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调查及研究
2017-10-11崔久剑陈仁高
崔久剑 陈仁高
摘要:针对如皋市老龄化现状进行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进行调查,呈现区域内老年人对公共体育服务各因子的满意程度,发现:区域内老人對场地设施、组织活动、信息服务满意度较高,而对体质监测和信息服务满意度较低。基于此提出合理建议,为地方公共体育服务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老龄化 公共体育服务 满意度
根据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评价标准——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比达到7%或者60岁以上老年人人口占比超过10%的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据统计,截止2015年,我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达到了2.22亿,占总人口的16.15%,随着中国各大城市步人老龄化阶段,老年人的相关问题也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老年人身心健康是晚年生活的基础,而老年人对公共体育服务的需求情况,是反映区域内公共体育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针对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给等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成为近年公共体育领域研究的新方向。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针对县域老年人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进行调查分析,从场地设施、组织活动、健身指导、体质监测、信息服务等维度,呈现需求现状,反思为辩,提出相关对策,助力公共体育服务领域的研究。
南通如皋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北翼,是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还是国际自然医学会评选的世界六大长寿乡之一,下辖11个镇,2个街道,1个工业园区,2016年底常住人口为125万人,其中60岁以上人口为37.55万,占比为26.1%,为严重老龄化地区,针对本地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的研究具有典型意义。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通如皋市辖区内部分60岁以上居民为调查对象,以他们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通过对中国知网、如皋市体育局、统计局等相关网站收集研究所需资料;运用spss13.0对问卷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进行定量分析;聘请专家对问卷的效度进行检验,评价结果显示基本完善率均达到96.08%;采用实地以及邮寄委托方式,针对居民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454份,有效率90.8%。
2现状分析
本研究针对如皋市辖区内部分60岁老人进行公共体育满意度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从调查对象统计情况可以看出:如皋市被调查老人中,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男性超过女性,这主要受到家庭分工所限,女性家庭成员一般承担较多的家务,体育锻炼时间相对少于男性;被调查老人中,学历主要为高中及以下学历,受过高等教育的仅占28%;收人情况显示,被调查老人的收人大多为2001-3000元,这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体育消费能力。
2.2老年人对公共体育服务满意度情况
2.2.1老年人对场地设施满意度
统计数据显示:如皋市辖区内老年人对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满意度较高,达到86%,说明该区域场地设施设置较为合理。在调查走访中,针对需要改善的调查选项中,集中在场地的更新维护、绿化以及增设场地等。
2.2.2老年人对组织活动满意度
老年人对组织活动满意度也较高,但在访谈中,不少老人提出要增加体育活动次数及种类,希望社区基层在组织和管理上发挥主导作用,充分挖掘资源,建立体育健身活动的长效机制。
2.2.3老年人对健身指导满意度
调查对象中,对于健身指导的满意度相对较低,也反映出健身指导工作并未得到老年人的认可,整体工作水平不高。很多老年人的健身指导往往是活动者之间,真正有组织的健身指导覆盖面较少,健身项目的选择、锻炼方法的选择、活动强度的控制等方面缺乏科学的指导。
2.2.4体质监测满意度情况
体质监测方面,被调查对象中,59.9%的人未参加过体质监测,而参与过的对象中,满意度则较高。普遍反映对体质监测工作不是很了解,国民体质监测点分布较少,不利于老人及时了解自身身体状况,无法实时掌控和调整健身方案和运动处方。
2.2.5信息服务满意度
老年人对公共体育信息服务的需求满意度非常高,如皋市通过各种媒体及政府网站及时进行公共体育服务相关信息的发布,得到了比较高的评价。但从老年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层面,这一群体了解本地区公共体育服务信息的渠道还相对比较传统,主要集中在电视和报纸,其他新型媒介使用率相对较少,这也受限于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和年龄段。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区域内老年人公共体育场地活动地点主要集中在公园、公共体育场所,主要活动时间集中在早晚时间段,他们对公共体育服务场地设施满意度较高,希望进一步增加场地设施布点。(2)区域内老年人对组织活动满意度较高,但希望发挥基层组织自身优势,进一步丰富活动的次数及种类。(3)老年人对健身指导的满意度不高,缺乏健身指导工作网络,尤其是针对老年人群体的健身指导。(4)区域内体质监测工作满意度最低,反映出区域国民体质监测工作覆盖面不够。(5)老年人对信息服务的满意度较高,能及时获取相关信息,但渠道相对单一。
3.2建议
(1)公共体育场地设施是开展体育活动的基本条件,走访中可以发现,多数场地设施相对简单,而且很多设施不适合老年人使用。建议当地政府结合实际情况,增加财政投入,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合理添置公共体育设施,针对性地增加老年人专用设施;此外,学校及具有丰富体育设施的单位,可在科学规划的前提下,采用政府适当补贴的方式,增加开发程度,提高体育设施的使用率。(2)针对老年人公共体育特点,建议各级政府及体育相关单位,要建立健全各级公共体育组织,做好财力、人力的保障工作;充分调研,先期了解老年人的体育需求,做到有的放矢,提高组织活动的指向性;活动之前,要充分挖掘各地特色,结合传统活动和特色项目,大力宣传,提高活动的参与度。(3)针对居民对体育指导的满意度情况,建议加大体育指导的密度,建立指导网络,定期进行科学的健身指导工作,提高居民接受体育指导的满意度;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养,结合地方社区及高校资源,在社区中对体育活动先进分子进行培养,采取高校中的体育社团和健身指导需求单位相结合,通过一定的培训,让体育社团的骨干队员行使体育指导的职能,丰富体育指导的形式。(4)加大国民体质监测的布点工作,提高受益人群的比例,扩大覆盖面。开拓资金渠道,改变依靠拨款、自筹、捐赠及体育彩票公益形式,适当引入盈利性机构参与监测工作,政府进行监管和规划,对数据和效果进行过程管理监测,保障体质监测工作的健康开展。(5)进一步扩大体育相关网络资源的开发力度,针对辖区内老龄化现状,在开展公共体育信息服务建设的基础上,着力打造符合老年人年龄、生活习惯的智能网络开发,在老年人集中开展体育活动的场所安装智能体育信息服务终端,结合个人智能终端,打造立体的公共体育信息服务体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