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域学前教育质量特征分析及政策建议
2017-10-12吴梦斯李克建
吴梦斯+++李克建
【摘要】本研究运用《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第三试用版)》,对浙江省6个地区86所幼儿园166个样本班级的教育质量进行了观察评价,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浙江省域学前教育的质量特征及城乡、不同性质与等级以及区域之间学前教育的质量差异。结果发现:(1)学前教育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游戏活动质量亟待提升。(2)学前教育质量城乡差距大、区域不均衡。(3)办园体制是学前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4)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与提升机制有待完善。研究者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浙江省;学前教育;质量;班级观察;分析
【中图分类号】G6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17)07/08-0039-08
学前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国外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对儿童的语言、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具有长期的积极促进作用,〔1-3〕但低质量的学前教育可能会对儿童的身心发展造成阻碍甚至伤害。〔4〕我国有研究者发现,学前教育对城市与乡村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5〕其中学前一年班级教育环境质量对其教育效能具有正向预测效应。〔6〕因此,在普及学前教育的同时,应高度重视并不断提升学前教育质量。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指出,要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要建立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监管体系。
在率先工业化的大背景下,浙江省的国民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在全国省域经济体中保持领先地位。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转型,社会转型期的教育现代化应具备全面普及、体制机制健全、质量不断提升、差距不断缩小等特征。〔7〕目前,浙江省学前三年教育普及率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但与全国普遍存在的情况类似,学前教育的质量问题仍较突出,主要表现为教育资源短缺、投入不足,师资队伍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和区域发展不平衡。〔8〕幼儿园班级教育质量是学前教育质量的缩影,对班级教育质量进行微观分析,有利于科学制定促进学前教育质量提升、缩小质量差距的政策。据此,研究者运用《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第三试用版)》,对浙江省6个地区86所幼儿园166个样本班级的教育质量进行了观察评价,以期深入分析浙江省学前教育质量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一、研究方法
1.样本
本研究采用随机分层抽样法,从浙江省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6个地区(一类、二类和三类地区各2个)抽取86所分布于城乡的不同性质和等级的幼儿园,并注意样本幼儿园的分布结构与所在地的区域结构基本一致。研究者又从每所幼儿园随机选择两个不同年龄组的班级进行教育质量观察评价,最终获得166个样本班级的教育质量数据。样本班级的分布情况见表1。
2.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中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评价量表(第三试用版)》(以下简称《量表》)对样本班级的教育质量进行观察评价。《量表》由浙江师范大学李克建等人借鉴国际权威评价工具(如ECERS-R、CLASS等)并经长期本土化研究而成。《量表》共分7个子量表、53个项目、160个子项目、1127个精细指标。《量表》子项目采用9点评分,由低到高分别为:1分=不适宜,3分=最低要求,5分=合格,7分=良好,9分=优秀。项目得分为所含子项目得分的平均值,子量表得分为所含项目得分的平均值,量表总分为所有项目得分的平均值,即得分处于1~9分之间。研究者报告,本《量表》具有良好的测量信度和效度。〔9〕
3.数据采集与处理
本研究的数据由30名经过严格培训的《量表》评分员采集。为提升觀察评价的信度,每个样本班级同时安排2名评分员独立观察和评分。独立评分结束后,2名评分员再进行合议,消除分歧后给出一致评分。本研究采用 SPSS20.0 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二、研究结果
1.浙江省学前教育质量总体水平与分布状况
研究者对浙江省166个样本班级的《量表》总分及7个子量表得分进行了描述性统计。为在国内和国际相关水平参照下分析浙江省的学前教育质量水平,研究者以2015年全国428个样本班级《量表》的得分数据①以及2005年美国1313个样本班级在ECERS-R②上的得分数据③为参照水平(详见图1)。
