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使用策略

2017-10-12黄胜成

未来英才 2017年17期
关键词: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多媒体

黄胜成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三进”在农村学校的不断推进,媒体教学以它容量大、直观性强、教学方便等优点备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使我们的课堂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多媒体;学习兴趣;美育情感;自主探究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教育行业也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方便与快捷,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应用,改变了我们陈旧的教学模式,教师将媒体教学和传统的黑板教学相结合,让学生感受这种声形并茂、图文兼顾的直观的表现形式,大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自觉地改掉了上课讲小话、做小动作等坏习惯,老师的教学也更轻松。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给学生新的视觉效果、新奇的感观、让学生不再觉得上课很单调,它以生动的形象,让课堂活跃起来,帮老师们解决了许多难题。语文课堂更是因为有了多媒体技术的支撑而变得丰富多彩,它充实了我们的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而且信息来源广、速度快,让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再单调、枯燥,教学质量也大大提高。可以说,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是无与伦比的[1]。

一、多媒体图像的直观性和可视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如果老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不动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所以,苏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师“课要上得有趣,要能激发学生的‘情绪区。”多媒体教学可以利用各种教具、学具、投影、电影、录像、录音等媒体,集光、形、色于一体,直观形象,新颖生动,能够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彻底改变了“教师一支粉笔,一张嘴的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

如西师版二年级下册《看黄果树瀑布》一文,课文描绘的是黄果树瀑布的美景,作者分别从瀑布的声音、样子以及从瀑布后面看到的景象几个方面写出了黄果树瀑布的雄伟、壮观,为我们展现了一幅幅生动的多彩的画面。以前上课就只能用嘴巴给孩子们说,但你说得再美,孩子们也是一片茫然。现在,我根据课文内容,在网上找到了黄果树瀑布正面、侧面、远观、近看等不同角度的图片,还找到了一段黄果树瀑布的视频,把它们制成课件。上课伊始,先播放课件,同时配上老师的范读,让学生感受黄果树瀑布的壮美。这时,学生看到的是瀑布的雄伟,听到的是瀑布打雷一样的声音,声像同步,情景交融,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对大瀑布的兴趣。

二、多媒体逼真的画面和立体的音响效果,能引起学生共鸣,激发他们的美育情感

多媒体技术能充分发掘语文教学的审美潜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的心智,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在享受美的同时接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又如在教学识字课《美丽的祖国》时,适时播放祖国各地的风景名胜,让学生直观地欣赏到祖国山川的雄伟壮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感叹大自然的神奇。这样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音乐、画面、声音的辅助手段,增加了课文的表现力,音乐、文字、声音、画面造成了巨大的情感磁场,真正营造了一个可感、可知的情境,让人身临其境,感慨连篇。

三、网络媒体的信息来源广、容量大,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见识,培养他们自主探究的能力

多媒体网络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可以无限延伸,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无所不有,它所储存的学习资源是其他任何工具都不能相比的,而且网络媒体还具有交互性,学习资源可以共享。正确运用网络资源,能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平台,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学生在网页板块中可以查阅课文相关资料,也可以欣赏课文范读,还可以浏览自己喜欢的作品。遇到问题,可以到网络上搜寻解决的方法,甚至自己提出问题再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解决。这样,就能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及发现问题、利用资源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媒体图像的形象性,能帮助老师在教学中突破重难点

多媒体技术可以控制处理语言、文字、符号、声音、图像,将抽象的文字变为具体的图像,变静态为动态,化枯燥为生动,从而化难为易。这在说明文教学中尤为明显,因为说明文知识性、事理性强,学生认知上有一定的困难,在教学中可以运用多媒体来辅助进行,将抽象的、枯燥的、难以理解的内容用课件的形式展示出来,加上教师恰到好处的点拨讲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功能,进行感官刺激,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使学生易于理解把握,从而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语文课毕竟是“课”,我们不能只顾学生的兴趣而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要巩固知识,要训练能力。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只能凭借一本教科书,以“三寸不烂之舌”把自己“咀嚼”后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今,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很便捷地搜集到大量的信息资料,把网络上的語文资源充实到现行语文教材中,与课内语文教材相呼应、相补充、相促进,使教材更加完善,更富于立体化、多元化,更富于时代性、针对性、实效性。另外,每节课都有一定的重点难点,而多媒体技术可以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丰富具体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上来,可以将抽象思维形象化,有助于理解重点难点,也可以收集大量信息资料,丰富课件内容,拓宽学生视野,从而化难为易。我们可以通过投影仪和电脑,将知识点、训练题以文字图示呈现给学生,或制成课件演示给学生,或组织学生浏览指定网页进行复习或下载练习,这样节省了板书时间,从而加大了课堂学习的容量。

教师如果能正确理解多媒体技术“辅助性”的定位,把工夫花在如何通过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的灵感体验和思维、语言、情感的发展上,这样才是比较准确地体现了多媒体的辅助作用。如教学《田忌赛马》时,在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采取小组合作学习,请学生讨论:是否还有其他的办法赢齐威王?学生通过讨论、排阵、上机验证,最后不得不佩服孙膑的足智多谋。整个过程,知识的获得完全通过读、思、议、辩完成,学生不仅得到了思维训练、语言训练、合作能力的训练,重要的是获得了一次情感的体验,内心充满了对孙膑的敬佩。

总之,多媒体及网络技术优势明显,其直观性强,信息量大,资源丰富,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多渠道地刺激学生的感官,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易于学生接受。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诸多的优越性,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大放异彩,愿我们所有的语文教师充分认识到多媒体技术的特性,真正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有利作用,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语文学科的最佳整合。

参考文献

[1] 谢志雄,著.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M].珠海出版社,2006.endprint

猜你喜欢

自主探究学习兴趣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