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2017-10-12王万勇

未来英才 2017年17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王万勇

摘要:数学作为小学学科教学中的一门必修课,相对其他学科来讲,它的抽象性、逻辑性还是很强的。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认识思想、理解能力都尚未发展成熟,学习数学中往往会遇到各种困难,时间长了,厌恶数学的心理也就越来越强烈。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随后从教学方式的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创新两方面系统地分析了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习兴趣;有效途径

在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时代背景的号召下,教育现代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为了进一步促进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紧跟时代发展潮流,教育界在小学数学的学习中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以及创新实践能力的提升。对此,给学生和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必须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在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知识点的基础上,更要通过恰当的方式引导学生,让学生爱上数学,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数学,在数学的学习中寻找理性思维的乐趣。[1]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很多显著的问题,作为教师对此有着很重要的责任,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要从自身去客观的寻找问题。在新课标下,教育教学一直都处于不断地改革中,喊出来强烈的改革口号是众所周知毋庸置疑的,但是在具体的学校具体的班级具体的学科实施过程中还是存在欠缺的。不难排除在现阶段还是有部分教师追随傳统的教学方式方法,甚至还有“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小学五年级数学中“找规律”这一模块的学习中,很多老师在讲解这类试题时,仅仅讲完教材中的案例即可,对于后面学生在练习题中解答找规律类题目时,教师仅仅只是给予一个答案或者一个规律即可,学生做对了,说明正确找出规律来了,但如果做错了,根据老师给出的答案或规律往里头套,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答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是这样的规律?想到这样的规律是从什么地方找到突破口的…?这一系列问题也就成了学生课后的一个谜团。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大多数的自主学习能力还是很差的,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还是有待激发的。他们需要老师带领他们去寻找问题,解决问题。对此,多数学生对于课堂作业中的这一问题到最后也只是知道一个答案而已,下一次再换一道题依旧是两眼发呆了。这样的教学效果与我们预期达到的教学效果可谓相差甚远啊!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学效果,最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没有树立好良好的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职业道德素质上还是有一定欠缺的[2]。

二、培养学生学习小学数学兴趣的有效途径

1、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虽然在智力认识度上发展尚不成熟,没有确定的认识观,但是对于学习,依旧不能牵强附会,这样不仅不能让他们学会知识,而且很有可能产生对学习的厌恶,将学习视为一种压力。对此,作为教师就应该从培养他们的兴趣入手,爱上数学,才能在数学中寻找乐趣。比如,教师在讲解“小数”这一章节时,可以从学生生活中选取案例进行导入。在生活中,我们在购物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老板,芒果多少钱一斤?”“一块三一斤”“太贵了,便宜点可以吗?”老板犹豫一会,“行吧,可以便宜点,十块钱七斤吧”面对老板这样的回复,那你是不是被他的“善意”所打动了呢?然后自认为自己捡了大便宜,乐呵呵地去挑选大芒果了呢?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本来习以为常的场景,被老师这么一反问,却似乎觉得“葫芦里有药”,有什么“药”呢?带着满腹的好奇心跟着老师去小数点的世界寻找答案。通过学习完本节课的知识点,同学们对最初的为什么就有所领悟了。创设必要的生活情境,让学生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枯燥无味的,学习知识不仅能应试,更能够“聪明”生活,学习来源于生活,通过将教学与生活紧密结合,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2、教学与游戏相适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游戏是每一个小学生都酷爱的事情了。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抓住小学生爱玩、会玩的这一特点,将游戏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在数学游戏中,既可以体会到游戏的乐趣,又可以轻松熟练地掌握相关知识,可谓两全其美之策。比如说在学习概率这一章节内容时,教师可以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口袋,袋子里放上三个黑球,两个黄球,一个白球。让同学们每人来摸一个球,并且记录摸出球的颜色。可以将摸出白球的同学称作“幸运儿”,摸出黄球的同学给其他同门讲一个小笑话或者表演一个小节目。一轮完成后,让同学们看看一共出现了几个“幸运儿”,又一共又多少个学生表演了节目。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们都投入到课堂中来,最好,教师通过这些记录的数字引导学生走入概率的世界。小学生那种竞争好玩的心理鼓舞着每个同学去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在轻松有趣的游戏中掌握本节课概率的相关知识。

3、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传统的课堂模式就是教师讲学生听,久而久之,就会出现教师一人在讲台上唱“独角戏”而学生则两耳不闻教室事。这样下来的教学效果显而易见是存在很大弊端的。对此,作为教师我们要及时扭转这一现象的重要举措就是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紧密结合学生特点,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为主要讲解者,教师为辅助补充着[3]。比如说在一套试题的讲解中,试题分为不同难易程度的题,而不管难易总会有学生因为粗心、不会等各种原因做错,基于A同学做错的不一定B同学做错这一现状,教师可以要求做对的同学站在讲台上给同学们讲解,教师作以最后的补充以及讲解相对较难的出错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的试题。最后不管难易程度的题目,每个同学几乎都要讲解一道题目。这样换一种课堂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次“当老师”的经历,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一个展现自我的机会。

三、结语

根据矛盾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学科特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模式。紧跟教育发展的潮流,教育的改革不是口号,要将其真正的付诸于教学实践中来,教学效率的提升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 李宏伟.新课改背景下地理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9):67.

[2] 周营营.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地理教学新思考[J].才智,2015(12):117.

[3] 张建珍.科学探究学习视域中的地理主题活动设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endprint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学习兴趣小学数学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