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识教育视域下《影视美学》教学困境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辽宁大学为个案的考察

2017-10-12

美育学刊 2017年5期
关键词:理科生文科生通识

王 鑫

(辽宁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通识教育视域下《影视美学》教学困境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
——以辽宁大学为个案的考察

王 鑫

(辽宁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通识教育视域下《影视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影视艺术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对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的敏感和判断力,并使学生对于影视艺术的认知、欣赏和评价能够超越普通的休闲娱乐,进入到审美层面。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影视美学》教学存在着事实与价值之间的“两难困境”,而通过“三双”的教学模式改革措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对通识教育视域下的影视艺术类课程教学提供参考。

通识教育;影视美学;教学目的;教学模式;改革

自辽宁大学2010年实施通识课程教育改革,《影视美学》就成为公共艺术模块的首批课程之一。《影视美学》的教学主旨和目的都脱离不了通识教育视域,本研究依据教学经验以及对教学效果的深刻反思,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分析当下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设计和教学模式方面的不足,并对实际问题作出合理的切实的调整,意在实现学生审美能力、艺术修养以及对现实的理解和批判能力的提升,充分实现通识教育的主旨和目标。

一、事实与价值之间的“两难困境”:教学目的与教学反馈之间的应和与错位

通识教育的主旨和《影视美学》教学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做到宏观、中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是非常不容易的。在事实与价值之间,仍旧存在着“两难困境”:一方面是通识教育使“影视美学”具有应然之模样,另一方面教学实践与教学目的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错位。本研究通过对2014年文科选课生和2015年理科选课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学目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之间虽然存在着一定的相应,但是仍有较大的错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对于“通识课”的认知偏见,导致《影视美学》课程的学习态度不端正

学生对于通识教育的认知度不够,普遍认为通识课程就是“选修课”,和自己的专业课程没有关系,没有必要非常认真地去进行学习,仅是名称上的改变而已;或者认为通识课程“可有可无”,甚至认为通识课在某种程度上侵夺了“专业课”的学习时间。调查显示,63%的学生对待通识课存在应付的态度,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也导致学生在学习动力上的不足以及学习态度上的不端正,尤其是公共艺术类的课程。公共艺术类教育是通识教育模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作为通识教育的设计者和改革方,理应把“为何实施”这样的关键性问题解答给学生,让学生真正理解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问卷调查显示,35%的学生对开设通识课充满了疑惑,不知道为何要开设此类课程。通识教育的主旨没有真正地进入学生心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这样的一种教学形态,形成了对通识教育课程的一些偏见,认为是一些“无用”的选修课。这不仅是《影视美学》课程面临的问题,而是所有的通识课程都可能面临的问题。为此,教师在每学期的第一堂课,都要向学生说明学校实施通识教育的目的和意义,以及为何要开设通识课程。对于本科生一、二年级的学生的课时安排,通识课程占据学生全部课程的30%左右,如果没有实现通识教育的意义,是对学习时间极大的浪费。因此,贯彻通识课程的教学意义,体现通识教育改革的价值,从学校层面来讲,还需要进一步宣传和解释,纠正学生的认知偏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学生真正重视起来。

(二)学生对理论接受有难度,课堂互动性有待提高

关于影视符号、影视接受与批评,以及将影视置放到文化、社会、历史、哲学等视域下考察,离不开对基础理论的讲授,有力的“批判的武器”大都来自于对理论的使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希望据此拓展学生对于影片的理解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生对影片的理解力和判断力;并能超越一般的对影片休闲娱乐体验,形成相对较为专业的判断,更好地感知、理解作品;以及对作品中呈现的世界与人的生活充满深情的体恤和深刻的理解,培养学生对世界接受的多维的视野和多棱的视角,避免单一和绝对化。正因为如此,理论的讲授在授课过程中是必须要有的过程。根据授课的经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试图与学生展开互动,但是收效甚微,对于学生来讲,这些都是全新的知识。对于新知,学生的接受必定要成为课堂的主要形式。因此,教师需要反思的是,如何将理论深入浅出地讲授出来,并在具体的影片中将这些“批判的武器”很好地呈现出来。调查问卷结果显示,59%的学生认为,理论讲述较多,不过还有41%的学生认为理论讲述是必要的。可见,学生对于新知还是有比较大的欲求的。如何扩大这一接受群体,授课教师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比如,通过观影实践,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体验和想法、思考和困惑等讲述出来,老师在解释的过程中进一步厘清影片的叙事手法和风格,并通过对具体影视符号的分析发掘文本罅隙中隐藏的内容,这有助于提升学生对影片的理解,师生也会在互动中增加对文本分析的力度和强度。

