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机制研究

2017-10-12尹华北朱劲搏

中国绿色画报 2017年10期
关键词:居民收入经济发展

尹华北 朱劲搏

【摘要】:实现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是湖南省“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由于湖南省居民收入增长由快于经济增长转入了慢于经济增长的轨道,且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需要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不断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增加工资性收入;发展优势农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拓宽保值增值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完善社会保障能力,提高转移性收入。

【关键词】:居民收入 经济发展 同步对策

【引言】: 2011年“十二五”规划和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从1997年开始,居民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虽然均有所上升,但居民收入增长开始慢于经济增长。因此,在“十三五”期间,既要保持经济年增长率在6.5%,还要实现国民生产总值大跨越的同时确保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的目标,任务仍然艰巨。

1、湖南省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现状

1.1湖南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变动趋势的总体特征

①居民收入增长由快于经济增长变为慢于经济增长。改革开放以来,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变动趋势以1997、2008年为分界线,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是居民收入增长快于经济增长阶段(1979年-1997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波动幅度均较大,但总体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快于经济增速。二是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阶段(1998-2008年):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率和经济增长率的起伏比较平缓,但总体上城乡居民收入增速慢于经济增速。三是居民收入增长率与经济增长率均有所上升、农村居民收入增速显著提高阶段(2009-2016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速低于人均GDP增速,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高于人均GDP增速。

②湖南居民收入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省城乡居民收入一直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全国各省份中排名靠后。2016年,湖南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为31284元和11930元,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2332元和433元。我省城鎮居民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还是扩大的趋势,从1978年的17.4元扩大到2016年的2332元。

1.2湖南省居民收入增长内部结构变化特征

从收入来源来看,城乡居民收入均由工资性收入、经营性收入、财产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四个部分构成。其中城镇居民收入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而农村居民以经营性收入为主。

①城镇居民收入内部结构变化特征。从总量看,各块收入均呈不同程度增长;从比重看,工资性收入比重不断下降,转移性收入比重持续上升,财产性收入比重基本不变,经营净收入比重有所提高。从横向比较看,湖南工资性收入比重与全国平均水平基本持平,转移性收入比重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经营净收入、财产性收入比重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②农村居民收入内部结构变化特征。从总量看,各块收入均呈不同程度增长;从比重看,工资性收入比重大幅上升,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持续下降,转移性收入比重略有提高,财产性收入比重基本不变。从横向比较来看,湖南家庭经营收入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高7.6个百分点,而工资性收入、财产性收入、转移性收入比重分别比全国平均水平低3.6、1.6、2.4个百分点。

2、湖南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不同步的原因分析

2.1居民收入增长慢于经济增长的原因分析

一是现有分配制度不利于居民收入份额提高。在初次分配环节,企业劳动者报酬未随利润的增长同步提高,导致劳动者报酬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不断下降。在再分配环节,个人所得税制度的不健全使工薪阶层负税比重过大,对高收入者调节不够;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相对滞后,对中低收入阶层的转移支付力度不够。

二是“一大二重三小”的产业结构导致经济增长对就业拉动效应不强。近年来湖南省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带动效应逐渐减弱,就业弹性由1981年的0.448下降到2016年的0.043。2010年我省三次产业结构比为13.4:48.7:37.9,三次产业就业弹性分别为-0.143、0.122、0.120。湖南作为一个农业大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较多。第二产业内部重化工业比重较高,吸纳就业能力不强。第三产业发展滞后、规模偏小,吸纳就业的能力明显不足。

三是“国大民小”的企业结构导致劳动收入份额难以提高。湖南省国有经济份额较高,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民营经济发展。同时,国有企业尤其是垄断企业的职工收入高于其他企业,但劳动收入占比较低。此外,由于大部分超额利润没有纳入国家财政收入,使收入分配的“天平”更加向企业倾斜。

2.2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的原因分析

一是职工工资未随企业效益同步增长。1978-2016年,湖南省平均工资年均实际增长6.0%,比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低4.1个百分点。2016年,湖南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是1978年的93.2倍,而职工平均工资仅为1978年的48.4倍,工资增幅仅为利润增幅的一半。同时,农民工缺乏必要的劳动保障,外出农民工中签订劳动合同的不到一半,拖欠工资现象普遍;参加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农民工比例分别为7.6%、21.8%、12.2%、3.9%和2.3%,社会保险水平明显偏低;有42.1%的农民工雇主或单位不提供住宿也没有住房补贴。

二是创业环境不优制约经营性收入快速增长。市场准入障碍、融资难、市场无序竞争等突出问题阻碍了私营企业、个体户发展,导致湖南省私营经济规模偏小,产品结构单一,合作度低,影响了居民经营性收入的增长。同时,湖南农业大而不强导致农业生产效益低下,2016年全省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同农业总产值的比率为1.25:1,低于全国1.7:1的比率;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抗灾减灾能力偏弱,使农民经营性收入增长缓慢。endprint

三是房价上涨、农村土地自由流转、金融投资受限,制约财产性收入增长。房价逐年攀升增加了贷款利息支出,挤压了居民财产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来源途径较窄,居民对收入、消费、投资预期的不确定,不利于居民财产保值增值。

