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追梦红楼”组曲音乐会探寻高校美育路径

2017-10-12郝梦菱沈其昌

黄河之声 2017年13期
关键词:红楼乐团红楼梦

郝梦菱 沈其昌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从“追梦红楼”组曲音乐会探寻高校美育路径

郝梦菱 沈其昌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37)

“追梦红楼”组曲音乐会历经多年的发展,已成为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标志性的演出。它对民族音乐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对高校美育的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以“追梦红楼”的缘起及发展为背景,探讨其对民族文化产生的价值及意义,从而产生对高校美育工作的启示,并对其未来的发展进行分析,力求探寻高校美育路径。

首都师范大学;追梦红楼;音乐会;高校美育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一直将教育摆在极其显著的位置。建国初,美育一直作为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并写入长期规划。但由于历史原因,几经周折,使得当代的学校教育中依旧不重视美育。2015年始,国家相继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等一系列国家文件,近几年来全国各地也开展了各类美育会议,美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越来越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重视。高校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阵地,尤其是师范类高校,培养的是全国优秀的教育者,只有教育者接受了美育的思想,才能对施教对象进行美育的传播。首都师范大学“追梦红楼”组曲音乐会的演出恰恰就符合了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学生感受美、发现美、体验美的能力这一要求。“追梦红楼”组曲音乐会在7年当中在全国多地进行演出,得到了高度的赞誉,这种演出的形式对学生成长和校园文化建设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追梦红楼”作为高校发展美育的范例,给予高校美育工作很多启示,并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能够带动全国高校共同发展美育事业。

一、“追梦红楼”概述

(一)追梦缘起

说起“追梦红楼”,便不得不追寻一下“梦”的源起,其实,这段“梦”还有一段很深的渊源。在李刚老师的家乡门头沟矗立着一块石头。熟悉《红楼梦》的观众会一眼认出它,它就是87版《红楼梦》中的一块石头。李刚老师曾在采访中说,他在梦中常常梦到这块石头,就好像《红楼梦》的那些情愫走入了他的心中,注定他会与《红楼梦》产生一段故事。作为指挥家的李刚老师,将目光锁定在了一个时代的经典87版《红楼梦》的音乐上,深深地陶醉于一段段动人的旋律。于是,他决定利用该剧中作曲家王立平所创作的十余首作品,展开对《红楼梦》组曲的排演。

但是在排演初期,李刚老师并没有想到这一演出的影响。该演出迅速受到了广泛关注,李刚老师意识到,这一演出不仅仅是一场表演,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民族音乐的推广。乐团精雕细琢每一部作品,力求将作品表现的情感表现出来。该演出也走到全国各地进行巡演,并走向国外,得到了一致的赞誉。《红楼梦》又一次走入了国民的视线,也掀起了人们重读经典,品味文化的高潮。可以说,正是在“追梦红楼”组曲演出的引领下,让很多人爱上了“红楼”。而“追梦红楼”也从那梦中的一块石头发展到了如今的成就。

(二)追梦路上

首都师范大学青年民族乐团与青年合唱团共同组成了“追梦红楼”的追梦大军。全团100余名学生在指挥副院长李刚的带领下,研究组曲旋律,分析音乐情感,共同体会文学经典《红楼梦》背后的故事。

红楼组曲的排练始于2010年,并于国家大剧院、北京大学等地进行首演。而后的几年在全国多地进行演出,演出只是乐团成员展示出的成果,其排练的过程才是真正的追梦路程。组曲共15首,每首都描述了不同的场景和内容,乐曲从谱面上看并没有过多的技术要求,但是要想真正演奏出情感和韵味就需要同学们做出大量的努力,去解读歌词、旋律和原著。提到红楼梦,首先就会想到《枉凝眉》这首插曲,学生们最熟悉的也是该曲,但在乐团排练期间,学生们不能很好地掌握其中的韵味和情感,只是空奏音符,对于此种现象,李刚老师从文学作品入手,为大家解读旋律背后的故事,比如《枉凝眉》这一题目的由来及歌词的含义,以及作曲家谱曲的意图等等。每首乐曲都在李刚老师精雕细琢的打磨后,才为广大听众呈现出如此精彩的演出,这也正是带领乐团的学生们走向追梦的道路,走在追梦路上的过程。