(三)引入新媒体在教学中的应用,但是沟通仍旧不足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全媒体的方式,希望与学生进行“双课堂”的交流,即实体课堂和网络课堂。老师在课堂公布自己的QQ号、微博以及电子邮箱,同时建立“影视美学课程讨论群”,并从学生中招募2名学生助理协助老师管理QQ群。QQ群除了发布老师课堂布置的作业,也和学生探讨对影片的理解,老师也在微博上推荐一些重要的观影篇目等。但问卷调查显示,15.7%的学生认为,师生互动较少,这说明85%左右的学生认为师生在线互动良好,这说明教师是能够及时回应学生的问题的。有一些学生虽然看到老师的回应,但是以“潜水”的方式,成为“作壁上观”的角色。在访谈中,有学生认为,担心过多地请教老师问题,其他学生误以为自己和老师“套近乎”,有谋求“高分数”之嫌。这说明,有部分学生对与老师之间的互动存在认识上误区。从目前的教学课时安排上讲,16周的教学周,每周2个学时,时间上稍显缺乏,因此课后互动就显得尤为必要了。但是83%左右的学生对电影感兴趣,更多的是停留在休闲娱乐的层面,对于课后推荐的电影和书籍,学生的观看和阅读并不充分,这也使师生之间的互动相对不足。此外,通识课程的选课生来自于多个学院,这种较为松散型的师生关系,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影视美学》课程的选课人数设定是在80人以下,自从2011年开设至今,文科生的选课人数始终在110~160人之间,理科生的选课人数一般在80~120之间,选课人数较多,个人是否沟通意愿、教师的时间和精力等情况,都阻碍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访谈中发现,有学生认为教师采取“点名”的方式,会使没有被“点名”的学生缺乏参与感,但是从教师的角度而言,通常是多次启发和邀约,学生仍旧保持“沉默”的情况下,采用“点名”的方式。对于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可尝试:第一,教师可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上课都是“有备而来”,学生已经完成作业的情况下,可能会更加积极地表现和陈述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第二,在分组的前提下,采取小组竞争的方式来参与回答,这样学生会为自己的团队“荣誉”而战,弱化学生过于“表现”自己的想法;第三,为确保师生良好互动,可与教务处协调,缩小班型,保证教学效果;第四,教师加强引导,活跃线上师生活动的频次和热度,激活学生的参与热情。授课教师可以引进研究生参与助理教学,将学生反馈的问题集中归纳,教师上课集中解答。

(四)考核方式较为单一,难以充分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

如何能够更好地检验教学效果,并且给每一位认真完成作业的同学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这对于通识课任课教师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在《影视美学》的考核中,主要由四大模块组成:第一,影视作品评论;第二,基础知识、课外拓展以及作品分析;第三,出勤率以及课堂表现;第四,自2014年开始,增加学生自拍作品的考核内容。但是,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中发现,仍旧超过20%的学生认为,考核方式单一,难以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这让老师深刻反思考核的方式是否存在较大的漏洞。通过访谈,有学生认为,影视作品的评论,有的学生直接将网络上的影评内容直接复制过来,有的学生是自己独立完成的,但是在给评分数上,却相差不大;期末考试通常采用开卷的方式,因此,对于检测授课效果也并不充分;课堂出勤存在着某种“替课”现象;此外,虽然学生分组完成自拍作品,但是有的同学做得多,有的是“打酱油”的,因此,根据小组给成绩,有的同学认为不公平。针对这些现象,一方面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做适当的调整和改正,如何将被动的考试转变成学生主动完成相关作业,如何激发学生的内在要求,使兴趣、爱好和理论的学习成为一种自觉的需要?这是老师需要思考的;另一方面,学生要有自己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比如分组完成的拍摄作品,小组成员怎么分配,需要学生自己协调各自的分工,公平与否,来自集体认同,既然应允“打酱油”同学的存在,就要接受这个结果;关于对网络资源的运用,复制粘贴的模式已经成为学生完成论文的“常规动作”,如何规避这种现象,已经不是凭借老师一己之力来实现,“大气候”影响“小课堂”。面对新的教学实际情况,教师应创新考试形式,比如本学期拟准备将学生在“影视美学”微信公众号所发文章的转载和点评纳入考核的内容。当然最根本的,还要从教学的本体出发,如何在“教什么”“怎么教”上下功夫,才能有效解决师生之间存在的教学“屏障”,填补教学之间的“隔”,最大限度贯彻通识教育的宗旨和目的,体现《影视美学》教学的意义和价值,充分实现教学效果,因此有必要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模式的调整。

