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甸 1936(下)
2017-10-12苏金鸿
苏金鸿
5
脸上露出笑容的夏那古瓦快步走出中心镇公堂红军指挥部后,跨上马背,扬手一鞭,急急忙忙向松赞林寺奔去。
八大老僧正在猜测夏那古瓦此去和红军谈判的吉凶,只见夏那古瓦笑嘻嘻地回来了。
松谋活佛急忙问夏那古瓦:“你终于回来了。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夏那古瓦说:“事情很顺利,红军不记前嫌,仗义得很。”
松谋活佛说:“事情到底怎么样了,快说!”
夏那古瓦慢条斯理地说:“红军要在中甸筹糧,要大寺提供帮助。筹到粮食,他们就北上去甘孜……”
松谋活佛说:“这样就好。不就是筹粮吗?这事好办。”
夏那古瓦从怀里取出贺龙给八大老僧的信和布告,双手奉给松谋活佛。松谋活佛看了贺龙的来信和布告,又让其他老僧传阅,并嘱咐,看后妥善保管。
看了贺龙的来信和布告,八大老僧立即商量起来,一致同意红军提出的条件,决定让夏那古瓦明天带上珍贵的礼物,再去拜见贺龙,并且邀请贺龙到松赞林寺访问和做客。
松谋活佛说:“夏那古瓦,明天让你再辛苦一趟,去中心镇公堂见贺龙。现在,你快去让人打开寺门,把青稞和物资摆出去,让红军自由采购!”
夏那古瓦应声而去。
松赞林寺沉重的大门打开了。
寺门口的小街上,铺着檀布,满袋的青稞摆在上面。红军开始在购买,公平交易。喇嘛商人、富户打开仓库,开始出售青稞、食盐、红糖、粉丝、猪肉等物资给红军。一些店铺也开始在卖货物。松赞林寺前,来来往往的人渐渐多了起来。
第二天一大早,夏那古瓦带领松赞林寺的喇嘛代表往中心镇公堂走去。这次,他们带着八大高僧的诚意,用十多匹牦牛驮着酥油、糌粑等物质,还带了极为珍贵的“碗碗糖”,要送给贺龙。
这次,手捧哈达的夏那古瓦脸上带着笑容,带领其他七位代表,笑嘻嘻地走进中心镇公堂。
贺龙迎了上去。夏那古瓦给贺龙献上哈达,并转达了八大老僧邀请贺龙去松赞林寺回访的意愿。
贺龙当场表示,第二天就去松赞林寺拜访八大老僧。夏那古瓦说,八大老僧在松赞林寺恭候贺龙的到来。贺龙为夏那古瓦写了张委任令。只见贺龙大笔一挥,写下了:“兹委任夏那古瓦同志任中甸城厢及附近乡区安抚和招徕全体居民,并与本军采办给养,仰我全体民众一体知照。至本军全体红色军人,对夏那古瓦同志应加以保护和帮助,不得稍事为难,是为至要。此令。主席贺龙。”夏那古瓦欣然接受贺龙的任命,并表示一定热心帮助红军,为红军筹集粮秣。
贺龙上前握住夏那古瓦的手,激动地说:“我贺龙拜托了。”
“红军真好。过去国民党兵到了中甸,作威作福,不是打人就是骂人,还抢夺藏民的青稞、牛羊……”夏那古瓦说。
“红军是为天底下的老百姓打江山的,在中甸,这是红军应当做的。”贺龙说。
“本人愿意为红军筹粮和借住藏房,担当责任和呼叫奔走。”夏那古瓦说。
“我代表红军谢谢你……”贺龙说。
“红军筹集粮食,大多要在喇嘛寺里筹集。放心吧,我会尽力而为的……”夏那古瓦说。
“你为我们办了很多事,感谢你对红军的支持,红军不会忘记你。请你保存好委任令,等中国革命胜利后,我再来看你……”贺龙说。
“我一定把委任令在家里藏好……”夏那古瓦说。
依依不舍告别贺龙后,夏那古瓦喜气洋洋走出中心镇公堂,他心里决定要为红军筹粮和借房,让红军筹到粮食,住进房子里,不在街道上吃寒受冷。夏那古瓦亲自到街上叫了七八个红军到自己的家里居住。
