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的个性培养研究

2017-10-12李娜

未来英才 2017年17期
关键词:学生个性培养研究小学语文

李娜

摘要:伴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化改革,小学语文这门课程在教学方式与理念上都进行了创新。创造力与想象力丰富是语文这门学科自身的性质,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有着重要作用。常言道:一个人是否可以走向成功,与他的优劣个性品质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对学生的个性品质进行培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根据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关措施希望对学生今后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生个性;培养研究

一、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单一枯燥的教学手段。小学这个阶段的学生年纪尚小,对于外界新鲜的事物都充满好奇心,求知欲望也比较强烈,因此教师可以充分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对于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所采用的教学手段过于单一,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就是课堂上的标配,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还会产生厌烦的心理[1]。

2、不明确的培养目标。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并确定培养目标,课堂中的所用教学活动都以这一目标为中心,有利于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没有没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通俗的来讲小学语文教学就是一个教学对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过程,加强对学生听说读写的训练是新课改的要求,但部分教师认为这一训练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只是一个形式而已。没有目的性的教学活动严重的降低了教学效率,学生的语文能力无法大幅度提高[2]。

3、教学内容脱离实际。放眼去看不同年级的小学语文教材,可以发现许多内容都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卖火柴的小女孩》主要讲解的是一位小女孩在大年夜被冻死在街头的故事,表达出了作者对于穷苦人民悲惨遭遇的的深切同情与贫富悬殊的社会现实不满。这篇文章虽然有着重要的文学意义,但是文章内容过于压抑深沉,对于学生的思想发展并没有很多益处,远离了学生天真浪漫的性格与无忧无虑的生活这一现实,小学生不够成熟的心智还无法理解这类文章的内涵[3]。

二、小学语文教育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意义

1、顺应新课程发展的要求。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着不可言喻的作用,小学阶段的学生在思维理解方面还没有形成一个具体体系,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根据学生的人格特点来塑造。有些学生认为语文这门课程枯燥乏味,教导这样的学生时首先要做的是让他们找到自信,在这个激烈的竞争环境下保证学生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根据学生的健康心理特征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培养。

2、有利于学生今后的发展。每一个人的个性都不同,并且是有可塑性的,通常情况下人的个性受新天性与后天性这两方面的影响。所谓先天性因素就是遗传因素,受到基因父母的影响。后天因素大部分来源于社会,例如接受教育的程度与生长环境,后天因素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个性发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每個人都可以根据后天因素来塑造改变自己,小学语文教育对于学生的个性培养有着重要作用[4]。

三、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途径

1、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课堂也进行了融合,并且有了较为显著的成果。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技术,通过播放图片与视频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有利于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讲某一篇文章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播放想过图片,教师在进行相应的讲解,让学生有着切实的感觉并踊跃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改变传统枯燥乏味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多元化的课堂当中敢于表达,丰富内心情感的同时激发学习语文的兴趣。

2、营造轻松的课堂氛围。传统的课堂当中因为教师的威严导致课堂氛围过于紧张,导致学生并不敢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严重的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因此教师建立一个师生平等的关系,教师充分取得学生的信任,保证学生敢于发言说出自己最真实的看法。此外,教师还要走下讲台,充分了解每一位学生个性特点再帮助他们,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帮助,最大可能的发挥出他们的优点,并及时改正他们的不足之处。只有学生敢于畅所欲言,教师才能够了解到最真实的学生,进一步帮助他们树立良好的品质[5]。

3、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教师在对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毕竟兴趣才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假如学生缺乏对学习的兴趣那么就很难学好任何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像学生讲解相关知识,使得学生丰富知识的知识,想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将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相结合是一个不错的方式,当学生对语文知识产生浓厚兴趣后,对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意义。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学生的整个义务教育环节中小学语文教育至关重要,作为最基本的教育科目之一,它的特点不单纯的是为了弘扬并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也是培养学生个性品质的根本。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注重学生的个性培养是这个时代发展的需求,是教育进行改革的必然结果。教师对每一位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根据每一位学生不同的特点采取合理的引导方式,促进学生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细丹.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203.

[2] 刘龙斌.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8):82-82.

[3] 魏军.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学生个性的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3(11):67-67.

[4] 马东访.小学语文教育中学生个性培养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3(20):39-39.

[5] 宋宴宾.语文教学的教育性渗透与学生个性培养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2(09): 148.

猜你喜欢

学生个性培养研究小学语文
多措并举让语文学习兴趣“浓起来”
合理把握教学设计中问题的“度”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