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柳河入海口水域越冬鸟类及其对航班影响调查
2017-10-11慈嘉
慈 嘉
(大连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辽宁大连 116033)
春柳河入海口水域越冬鸟类及其对航班影响调查
慈 嘉
(大连国际机场飞行区管理部,辽宁大连 116033)
为保护越冬鸟类,避免对航班造成危害,采取直观等调查方法对春柳河入海口的越冬鸟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区内有越冬鸟类8目、9科、18种,4 000只左右,平均每平方千米有越冬鸟类约2 850只,普通鵟是该区越冬鸟类的天敌。在该区越冬的鸟类由于飞行高度远低于航班飞行高度,且活动少等原因,不会对航班造成危害,航班也不会对越冬鸟类造成伤害。
大连;春柳河入海口;越冬鸟类;航班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南部,东临黄海,面向广阔的太平洋,西临渤海。春柳河由大连市区的甘井子区金三角区域发源,流经沙河口区春柳地区,注入黄海西部的大连湾海域。春柳河的入海口区域南边为大连造船厂,北边为钻石湾居民区,距离大连机场东下滑航线约1 200 m。该区为不规则的长方形,海域面积为1.39 km2。每年冬季,有很多鸟类在该入海口区域越冬。为了解这些越冬鸟类的种类及数量,避免对航班安全造成影响,并对其保护,2014-2016年连续3个冬季对该区域的越冬鸟类及其与航班的关系进行调查。虽然国内已有水鸟调查报告[1-3],并有黄海有关区域水鸟的调查报告[4],但迄今未见我国北方入海口越冬鸟类及其与航班关系的调查报告。
1 调查方法及时间
1.1 调查方法
1.1.1 直观法
肉眼直接对水鸟的种类、数量、活动行为及其可食动物和植物等进行观察记录。
1.1.2 夜间器察法
夜间借助夜视仪对鸟类的栖息及活动情况进行观察记录。
1.1.3 挖掘法
利用铁锹挖掘入海口淤泥等,对其中的动物性食物进行观察记录。
1.2 调查时间
每年11月20日至翌年3月10日为冬季调查时间。3个冬季共进行了82 d的调查。其中调查时间为5:30-7:29,7:30-12:00,12:01-16:29,16:30-20:30。
2 调查结果
2.1 种类及数量
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结果见表1。春柳河入海口区域有越冬鸟类8目、9科、18种。其中包括水鸟6目、7科、16种,非水鸟2目、2科、2种。每天能在该区观察到鸟类4 000只左右,平均有越冬鸟类约2 850只·km-2。在这些越冬鸟类中,红头潜鸭的数量最多。
2.2 活动行为
在春柳河入海口越冬的18种鸟类中,其中12种是在水中活动、觅食和停息的,苍鹭、黄嘴白鹭、砺鹬和白腰草鹬4种只在浅水中觅食,或靠近水边的区域停息;普通鵟和白鹡鸰只在水边觅食和活动,有时也在水边的草地上活动。在晴朗、风力4级以下的天气中,6种鸭类在日出前70 min左右开始在水中游泳觅食,在傍晚日落后60 min左右结束活动,在水边进行夜间休息。3种鸥类每天开始活动的时间比鸭类晚10~20 min,傍晚结束活动的时间比鸭类早10~15 min。在水中活动、觅食和停息的12种水鸟中,黑喉潜鸟、小鸊鷉、凤头鸊鷉、红头潜鸭、普通秋沙鸭和鹊鸭6种都是潜鸟,每次觅食都要潜入水下捕食;其中黑喉潜鸟和凤头鸊鷉要潜入较深的水下觅食,而小鸊鷉只能潜入较浅的水下觅食;其它水鸟只在浅水中边游泳边觅食,或者站立在水中或水边觅食。6种潜鸟很少飞行,即使偶尔受到惊扰进行飞逃,也多是紧贴水面进行短距离的飞行。
表1 春柳河入海口越冬鸟类种类和数量调查统计
2.3 天 敌
在11月下旬至翌年3月上旬,每天调查中都会观察到2~3只普通鵟在该入海口岸边活动。在退大潮期间,停息在岸边的黑尾鸥、红嘴鸥和绿头鸭等鸟类群体较大、数量较多时,先后4次观察到普通鵟突然快速扑向鸟群进行猎食的行为。其中2次捕食到1只起飞慢、飞速慢的黑尾鸥。在该入海口的东南边,还发现了正在吃红头潜鸭尸体的普通鵟。以上事实表明:普通鵟在该入海口的岸边越冬,是以鸟类为食的。所以,普通鵟既是春柳河入海口的越冬鸟类,也是该区鸟类的天敌,会对其它鸟类造成伤害。但是,普通鵟捕食的多是老、弱、病、残的个体,或吃掉病死水鸟的尸体,这又有利于防止疾病的传播和种群的优化。
2.4 食物的种类