红军到了夏那古瓦的家里,夏那古瓦的家人就帮红军把买来的青稞磨成糌粑,为衣服破了的红军补衣服、劈柴禾,亲如一家。
夏那古瓦回松赞林寺时,见红军正在松赞林寺前张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湘鄂川黔滇康分会布告》,并且有红军在为松赞林寺站岗,严禁红军入寺。
听信谣言的外逃藏民陆续返回了家,许多藏民帮助红军背水,加工粮食,到附近村寨筹购军粮,后续部队进城时,藏民自觉聚集到南门外迎接。
白天,战士们积极为群众做好事,学习藏语,和藏民交朋友。夜里,红军冒着高原的严寒露宿野外,红军克服困难,严格执行纪律,对群众秋毫无犯。红军的模范行动深深感动了藏民,大家都称赞“红军好”、“天下的好人哪里比得上红军”,并积极为红军当向导、做翻译,帮助红军找住房、买粮食、碾米、洗衣服、缝补子弹袋,有的藏民还把家里的粮、油、肉、糖、酥油送给红军。当然,红军照价支付给藏民银元。
第二天,精神焕发的贺龙率领李达、和喜子、刘五、陆云鹤以及三十多个红军将士轻骑而行,向松赞林寺进发。贺龙的一字胡修整得整整齐齐,穿着六个衣兜的军装,腰间扎了根皮带,显得干练威武,英姿焕发。
贺龙走进松赞林寺,见八大老僧已经等在寺里,夹道欢迎的是松赞林寺的僧侣。
贺龙将一面写有“兴盛番族”的红绸锦幛、一对精制的大瓷花瓶和洁白的哈达,以及一些礼
物,赠送给松谋活佛和老僧。松谋活佛下令,将贺龙和红军赠送的东西,妥善保管,不得丢失。贺龙和李达被安排在贵宾席上,随行的红军
也被安排在显要的位置,接受贵宾的待遇。八大老僧也回赠贺龙哈达,让人奉上酥油茶。坐在贺龙身边的松谋活佛说:“红军在干岩
房遭到僧俗民团伏击,有伤亡,不开枪回击,真是让人感动,天底下没有比这更好的军队了。”贺龙说:“红军本来就和藏民是一家,何必
刀兵相见呢!”松谋活佛说:“红军真是好人。”贺龙说:“红军路过中甸,是为了北上抗日,
为了中华民族的兴盛,包括藏民族的繁荣昌盛。”松谋活佛说:“是的、是的。”贺龙说:“贺龙在这里还恳求松谋活佛,为
红军筹集粮草。”松谋活佛说:“这事不难,敬请贺总放心。 ”贺龙说:“贺龙在此谢过松谋活佛了。”松谋活佛说:“一家人不说两家话。仁义之endprint
师,总有一天会得天下!扎西德勒,扎西德勒!”八大老僧全体起立,向贺龙致敬。贺龙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贺龙说:“我
们是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我们为各族人民的解放路过中甸藏区,只作短暂停留,筹集粮饷,不日就会北上抗日。红军的是番民的好朋友,松赞林寺对红军的支持很大,我们表示感谢。同时,八大老僧给予红军的支持,我贺龙表示感谢!”
接着,松谋活佛邀请贺龙观看“跳神”。这是祈祷消灾免难的仪式,也是庆祝丰收、吉祥如意的庆典。本来是要到 11月才举行,为了表达对贺龙和红军的敬仰,八大老僧把这个节日破例提前举行,可见对这次与贺龙见面的重要和重视。
这时急促的鼓声响了起来,三十多个喇嘛戴着牛马面具,一对一对起舞,舞姿豪放粗犷,演绎着佛经里的种种神奇故事。
贺龙一边笑着一边喝着浓香的酥油茶,一边与八大老僧交谈和致意,场面十分融洽、和谐。陆云鹤在一旁做翻译,他的脸上也堆满笑容。
仪式结束,贺龙起身告辞。八大老僧在贺龙离开时,赠送贺龙一对装粮食的皮褡裢,里面装满旅行所需的物品。同时,还送给贺龙一对银碗。
贺龙笑纳,说:“谢谢各位老僧,这份情,我贺龙领受了!”