二、《影视美学》“三双”教学模式的探索性实践

由于目前学校“双校区”的地理位置限制,辽宁大学文科生和理工科学生分别在不同校区,这客观地将授课对象分成文科生和理科生两种类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文科生对于《影视美学》课程的喜欢程度、学习热情、理解能力普遍要好于理科生,而理科生中对于影视非常感兴趣的同学,则思考得更为深刻,个别同学表现突出;从选修人数来看,文科生基本上是理科生的两倍左右(文科生最高160人,理科生最低为80人)。考虑到同一课程的不同的教学对象,根据“因材施教”的理念,《影视美学》在理论讲述难易程度、选片的偏向性、课堂互动的形式以及考核的内容等方面都实施了两套设计方案。

(一)“双动”:“三极联动”与“二元互动”模式共设

1.文科生的“理论—作品—实践”三极联动

文科生的“三极联动”(图1)指的是教学模式中的“理论”“作品”“实践”三方面相互关联和促进。对于文科生来讲,理论的讲述是必要,此意在于培养和启发文科学生的批判思维的能力,并通过对影视作品的欣赏呈现作品创作的历史、时代、社会和文化等背景,使学生能够超越文本形式分析,进入到更开阔的文化视域之内;更深入的一个层次,则引导学生如何在某一具体的理论框架下分析这些作品,如文学批评理论、美学、艺术哲学、修辞学等理论,文科生普遍认为这与他们自身的学科和专业是相通的,因此也希望老师在理论讲授中能够更加详细和深入一些。与此同时,也创造机会使学生参与到影视作品的评论、创作和拍摄中来。在访谈中,一些学生提到希望在《影视美学》课程中,更多地了解影片源流、影片时代背景、影片创作风格以及导演的流派、演员的表演风格等方面的内容,使自己对影视作品的分析能够更加深入。学生也希望能够将所学运用到实践当中,利用拍摄影片、小组讨论等形式来对所学理论内容进行更好地消化。这也与《影视美学》的教学宗旨与教学内容设计相统一的。

图1 文科生“三极联动”

2.理科生“作品—实践”二元互动

对于理科生的教学内容,偏重于“作品—实践”二元互动(图2),即以作品欣赏和品鉴为主,选择不同类型的经典影视作品入手,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从作品的表层进入到内涵理解,弱化理论色彩,增加感性体验。由于理科生的专业和学科背景,使他们在接受一些文学、哲学、艺术方面的理论时,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困难,甚至认为是枯燥无味。单纯地讲授美学理论和电影理论,可能会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反效果。因此,对于理科生来讲,仍要偏重于“经典影视文本”的观看、点评和分析,使理科学生积累更多的观影经验,帮助他们去丰富内心的情感和人生的经验。通过感性的培育,试图平衡理科生过于关注科学、技术、逻辑方面的内容而导致的“片面性”。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理科生更乐于进行动手实践,所以会为理科生安排更多的拍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互动性比较多的环节,使理科生能够通过这些引导和启发,增强自己对于影视艺术的理解。

图2 理科生“二元互动”

(二)“双式”:“建构式”与“推动式”模式并举

根据“影视美学”6年的开课经验,以及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结果,初步形成了针对文科生和理科生不同的教学模式:文科生的“建构式”模式以及理科生的“推动式”教学模式。

1.文科生:“建构式”教学模式

所谓“建构式”教学模式(图3),就是以“引导—启发—参与—创作”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侧重于学生的自我学习、思考和体验。文科生对于影视作品相对偏爱,具备较好的观影基础和欣赏经验。在问卷调查中显示,75.28%的同学每月会观看1~4场电影,基础较好,主要是对其进行引导和启发,当好一个建构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在此基础上更好地进步、成长。对于文科生的教学,突显引导者的角色意识,对电影理论的讲述要在具体的影片的分析中呈现,鼓励学生参与到对影片的讲解和分析中来,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向主动学习。由于文科生的专业学科背景,他们对作品或理论有一定感悟的时候,往往会激发学生创作和表达的欲望。在访谈中,也有文科同学表示自己希望在学到一些相关的影视美学知识后,能够进行微电影的拍摄或者完成一份剧本的创作,这样既可以更好地消化理论知识,又可以为自己的爱好和实践增添一分色彩。

