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学生”孟子
2017-10-11彦氏
文/彦氏
“问题学生”孟子
文/彦氏
孟子,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孟子特别善于提问,他不生硬照搬书本上的知识,总是带着问题去学习,甚至对古代先贤的很多说法也常常提出质疑。
先贤的话就一定对吗?
孔子是一位非常重礼法、重孝道的哲学家,他曾提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的观点。孔子在礼法方面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他也严格按照这种立法原则来教育自己的孩子,以至他的儿子见到他都倍感拘谨。不仅如此,孔子更是提出了“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的孝道观念。大体意思就是:“当一个人的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父亲的做事风范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一观念说明父亲的权力是非常大的,不仅在父亲生前,子女要绝对服从父亲的意志,就是父亲去世了,子女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不能违背父亲的意愿和做法。
对于孔子这种强调绝对服从“父权”的说法,年轻的孟子就提出了质疑和挑战。孟子在课堂上就和他的老师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辩论。他说:“父亲做的事情不一定都是对的,如果对父亲的做法一味盲从,一旦父亲犯了错误,那不就贻害子孙了吗?”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有理有据,孟子还举出了大禹治水的例子,他说:“上古时期,洪水泛滥,部落首领派鲧去治理洪水。鲧用石头、泥土不断加高堤坝,想要遏止洪水,结果决堤时,洪水俯冲下来造成了更严重的水患。鲧的防洪措施彻底失败,后来鲧的儿子禹继承了父亲未竟的治水事业。他一反父亲围堵的做法,转而四处修通水渠、掘开水坝,放水归流,使得四方洪水顺势东流入大海。然后他又沿途指导百姓将居所迁往地势高的地方,在水流湍急的地方修高湖、发展水利,在水流缓慢的地方建村落、开垦农田。这样既治理了水患,又发展了生产、改善了民生。如果禹不改变父亲的治水方法,而是一味地‘三年不改其志’,那恐怕天下人都成了水中鱼虾啦!”孟子的这番雄辩,老师和同学们都很认可。
子产并不是一位合格的官员
子产主持郑国政务,非常爱护百姓,听取百姓的意见,他甚至还经常用自己的船送百姓过溱、洧两河。世人对子产这种亲民的做法非常赞赏。孟子对此却又有不同的看法。孟子评论说:“子产虽然能给百姓私恩小利,却不懂得公平正大的政事原则。就拿过河这件事来说,在农闲的时候,可以组织百姓修桥,一个月可搭一座独木桥,两个月就能建成可通车舆的桥,如此一来,两岸百姓就不必为过河而烦恼了。君子只要能处理好政务,即使鸣锣开道,招摇过市也无所谓,何必守在河边,用船将每个过河的百姓送到对岸呢?而且即使当政者真心想取悦每个人,时间也不够用啊!”
由此,孟子反驳了孔子对子产的评价,他认为子产“惠而不知为政”,意思是说孔子赞扬子产这个人很贤德是对的,但是,子产并不懂得怎样做一名合格的政府官员。
孔子有一位很出色的学生叫子产,孔子曾经赞扬他,“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认为子产能够秉持君子之道。
尽信《书》不如无《书》
《尚书·周书》中记载:武王伐纣时,战争进行得十分惨烈,在牧野之战中甚至发生了大规模屠杀。书中讲到:“甲子昧爽,受率其旅若林,会于牧野。罔有敌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大概意思是:甲子日清早,商纣王率领他浩浩荡荡的军队,与周武王会战于牧野。他的军队却没有抵抗武王的军队,前面的士卒反戈向后面攻击,因而大败,尸骨成堆、血流成河,血多得甚至可以漂起木杵。读到这里,年轻的孟子又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实施仁道的人放眼天下没有对手,仁道的周武王讨伐极不仁道的殷纣王,战争应该是一边倒的局面,商朝的军队一触即溃、土崩瓦解,怎么会死那么多人,血流成河甚至能让木杵漂起来呢?这肯定是写史书的人太夸张啦!
果然,我们仔细翻阅《周书》还是能够找到较为详细的记载: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扰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斗志全无,纷纷倒戈,再加上身后联军的战车、甲士、步兵的层层进攻,商军仅仅抵抗了一天就全线崩溃了。这场战争是一场仁者之战,所谓的作战,基本上就是在抓俘虏,战争的场面应该不至于像“流血漂杵”那般惨烈!
孟子在读《尚书》的时候,曾对书中关于“牧野之战”的记载提出了质疑。
可以看出,孟子并不是死读书、读死书,而是能够提出自己的见解,把书给读活了。正是因为孟子读书时能够思辨,一边读圣贤书、一边兼收并蓄,最后才能学诸子百家之长而成一家之言,成为战国时期的伟大思想家。
彦氏,吉林大学文学博士,曾在北京、上海、浙江、福建、广东等地游学10年,将语文、历史、国学、书法融会贯通,创立“彦氏私学”,用新国文、新私塾的理念教授国文、宣讲国学,普及作文、书法知识,其新颖的教学方法受到学生们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