八大老僧开始为红军筹集粮秣,松赞林寺的门前的街上铺了长长的檀布,一队队小喇嘛背着羊皮口袋,把里面的青稞倒在檀布上,供红军购买。
5月 2日贺龙从松赞林寺返回后,5月 3日,在贺龙、任弼时主持下,红二军团在中心镇公堂召开连以上干部参加的党的活动分子会议,总结从贵州盘县到中甸一路征战的经验教训;研究藏民地区工作的政策和策略;传达中央关于目前形势与党的策略路线决议大纲,向全军报告继续北上,在西北创建全国抗日根据地的战略方针;确定二、六军团从中甸兵分两路,取道得荣、乡城,会师甘孜;提出全军目前的任务。会议上,还就总结红军从盘县出发到达中甸的经验教训。研究红二、六军团在中甸短暂停留休整,进一步宣传北上抗日的意义,争取一般藏民的工作和重点做好松赞林寺的工作。
5月 3日,松赞林寺的寺僧众及商人、富户打开仓库,出售粮食、盐、糖等物资给红军,有的藏民还把粮食无偿地送给红军。短短两天时间,红军就筹集粮食约 10万斤。
为了使中甸会议精神尽快传达到广大红军战士中,总指挥部将中央的决议大纲及中甸会议的内容,通过召开各种会议,广泛进行了宣传教育。5月 5日,六军团进驻县城后,召开政治干部会议,传达中甸会议精神,政委王震作《目前形势与任务的报告》,政治部主任张子意作《关于藏区工作政策问题的报告》,形成了在藏区工作的 7条政治纪律:“一、严禁进驻松赞林寺,毁坏经典神像祭禮,侵犯寺院及僧侣。二、尊重藏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及风俗习惯。三、不准侵犯藏民的人身安全。四、藏民不在家,不准进屋。五、保护头人、小商、小贩的财产。藏民地区,不打土豪。六、严禁庄稼地里放牛马。七、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东西”。同时,广泛开展了宣传群众、整训筹粮的工作。
红军以保障红军战士每人每天四两粮食为基准,继续筹集粮食。
在中甸,不少藏民加入了红军,一个刚刚参加红军的藏民写了一首名叫《心愿》的诗,表达跟着红军干革命的决心:
不合脚的鞋子,
它是彩虹我也不要,
感情不合的伴侣,
她是天仙我也不要。
奔腾的雅砻江怎能倒流,
离弦的飞箭绝不会回头,
我们共同的心愿,
是同红军走到底,
心愿!心愿!长征到底!
心愿!心愿!扎西德勒!
6
红军自从进驻中甸进入休整和筹粮后,走访藏民,召开座谈会、联欢会、表演文艺节目、粘贴公告 ,通过实实在在的言行,感召了留下来的藏民,让他们进山纷纷召回赶着牛羊躲到山里的藏民。
中甸益松村的藏民扎西多吉躲在村边的密林里偷窥了一会儿,这才战战兢兢回到家里。他到处看了看,发现不见了几个鸡蛋,可那提箩里却有一块银元。这让他一时懵了:“是谁开玩笑呢?这来路不明的钱,可不敢用……”他到院子里一看,家中的石磨不见了。这石磨少说也有二百来斤重,是谁偷走了哩?这盗贼也太好笑了,一样不偷,去偷只能磨青稞麦的石磨。他再一细看,那堆放石磨的地方,有一张写着汉字的纸条。他不懂汉字,也不知道那纸条上到底写了什么,想了想也没有想通,心里就有些犯迷糊。
一天,一个身挎短枪的红军指挥员带领四个满头大汗的红军战士和一个通司,抬着一盘石磨,来到益松村藏民扎西多吉的家里。扎西多吉正在院子里劈柴,想跑也跑不了。他惊讶地回过头一看,这些闯入家中的红汉人,不就是头人说的那些“见藏民就杀,是吃人的红军暴徒吗?……”他们抬着家中丢失的石磨,难道这石磨是他们偷走的?
扎西多吉吓得丢下斧头,急忙站起身往屋子里跑。
红军放下石磨,在喊:“老乡,别跑,我们是来还石磨的!”
