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县级林地变更试点方法探讨

2017-10-11

辽宁林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图斑林地林业

李 丽

(本溪满族自治县林业局,辽宁本溪 117100)

县级林地变更试点方法探讨

李 丽

(本溪满族自治县林业局,辽宁本溪 117100)

为了探索县级林地变更调查的技术方法,该文以本溪县为试点,运用3S技术、数据库技术,对林地范围、管理属性、林地保护等级、蓄积等变化图斑和因子进行了变更,形成了林地现状数据库,分析了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结果,总结了试点工作取得的主要经验,并分析指出了试点工作存在的问题。

林地变更数据整合;蓄积变更;动态变化

本溪县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是在林地“一张图”的基础上,按年度开展的林地范围和林地利用状况等内容的变更调查,提高林地监管能力,加强林地保护利用管理,为本级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基础数据和技术支撑。根据国家林业局《关于做好全国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办资字[2013]82号)要求,按照辽宁省林业厅统一安排部署,依据《辽宁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工作方案》和《辽宁省林地年度变更调查技术方案》,本溪县在2012年林地年度变更调查试点的基础上,开展了2013年林地年度变更工作。通过开展全县林地变更调查试点工作,探索林地变更调查技术方法。

1 变更技术路线

在确保林地“一张图”的图形属性以及关键因子属性不调整的前提下,将其与森林资源档案数据进行整合。以整合后的数据成果为基础,结合最新一类连清、二类调查等资料,修正林地落界“一张图”数据,形成本期林地本底数据库。收集变更间隔期内林地范围、地类和管理属性等变更资料,应用前后期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对因改变土地用途增加和减少的林地地块,以及林地范围内地类发生变化的林地地块,通过遥感判读区划,现地调查核实,核实调整林地界限(国土数据)等技术手段,掌握林地变化的空间分布、主要林分调查因子和管理属性变化信息,获得林地变更最终结果。

2 变更方法

2.1 数据整合

在“林地一张图”空间数据不变的基础上,重新标准化属性数据结构,通过空间对比分析将“资源变档”数据属性整合到标准化数据结构中,根据一系列合理化的规则对整合过程加以约束,并支持关键因子控制和多环节人为干涉属性修正,对于两套数据空间对比分析结果差异大的小班,需要借助外业补充调查采集属性因子,整合后经过数据唯一性、代码合法性、数据完整性、域值合理性、逻辑正确性等检查形成一套新的“林地一张图”数据,作为林地变更的基础数据。

2.2 资料收集

收集各林业经营单位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库、林地落界数据库、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图、各林业经营单位的经营管理资料(如人工更新造林、各类森林采伐、征占用林地审批资料、林权变化资料)。

2.3 矢量化林业经营管理资料

林业经营管理数据矢量图层分别按植树造林、森林采伐、林业工程、占用征收、林业案件、森林灾害、权属变更、森林类别、规划调整等类型建立,并进行坐标系统的转换,以满足国家要求。将矢量化的林业经营数据按ID号与台账数据进行关联,建立与林业经营管理矢量图斑相对应的属性数据库。林业经营管理矢量图斑求算面积与台账记录面积相差超过±10%的,检查核实后备注。

2.4 国土衔接

将国土数据和林地变更数据进行空间叠加分析并拆分多部件,生成两套数据衔接的参考图层。参考图层中添加面积(MJ)字段和衔接地类(LDDL)两个字段,设置正确的地理空间参考,计算每个斑块的面积;选择林地变更数据中的林地地类,将国土数据的地类编码的取值赋值给LDDL;选择林地变更数据中的非林地地类,且国土数据的地类不是林地的,将国土数据的地类编码的取值赋值给LDDL;将面积大于700 m2,并且国土地类与衔接地类不一致以及国土地类为空的图斑筛选出来,即满足图斑区划条件,国土部门地类与林业部门地类不一致的,形成两个部门数据的差异图层,进行现地核实。

2.5 遥感区划

根据本期林地数据库的地类属性以及本期遥感影像特征,抽取一定量的小班,每景选取3~5条路线进行踏查全县主要影像色调、地貌类型等,按有林地、灌木林地、无立木林地、其它林地及非林地5种类型建立判读标志。根据所建立的判读地类标志,结合辅助资料如森林采伐、造林、占用林地等相应资料,对照两期影像,判读区划出林地发生变化的图斑。

遥感判读区划采取双轨制判读,1人判读区划后,由另1人结合第1人的判读结果再次判读。两人判读结果不一致的,根据遥感影像变化特征共同商定,最终形成遥感判读区划矢量图层。