调查表明,该区生长分布着较多越冬鸟类的食物,对主要的食物种类进行统计,结果见表2。在该区共生长分布动物性食物7种(类)和植物性食物6种。这说明该区越冬鸟类的动植物食物丰富。
2.5 对航班的影响
近年来多有鸟类对航班造成影响的报道[5-6],尤其是在航班下滑航线附近活动的鸟类,往往会对航班造成危害。反之,航班也会对航线附近的鸟类造成伤害。所以,国家民航局将机场周边和下滑航线6 km的区域定位净空区。这说明在6 km的范围内活动的鸟类容易引起鸟击事件。因此,上海浦东机场为减少鸟类带来的安全隐患,在距离该机场15 km的九段沙进行种青引鸟,建立浦东机场引鸟生态区[7]。从这角度看,春柳河入海口冬季有4 000多只鸟类整天在该区活动,该区距离大连机场东下滑航线仅1 200 m,越冬鸟类会对航班造成危害,航班也必然会对越冬鸟类造成伤害。但是,多年来调查统计结果却证明,在该区越冬的大量鸟类未对大连机场东下滑航线上的航班造成危害,每天在该航线上飞过的200多架航班也未对该区越冬的鸟类造成伤害。
表2 春柳河入海口越冬鸟类主要食物调查统计
在距离航线仅有1 200 m、每平方千米有越冬鸟类约2 850只的春柳河入海口,多年来未发生由冬季鸟类造成的鸟击事件,也未见航班对在该区越冬的水鸟造成伤害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是:①潜鸟很少飞行。在该区越冬的鸟类约半数为潜鸟,潜鸟很少飞行。②越冬鸟类飞行活动少。在越冬时期,由于寒冷和刮北风等原因,这些鸟类飞行活动大为减少,即使飞行,一般都在入海口区内飞行,不会飞到1 km以外的大连机场东下滑航线上。③飞行高度低。在该区活动的鸟类冬季常见的飞行高度多数都在10 m以下,即使少数种类的一般飞行高度达到了40 m,也比在该区附近高度为200 m左右的下滑航班低得多。
3 建议
3.1 防止水体污染
从春柳河上游流入入海口的水是居民区的生活污水,近年来由于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不仅导致流入入海口的污水量不断增加,而且其中的洗涤剂等污染物也随之增加,这将造成整个入海口出现水质逐渐恶化的现象。因此建议大连市有关环保部门,要在春柳河入海口的最上游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对进入海口的污水进行处理。这样不仅能改善该区水质,优化环境,还能使越冬鸟类获得健康食物,为避免越冬鸟类染病提供保证。
3.2 禁止捕捞和采收
尽管在调查期间,从未观察到人们有意打扰、伤害在该区越冬鸟类的现象,但由于该区丰富的鸟类动植物食物中,除了水丝蚓类外,其它12种也是大连市民喜食的美味,因此在进行调查的82 d中,只要赶上退潮时间,在入海口浅水区和岩石上就会出现3~5个赶海人在这里捕捞花蛤等食物,采收紫菜等海菜。这不仅出现了人和越冬鸟类争食、减少了越冬鸟类食物的现象,而且在捕捞和采集过程中也干扰了越冬鸟类的正常活动和觅食,对其产生了不良影响。因此建议,有关部门要制定相关制度,采取安排专人监督管理等有利措施,禁止在该区进行捕捞和采收活动,避免发生人鸟争食的现象,保证越冬鸟类的自然食物来源,并防止人为打扰。
[1]刘明宇,吕永通,温世生,等.辽宁沿海水鸟调查报告[J].野生动物,1993,(3):16-17.
[2]高明.鸭绿江河口水鸟调查报告[J].动物学杂志,2000,35(3):26-30.
[3]马朝红,马书钊,温世生,等.河南河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段水鸟资源调查[J].四川动物,2008,27(5):902-904.
[4]杜江,姚永春,王志为,等.东港市鸟类资源调查报告[J].辽宁林业科技,2002,(1):17-20.
[5]李卫东.中国民航飞机鸟击事件统计分析与研究[D].西安:西北工业大学,2005.
[6]栗牧怀,李海.减少鸟害事件保障民用航空安全[J].民用经济与技术,2000,(5):52-54.
[7]陆健健,何文珊,童春富.浦东国际机场生态建设与民航飞行安全[J].上海建设科技,2005,(1):33-35.
(责任编辑:苑 辉)
S718.63
A
1001-1714(2017)05-0036-03
2017-03-17
慈嘉(1981-),女,工程师,主要从事机场驱鸟研究。E-mail:cijia@dlairpor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