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字的生活化和实践化

2017-10-12阳英

未来英才 2017年17期
关键词:生活化小学语文

阳英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对小学生有着重要的影响,小学时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进行语文教育传递给小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更是促进他们心智的开化,让他们学习传统美德,建立道德思想。讲文明,树新风。通过文字教学,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获益良多。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化;实践化

语文的文化内涵可以帮助小学生加强对语言环境的认识,通过对语文教学内容的学习,更好的了解语文知识。将语文知识应用在生活中。在生活中学习语文,通过语文专业知识了解生活,达到学习语文知识的新目标。想要让学生通过文字的生活化学习语文,就需要语文教师以文字的形式去描述语文知识与生活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

一、进行小学文字的生活化和实践化的意义

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小学生对语文的综合学习水平,培养其语文能力是小学语文课堂的基本要求。小学语文对小学生起到重要的作用。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体会源远流长的高尚品德,让小学生通过学习语文更清晰的分辨是非,体会诗词歌赋中的喜怒哀乐,了解生活中的悲欢离合。达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的目的[1-2]。

目前的一些教学现象对小学语文课程造成一定的伤害,和其它的教学科目相比,小学语文有着独特的教学特点。语文知识丰富有内涵,和生活息息相关,对小学生生活中常识的掌握起重要帮助,这是语文的教学特点也是学习语文的有益之处。

但小学教师进行语文教学时,容易受应试化的教学模式影响,教育过程中,偏离了语文教学的本质。这样将语文知识内容中和生活相关的部分进行了剥离。影响语文文字的生活实践应用,降低了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综合水平。成绩成为衡量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也对整体的语文教育工作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这样就降低了教学效果,也影响了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过分追求成绩的同时让语文教育失去了良好的本质,语文课程不再生动多彩,语文魅力也变得暗淡无光。语文教学中文字的生活化和实践化是挽救整体语文教学的重要方法手段。让幽静又神秘的语文课堂重新回到小学生的教育生活中去。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字生活化和实践化教学策略

1、返璞归真的语文教学。语文知识内容和生活中文化背景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通过对语文知识的学习研究完成语文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根据语言文化的学习背景将语文生活中的常识映射出来。小学语文教材为生活化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很多优秀课文的内容都源于语文生活。这就是语文学习的魅力。将语文课文中的精华部分讲解给小学生是才是语文课程的真正意义。拓宽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视野,让小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中的生活面貌。对于早期时代的语文知识学习内容,进行情景模式的教学分析,让课堂中充满语文知识的文化色彩。结合语言文字还原文章中的情景,引发学生们的思考[3-5]。

2、举例说明小学语文生活教学。通过下面的案例举例说明小学语文生活教学的重要意义。下面对小学语文课文《荔枝》进行教学应用分析。就如同课文中所讲的“家中只有孤零零的老母亲”这是文章中的一句文字描写,孤零零的一个人讲了文章中主人公母亲的孤独生活。

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这是要对小学生从小就要灌输的观念,教育他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是小学生学习的最美时光。文章中作者买荔枝的行为表现出了作者的内心状态,这也映照出了本文的主题荔枝,借荔枝引出当时生活的来之不易,通过这段文字进行语文教育,增加小学生学习的生活常识,了解父母工资的来之不易,培养小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接下来是文章的高潮,通过简洁的语句进行行为描写,反馈出作者的内心世界。文章中将一盘受了伤的沙果和一盘水灵灵的荔枝作对比。简单的一个句子体会出生活中母亲对子女的关爱,小学生在父母的心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总把最后的东西留给子女,而子女就好比那盘水灵灵的荔枝,充满青春活力,这段文章中的道理讲了父辈母辈生活的来之不易,告诉小学生需要孝敬父母,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文章中的情感描写可以更好的感染小学生,小学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就能感同深受的體会辛勤工作的父母,在成长过程中,拥有更为健康的心理。炎炎夏日,在凉快的教室中吹着风扇。寒风凌冽,在温暖的教室中朗诵课文,这时小学生的父母在辛勤劳作,这是值得小学生思考的问题,小学生学习的同时也需要了解家里的状况,通过进行语文知识内容的学习,更快的成熟,更好的担当,做一个成熟懂事的好孩子。

文章中讲了作者朋友到来之后,母亲将沙果撤下,这一细节举动也是母爱的体现,文字的生活化实践应用也更好的体现出了语文的魅力。母亲的一个细微动作挽留助力文章中主人公的面子,对文章中的主人公的心理进行细节处理。保护文章主人公的自尊心的同时也体现出了一种知性的母爱。这篇文章可以更好的引发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和主人公的共鸣,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丰富了小学生的内心世界,增加了他们心中的感性,也对生活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对于做人的道理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三、结语

小学语文的作用体现在实际生活中,通过对语文知识内容的系统化学习,培养小学生的生活常识。学好语文并非一朝一夕,语文成绩的高低也和生活知识的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语文教学中文字的生活化将不懂事的孩子引导到成熟的发展方向,对心智不开化的孩子赋予了丰富的生活常识。通过语文知识的传递,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于兰华.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探索[J].赤子(中旬),2014,(02):290.

[2] 马君诚.扎根生活,享受语文—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语文建设,2014,(14):12-13.

[3] 苏婷.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探究小学语文教学的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5,(12):99.

[4] 杨云彬.小学语文教学中文字的生活化和实践化[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4,(12):73-73.

[5] 施燕飞.探析小学体育教学的实践化和生活化[J].体育师友,2013,36(6):35-36.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活化小学语文
初中写作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生活化练笔为小学生写作插上翅膀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