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古诗教学的文道结合

2017-10-12王艳玲

读与写·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双音词古诗诗意

王艳玲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8-0046-01

在小学古诗教学中,不少老师偏重于艺术上的探究与师承,至于诗中的思想因素则鲜有拓掘,这是非常偏颇的。在教学时,如果只讲一些诗的语言形式和技巧,不帮助学生领会其意境,就不能算真正理解,自然也就达不到教学目的。那么在小学生中,古诗教学应怎样处理文道关系呢?

1.准确分析、讲解

思想教育应该通过语言文字训练,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达到因文悟道。在古诗中,单音词和古今异义词较多,加之时过境迁,诗中所反映的风土人情小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光靠学生自学,难以奏效。因此,教师准确地讲解字词是学古诗的基本要求。

对单音词来说,一般可采用“加字法”,使之构成现代汉语中常见的双音词来帮助学生理解。如“月落乌啼霜满天”一句的每一个字都可以加一个字构成为“月亮”、“落下”、“乌鸦”、“啼叫”、“寒霜”、“布满”、“天空”七个双音词,这样变古为今,化难为易,诗意就容易理解。

有的词必须从整体上着眼,把词放到诗句中以至整首诗的语境中,才能把握其确切的含义。如《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的“深”字是繁茂之意,写出了长安城的一片荒芜景象;《寻隐者不遇》中“云深不知处”的“深”是浓重的意思,点出了“隐者”采药的艰辛……

对古今异义的熟词,儿童在学古诗中最易造成负向迁移,教学中应当加以点拨强化。如“可怜九月初三夜”的“怜”和“应怜屐齿苍苔”的“怜”,前者应作“可爱”讲,后者宜为“爱惜”释。但都不能与现代汉语中常用的“对不幸表示怜悯、同情”的意思等同。诸如“走”、“坐”、“危”、等的意思也都应注意古今的差异,切不能望文生义。

一些古诗意境豁达,其“旨”容易捕捉,但多数古诗含义深刻,意在言外。山容水态渗透着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审美观念;一草一木中往往寄寓着作者的意志和情愫。如白居易的《草》,就是在赞美野草顽强的生命力的同时象征着人们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其含义远远超过诗的本意。对于这种哲理性极强的古诗,教学时教师要铺路搭桥,作必要的指点。

古诗顾名思义是古代的诗歌。时代不同了,环境变化了,客观上给小学生准确攫取古诗含义造成障碍。这就需要向学生介绍一下诗作的时代背景,让学生通过“时间隧道”身临其境,在这个再现的特定时空中去理解诗意。譬如“家书抵万金”一句,如果老师不事先交代一下时代背景,学生就有可能以“今”度“昔”,穿凿附会。

2.展开联想、想象

编入小学课本的古诗,语言极为精炼,但容量颇大,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诗句间的跳跃性。倘若不展开丰富而符合情理的想象和联想,就难以理解意境。

诗的意境是诗人通过形象描写反映出来的一种精神境界,要领会古诗的意境必须启发学生插上想象的翼翅,使自己进入到诗歌所展现的具体而形象的环境之中。像《锄禾》,语言精炼形象,文字浅显易懂。就语言文字角度而言,只要把几个单词用“增字法”构成双音词就不难理解了。然而,要使学生真正领会意境,受到“志”和“道”的熏陶就不是件易事。一次笔者看见一位学生丢掉了大半个馒头,就对他说:“这多可惜呀!”他把头一歪说道:“现在粮食多得吃不了”我说:“你把《锄禾》背给老师听听好吗?”他一口气就背完了,流利中还真有点儿感情呢!后来我问他知不知道农民伯伯种庄稼的辛苦时,她竟迷惑了。现在的儿童很少参加田间劳动,对“辛苦”缺乏感性的体验和认识。由此可见,对古诗教学来说,仅会读、背、默,还是远远不够的,而应启发学生展开想象,进入“角色”。教学时应帮助学生想象农民在“日当午”“锄禾”而“汗滴”如注的形象,从而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蕴。

3.重视朗读、背诵

由于古诗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韵律,朗读就显得尤为重要。一些古诗的“志”很难用语言尽叙,但能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来表达。如《早发白帝城》,诗中那种激扬、振奋之情单凭咬文嚼字是很难“言传”的,但假如教师能根据诗的内容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就能很快使学生入“境”而“会意”。当然,要把詩读好并非易事。现在流行的是“摇摆式”,不论其诗的内容如何,也不分喜怒哀乐的感情变化,一概仿古摇头摆尾。本来应该读得深沉、悲愤的诗,如《示儿》、《春望》等,若也前俯后仰地摇摆起来,岂不扭曲了歌情诗意!

再说停顿,一些人也不论诗的内容,简单地套用“2-3”或“2-2-3”的模式,结果读成破句。譬如“可怜九月初三夜”一句,许多人读成“可怜/九月/初三夜”,这就使一个完整的意思支离破碎。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好古诗,必须深入理解和体味诗的内容和意境,同时深入钻研诗句的节奏和语调。

另外,对一些一时难以完全理解的古诗,也可要求学生熟读成诵。随着知识的积累、社会经验的不断丰富,自然会加深对诗意的理解。

4.运用扩写、改写

被选入课本的古诗,语言浓缩抽象,时空跨度大且富有跳跃性。而小学儿童擅长于形象思维。因此教学古诗,要在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同时,注意运用扩写、改写等手段来弥补这一不足,使学生在抽象和细节的描写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情感和思想的教育。比如学习《村居》和《宿新市徐公店》等诗时,可指导学生把诗改写成一篇短小的记叙文,重点把“放纸鸢”、“追黄蝶”等情节写具体。这样不但能增强印象,而且能栩栩如生地再现儿童生动活泼的生活情趣,从而受到美的熏染。

总之,正确处理古诗教学中的文道结合,关键在于端正教学思想,根据语文课的性质特点,充分拓掘古诗内在的教育因素,把思想教育同古诗的艺术鉴赏有机地结合起来。

猜你喜欢

双音词古诗诗意
诗意地栖居
冬日浪漫
“拟古诗”之我见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品读古诗
关于汉语双音词的偏旁类化
源自《庄子》的双音词的形成方式与词义演变例释
被耽搁的诗意
《玉堂闲话》古今异义双音词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