(三)文化交流

首师大“追梦红楼”乐团曾在各大城市地区进行演出交流,这其中包括2017年4月,首师大“追梦红楼”团队赴台湾演出,在台北城市舞台举办了此次文化交流的首场演出,台北市民为之感动,为之落泪。此次演出中,乐团中加入了一位特殊的演员,他就是来自台湾中国文化大学中国音乐学系的台湾学生。这位学生表示,在演出之前虽然拿到乐谱排练,但与大陆同学的合作演出还是有些生疏。但经过多次的磨合,便逐渐融入在乐团中,自身也对“追梦红楼”组曲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很多同学表示,这是他们第一次接触到民族声乐演唱,并且非常喜欢这种民族音乐的表现形式。

首师大“追梦红楼”乐团多年在在全国多地进行演出,得到了强烈的反响,并邀请当地合唱团进行同台演出。这对多地的文化沟通,文化共识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二、“追梦红楼”民族文化价值意义

(一)民族音乐文化

“追梦红楼”一整套组曲共有15首单独的乐曲,是由作曲家王立平老师呕心沥血历时4年多才完成的,王立平老师曾说:“一朝入梦,终生难醒”。正是这份对《红楼梦》的热爱,才能使作曲家创作出如此感人的旋律。王立平老师在创作组曲时翻阅了《红楼梦》的所有相关资料和各种不同版本的著作,总结出了整部音乐的感情基调,那就是“满腔惆怅,无限感慨”。正是这部著作,给了作曲家无限的思路和灵感,这部文学著作承载了太多的历史与文化,辛酸与凄凉。他创作的每一首乐曲都经过深思熟虑和反复推敲。王立平老师说过,凡是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让人喜爱的,一定是非常有情感的,有人情味的。《红楼梦》就是这样一部蕴含丰富情感的作品,因此,红楼梦组曲也是倾尽了作曲家全部真诚的情感而创造出来的。如果说曹雪芹是用文字来写《红楼梦》,那么,王立平则是用音乐写《红楼梦》的人。

《红楼梦》当中有许多人尽皆知的古诗词,从作曲的角度考虑如何让这些古诗词插上音符的翅膀,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音乐要符合诗词内容,又要符合情景内容,还要表达出人物内心。《红楼梦》组曲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中国民族音乐。改革开放以来,外来文化迅速驻入我国文化领域,全民开始青睐于流行音乐,甚至许多专业民歌演唱家也去唱流行歌曲,民族音乐在此时失去了自己的方向,失去了自己的市场。《红楼梦》组曲的出现,使广大群众又一次明确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地位,明确了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有着自己坚实的基础,有着自己生存的土壤,中国民族音乐有着自己的表达和呈现方式。而《红楼梦》组曲的贡献不仅仅在于它塑造了剧中人物的形象,表达了情感,而更在于其对中国民族艺术的巨大贡献。

(二)经典文学传承

提起《红楼梦》,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深受国内外文学爱好者的拥趸。与此同时,如“红学”研究等一系列对于《红楼梦》的讨论和探讨也从来没有停止过,《红楼梦》伴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成长。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作品,从其中可以了解到当时的社会形态、物质生活和情感态度,这对于人们了解历史有着很大的作用。“追梦红楼”正是在研究《红楼梦》的基础上,将作品中的恩恩怨怨通过音乐表现出来,给人以另一种形式的享受。这样的演出让人们不仅能够看到《红楼梦》,还能够听到《红楼梦》,将心里的《红楼梦》具象成一个个音符,能够更深入的直击心灵,触发情感。