通司也在喊着扎西多吉,说红军是好人,他们是来还石磨的,不要跑。
扎西多吉像一根木桩站在原地不敢动,回过身,呆呆地看着眼前和蔼可亲的红汉人。
原来,许多藏民对突然来中甸的红军不了解,加之又受到土司头人的反动宣传,纷纷躲到深山里。扎西多吉也跟着村里的人一起逃到了老林子里,躲藏起来。一时间,村子里已经空无一人。红军进了村。躲在附近山头的藏民,看着许多的红军,心情十分紧张,老人在合掌念经,祈祷平安。红军在扎西多吉的家里,为了到附近的努谷村磨青稞,就写下一张借条,将扎西多吉的石磨借走了。
红军指挥员说:“老乡,这是你家的石磨。我们到你们村子里时,你家没人,我们就借走了你家的石磨,现在用完,还回来了。谢谢你。”
不再害怕的扎西多吉明白了,说:“努谷村离这里十多里路,你们还把这么重的石磨还回来,实在难得,你们是好人……”endprint
红军指挥员说:“借东西要还,这是我们红军的纪律。”
扎西多吉激动地说:“我活这么大,还没见过这么好的兵……”
红军指挥员说:“我们吃的是煮青稞、小麦、荞麦和干蔓菁,伤病员要吃青稞面,我们到处找石磨,就找到了你家,对不起,给你家的生活造成了不便……”
扎西多吉说:“没什么、没什么,连一盘石磨也要还,你们红军是天底下的好队伍……”
红军指挥员说:“我们还吃了你家的几个鸡蛋,钱就放在提箩里。”
扎西多吉终于知道了那块银元的来历,激动地说:“哦,我明白了……”
红军离开扎西多吉的家,走了。
扎西多吉将红军送出门,送到村子外,这才依依不舍地回到家里继续劈柴。
四月末的一天,红军的一个排到了雪山下的一个村庄。
红军到了一户名叫达瓦罗布的藏民家借锅准备做饭。这之前,达瓦罗布就听人说,红军不仅打人骂人,还杀人,于是,看到红军,心里就很害怕,心想,眼看跑不掉,这回命完了。
红军说要买达瓦罗布家的几只鸡,达瓦罗布怎么敢不从,就战战兢兢地点了点头。
红军开始做饭后,达瓦罗布就说,水没有了,去挑水。其实,他刚刚挑满了水缸里的水,他想就此准备逃跑。他一步三回头慌慌张张到了水边,四处看了看,就丢掉水桶,躲到青稞地里,匍匐着,不敢露头。
过了一会儿,红军不见了房主人,就到处找达瓦罗布,就找到了水边。
达瓦罗布还是被红军发现了,就把他叫回了家。一个红军战士把满满一担水挑在肩上,走在他的身后。
在路上,达瓦罗布在心里琢磨,倒霉透了,这回,不死也得脱层皮。可是进家后,红军排长拿出八个银元,说是给达瓦罗布的。
达瓦罗布怎么敢接红军的钱,连连摆手。
红军排长说:“这是鸡钱,应当刚才就给你了,可你不在家。现在好了,你回来了,这钱,你得收下。”
达瓦罗布还是不敢收钱。
红军排长说:“红军纪律严明,买卖公平,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买这鸡,你点头同意了,我们才买。现在这鸡已经吃了,钱你得收下……”
达瓦罗布接住了银元,见不大一会儿,家里就被红军收拾得井井有条,连院子也被打扫得干干净净,眼睛里不禁涌出了热泪。
有一天,贺龙接见了请来为红军采买粮秣的藏民次仁罗追。红军战士为次仁罗追拿来了盖有红印的红布条,让次仁罗追戴在胸前,这是可以出入红军驻地的出入证。
每次,次仁罗追把从喇嘛寺采购的粮食、糌粑、红糖摆放在寺门外,红军来人分期分批挑走,遵守纪律,不进喇嘛寺。
一次,一个红军指挥员对次仁罗追说:“老乡,我们部队有一匹驮骡受过伤,要跟当地藏民
换一匹马,在这里,你人头熟,请帮个忙。”次仁罗追说:“哦,我正好有一匹健壮的
大青马,可以交换。”红军指挥员说:“太好了。”次仁罗追说:“我去牵来,现在就可以交换。 ”红军指挥员说:“谢谢你,老乡……”次仁罗追牵来了马,和红军交换。红军指挥
员给次仁罗追六十个大洋。次仁罗追说什么也不收银元。次仁罗追说:“马已经换了,我不该多收你们红军的钱。”红军指挥员说:“我们换给你的是一匹受伤的骡子,这钱你再去买一匹马吧。”次仁罗追说:“马换骡子,我已经赚了,怎么能够再收你们的钱呢?”红军指挥员见次仁罗追执意不收钱,只好把他领去见贺龙。贺龙走近大青马看了又看,只见大青马毛鬃鲜亮、足腿粗壮和身架高大,就非常喜欢。
贺龙对次仁罗追说:“你这人老实巴交,补给你银元你也不要,可你家里也不富裕呀?这是一匹好马,再给你加二十个银元,好不好?”