图3 文科生的“建构式”教学模式

2.理科生:“推动式”教学模式

所谓“推动式”教学模式(图4),主要是指针对理科生采取“讲解—启发—参与—分析”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理科生在影视作品欣赏经验上参差不齐,大部分理科生只愿意观看比较刺激和充满动作、悬疑色彩的影片,而对于一些节奏较慢的影片则不会太感兴趣。因此,要保证教学效果的较好实现,教师在进行必要的讲解之后进行启发式教学,启发学生能够独立进行思考,电影是如何讲故事的,电影的讲述与现实之间构成了怎样的观照,镜头语言的使用是如何将文本隐藏的意义表现出来的?在这个过程中,老师要起到“讲述者”“引领者”“观察者”的作用。根据授课经验,一些学生对影视作品的理解停留在对“课文”进行“中心思想”归纳和感想层面的略谈,因此教师还必须掌握课堂的主动权,引导学生思考。比如,教师启发学生对影片的语言、镜头、画面、色彩等内容进行分析,通过学生讨论或者课堂展示、老师点评,师生共同完成一部作品的讲解和分析,力图以使学生能够增加对《影视美学》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推动学生往前迈进。

图4 理科生的“推动式”教学模式

(三)“双课堂”:激活学生活力,贯彻“全媒体教学”概念

根据当下“文—理”二分的教学实际情况,以及采取的不同教学模式,在教法上也要打破单一教法,实现“双课堂”互动,引入“全媒体教学”概念,创建“生本课堂”“线上课堂”和“校外课堂”,打造“师辅—生本”“实体—线上”“校内—校外”的双课堂形式,力图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1.“师辅—生本课堂”,激活课堂活力

课堂的活力来自于学生的参与度,学生听课的“专注力”就是教学效果实现的保证。从此前教师授课体验来看,学生课堂活力不足,课堂氛围比较沉闷,学生参与讨论的兴趣不高。在访谈过程中,学生对课堂互动的环节非常有想法,比如打破个人问答模式来进行作品推介、讲解、分析和评价,形成团队学习和学院之间竞争的态势,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活力。问卷调查中,有34%和 17%的同学赞成利用自由讨论和分组展示的形式来进行课堂互动,大部分同学也提到希望能够利用分组的形式来进行课堂展示,并且认为,这个分组最好是打破学院间的界限,最好是以对于一个电影问题的兴趣爱好来进行自由分组,除了能够更好地进行影视美学方面的交流,也可以找到和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给学生表达的机会,激活课堂活力,这也是提倡“师辅—生本”课堂的主要诉求,通过本学期的尝试,在教学环节中,增加学生对影视作品分析的环节,反响较好。此外,以学院或者兴趣小组为单位的形式,组成观影团队进行作品推介、讲解、分析和评价,通过展示和竞争,明显感觉学生的参与度提高,课堂的活力增强;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的讲评还是必不可少的,教师虽然扮演一定的“辅助”角色,但是教师要主导课堂的方向以及讨论问题的范围和深入程度。《影视美学》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质,学生即使进行自主讨论也还是难以消化吸收,所以课堂虽然给了学生一定的自由度和参与度,但是教师讲解份量仍旧不容忽视。

2.“在线课堂”打破“实体课堂”教学局限

问卷调查显示,高达80.9%的同学希望在课程讲授过程中,能够利用新媒体等设备进行师生互动,比如,通过微博、微信互动以及QQ群互动,随时与学生进行观影交流,通过“在线课堂”,学生与老师的互动增多,同时教学信息可以及时发布给学生,考核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第一,建立“影视美学班级讨论”的QQ群。每个学期,教师都会建立一个影视美学讨论群,通常是交流课程教学的一些情况,布置一些教学任务等。通识课学生来自不同的院系,平常交流的机会比较少。学生在群里可以通过微信群一起讨论对课上一些美学问题和电影的看法,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分享一些有价值的学习材料,督促彼此间共同进步。最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这种多媒体的课堂方式,促使一些原本对这个课程不感兴趣的同学被大家和老师的讨论热情所感染,开始自发地加入到相关问题的讨论和学习中来。

