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城市防震减灾科普宣教模式探索
——以北京地区为例
2017-10-12曹开
曹开
特大城市防震减灾科普宣教模式探索
——以北京地区为例
曹开
曹开,北京市防震减灾宣教中心工程师,主要从事防震减灾科普研究与宣传教育工作。2006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此后在北京市地震局从事地震监测预报、台网建设运维、科普宣传等工作,近年来,先后主持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专项、北京市科普项目及平安中国防灾宣导系列项目等10余项;组织策划多场全市规模的大型地震科普活动,负责设计和制作了一系列平面类、视频类地震科普产品,其中主持研发的我国第一款儿童地震安全知识科普游戏——《宝宝地震安全》,受众超过3000万,获得良好社会反响,成为最受欢迎的地震科普游戏。2016年被评为北京市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先进个人。
我国是一个多震灾国家,地震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百年来的资料表明中国平均5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7.5级以上地震,平均10年左右就会发生1次8级以上地震。地震的发生具有突发性强、影响面广的特点。据统计,20世纪以来,中国因地震造成死亡的人数,占国内所有自然灾害包括洪水、山火、泥石流、滑坡等总人数的54%,地震又被称为“群灾之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和财富向城市地区聚集,灾害风险也不断上升。因此,提升建设工程的抗震能力和公众震灾防御意识,即工程性防御措施与非工程性防御措施相结合,对避免和降低地震灾害显得非常重要。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作为非工程性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须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中国地震局关于落实〈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北京市“十三五”时期科学技术普及发展规划》等基础性文件指导下,结合时代特点探索新的模式,以满足政府和民众的需求。
在特大城市北京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教的重要意义
(一)北京始终面临大震巨灾风险
北京所在的京津冀地区分布有华北平原地震带、山西地震带和张家口—渤海地震带,是我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活动最强烈、灾害最严重的地区;经历过多次强震活动,历史上曾发生过1057年大兴级地震、1679年三河—平谷8级地震和1966年邢台7.2级地震、1976年唐山7.8级地震,每次地震死伤人数均达数万乃至数十万。京津冀所处的地震构造位置和历史背景,决定了京津冀地区未来始终存在发生强烈地震的危险。
北京地区地处上述三大地震带交会部位,活动断裂发育,区域内发生过11次5级以上地震,其中6级以上7次,包括1次8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是我国大陆地区唯一发生过8级地震的超大城市,和东京、墨西哥城并列为世界上仅有的三个Ⅷ度设防的超大型首都城市。
(二)客观面对风险做好震前预防
针对地震突发性强、影响面广、预测预报难的特点,结合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中央提出“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减灾思路。其中“努力实现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全面提升全社会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都涉及公众防震减灾意识的提升。大量的震例也证明,防与不防后果是大不相同的,震前的合理预防和震时的科学躲避,是减轻地震灾害风险、提升地震风险防范意识的重要措施。
我们地震部门既要做好地震监测预测预警工作,也要做好工程性抗震设防,更要做好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不断增强公众防震减灾意识,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科学素养,强化应急避险和自救互救技能的教育培训,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国家示范平安城市提供地震安全保障。
(三)新时期 新机遇 新挑战
有效的科普宣教是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科普知识、提升社会公众防震减灾意识与技能的重要途径。公众不仅是灾害的承受体,也是防灾减灾的具体执行者。已有研究表明,事先让公众了解地震应急知识,强化避险意识,提高避险能力,在灾害发生时能够从容不迫地有效应对,可大幅度地减少人员伤亡与财产损失。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迅速提高,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这样的移动设备普及率已经很高,互联网快餐式、碎片式的传播和学习方式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借助新媒体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对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拓展互联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科普传播模式,进而探索特大城市防震减灾科普宣教新模式迫在眉睫。
北京市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探索
近年来,为了提高科普实效,使科普服务全面走向社会,北京市地震局主动打破传统思维观念,创新多渠道科普宣传模式,在防震减灾科普品牌活动、科普传播平台、精品科普作品及科普传播渠道等方面积极开展了探索。