次仁罗追急忙说:“我六十个银元都不要,就别说再加的这二十个银元了……”贺龙说:“不收不行。如果你不收钱,那我
贺龙也不能要你的这匹马了嘛!”次仁罗追听贺龙这么说,只好收下了银元。在一旁做翻译的陆云鹤也被眼前的这一幕给
感动了。
那天,夏那古瓦把负责后勤的几个红军领进一个名叫江央其朱的家里。临走,夏那古瓦对江央其朱说:“你也是贺龙发了委任令帮助红军筹粮的人,红军在你家里要好好照顾。”
江央其朱说:“那是一定的,请放心……”交代好后,夏那古瓦就告别走了。夏那古瓦一走,一个佩戴短枪的红军就对江央其朱说:“老乡,给你造成麻烦了。”江央其朱说:“没有,没有。红军是仁义之师,是好人。只是怕对你们照顾不周,请多谅解。”佩戴短枪的红军说:“老乡,借你家的锅灶用一下,我们要煮饭吃……”
江央其朱非常乐意地点了点头,并且开始为红军张罗开来。
几天后,红军走的时候,江央其朱在红军的背包里装了些酥油和红糖,说路上用得着。那个佩戴短枪的红军对江央其朱说:“红军要走了,但总有一天,我们还会回来。临走,也没有什么好送给你的,就送给你一枚红星奖章做留念。”说完,从怀里掏出奖章递到了江央其朱的手里。
江央其朱接过奖章,激動的泪水忍不住流了下来。
红军准备离开中甸时,夏那古瓦交代家人要把贺龙发的委任令收藏好,他心里明白,红军一走,如果被国民党搜到,那就会要了全家人的命。他想来想去,就把贺龙发的委任令用两块小木板夹好,藏到了房梁上,这样,就会万无一失。
红军在中甸的几天里,藏民有口皆碑,都说红军是藏民的朋友。
红军开始陆陆续续北上,但却在中甸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7
贺龙决定兵分两路从中甸出发。红二军团经得荣、巴塘、白玉,向甘孜进发。红六军团经定乡、稻城、理化、瞻化,向甘孜进军。
红二军团先头五师就要首先离开中甸,在红军大部队出发前,打通道路。
先头部队五师临行前,贺龙给八大老僧又写了一封信:“八大老僧台鉴。本军将取道得荣、定乡,以兴番灭蒋,扶助番民独立,为解除番民痛苦。仰八大老僧即动员骑将两队,每队各为三四十人马,并各带武装,为本军作前驱,沿途与番民接洽大军通过事宜。本军到达得荣、定乡后,当将此两队骑将各赏厚资遣还。仰即遵照为要。此令,八大老僧。主席,贺龙。五月三日上午十时……”endprint
先头五师出发了。之后,由于各种原因,红军离开中甸时,只有数个僧俗陪送。松谋活佛亲自捎信给东竹林寺水边活佛,劝他在红军路过德钦一带时不要与之为敌,可水边活佛接到西藏噶厦来信,命令他用重兵阻止红军北进。躲在深山密林的汪学鼎也两次给他送来鸡毛信,命令他“务必堵截红军北逃,不得一人漏逃……”
贺龙离开中甸那天是 5月 5日,僧俗百姓夹道欢送,热闹异常。人群中不断有人用藏话高喊:“嘎雷松”(慢慢走)、“纽巴霍”(快快回)的口号。
八大老僧送给贺龙藏压茶两驮、猪肉两驮、红糖两驮、盐一驮,红军分别作价,付了现金。
红军就要出发前,任弼时对贺龙说:“马克思出生于 1818年 5月 5日,今天是他的生日,我们今天离开中甸,是个好日子。”
贺龙说:“不过,去甘孜的这一路上,红军还会面临许多艰难困苦,还有漫漫的路途、皑皑雪山……”
任弼时说:“任何困难都压不倒红军……”
这时,先头五师已经接近了中甸、德钦和得荣三县结合部的上桥头村资纳腊垭山口。
也就在此时,德钦东竹林寺水边活佛正在联络各方活佛、千总、把总和管事召开阻击红军的会议,积极备战,准备在资纳腊阻击红军。
水边活佛说:“听说红军中有一个女妖精,她的长头发一直拖到脚后跟,胸前的长奶挂在身体背后,每天要喝三碗人血,如果没抓到敌人,自己人也杀,就为喝人血……”水边活佛继续鼓动说,“我们要和红军打,一定要打!一定要在资纳腊伏击红军!如果谁不去和红军打,或者逃跑,就枪毙、抄家绝户。谁打死一个红军,到死时,给他点一千盏酥油灯……”