浙江省学前教育总体质量为5.77分,达到《量表》界定的合格水平。从图1可知,在教育总体质量与具体质量方面,浙江省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2005年美国托幼机构教育质量水平还存在明显差距(除“保育”外)。这说明,浙江省的学前教育质量在国内处于较高水平,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根据《量表》的分值界定,并结合目前我国相关的学前教育政策,研究者将样本班级的教育质量分为三个层级:低质量=1.00~4.99分(属《量表》界定的“合格”以下),有质量=5.00~6.99分(属《量表》界定的“合格”区间),高质量=7.00~9.00分(属《量表》界定的“良好”和“优秀”区间)。据此分析浙江省的166个样本班级教育质量,其中有72.3%的班级处于有质量及以上水平,有27.7%的班级处于低质量水平。浙江省高质量、有质量班级的比例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低质量班级比例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见图2)。由此可见,浙江省的大部分幼儿园班级教育质量较好,但目前仍有四分之一以上的班级无法为适龄儿童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教育质量亟待提升。
2.浙江省学前教育质量微观分析
为便于分析,研究者将《量表》的七个子量表得分合并后呈现于图3和图4中。
整体上看,空间与设施、保育、课程计划与实施的质量处于有质量水平,其中课程计划与实施的总体质量相对较低(详见图3)。进一步分析发现,课程计划与实施质量水平较低的主要反映在自由游戏、集体活动两个项目上,分别有21.69%、29.09%的班级处于低质量水平。在空间与设施子量表中,“安抚和独处的空间与设施”质量水平最低(得分为4.23分)。对该项目的进一步分析发现,166个样本班级中有37.97%的班级处于低质量水平。这表明浙江省内超过1/3的幼儿园班级缺乏对幼儿情绪情感和独处需求的关注,未能提供必要的放松、安抚以及独处的空间设施与相应指导。endprint
整体上看,集体教学、互动、家长与教师3个子量表的大部分项目处于有质量水平,游戏活动子量表的大部分项目处于低质量水平(详见图4)。这表明浙江省的幼儿园游戏活动质量亟待提高。进一步分析发现,游戏活动中的角色/戏剧游戏、音乐/律动的得分最低(均低于4分),且在这两个项目上均有半数以上(分别为51.20%、59.64%)的班级处于低质量水平。通过班级观察发现,半数班级的室内游戏活动区域空间不足;玩具材料的种类与数量不足、可操作性差且对不同水平幼儿的适宜性较低;游戏机会与时间严重不足,无法确保幼儿每天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进行游戏;教师对游戏活动的观察、有效指导与互动的能力普遍欠缺。
3.浙江省幼儿园教育质量城乡差异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对地区性质的分类方法,我们将样本幼儿园分为城区、县镇、农村幼儿园3类,其中县镇幼儿园包括县城幼儿园与乡镇中心幼儿园。为检视城乡之间学前教育的质量差异,研究者进行了方差分析(见表2),并作了比较(见图5)。
表2和图5显示,浙江省城乡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现状为:城区(接近良好)高于县镇(总体达到合格),县镇高于农村(总体处于低质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3类地区幼儿园班级教育质量总分及其在每个子量表上的得分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事后检验表明,在幼儿园总体教育质量上,城区显著优于县镇,县镇显著优于农村。在具体的质量方面,城区显著优于县镇和农村;县镇和农村幼儿园在课程计划与实施、集体教学、游戏活动的质量上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方面(空间与设施、保育、互动、家长与教师)的质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县镇显著高于农村)。
4.浙江省不同性质幼儿园教育质量差异分析
根据办园性质,我们将样本幼儿园分为三种类型:教育部门办、其他公办、民办。本研究中的小学附设幼儿班(学前班)样本由于情况相对特殊,且占比甚低(8个班级,占样本总体的4.8%),因此未将其纳入分析。
表3和图6显示,浙江省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现状为:教育部门办园(总体接近良好)高于其他公办园(大致处于合格与良好之间),其他公办园高于民办园(大致处于合格水平)。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不同性质幼儿园的总体教育质量及其具体的质量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见表3)。事后检验表明,在总体教育质量上,教育部门办园高于其他公办园,其他公办园高于民办园。在具体的质量方面,教育部门办园与其他公办园除了在课程计划与实施方面差异不明显外,3类幼儿园在其余项目方面均表现出与总体教育质量相同的差异,即教育部门办园高于其他公办园,其他公办园高于民办园。
5.浙江省不同等级幼儿园教育质量差异分析
根据《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标准(试行)》,样本幼儿园可分为高(一级)——中(二级)——低(三级)三个等级。