在87版《红楼梦》播出的时候,就造成了万人空巷的景象。人们期待着《红楼梦》的播出,感慨于其中的情感纠葛,为其中的人物流泪。也是在这种过程中,人们熟悉了《红楼梦》,走入了古典文学的大门。其实,不仅是《红楼梦》,其余三大名著,包括其它一些经典作品都被改编成了电影或电视剧,得到了全国人民的广泛关注。正是在这些影视作品的推动下,我国的古典文学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可以说,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承。“追梦红楼”以一种新的表现形式来表现古典文学作品,通过音乐这一全人类共通的艺术来传播传统文化,其作用是巨大的。这样的演出不仅仅传扬了民族唱法和民族器乐,更是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了中国传统艺术。将文学与音乐汇聚在一起,“追梦红楼”做到了这一点,并取得了成功。

(三)培养民族文化自信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实力迅速增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与国之间联系密切,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之间的交流。流行音乐风靡全国,西洋音乐逐渐成为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中的主流,民族民间音乐文化的地位也逐渐下降。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提倡五线谱教学,欣赏西欧浪漫主义音乐,学习西洋乐器。人们越来越西化,缺少本民族文化的支撑,精神上缺乏信仰,因此民族自信和民族认同感也在一代一代人中减弱。人们喜欢西洋音乐、喜欢流行音乐,但唯独就是不喜欢本国、本民族自己的音乐,觉得民族民间音乐不高尚、不典雅,甚至瞧不起自己本民族的文化。

究其原因,是人们不了解自己的民族文化。但是,只有了解后才有兴趣,才会想去探究背后的原因。正如《易经》,当中蕴含着哲学等学问,但是由于它难懂,许多人研读不透彻,因此,了解《易经》的人仅占很小一部分,普通人很少有真正去接触、研读《易经》的。高校中部分课程会涉及到《易经》当中的内容,学生们均表示出对此的兴趣,同时,教师加以正确的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其真正内容,这样一个过程会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激发学生自主探索兴趣,在这一兴趣的支撑下,学生们会自行研究,自行探索中国博大精深的古老文化,研习过后,会对我们的民族和国家产生敬畏感和民族自信心。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排练和演出红楼梦组曲是用另一种方式来感受民族文化,感受民族音乐。在此之前,很少有学生乐团会练习底蕴如此深厚的组曲,这套组曲的练习,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演奏技术技巧,另一方面,给予了学生们极大的精神财富。他们通过演奏一首首乐曲,了解了每首乐曲的内容,更加热爱自己手上的民族乐器,深刻体会了民族器乐演绎民族音乐时的情感流露。首师大音乐学院青年民族乐团在指挥李刚副院长的带领下,走过了大大小小无数场演出,每场演出座无虚席,一票难求,演出结束,听众坐在音乐厅里久久回味,不愿离去。许多80、90后的听众在看完音乐会之后立刻买了原著去解读、去品位,主动去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民族民间文化,这无疑潜移默化的影响了人们的精神领域,使人们对于经典、对于我国民族民间文化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会对我国产生崇敬之情,激发人们爱国之情,增强人们民族认同感和民族文化自信。