说完,水边活佛让人端上鸡血酒,和参加会议的人喝了鸡血酒,发了和红军作对的毒誓。
先头五师的尖兵在上桥头村边,突然发现了一块插在村边的木牌和它上面写着的文字,立即报告了参谋长汤福林。这是上桥头村的藏民廖扎安写好文字后,插在路边的木牌。木牌上写着:
“红军长官:我们上桥头村,只有十八家穷佃户,都由此到山头上去了,在上桥头村内,没有土匪袭击你们。上桥头村对面的资纳腊山头上,有土匪袭击你们,切望警惕。敬请安康!上桥头
村廖扎安。五月六日夜”这廖扎安在中甸见过红军,知道红军是穷人的队伍,发现资纳腊有水边活佛针对红军的伏兵,就用这个办法通知红军。
汤福林在木牌前,慢慢细读和琢磨了木牌上的内容,又往资纳腊方向看了看,说:“从迹象上看,这不像是陷阱。同志们,提高警惕,搜索前进,做好战斗准备!”
在资纳腊垭口,水边活佛召集了三百多人的僧俗民团,使用的武器只有步枪一百多支、火炮二百门。拼凑起来的僧俗民团,埋伏起来,并且垒滚石、砌垛子和磨刀子,准备和红军大干一场。
位于岗耻河和金沙江之间的资纳腊垭口,岩石突兀,草木不生,两面是悬崖峭壁,地势十分险要。
“同志们,注意,我们在明处,小心往前走!”汤福林说,“这地方地势险要,恐有伏兵……”
红军尖兵搜索到靠近山岗的时候,发现了长长的山梁上,有戴金边帽、狐皮帽的人影在晃动。汤福林命令红军停止前进,观察待命。
突然,一声枪响,击中了一个最前面的红军战士。接着,枪声大作,另一个红军战士也应声倒下。滚石也随之而下,填满了半个山谷。
汤福林命令红军占领资纳腊垭口一侧的制高点和另一侧的山头,准备两面夹击僧俗民团。汤福林让通司喊话,让僧俗民团赶快撤离,不要再开枪,不要与红军为敌。
僧俗民团不听,还在打枪,有几个红军战士又倒在血泊之中。
这时,本来子弹不多的僧俗民团的枪声稀松了下来,滚石也不再滚动了。可水边活佛仍然命令僧俗民团,漫无目的开枪,阻击红军,又有几个红军被枪击中,牺牲了。
红军被迫还击。两侧山头的机枪响了起来,机枪虽然是朝天开的,可还是吓住了僧俗民团。红军趁机迅速冲到僧俗民团的阵地前。僧俗民团万万没想到红军这么快就攻上了资纳腊垭口,马上慌作一团,沿着山梁上的马道,连滚带爬往山梁上逃跑了。
一股僧俗民团边跑边向红军开枪。汤福林命令追击,不要让僧俗民团有喘息的机会,把他们撵到威胁不到红军的地方。突然,一发流弹射来,击中连长肖学忠,他没说什么就牺牲了。红军战士还在继续追赶僧俗民团,一直将他们逼迫到一个土坡上。
汤福林指挥红军从一个岩槽下快速经过,谁知一队僧俗民团从密林钻了出来,一阵排枪响过,几个红军战士倒下了。汤福林感觉有些不对头,正想命令红军撤出,可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胸部,鲜血汩汩地涌了出来。临牺牲前,汤福林吃力地说:“不要停下来,继续北上……”说完就牺牲了。
红军战士见参谋长牺牲了,非常气愤,一鼓作气向僧俗民团猛冲过去。僧俗民团怎见过這种阵势,吓得一窝蜂没命的逃跑。
红军终于占领了资纳腊垭口。这时,僧俗民团早已经逃得不见了踪影。
红军击溃阻击的僧俗民团反动武装后,红二军团于 8日全部进入得荣境内。
这天,在离稻城西北不远的地方,与红二军团分兵进击的红六军团正要启程,继续向北推进。高兴异常的肖克和王震突然站到队伍前面,队伍一下子安静下来。
王震向肖克点了点头,笑着往前走了几步,大声说:“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红四方面军就在甘孜,他们已经派三十二军到离我们不远的理化接应我们来了!”
