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岚皋县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进展及对策

2017-10-11余方白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9期
关键词:陕南肉羊月龄

余方白

(岚皋县畜牧兽医中心,陕西岚皋 725400)

岚皋县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进展及对策

余方白

(岚皋县畜牧兽医中心,陕西岚皋 725400)

岚皋县作为陕南白山羊主产区,自2010年开始,全县开展了品种选育及杂交改良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从岚皋县陕南白山羊的改良现状及杂交改良模式效果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当地实际,为山羊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陕南白山羊 品种改良 杂交

岚皋县位于陕西省最南端,东临平利,西接紫阳,南临重庆,北连汉滨,属亚高山林粮牧区,海拔在331~2640m,全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水草丰茂,天然草场5.27万hm2,可利用面积5万hm2,年产优质鲜草380万t,现有耕地面积4万hm2,年产农作物秸秆18万t,理论载畜50万个单位,加上25°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还草,实施林草间作0.2万hm2,合计理论载畜超过60万个单位。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优质羊肉需求量越来越大,肉羊产业逐渐成为岚皋县养殖业的支柱产业。

岚皋县养羊历史悠久,主要以饲养本地地方品种陕南白山羊为主,作为陕南白山羊的主产区,农民有着养羊的传统的习惯。但多年来,由于饲养管理粗放,近亲繁殖严重,出现了羊只个体变小,发育不全,经济效益不高等现象,针对这一情况,县上业务部门先后进行过小规模的提纯印复壮、引进关中奶山羊、布尔山羊进行改良试验,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

1 发展现状

陕南作为白山羊的主产区,素有养羊的习惯,岚皋县从1949年的3000多只到现今的年饲养20万只,山羊产业逐渐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产业之一,数量的增加同时体现了养殖技术及品种的提升。自2010年被评为国家肉羊体系示范县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为开发肉羊产业的发展潜力,提升养殖效益,及时制定了《陕南白山羊品种选育及改良方案》,成立了品种杂交改良研究小组,建立了2个陕南白山羊保重示范基地,自2010~2016年,先后引进了纯种布尔山羊种羊300只,关中奶山羊200只,主要用于陕南白山羊的杂交改良。

2 采取的主要改良措施及效果

2.1 建立陕南白山羊核心繁育群

自2010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选取了5个镇25个村建立了100个陕南白山羊选育核心群,2013年又建成了2个陕南白山羊保种场,以从事于陕南白山羊的提纯复壮、品种选育为主。截至2016年底,全县纯种陕南白山羊数量达到5.8万只。

2.2 制定杂交改良计划,进行改良试验

经过陕南白山羊杂交改良小组研究决定,陕南白山的杂交改良主要以“布关陕”三元杂交模式和“布陕”二元杂交模式两种,随即先后引进了纯种布尔山羊300余只、关中奶山羊200只,进行了杂交改良实验。

2.2.1 “布关陕”杂交模式

“布关陕”杂交模式是指用纯种关中奶山羊作父本,陕南白山羊作母本,得到的杂交一代作为母本,再于作为父本布尔山羊杂交,得到的三元杂一代作为商品羊。(如图1)

图1 三元杂交改良模式

2.2.2 “布陕”杂交模式

“布陕”杂交模式是指用布尔山羊做父本与陕南白山羊母本杂交,得到的杂交一代作为商品肉羊。

图2 二元杂交模式

2.2.3 杂交改良效果对比

据统计,三元杂交一代和二元杂交一代各方面性能特征较白山羊均有所提高,三元杂交一代其初生重可达到3.63kg,3月龄体重可达19.46 kg,6月龄体重可达32.30kg,12月龄体重可达46.45kg,其3月龄胸围、体长、体高分别为63.4cm、54.7 cm、56.8 cm,6月龄胸围、体长、体高分别为72.2cm、67.5cm、69.2cm,12月龄胸围、体长、体高分别为82.2cm、74.4cm、73.2cm。

二元杂交一代初生重可达到3.03Kg,3月龄体重可达16.60 Kg,6月龄体重可达27.45 kg,12月龄体重可达40.33Kg,其3月龄胸围、体长、体高分别为54.1 cm、46.7 cm、48.5 cm,6月龄胸围、体长、体高分别为70.1 cm、57.0 cm、58.5cm,12月龄胸围、体长、体高分别为75.1 cm、65.5 cm、66.5 cm[3]。

从表1中可以看出,相同月龄下,杂交后代体尺体重远远高于陕南白山羊纯繁后代[23],从图3可以明显看出相同月龄杂交后代体重要高于陕南白山羊后代,其中三元杂交后代体重要高于二元杂交后代体重,二元杂交后代体重高于陕南白山羊纯种后代。