(一)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逐步加强
积极推进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创建47个国家级、87个市级、232个区级地震安全示范社区;6处国家级、10处市级、37处区级防震减灾科普基地和35所市级、145所区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建成地震与建筑科学教育馆。
(二)科普活动品牌逐步形成
面向社会各类人群,每年定期组织开展“防灾减灾日”主会场活动、“城市与减灾杯”防灾减灾作品征集大赛、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讲解大赛、北京市中学生防震减灾知识挑战赛、首都防震减灾大讲堂、《城市与减灾》论坛等多个防震减灾科普品牌活动,年受众人数达20余万。
(三)科普传播平台逐步建立
发挥新媒体传播优势,开通了政务微博、科普微博和科普微信公众号,粉丝数位居地震系统前列,实现了地震速报信息自动推送,编发了近200篇原创地震科普短文,发布了1000余条相关信息。建设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网、北京市防震减灾数字科普馆,积极打造各种形式的网络科普传播平台。其中,“地震三点通”微信公众号进驻今日头条,并荣获“科普中国微平台移动互联科学传播榜”2015年度最具潜力科普微信公众号,各类平台信息总计覆盖人群数量达到百万量级。
(四)科普精品作品逐步增多
制作了《父亲的石头》《唐山爱》《你认识我吗》《话评科普》《一分钟解读新一代区划图》《地震与北京》等微视频科普作品,累积网络播放量800万次以上。开发了首款专为2~8岁儿童量身定做的地震求生自救益智类游戏APP,支持日语、韩语、英语等13种语言,运用商业平台,同步在中国、日本等多个国家的苹果商店和安卓市场全面推广,全球下载量高达1000万,覆盖人群超3000万。编印130万册中小学防灾减灾科普系列教材,2015年免费向全市在校中小学生发放。
(五)《城市与减灾》杂志逐步成长
《城市与减灾》是我国防震减灾行业为数不多的公开发行的科普期刊,以“关注减灾理论与政策,宣传减灾理念与实践,推广减灾科技与应用,交流减灾管理与经验,普及减灾知识与技能”为宗旨,已成为防灾减灾和相关行业管理、研究的必备文献。2017年《城市与减灾》杂志进行重新定位和改版,既秉承精品办刊的传统,继续为广大防灾减灾领域各级领导、工作人员、科技工作者提供最新国家防灾减灾政策解读,介绍国内外先进的防灾减灾管理理念,宣传全国优秀的管理经验,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推广减灾科技与应用等,同时也成为相关领域人员沟通、交流、经验分享的平台。
(六)科普传播渠道逐步拓展
组建市防震减灾科普讲师团,走进学校、社区、农村和企业等基层宣讲,形成常态化;加强了与北京市科委、市教委、市园林绿化局等单位的合作,提升相关领域和行业对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的支持力度;聘请了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姜昆同志为首都防震减灾公益形象大使;引导、借助企业等社会力量主动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教工作,推进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走向社会、融入社会。
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北京是我国6个超大城市之首,人口和财富高度集中。作为巨大的承灾体,自然的和社会的安全风险交织并存,城市安全面临的挑战和考验更加复杂严峻。面对新形势、新要求,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宣教效能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一)防震减灾科普品牌活动需进一步打造
目前,北京市开展了7项防震减灾科普公益活动,虽然形式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多彩,但显得过于零碎,活动的成果及奖励不够吸引公众,受众数量及影响力略显不足。组织过程中,主动参与的公众较少,定向组织的难度偏大,这些问题均不利于科普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使得锻造科普品牌活动遇到瓶颈。
(二)“互联网+地震”科普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
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可以发声,网络成为人们互通信息的重要平台,“互联网+地震”在一定程度上将左右行业发展。目前,北京市“互联网+地震”已覆盖了超过百万受众,但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和科普公共服务供给质量有待提高,缺乏行业创新能力,没能做到互联网与行业的深度融合,导致科普信息化的影响力提升速度较慢。
(三)防震减灾科普精品需进一步繁荣
近年来,北京市防震减灾宣教作品主要为短视频、微电影、图书等形式。虽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但体验式、互动式的防震减灾公共科普服务产品紧缺,吸引市场自主选择的科普公共服务产品较少,防震减灾科技成果应用转化尚未在科普公共服务产品中体现,防震减灾公共文化设施几乎没有,因此仍需进一步完善科普服务产品的体系化建设。
下一步工作设想和新模式的探讨
北京作为人口超2000万的特大城市,地处Ⅷ度高烈度设防区,地位特殊,防震减灾科普任务十分艰巨。应紧紧围绕新时期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牢牢把握“两个坚持、三个转变”减灾思路,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好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工作。
(一)强化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引领作用,逐步建立监管机制