四是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转移性收入水平不高。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覆盖面较小,大部分农村居民难以享受养老保险,农村低保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相较而言,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相对健全,但现有养老金、养老保险缴纳门槛高、待遇低,制约了城镇居民转移性收入增长。

3、实现湖南省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的对策建议

3.1以优化结构为重点,不断扩大就业增加劳动收入

一是优化三次产业结构,提高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首先,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居民收入增长的关系。经济发展是居民收入增长的基础,只有经济的快速发展才能带动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反过来,居民收入的增长,消费支出的增加,又会从需求方面对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因此,要加快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全省经济科学发展,为居民收入增长奠定基础。其次,要做强投资这个关键支柱,优化三次产业结构。在资金投向和项目安排上,加大对二、三产业的投资力度。同时,注重投资由“偏重规模速度型”向“注重结构优化型”转变,以結构优化增强吸纳就业能力,扩大就业规模,促进居民收入增长。再次,要突破性发展轻纺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不断扩大就业规模。将农业资源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以纺织服装和食品加工业为重点,打响品牌、突出特色。

二是加快民营经济发展,增强就业吸纳能力。首先要完善服务体系。在市场准入方面,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积极构筑中介服务平台,及时提供信息、咨询和中介等专业化服务;加强人力资源开发,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其次,拓宽融资渠道,加大扶持力度。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大对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税收扶持力度。再次,提升发展水平,促进民营企业做强做大。

三是健全劳动力市场,大力促进就业。巩固发展公共职业介绍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形成法制健全、运行规范、竞争有序、调控有力的劳动力市场管理机制。

3.2完善工资增长机制,增加工资性收入

一是完善有利于提高劳动报酬的薪酬形成机制。探索制定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将收入增长指标与国民经济增长、企业利润增长相挂钩,同时考虑物价上涨因素,形成工资增长和经济增长、企业利润增长相匹配的增长机制。

二是完善最低工资制度。最低工资标准的确立要充分考虑基本生活费用、就业水平、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居民生活费用价格指数、失业率、社会保险费、失业保险金等因素。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制度评估机制,定期对最低工资标准进行合理评估。建立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根据经济增长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企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等因素,及时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3.3发展优势农业,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

一是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提高经济作物在种植业中的比重。打造名优品牌,开发名优产品,提高水产养殖业在农业中的比重,优化水产品品种结构,发展规模养殖与特色养殖。

二是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增加非农产业收入。围绕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培育壮大一批带动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结机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合作社通过设立风险基金、利润返还、股份合作以及提供生产基金或预付定金、优惠供应良种、资金承贷转贷等方式,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关系。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全省农业产业化信用担保体系,放宽融资条件,实现对信誉高、效益好的加工龙头企业的专项贷款由抵押方式向授信贷款方式转变。

三是加快发展先进的农业服务业,拓展农业增收功能。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业,建立新型农产品销售市场体系。加快发展休闲观光旅游农业,培植现代农业发展新的增长点。

3.4拓宽保值增值渠道,增加财产性收入

一是构建积极自主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机制。完善上市公司现金分红政策,免除上市公司股票投资者现金分红所得税,按一定比例收取股票投资者资本利得税,明确规定上市公司每年度按不低于当年可供分配利润一定比例派发现金股利。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增强现金分红动力。

二是规范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合理的住房供应体系,合理确定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和限价商品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的建设规模和结构比例。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整顿房地产市场秩序,加强房地产市场统计、分析和监测,稳定市场预期。

三是建立多元化投融资渠道。创造多元化投资平台,引导居民不盲目投资股市、债券、基金、保险市场,根据自身实际作出选择。加快用地制度改革,大力推动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完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继续规范征用农村土地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有效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3.5完善社会保障能力,提高转移性收入

一是加大对社会保障资金的支持力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加大省级配套支持力度。通过征收资源税等方式,增加国有企业和垄断行业分红,将其用作社会保障基金。加大社会筹资力度,通过发行社会保障债券、福利彩票、社会募捐等途径筹集一部分资金。重视社会保障基金的运营,实现保值增值。

二是以“提标扩面”为重点,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基本养老金正常调整机制。健全省级调剂金制度,加大基金调剂力度,加快提高统筹层次。加大地方政府投入力度,实现全省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增设缴费档次,满足不同经济条件居民需求。完善城乡医疗保障体系,提高全省城镇职工医保、居民医保政策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的最高支付限额,降低住院起付线。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统筹补偿机制,减轻农民医疗费用负担。

【参考文献】:

[1]张涛.经济增长、收入分配与竞争力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2]龙志群.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对湖南省经济增长影响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学位论文,2015.

[3]王远鸿.居民收入增长应与宏观经济增长相匹配[M].财会研究2015,(7)

[4]万广华等.经济发展与收入不均等:方法和证据[M].上海:三联出版社,2016.

[5]宋士云.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互动关系及就业政策研究[J].产业经济评论,2015.

基金项目:湖南省情决策与咨询项目(编号:2014BZZ272)

作者简介:尹华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朱劲搏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商学院硕士研究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居民收入经济发展
陕西省房价与居民收入关系的实证研究
新疆城镇化与农村居民收入实证分析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我国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关系及消费习惯转变
区域经济效率与公平兼顾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