表4和图7显示,浙江省不同等级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现状为:高等级(接近良好水平)高于中间等级(大致处于合格与良好之间),中间等级高于低等级(接近但未达到合格水平)。值得注意的是,3类幼儿园的课程计划与实施、游戏活动的质量均相对较低。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浙江省不同等级幼儿园在总体教育质量及具体的质量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p<0.001)(见表4)。事后检验表明,在总体教育质量和具体的质量方面,高等级幼儿园高于中等级幼儿园,中等级幼儿园高于低等级幼儿园。上述结果表明,浙江省幼儿园等级评定体系对不同幼儿园的质量区分是有效的,但不同等级幼儿园在总体教育质量或部分質量指标上的表现低于预期①:低等级幼儿园总体上无法提供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不同等级幼儿园均存在明显的质量短板(例如,课程质量不高,游戏活动质量较低)。
6.浙江省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区域差异分析
依据浙江省内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我们将样本幼儿园分为一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二类地区(中等发展水平)和三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幼儿园。
表5和图8显示,浙江省不同区域幼儿园的教育质量现状为:一类地区与二类地区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水平较为接近(均大致处于合格与良好之间),均高于三类地区幼儿园的教育质量水平(大致处于合格水平)。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总体教育质量上,浙江省3类地区的幼儿园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见表5)。事后检验表明,一类、二类地区幼儿园的总体教育质量均显著高于三类地区,一类、二类地区幼儿园的总体教育质量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具体的质量方面(除“空间与设施”外),不同区域幼儿园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事后检验表明,在集体教学质量上,一类地区幼儿园高于二类幼儿园,二类幼儿园高于三类幼儿园;在保育、课程计划与实施、游戏活动、互动、家长与教师质量上,不同区域幼儿园间均表现出与总体教育质量相同的差异模式,即一类、二类地区幼儿园间不存在显著差异,但两者均显著高于三类地区幼儿园。
三、讨论及政策建议
1.浙江省学前教育质量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游戏活动质量亟待提升
本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的学前教育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大约十年前的美国相比,总体上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幼儿园的具体教育质量方面,游戏活动质量偏低,无论是游戏空间与材料、游戏机会与时间还是教师指导与互动,均亟待提升。
为提升学前教育质量、弥补质量短板、向发达国家看齐,建议浙江省教育行政和相关部门深入分析影响质量的关键要素,以切实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比如,推进幼儿园园舍设施与玩教具配备的标准化;确保每所幼儿园的班级规模和保教人员配备达到国家标准,关注并提高在场师幼比;严守幼儿园教师资格准入标准,提升幼儿园教师地位、收入和待遇,稳定幼儿园教师队伍;提升幼儿园教师的培养质量与规格,逐步完善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幼儿园教师终身教育体系。此外,幼儿园教师应进一步确保幼儿游戏的空间与时间;应加强游戏教研,加强对游戏活动环境创设及其动态调整支持策略的研究;应基于对幼儿游戏的系统观察进行有效的指导与互动,以拓展和深化幼儿的学习。endprint
2.浙江省的学前教育质量城乡差距大、区域不均衡,要切实加以平衡
本研究结果表明,浙江省的学前教育质量存在显著的城乡和区域差距。在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各项指标上,城区显著优于县镇,县镇显著优于农村;经济相对发达地区(一类、二类地区)的幼儿园教育质量显著优于欠发达地区(三类地区)。
由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和资源配置不平衡,学前教育发展的区域和城乡差距显著且预计将长期存在。为努力缩小城乡与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差距,各级政府应适当在财政、人力投入上向欠发达、农村地区倾斜,改善欠发达、農村地区幼儿园办园条件。各级政府可努力协调,推动城乡、不同区域幼儿园之间建立有关幼儿园管理与师资培训方面的结对帮扶与对口交流机制,以推进学前教育城乡一体化和区域均衡发展。在幼儿园层面,应引导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幼教工作者从实践出发,“主动挖潜”“横向联合”与“资源共享”。〔10〕例如,农村幼儿园主动挖掘本土自然资源和地方文化资源,并将其转化为优质的教育资源,走出富有自身特色的“高质量”之路,如浙江省安吉县开创了本土化游戏教育模式,实现了全县城乡学前教育的优质与均衡发展,成效卓著,值得借鉴。
3.办园体制是浙江省学前教育质量进一步提升的重要制约因素,要进一步推动改革
