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音乐课堂中歌曲教唱教学方法初探

2017-10-12郭媛媛

未来英才 2017年17期
关键词:小学课堂方法探讨音乐

郭媛媛

摘要:在小学课程教学中音乐课程是基本的组成部分之一,音乐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唱歌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的音乐教学内容进行填充,让学生能够培养出更多的兴趣爱好。在小学音乐课程中主要是通过唱歌和表演等手段来丰富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内容,从而让学生能够感受到音乐的魅力以及富有的情感,将学生的教学环境营造成一种宽松、舒适的课堂氛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效开展唱歌教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同时能够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在唱歌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方法的使用,有效的唱歌教学方法不当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本文主要对小学课堂中的唱歌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

关键词:小学课堂;音乐;唱歌教学;方法探讨

音乐作为世界共通的语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充分的音乐教育有利于儿童的智力发展,对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思维具有较好的效果。在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唱歌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通常是教师将歌曲唱了几遍之后,在学生没有掌握的情况下就进行其他方面的教学,从而无法充分发挥歌唱本身的魅力。只有以歌唱作为基础才能够促使更深层次的音乐得到发展,人声这个最优美的乐器才能够使每个人都能拥有自身的音乐空间。只有将最基本的唱歌学会才能让学生做好拥有多种音乐能力的准备[1]。所以歌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显得极为重要,如何充分的将歌唱本身的魅力发挥出来以及怎样做好小学音乐课堂的歌唱教学工作,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讨论。

一、让学生熟读歌词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音乐作为一种有声艺术它的歌唱基础与本质就是歌曲中的语言。在歌唱的过程中要充分掌握咬字、吐字还有收声以及归韵等基本功。只有让学生掌握咬字以及吐字的基本功才能够让其歌声变得更加清远和纯美。因此要求学生在唱歌之前要对歌词反复的阅读,进行充分的咬字和吐字练习,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及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防止学生在唱歌过程中出现咬字或吐字不清以及走音的问题。学生在对歌词进行反复的阅读过程中教师要加以适当的指导,让学生感受到歌词的潜在韵律以及歌词蕴含的内涵和情感,通过自身的感受来对歌曲的语调和语速进行把握,同时将歌曲的旋律配合学生的歌词阅读,让伦美的曲调与优雅的语言充分的结合,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韵、情,感受到诗情画意。

二、利用教师语言将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出来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语言一直都穿插在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它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整个歌曲创作的造型基础和情感体现[1]。在音乐教学中如果缺乏优美生动的语言,那么会使整个音乐教学过程失去原有的艺术魅力,导致整个音乐课堂教学变得枯燥无味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低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表达出来的语言对音乐教学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自身的语言蕴含丰富的情感和对音乐的兴趣,并且要根据教学内容以及教育对象的不同,改变自身的语言情感。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保持学生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让学生自主的参与歌唱学习中去,通过将教师自身的情感来让学生产生共鸣,与学生建立音乐情感交流从而使教学任务的完成过程始终处于一种轻松愉悦的环境下。

三、通过生动形象动作表演来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

在小学音乐课堂唱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生动形象的动作表演,来让学生对歌曲中歌词所要表达的含义进行深刻的了解,同时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让他们随乐而动。例如在进行《乌鸦与狐狸》的教唱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一边示范唱一边做动作让学生对整首歌曲有个全面的了解,然后教师可以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对狐狸的基本生活习性进行簡单的介绍,在这过程中配合一些诙谐有趣的动作将学生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学生能够轻松的将歌词记住同时能够一边唱歌一边表演。还有在《小小雨点》的教唱过程中,教师也可以根据歌曲中的歌词来自编动作,通过一些有趣的动作表演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学生都是具有较强的创造性以及表演天赋的,只要充分调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创造高涨的课堂氛围,就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歌唱学习效率。

四、通过优秀的范唱促使学生了解歌曲的内涵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始终坚持“听”的中心原则,将听作为整个教学内容的基础和音乐学习的前提。在歌曲教唱过程中要通过良好的范唱来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歌曲的内涵,对歌曲的节奏和旋律进行有效的把握,增加对歌曲的感性认识。在这样一种基础上来进行歌唱的学习,教师的范唱对学生是否喜欢这首歌曲起到了关键作用,所以教师要通过良好的范唱来对学生进行启发,让他们能够将歌曲内丰富的情感正确的表现出来

[2]。比如在《小宝宝睡着了》这首歌曲的范唱过程中,通过轻声的范唱配合摇宝宝的韵律让学生能够准确的把握将歌曲中的节奏以及温柔的感情。通过有效的范唱引导使学生较容易的掌握歌曲轻唱的方法,同时让学生切身感受到歌曲中的温馨画面。

五、良好的伴奏能够让学生将歌曲的情绪表现准确把握

小学音乐课堂中教学中教唱的虽然都是一些比较浅显易懂的歌曲,但是歌曲内蕴含的节奏和韵律以及情感都是有一定程度变化的。部分音乐教师在教唱的过程中忽视了歌曲伴奏的重要性,常常使用磁带来进行歌曲伴奏的演奏,而在学生唱歌的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情绪无法得到烘托,使整个歌唱显得没有活力,从而无法将音乐中的细节部分表现出来,因此教师在为歌曲进行伴奏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的体现出歌曲蕴含的情感,选择正确的伴奏音型,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中的魅力,同时提升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教师在歌曲教唱时将伴奏弹好可以让学生的情绪处于被动状态,让他们心理上做好准备,从而在歌唱的过程中能够轻易的将歌曲的演唱速度、节奏以及情感准确的表现出来[3]。例如在《山谷静悄悄》歌曲的教唱过程中,在将歌曲前凑中的主要旋律弹凑出来时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住歌曲的力度、速度还有音乐情境,让他们能够自然的融入到歌曲中的丰富情感之中,从而将歌曲唱的更加的完美。

六、结语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歌曲的教唱作为教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是学生能够容易接受并且积极主动参与的一种歌曲学习方式,随着小学音乐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歌曲的教唱教学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熟练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和学生一起探索唱歌的技巧,让学生的歌声变得更加的富有情感、更加的美丽动听。

参考文献

[1] 庄敏.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歌唱教学[J].黄河之声,2015,(8):45-45.

[2] 于永维.小学音乐教学方法初探[J].杂文月刊:学术版,2016,(4):20-20.

[3] 刘雅丽.用“歌唱教学”提高小学音乐课教学效果的方法初探[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5,(7):56-56.

猜你喜欢

小学课堂方法探讨音乐
企业研发支出会计处理探讨
建于生命关怀基础上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探究
音乐
秋夜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