其发病特征为心肌收缩开始下降,心脏负荷明显加重,心排血量显著降低,从而引发急性淤血与组织器官灌注等临床症状[1]。为进一步探讨心肺复苏治疗措施,本次选取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72例进行随机分为两组研究,比较两组患者在采用常规治疗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的效果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72例作为本次全文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例与治疗组36例。治疗组男21例,女15例,年龄55~78岁,平均年龄(63.15±12.17)岁;病理类型:冠心病4例、高血压15例、其他4例、肺心病4例。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53~79岁,平均年龄为(62.26±13.03)岁;对照组患者病理类型:高血压19例、肺心病5例、其他1例、冠心病11例。两组患者无重大器官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理类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禁忌症与适应症
禁忌症:患者心血管系统出现心律失常、低血压、呼吸停止、心肌梗死等,临床意识不清者、近期进行过胃食管手术者、气道出现大量分泌物、高度肥胖等。
适应症:进行无创机械通气时应检查患者有无中重度呼吸困难,采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以及胸腹运动中重度酸中毒数值为:PH7.30~7.35;高碳酸血症数值为:PaCO245~60 mmHg,临床患者呼吸频率为>25次/min。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治疗,治疗组在采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以无创机械通气,患者治疗时取半卧位或坐位进行,头部高度为30°以上,保证患者上呼吸道畅通,告知患者心情放松,用鼻呼吸,防止腹胀出现,应定期饮水,体位需勤加变换,口中出现痰液时应及时咳出或及时拆除导管连接,防止发生误吸,应注意面罩是否发生漏气等情况,调整头罩的松紧程度,若患者病情出现好转可谨遵医嘱进行撤机。若治疗过程中患者病情突发严重,可考虑进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
1.3 疗效标准
有效:患者胸闷出现缓解、患者皮肤由紫绀转变为红润、坐立呼吸明显舒畅缓解、心率及呼吸频率恢复正常、肺部听诊清音明显、干湿性啰音降低50%以上,患者临床血气数值分析为PaO2>60 mmHg具备上述两项的患者则显示为治疗有效。无效:纳入患者上述标准未达到。加重:依据上述指标在原基础上未见好转且病情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命体征
临床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及血氧饱和度的数值变化,治疗前两组患者指标数值无显著差异(P>0.05)。经临床治疗后观察发现,治疗组老年患者各项指标明显得到改善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特征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生命特征对比(±s)
组别 n 心率(次/分) 血压(mmHg) 呼吸(次/分) 血氧饱和度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36 121.3±15.1 85.3±8.4 113.8±11.2 127.4±7.1 33.2±2.9 29.6±2.9 0.83±0.02 0.84±0.04治疗组 36 119.4±12.3 70.3±11.2 109.3±10.6 134.5±9.4 34.2±3.6 16.4±2.5 0.82±0.05 0.95±0.02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示为33.3%,治疗组为86.1%,治疗组患者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n,%)
3 讨 论
临床中,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无创机械通气机在使用过程中,应提前调节好各类数值参数。呼吸机参数调节主要根据患者动脉血气指标数据的分析,同时可观察患者血液循环与心脏功能等具体情况,通气时应注意避免损伤患者肺组织[2]。患者采用呼吸机通气应在血清分析后进行20~30 min内进行临床检查,评估呼气机在临床中治疗的效果。有效指导调节血气指标分析的数值为PaO2与PaCO2,PaO2属于动漫血液中经氧分子物理溶解所产生的,其数值可有效判断低血症O2与缺血症O2。临床正常值设置为:80~100 mmHg。临床应用呼吸机治疗一周后,数值显示PaO2<60 mmHg存在低氧血症。临床检查老年患者如禁忌症可优于采用PEEP进行治疗。数值可由低到高,正常数值为2.5~20之间,不可超过最高数值。通气过程中应定时进行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依据临床患者情况适当调高TV[3]。PaCO2是经过人体血浆进行物理溶解产生的CO2分析,其可有效诊断患者呼吸性酸碱中毒。临床设置正常值为:35~45 mmHg,临床中出现呼吸性酸中毒则表示通气不足[4]。呼吸性碱中毒则表示患者通气过度,造成低碳酸血症的出现。临床采用呼吸机治疗时,应根据PaCO2<35 mmHg作为通气过度,通气不足以PaCO250 mmHg表示[5]。
本次全文研究急性老年患者临床治疗与诊断应用无创机械通气进行临床治疗观察,纳入老年患者7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治疗与对照组,比较两组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数据显示,治疗组老年患者呼吸与心率明显下降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显著下降,低于治疗组数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期临床采用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救治老年急性心力衰竭,且快速有效,临床操作方法简单,可有效提升临床预后,无创机械通气可有效避免临床发生并发症,防止出现患者气管损伤,有效缓解患者缺氧状态,保证了人体供养,此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郭盛锦,吴学周,方朝辉,等.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IPPV治疗临床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9):2063-2064.
[2] 张新超,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和治疗的若干进展[J].中国急救医学,2013,33(3):205-209.
[3] 杨 艳,杨 静,高松涛.分析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指标的应用价值[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8):102-103.
[4] 乐明辉.老年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诊断指标的临床观察[J].当代医学,2013,(33):76-77.
[5] 国强华,宋维鹏,贾红丹,等.左西孟旦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6,30(6):493-495.
本文编辑:吴宏艳
R541.6
B
ISSN.2095-6681.2017.13.3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