表1 两种杂交模式后代和陕南白山羊不同月龄体重、体尺的比较

2.3 宣传推广

杂交改良实验数据表明,“布关陕”三元杂交后代生长性能明显高于陕南白山羊纯种后代,其优点是三元杂交后代生长速度快,饲料利用率高,但是生产周期较长,投入成本较高。而“布陕”二元杂交,生产周期短,技术操作简单,养殖效益明显,实用性强。岚皋县在宣传推广时,主要以“布陕”二元杂交为主,并在全县范围内宣传推广。

2.4 实际改良效果

据统计,2016年全县出栏山羊105713只,羊肉产量1767t,平均胴体重16.72kg,2010年出栏山羊76931只,羊肉产量1178t,平均胴体重15.31kg。通过杂家改良后,2016年全县山羊平均胴体种比2010年增加了1.41kg,全县山羊产肉水平明显提高。

3 存在问题及对策

3.1 主要存在的问题

3.1.1 杂交模式单一。岚皋县在陕南白山羊杂交改良上,主要有“布关陕”“布陕”两种杂交模式,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布陕”二元杂交用时短、操作简便、投入成本低、见效快,大部分养殖户均以“布陕”二元杂交模式为主,虽取得一定的效果,但从肉羊产业发展来看,杂交模式单一,山羊生产性能得不到充分的开发利用,不利于长远发展。

3.1.2 缺乏人力财力。陕南白山的杂交改良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的支持,近年来,虽然县政府部门比较重视,但财力有限,加之人员配备不足,使得改良工作开展较慢,改良范围较小。

3.1.3 销售市场局限。自2014年7月农业部出台《关于加强活羊跨省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后,各地对活羊跨省调运监管更加严格,出省销售活羊成本大幅提高,而岚皋县所处的陕南片区没有山羊定点屠宰场,若要跨省销售羊肉及其产品则需将活羊运输至西安或关中等地经行屠宰检疫后才能销往外省,运输成本太高。岚皋县虽然不是小反刍兽疫的疫区,但是受农业部有关规定所限,本地山羊均是销往本省,销售市场太局限,导致近几年的羊肉价格呈下降态势,农民的发展积极性不高。

3.2 对策建议

3.2.1 积极探索多元杂交模式。陕南白山羊杂交遗传属于加性遗传,建议在二元杂交模式和三元杂交模式的基础上进行多元杂交试验,积极探索出理想实用的杂交模式。

3.2.2 争取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投入力度。县级畜牧部门加强对山羊选育改良项目的争取,制定出相关的优惠政策,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养。

3.2.3 加强三元杂交模式及多元杂交模式的推广。在肉羊生产中,应该积极推广“布关陕”三元杂交模式,鼓励养殖户从事山羊三元杂交及多元杂交改良,提升陕南白山羊生产性能,达到增加养殖户养殖效益的目的。

3.2.4 延伸产业链,搞活市场。积极开展羊肉及其产品的加工开发,利用岚皋县天然富硒的优势资源,开发打造富硒山羊肉品牌,引进一批规模大、档次高的畜禽产品精深加工企业,进一步延伸山羊产业链,提高产业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1]董焕清,朱荣文,倪世军,等.布尔山羊与陕南白山羊杂交优势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04,23(6):9-10.

[2]张榜,张晖,李正时,等.布尔山羊与陕南白山羊杂交效果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03,22(6):30-31.

[3]张贤平,余方白,胡晓燕.岚皋县林下肉羊产业发展情况调查与建议[J].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1):22.

[4]李成斗.陕南白山羊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1,30(5):95-96.

[5]吴宏伟,方圆意.陕南白山羊品种退化的成因与对策[J].畜牧兽医杂志,2013,32(1):75,78.

[6]张军.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肉牛、肉羊养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6):92-93.

[7]蔡俊波.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进展[J].中国畜禽种业,2015,(4):53-55.

[8]唐友学,刘永学,张忠珍.陕南白山羊品种改良试验研究与应用[J].当代畜牧,2015,(9):24-26.

[9]董焕清,杨清智,倪世军,等.布尔山羊、关中奶山羊、陕南白山羊三品种杂交试验对比分析[J].家畜生态学报,2005,(2):46-48.

猜你喜欢

陕南肉羊月龄
提高肉羊繁殖率的综合性技术措施
肉羊养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舍饲西门塔尔母牛育成期和青年期养殖模式分析
小于胎龄儿0~24月龄体格生长状况分析
湖州33月龄男童不慎9楼坠落上海九院对接“空中120”成功救治
小口径岩心钻探技术在陕南地1井施工中的应用实例分析
党建地图·陕南
肉羊快速育肥综合技术
文化生态视角下的陕南民歌保护与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