继续推进防震减灾示范创建工作,重点解决重建设轻监管、工作机制不健全、科普工作持续性不强、示范带头作用不明显等问题,进一步优化示范创建政策支撑,逐步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认定、考核、奖惩、撤销的监管体系,实现防震减灾社会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不断提升示范创建的水平和影响力,促进社会公众主动参与防震减灾。
(二)发挥“互联网+地震”特点,实现对千万数量级社会公众的科普宣传教育
将北京市各级地震部门现有的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等新媒体做大做强,聚点成网、形成联动;建立门户网站、政务微博的信息传播矩阵,进一步加大信息公开、在线服务和交流互动力度;注重第一时间发声原则,建立地震部门与媒体、公众的有效沟通渠道和机制;提升传统媒体报道率和网络传播实效,实现防震减灾宣传与科普的精准推送。
着力将政务微博、微信公众号、北京市地震科普网、北京市数字地震科普馆等网络平台打造成可以代表首都品牌的权威性强、影响力大的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平台;形成传统媒体、新媒体和移动媒体“三位一体”的宣传平台,丰富公众获取防震减灾知识的渠道。
(三)注重防震减灾科普活动影响力,整合打造品牌响亮科普活动
避免零敲碎打的科普活动发展模式,整合现有的系列科普活动,活动受众应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努力实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标。
1.活动时间须适应学生群体的作息时间,可在每年的防灾减灾日启动,持续到暑期结束,主会场活动放在暑期。
2.活动内容在注重传统的减灾科普的同时,还应加入创客理念,紧密结合学生课程教育体系及社会实践活动内容,不断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创造思维,提升活动的科技含量。
3.在提高活动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与教育、科技部门的深度合作,将活动成果纳入教育部门的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评价体系,利用高价值的活动成果吸引学生群体参加活动,进而不断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四)探索防震减灾科普工作融合式发展模式,推动防震减灾科普“进公园”
城市公园是城市人居环境的重要组成,也是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截至2017年,北京市注册公园总数超过400个,其中80%以上已免费向公众开放。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市公园年游园量可达到千万级人次。若能将防震减灾科普与公园事业发展有机融合,对双方来讲都将发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下一步将设计一款防震减灾信息亭,它安装方便、坚固美观,适合安装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比如社区、公园、广场等地。在没有地震发生时,通过LED显示屏、大功率扬声器,以视频、图片、海报、文字信息等形式向公众推广防震减灾科普知识;当地震发生时,通过声光报警器、大功率扬声器和LED显示屏,及时进行地震报警提醒,播报地震信息,通过远程发布消息来消解社会恐慌氛围。亭内可建成红十字应急救护站,在突发事件后为公众提供必要的医疗救护设备。同时,该设施兼具地震观测站点的功能。强震仪、简易烈度计、地震预警终端均可安装在亭内,通过网络与市台网中心连接。结合站点的科学布设,可服务于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华北地区项目、北京国家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工程项目等国家级的重大项目,以解决台网密度、台网空间分布等问题。
未来将加强与园林绿化管理部门的深度合作,在全市16个区的公园或风景名胜区内布设防震减灾科普信息亭,借助公园平台,进一步开拓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发挥公园平灾结合功能,有效提高公园社会效益,进而营造防灾减灾、人人参与的浓厚氛围。
防震减灾信息亭
(五)加强科普精品作品创作,拓展传播推广模式
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防震减灾科普工作,加强与智能互动教育产品供应商的战略合作,加大对重点防震减灾科普企业产品的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促进优秀科普作品的市场化转型。在作品创作上,把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这个核心思路,地震部门只需提供防震减灾方面专业资料和产品设计思路,供应商依靠其成熟的专业领域理念,将科普有机融合,在品牌力的推动下,就可以完成一款市场认可的防震减灾科普作品,可有效解决科普工作推广困难的问题。
(六)建设首都地震防灾教育博物馆,弥补首都防震减灾教育馆空白
北京作为特大型城市,人口密集,肩负众多国家功能,一旦发生地震灾害,确保社会秩序稳定在很大程度需要市民的防灾意识达到足够水平。但目前市民防震减灾意识素养偏低,防震减灾宣传教育效能还有待提高,其中缺少体验式、互动式的防震减灾公共文化设施。为培养和提高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发挥防震减灾宣传作用,有必要推进与首都功能匹配的防震减灾教育场所建设。通过体验、参观加深公众对灾害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公众掌握自救互救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提升公众防震减灾素养。因此,北京市“十三五”时期防震减灾规划中提出建设一个集博物、展示、体验、训练、信息服务和示范等功能的首都地震防灾综合教育博物馆,以期改善目前专业宣传教育场所缺乏的现状,进一步提升北京市防震减灾科普教育服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