三、“追梦红楼”对美育发展的启示及未来发展道路

(一)对高校美育价值

此次赴台湾交流演出令我们感受到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我们同处于一个国度,但全国各地却有着不同的文化,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类型的交流不仅仅是文化上的交流,更是人与人的交流和沟通。此次音乐会受到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师生们的热捧,许多当地民众更是对此次演出强烈追捧,不远万里驱车“追”到文化大学来,再次品读经典。所有演出结束后,文化大学的学子们追随着李刚老师求学问道。这场演出给人以美的感受、美的欣赏,美在旋律,美在乐曲,美在表演,更美在内涵,给人美的浸染,使人感受其中。这也正符合当下国家所倡导的美育精神。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将美育定义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美育要做到提高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高校中,尤其是师范类院校,培养的是我国未来优秀的人民教师,因此,在师范类高校中,美育显得更为重要。但是,就目前全国高校来看,虽然国家一再强调美育重要,但依旧对美育工作重视不够。各学科依旧还只重视知识的传授,智育的训练,缺少对美育的渗透,美育课程开不足开不齐。师范类高校是培养教师的摇篮,如果准教师们对于美育都无动于衷,对美毫无感觉,又怎么能去培养中小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因此,对全国一代又一代中小学生的美育工作,大部分责任要落在师范院校当中的准教师们身上,只有教师自身素质过硬,美育意识明确,才能将美育工作全面铺开。

“追梦红楼”的演出和训练过程给了高校一个很好的启示,虽然演出只是展示美育工作成果的一种表达形式,但是台前,他们能够给人展示美,台下,教师及演奏员们教学相长,共同体验美,共同探索美的内涵,美的更深层寓意。这也完全符合国家所规定的美育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在排练过程中,学生们提升了自己的审美素养,丰富了个人情感,温润了心灵,激励了精神,能够使自身内在更加升华。“追梦红楼”的演出可以说为高校教育树立了一个正确的风向标,也是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在高校中,应多开设美育课程,举办美育活动,使高校学生接受美育,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摆正对待美育的观念。

(二)高校美育路径启示

“追梦红楼”音乐会是一个标志性的引导,在未来的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相信“追梦红楼”团队依旧会不断纳入新鲜血液,持续追梦。之所以“追梦红楼”能一直坚持,是因为李刚老师的坚持,由此看来,学校领导者对美育问题的认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更应该加强组织领导,领导层面重视美育,学校的美育工作才能全面开展。要加强高校美育制度建设,坚持深化美育综合改革,研究完善的学校美育工作相关规章制度,使美育制度规则体系能够适应实践发展的需要。

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美育还包括美术、舞蹈、影视、戏剧、文学等多个方面,并且,每一方面都不是完全独立的个体,学校应建立起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共同促进美育工作发展。

另外,众所周知高校内分各个院系,这也就相当于专业定向培养,所学内容只与专业有关,专业外课程一概不学。这是历来已久的分科制度,不在此过分强调其利弊,但是,国家需要一专多能的人才,高校在培养人才时,应适当增加美育课程,以艺术课程为主体,各学科相互渗透融合,重视美育基础知识学习,增强课程综合性,加强实践活动环节。高校各类社团百花齐放,教师可以稍加管理,将音乐、美术、舞蹈、影视、戏剧、戏曲、文学融合进去,学生自行组织各类活动,如画展、排练戏剧、排练舞蹈等等。通过课上讲授、课下活动的形式,让美育真正走进高校学生,并发挥美育的作用。

我国传统文学、艺术作品比比皆是,作为华夏儿女,我们应该立足于本民族文化土壤之上,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热爱祖国,品读经典,将经典永世传承。

(三)美育发展未来趋势

美育承担着千年育人大计,我国未来会更加重视各级学校的美育工作,在不久的未来,将可能会形成由高校到基础教育的美育课程体系,各级学校也会增加各类美育活动、实践活动,如以戏曲、书法、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高校及中小学校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儿童歌舞剧等群体性活动。各地也都开发利用当地的民族民间美育资源,搭建开阔的美育平台,拓展更大的教育空间,整合社会美育资源,用美育将高校与中小学以及社会紧密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会审美,懂审美,爱审美的能力。通过美育教育,也可以进一步继承与传播我国民族民间传统音乐,保护我国本土文化。■

猜你喜欢

红楼乐团红楼梦
红楼菊花会
红楼摆摊
红楼女排
论《红楼梦》中的赌博之风
从《红楼梦》看养生
《〈红楼梦〉写作之美》序
红楼:曲终人散,一片白茫
滚烫的交响灵魂
别样解读《红楼梦》
管乐团的高兴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