这消息无异于一声春雷滚过红军战士的心灵,大家马上热烈欢呼起来。刚才大家还为到底还往哪里走和如何补充粮食、休整而发愁,想不到突然传来了好消息,想要的一切,奇迹般马上就会有了。
不过一天时间,红六军团就在理化以南的甲洼与红三十二军的先头部队汇合了。
再说,红二军团先头五师在翻过资纳腊垭口后,稍事休整,就又一路向北进军。
跟进的贺龙终于快要到达奔子栏了。endprint
贺龙站在一片山坡上,心旷神怡地说:“过了奔子栏,那边就属川边管了,现在叫西康!”
关向应接着说:“现在正往屋脊上走,红军今后要到世界屋脊顶上看全中国!”
这天,贺龙把陆云鹤叫到身边,亲切地说:“这些日子嘛,你跟随红军当通司,为红军做了许多事情,我贺龙很感谢你。现在眼看就要到了奔子栏,前面不远,就是人烟稀少而又行路极难的草地了,会十分危险和艰苦。唉,你已是快耳顺之年的人,家里又有妻儿老小,你就返回家去吧?”
陆云鹤说:“我和红军已经亲如一家,舍不得离开红军。如果我年轻十岁,我定会加入红军,去闹革命。可年岁不饶人,我老了。如今送佛已经送到西天,我返回吧。”
贺龙说:“这一路上,太感谢你了。”说完,贺龙让刘五、和喜子给陆云鹤牵来一匹快马,拿来了一些衣物和银元。
陆云鹤说:“贺总,红军待我如同亲兄弟,我跟着红军这段时间,明白了一些道理,我一定等着红军再回到中甸……”
贺龙说:“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贺龙关心地问,“你打算走哪条路返回家?”陆云鹤说:“走巴塘。”贺龙说:“一路上得小心。”陆云鹤说:“好,我一定注意安全。”陆云鹤眼里含着热泪,骑上马背,告别了贺龙,告别了红军。
贺龙看准了奔子栏是个修养补给的好地方。奔子栏的对岸是四川德荣的土照壁,两个沙坝之间的金沙江,是茶马古道的重要渡口。这边的人叫奔子栏渡口,那边的人叫土照壁渡口。过去马帮出了中甸城,穿过尼西裂谷,先到对面的土照壁,再渡江来到奔子栏,在村前喂马露宿,第二天一大早就赶着马帮翻越白茫雪山往德钦赶路。白茫雪山是茶马古道上的一大险途,奔子栏则是马锅头们登上险途之前的最后一个补给和休息站。
贺龙到了一个河谷,见山清水秀,旁边不远处是一片森林,有一条河水弯弯曲曲流着,想歇歇脚,就对和喜子和刘五说,我们到附近的河滩上钓鱼去。
任弼时说:“贺总,恐怕不行,这里还有僧俗民团的反动武装经常出没,有危险……”贺龙说:“列宁说过,不会休息就不会工
作。有时钓鱼也是一种休息嘛!”说完,贺龙就拿起渔竿,快步走向河滩去钓鱼。蹇先任恰巧路过那片河滩,见贺龙在钓鱼,
就也歇下来,在一边给捷生喂奶。
突然,从森林里冲出骑着马的三四百人的僧俗民团,嘴里呼呼啦啦喊着,气势汹汹地朝着贺龙钓鱼的地方跑过来。
和喜子眼尖,喊了一声:“敌人的骑兵来了!”