统计数据表明,民办园事实上是浙江省学前教育服务的供给主体。但本研究发现,浙江省的民办园教育质量明显低于公办园。研究者认为,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办园体制的制约:在缺乏有效监管的情况下,民办园为节约办园成本,可能会聘任素质较低的教师,忽视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为吸引生源,可能会放弃专业底线去迎合家长的一些不合理需求,等等。这些都可能会影响民办园的教育质量,阻碍民办园的质量提升。为此,研究者建议,浙江省在依靠民办学前教育率先完成普及任务的背景下,应进一步创新办园体制,通过推行混合所有制幼儿园,发挥公办园与民办园两者的优势,实现学前教育质量的新跨越。这里所讲的混合所有制幼儿园可以有两种实现路径:其一,资产国有、性质公办、有生均财政拨款的幼儿园实行政府定价,但通过招投标方式聘任优秀的运营管理团队,按照民办方式运营。其二,非营利性民办幼儿园实行普惠性收费(政府指导价),政府给予财政性生均经费补贴。对于混合所有制幼儿园,督导部门和审计部门可依法监管其办园行为,第三方专业机构可对其办园质量进行评估,此外,应让经费补助水平和质量提升水平与发展绩效挂钩。通过多条路径深化学前教育办园体制改革,努力实现管、办、评相分离,从而完善学前教育治理结构。
4.浙江省的学前教育质量保障与提升机制有待完善,要努力加以改进
浙江省于2008年起实施了全省统一的幼儿园等级评定制度,并于2014年对幼儿园等级评价标准进行了全面修订。此次修订加大了班级保教过程质量在评价内容体系中的比重。如前文所述,浙江省的幼儿园等级评定体系对不同幼儿园的质量区分是有效的,但无论是最高还是最低等级幼儿园,其质量表现都低于预期。这说明浙江省的幼儿园质量保障体系及质量提升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托幼机构的教育质量与儿童语言、认知、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存在显著的相关性,〔11〕并对儿童发展具有显著的“门槛效应”。研究者据此建议,浙江省应进一步制定和实施更为严格与完善的基本质量评估和保障制度,确保所有幼儿园,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城乡结合部的薄弱幼儿园,达到基本质量标准,以使每一位适龄儿童(尤其是那些家庭贫困、有特殊需求、留守、流动等弱势儿童)能够接受有质量的学前教育。为引领幼儿园不断提升质量水平,建议建立和完善发展性评估和专业发展支持系统。具体而言,可充实教研指导力量,加强教研员培训,促使其成为发展性评估的评估员和培训者;可逐步建立起以幼儿园为中心的教研辅导网络,为教师提供问题解决式、动态跟进式的专业发展支持,指导幼儿园开展内部自评,建立有效的质量改进与提升机制;可依托有关高校或其他研究机构,设立省级学前教育质量监测和评估研究中心,建立学前教育质量监测体系,以通过省域学前教育质量动态监测与科学研究,为全省学前教育的科学决策提供坚实的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BURCHINAL M R,ROBERTS J E,RIGGINS J R,et al.Relating quality of center-based child care to early cognitive and language development longitudinally〔J〕.Child development,2000,71(2):339-357.
〔2〕PHILLIPS D, MCCARTNEY K, SCARR S.Child-care quality and childrens social development〔J〕.Developmental psychology,1987,23(4):537.
〔3〕RAMEY C T, CAMPBELL F A, BLAIR C.Enhancing the life course for high-risk children:Results from the Abecedarian Project〔M〕//JONATHAN GRANCE.Social programs that work.New York:Russell Sage Foundation,1998:163-183.
〔4〕BURCHINAL M, VANDERGRIFT N, PIANTA R,et al.Threshold analysis of association between child care quality and child outcomes for low-income children in pre-kindergarten programs〔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10,(25):166-176.
〔5〕项宗萍,廖贻.六省市幼教机构教育评价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5.
〔6〕刘焱,赵军海,张丽.学前一年教育效能的增值评价研究〔J〕.教育学报,2013,(3):56-66.
〔7〕杨慧敏.社会转型期学前教育的现代化及其指标建构〔J〕.教育导刊,2016,(2):13-15.
〔8〕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J〕.司法业务文选,2011,(3):4-6.
〔9〕LI K,HU B,PAN Y,et al.Chinese early childhood environment rating scale (trial)(CECERS):A validity study〔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14,29(3):268-282.
〔10〕张振平,王俊华,刘文英.省域农村学前教育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河北省为例〔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3,(15):130-132.
〔11〕LI K,PAN Y, HU B, et al.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quality and child outcomes in China〔J〕.Early Childhood Research Quarterly,2016,36(3):427-43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