第二,建立通识课程“影视美学”微信公众号。该微信公众号以原创性影评为主,兼顾影视理论的介绍、影视作品的信息推荐、影视小故事以及原创剧本等。此外,该公众号也是学生作业展评的平台。比如,每个学期学生都会写短评作业和长评作业,这些作业通常只是老师阅批,如果将学生优秀的影评作业发表在微信公众号上,不仅老师可以点评,其他学生也可以点评,学生彼此之间也希望就某些相关话题展开批评讨论。每个学期的考核任务之一,就是完成一篇图文并茂的公号文章,根据转发量和点评量给分。这样,不仅可以有效解决由于学时不足引发的教学拓展内容难以实现的问题,也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的平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作的热情。

第三,利用微博上的“话题功能”回复同学的问题。由于课堂人数众多,老师在线下不可能及时听到每位同学的声音,所以利用微博的此功能,使学生们想要提问的问题“上墙”,让老师在自己的多媒体界面上能够及时看到同学们的留言,并且能够通过多媒体大屏幕的展示,与同学们一起分享自己对该问题的看法,解答同学们的疑惑。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大量的工作很难依靠教师单独完成,因此每学期开学初,教师都会邀请学生来做助理教学的工作,此外,任课教师也会选择研究生来进行辅助教学,帮助任课教师回答一些学生的提问。随着教学方法的越来越多元化,拟组建助理教学团队,负责维护微信公众号、搜集话题墙信息以及QQ群交流和维护的工作。一方面,对于影视美学课程感兴趣的同学能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的辅助教学中来,也能够激发学生自身去整理、分析学习的资料,并创新学习的方法。《影视美学》的全媒体教学见图5。

图5 《影视美学》的全媒体教学

3.“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双互动

打造“校外课堂”,一直是“影视美学”教学模式创新的目标之一。创造条件,构建双课堂,即“校内课堂”与“校外课堂”的互动,为学生开拓学习的新平台。比如邀请省内知名的演员、导演以及从事影视创作人员走进课堂,为学生讲述影视创作方面以及拍摄等技术方面的诸多问题,邀请他们定期为学生带来“实战”当中的一些经

验,也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对学生的理论消化带来更好的效果。此外,授课教师是高校影视学会二级分会网络视听学会理事,因此经常可以受到其他理事发布的一些有价值的信息,比如高校微电影和微视频拍摄的比赛,像杭州的“二更”、腾讯网等,即时地将这些信息分享给学生,并鼓励学生参与微视频的拍摄比赛或者微电影的创作大赛,将教学和学生的兴趣有机地结合起来,这对于在这个方面有想法和创意的学生是一个非常好的展示机会,也拓宽了课堂的“疆界”。

三、结 语

影视美学作为通识教育公共艺术模块课程之一,是大学生审美和艺术教育的重要一环。本研究通过对教学实践的调查和反思,从教师层面上来看,需要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拓宽教学内容,与互联网和各种社交媒体抢夺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真正能够在影视艺术中感受美的力量、发现美的内容、欣赏美的形态,从中获取健康与和谐的生命感觉,同时能够用批判性的思维真正体会到艺术对于现实的表现和再现,更深入的理解社会和人生。从学生的层面上看,还需要建立更加自觉的学习和探索意识,跟随教师的思路和指引的方向,运用批判的眼光来审视艺术作品呈现的更深广的生活和世界。

ABSTRAC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 the goal of the curriculum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esthetics" is to enhance the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and their sensitivity to and judgment of the common concerns of humanity via an education in the arts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nd enable their cognition, apprecia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se arts to transcend the common domain of entertainment and enter the realm of aesthetics. But in actual teaching, a dilemma exists between facts and values. It is my belief that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three double" teaching mode reforms these problems can be solved and references will be provided for the teaching of ar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

Keywords: general education; film and television aesthetics; teaching goals; teaching mode; reform

(责任编辑:刘 晨)

收稿日期:2017-05-24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Predicament and Teaching Mode Reform of Film and Television Aesthe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General Education-Taking Liaoning University as a Case Study

WANG Xin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Liaoning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6, China)

2017-04-24

辽宁大学第五批本科教学改革项目《通识教育视域下〈影视美学〉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JG2013YB0008)的阶段性成果。

王鑫(1977—),女,辽宁抚顺人,文学博士,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美学、文化与传播研究。

B83-0

A

2095-0012(2017)05-0061-06

猜你喜欢

理科生文科生通识
服了
理科生的避暑方式
一句话证明你是文科生还是理科生
文科生的科学传播之旅
通识少年小课堂 无线电寻宝之旅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文理科男生是这样看对方的
为啥理科生和艺术生无法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