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探析

2017-10-11李光茂

求知导刊 2017年2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李光茂

摘 要:新常态下,“90后”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他们是社会新风尚的倡导者和引领者,如何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社会都值得关注的问题。文章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出发,认清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所发挥的功能,从而真正发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效的作用。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一、思想政治教育在培养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觀方面发挥的功能

1.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内在修养

对“90后”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质是调节净化其内心,也就是适当调控大学生的情绪心理,对人际关系进行有效调整,从而使大学生的品德觉悟得到提高,内在修养得以养成,从而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思想政治教育对“90后”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引领是一种微观调控,教育大学生树立良好的利益观念,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

2.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优秀传统文化

市场经济利益的驱动难免会给社会道德造成损坏,比如失信、不赡养老人。同时在文化多元化背景下,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正义与邪恶、吃苦与享乐等多种矛盾夹杂而来,“90后”大学生价值选择面临困难,稍不注意就容易判断错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必须积极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让“90后”大学生学会辨别并自觉抵制腐朽文化。

3.有利于锻炼大学生的知行能力

一般而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需要遵守一个基本逻辑:认知→认同→践行。而大学生对价值观的认知还很肤浅,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要善于把握薄弱环节。“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以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为主要突破口,增强他们的理论修养,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觉追求,然后去践行,提高其实践能力,最终使认知、认同和践行三者处于阶段性稳定和平衡发展的状态,从而提高“90后”大学生的知行能力。

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加强“90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

1.以校园文化为环境熏陶,着重培育强化理性认同

校园文化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的重要阵地,对大学生的价值追求有着较强的导向作用和熏陶作用。高校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把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和各个方面,延伸到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先进大学文化的指引作用,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中增进理性认同。

2.占领网络阵地,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引领作用

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优势,适应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形势,善于运用网络传播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网络服务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学校多个部门都开通了微信平台和官方微博,在QQ、微信、微博等网络互动平台上进行互动式培养。另外,大学生记者团向师生定期推送电子报刊、校园信息,宣传报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型人物和事迹,产生可敬、可亲、可学的示范效应。

3.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树立服务化的教育理念

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变被动为积极主动,热诚为大学生服务。因此,实效性就是要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贴近实际、贴近大学生,从身边的事件中来加深对理论的认知。通过“三支一扶”和志愿服务,强化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及时了解基层,深入体验生活,不断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90后”大学生在感受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校可以每年组织师生参观毛泽东、刘少奇纪念馆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使学生树立服务理念,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参考文献:

[1]覃轶珊.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的过程模式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4(4).

[2]张世忠.创新高校理想信念教育的路径选择[J].江淮论坛,2013(3).endprint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价值观核心
智慧校园在中职学校校园文化中的建设与应用
我的价值观
持续深化校园文化建设 助力基础教育阶段人才培养
新生态学校的校园文化
价值观(二)
价值观(一)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每月核心经济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