2.6 核实调查

外业核实采用平板电脑进行,可以实现外业调查全程无纸化操作。调查人员可以根据当前所处位置的GPS导航,优化调查行进路线,提高外业调查效率。同时,前期数据处理时可以对部分因子进行提前录入,现地核实后再进行简单修改,尽量减少野外调查时间,提高调查数据的准确性。

①与林业经营管理资料对应的变化图斑,图形变化一致,只需要补充调查内业核实无法确认的部分因子。

②与林业经营管理资料不对应的变化图斑,核实图斑是否真的发生变化,特别是林地转变为非林地的图斑,若现地确实发生变化,对变化图斑的位置、界线进行确认或修改,调查并记录相关属性因子。

③遥感影像未反映的变化图斑和没有遥感影像覆盖地区的变化图斑,参照有关设计或验收资料,或者进行补充调查,记载图斑形状、位置及相关属性因子。

2.7 蓄积变更

未发生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小班运用生长模型进行蓄积更新,对于蓄积进界小班要现地角规测树确定蓄积量,记载林分调查因子。对于仅因自然原因引起的林木树高、胸径、蓄积量等小班属性因子的变化,采用林分生长模型分别树种组和区域进行数据更新。由于人为活动或自然灾害导致小班蓄积发生变化的根据现地实际情况进行数据更新。

3 变更成果

3.1 林地动态变化分析

本次林地变更调查工作中,全县共变更1 943个图斑。引起林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造林更新、森林采伐、规划调整、占用征收、毁林开荒、自然因素和调查因素等。

全县林地转为非林地减少的林地面积为424.12 hm2,占林地总面积0.16%,主要分布在高官乡、小市镇、草河城镇、田师傅镇和南甸镇。其中有林地转为非林地350.69 hm2,灌木林地转为非林地0.03 hm2,无立木林地转为非林地103.1 hm2,宜林地转为非林地9.8 hm2,非林地转为未成林地增加了39.5 hm2,详见表1。

表1 林地与非林地动态转移统计 hm2

3.2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

本次林地年度变更调查地类变化面积1734.38hm2,变化原因为造林更新、森林采伐和占用征收。其中造林更新变化112.14 hm2,占变化面积的6.5%;森林采伐变化265.59 hm2,占变化面积的15.3%;占用征收变化1 356.65 hm2,占变化面积的78.2%(表2)。

林地面积总体上略有减少,这主要是由于矿藏开采、规划调整等建设占用征收林地所致。尤其是有林地减少的面积较大,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应对有林地进行更加有效的管理,以防止林地减少。

表2 林地变化原因分析统计 hm2

4 主要经验与存在问题

4.1 主要经验

通过开展林地变更试点工作,在国家林地变更方案的指导下,结合县区森林资源实际情况,研制出适合县区自身的林地变更方法。

①利用空间叠加分析,将林业部门和国土部门两套数据进行衔接,纠正双方区划偏差,摸清两部门之间的差异,掌握了林业自己的家底。

②在林地变更过程中,采用“全国林地变更试点软件”,结合县区自身数据特点,不断修正数据字典和属性数据逻辑关系的定义,丰富和完善今后全省林地变更的工作内容。

③整合了森林资源档案数据和林地“一张图”数据,并调查了蓄积发生变化的图斑,保证了林地“一张图”数据的现势性和准确性。

4.2 存在问题

①遥感影像数据质量不高,影响了林地变更工作质量。个别遥感影像不清晰或时间较早,变化地块体现不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地变更质量,增加了现地验证和矢量化的工作量。

②坐标转换后的矢量数据与实际存在一定的误差。

③林地变更工作经费不足,需要国家林业局给予专项经费。

[1]王文武,张小伟,陈晟.浙江省县级林地变更调查试点技术方法探讨[J].华东森林经理,2013(3):71-73.

[2]徐庆玲,巨文珍,张伟,等.广西县级林地变更调查试点技术方法[J].林业调查规划,2014(6):66-68.

(责任编辑:苑 辉)

F326.2

A

1001-1714(2017)05-0063-03

2017-02-27

李丽(1976-),女,工程师,从事林业调查设计工作。E-mail:fw20070104@qq.com。

猜你喜欢

图斑林地林业
欢迎订阅《林业科学研究》
地理国情监测中异形图斑的处理方法
基于C#编程的按位置及属性值自动合并图斑方法探究
《林业科学》征稿简则
《林业科技》征稿简则
土地利用图斑自动检测算法研究
land produces
图片新闻
明水县林地资源现状及动态变化浅析
浅谈明水县林地资源动态变化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