这一喊,引来河滩上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因为,现在贺龙身边警卫不多,充其量也就五十来个红军。
蹇先任的心一下子提起来,连给捷生喂奶也不喂了,紧张地往僧俗民团骑兵来的方向望。
眼看僧俗民团越来越近,在场的人都把目光投向了贺龙。贺龙一动未动,好像仍然专心致志地钓鱼。恰巧鱼在咬钩,贺龙手一扬,钓起了一条活蹦乱跳的鱼。
贺龙把鱼放进水桶里,慢腾腾地说:“嗬!今天有鱼吃了……”说着,贺龙大手一挥,提高音量说:“刘五、和喜子,带人给我把他们打回去!”
听完贺龙的话,又见贺龙如此镇定,原先慌乱的人,安静了下来。
和喜子和刘五组织红军,准备阻击僧俗民团的骑兵。
站在蹇先任旁边的一个小号兵,手里举起军号,正准备吹,可又见他把军号从嘴边拿开了。
蹇先任问:“小同志,你怎么还不吹号呀?”
小号兵环顾了一下四周,说:“蹇大姐,红军这么少,能吹冲锋号吗?”
蹇先任说:“不吹冲锋号,你就吹调兵号嘛!”
小号兵拉开架势,吹响了调兵号。他这一吹,引来不少附近歇息和行进的红军的号兵,大家一下子全吹起了调兵号。一时间,到处是红军的军号声。
已经冲到离贺龙所在的河滩不远的僧俗民团骑兵,突然听到这么多激越的号声,一时懵了。他们紧急地勒住马头,看到河滩上的紅军没有一点动静,还好好的在那里休息。
这时,刘五、和喜子带着警卫排趁机一阵开火,打乱了僧俗民团的马队。
僧俗民团急忙调转马头,后队变前队,一溜烟逃命去了。
贺龙见已经钓到了几条肥鱼,站起身说:“好嘛!大路朝天,各走半边。哈哈,我们走我们的嘛!”
任弼时说:“走,进奔子栏!”
在奔子栏,红军依照在中甸的策略,筹集了不少粮秣,还和当地的藏民进行联欢,和藏民一起亲热和狂喜,红军仁义之师的美名,在奔子栏传扬开来。
夜晚,在奔子栏,贺龙最牵挂的一个人,就是陆云鹤。这时,不知为什么,贺龙突然在静夜里想起了他来,心一阵阵绞痛,在心里说:“这陆云鹤会不会出事呢?”
陆云鹤的确出事了。这天,陆云鹤走在巴塘的路上,谁知,被当地一个知道他的根底的人向川军告了密,说他是红军的通司,结果,陆云鹤被川军抓了起来。川军毒打陆云鹤,问他为什么帮助土匪红军,做红军的通司?陆云鹤说,红军不是什么土匪,红军是藏民的朋友,是天底下最好的军队。川军又问他,贺龙逃到哪里去了?陆云鹤说,走了,去了哪里,我就不知道了。
川军一次次毒打陆云鹤,逼迫他说出贺龙的下落,陆云鹤打死不说。最后,一个川军的军官见再问也问不出什么,就抢走他的马和身上的银元,以通匪罪,把他杀害了。
第二天,贺龙就要离开奔子栏,继续北上。
在贺龙离开奔子栏的时候,一队队粗犷、奔放的藏民骑着快马,奔到贺龙的面前,竖起大拇指,用藏语直夸红军亚磨类(很好)。藏民手里捧着糌粑、酥油和青稞面,往红军的手里塞,红军则把银元往藏民的手里放。有的藏民,在路边为红军端上热气腾腾的茶水。尽管双方语言不通,但看得出藏民的热情、执着和红军的激动和难舍。藏民见红军里的伤病员,就拽着往马背上拉,往怀里搂。
藏民一直把红军送出了奔子栏的地界,这才依依不舍地返回去。
贺龙飞马而去,到了山头上,突然勒转马头,面向中甸的方向,激昂地说:“中甸情深,红军万岁!”
责任编辑 段爱松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