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环节中的几个问题
2017-10-10石慧
石慧
摘要:在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当中,游戏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式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但是在实际运用游戏教学的过程当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在本文当中重点阐述了游戏理论与幼儿园游戏教学环节中的几个问题,以期能够给予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游戏理论;幼儿园游戏教学;问题
对于儿童而言,由于其具有喜爱玩乐的天性,因此,游戏是儿童较为喜爱的活动方式,因此,在对幼儿教育教学当中,必须充分运用儿童的这种心理特性,来创设多样化的有益于儿童身心健康成长的游戏,让儿童能够通过寓教于乐的游戏的方式,来有效的开发智力、学习知识,增强体能;并借助于集体游戏当中需要与他人进行合作,来较好的的学会与他人如何进行交往、如何来进行合作。因此,通过参与游戏活动,能够促进儿童获得全面的发展。同时,游戏也蕴含着极其重要的教育因素,能够让儿童受到良好的教育。[1]由于游戏具有教育的特性,因此,也被有效的导入到幼儿教育当中。但是当前在幼儿教育当中的各类幼儿游戏,却具有较多的问题,笔者将对此在以下进行阐述。
一、幼儿游戏理论
1、精神分析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强调早期经验对健康的成年生活的重要意义,强调游戏对于人格发展、心理健康的价值;他们对儿童的模仿游戏及象征性游戏、角色扮演的研究,引发人们注意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性;该学派将游戏作为心理治疗手段的研究,引起了心理学家对人格发展的深入研究。由于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发端于精神病学,所以该学派的游戏理论带有明显的临床诊断的色彩,在强调个体游戏的生物性的同时忽略了其游戏的社会性。从而使研究缺乏客观性和普遍代表性。
2、认知发展学派。第一、儿童是游戏的主体,儿童可借助于游戏来学习知识,并有效的构建起自身的知识体系;第二、儿童可借助于游戏,来进行自主思考与自主学习,并进一步来理解与掌握在游戏当中所学的知识;第三、让儿童在身心的两个层面都能够同时的获得知识;第四、儿童可借助于游戏来获得学习的兴趣,快乐的学习知识;第五,儿童可借助于游戏来学习到如何來获得自立生活的实践经验。认知发展学派的游戏理论,只强调智力对儿童游戏发展的单项影响,忽视了社会生活,特别是文化、教育在儿童认知、智力发展中的作用;只强调儿童个体与环境交往的影响,而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作用和影响。总之,皮亚杰将儿童游戏与认知描述为单向发展关系,有失偏颇。最近,国际上教育、心理学家们对人的多元智能理论的研究成果,可以拓宽和弥补这方面研究的不足。
3、游戏的生态学派。生态心理学家对游戏研究的独特之处是:他们对游戏的发生和发展的阐述,并不停留在简单的自然描述上,他们认为儿童游戏也是儿童的社会生态环境,他们想了解生态环境(他们的家庭、儿童保育中心、同伴群体与社区)如何影响儿童行为。例如,通过游戏教学是否能有效促进儿童的阅读水平。目前,游戏的生态学理论还是一门新兴起的学科,其理论还不完善,需要我们再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二、幼儿园游戏教学环节中的几个问题
1、主导价值认识不足。在以往传统的教育认知上,大都会将儿童游戏视作具有两面性的事物。儿童游戏有时时教师对儿童进行奖励的手段,有时则是成为了儿童玩耍的指代。有时幼儿的表现较好时,教师就会说:“你今天的表现非常好,自己去玩游戏吧!”有时幼儿的表现不佳之时,教师就这样说儿童:“你整天就知道玩游戏,也不认真的学习。”对于幼儿而言,游戏是其对社会进行认知与理解的一个学习途径,对幼儿的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游戏,能够让幼儿获得较好的启发与教育,如果教师能够在游戏当中导入具有启发性、开放性的学习内容,就能够更好的让幼儿从游戏当中来感受到生活当中所具有的真诚、善良、美好的价值观。但是,在当前人们在认知儿童游戏的导向价值方面产生了误区,因此,难以有效的彰显出游戏教学自身的教育性。在幼儿园的日常教学当中,经常会出现,有一些教师将游戏教学变成了自我的表演舞台,有教师来完全主导游戏教学,教师编创游戏活动,让幼儿来进行参与,但是在游戏活动当中,必须完全依据教师的意图去进行游戏;有一些教师却将游戏来作为训练幼儿的方式。[2]
2、基本要求把握不准。我国传统文化倡导的是“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山有路勤为径”的苦读苦学的精神。此种传统的学习思想,至今仍然影响着人们的学习观念,在幼儿教育当中评价幼儿是否成功的标准是学习成绩,但是却将游戏视作是不必要的一种学习方式。家长评价幼儿园“好与坏”的重点也以孩子学到什么知识为标准,我们常听到家长对儿童最关心的话是:“老师今天上课教了什么新知识。”由于对游戏教学的基本要求的涵义、内容、具体操作等缺乏了解,致使大部分幼儿教师对游戏教学的评价流于形式,或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幼儿的品德、常规等方面,或把评价的重点放在儿童的知识学习上,甚至在不了解幼儿游戏水平高低的情况下给出结论,这样不仅与游戏教学的基本要求大相径庭,而且不利于幼儿发展,挫伤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3、根本方法认识不清。如果教师在教学当中不能真正的认知幼儿的学习兴趣,就会不恰当的去干预幼儿游戏,从而会使幼儿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在幼儿园所开展的游戏当中,有一些教师不注重幼儿的认知与理解水平、不注重幼儿具有的个体差异性。建设在游戏内容与形式、设置游戏环境、使用场地等游戏环节当中,在大班、中班、小班当中都完全具有同一性;教师在指导游戏方式方法当中,不能够把握住重点,在大班、中班、小班当中都完全都具有相同的指导方法。有些教师不知道教学观察的可操作性做法,由于缺乏观察,教师不能充分了解幼儿的游戏行为,对在游戏中究竟该怎样指导、指导什么存在疑虑,对幼儿游戏的行为不能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使游戏效果不了了之。还有些教师不知如何以积极的自我反思为基础,来分析和衡量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而谨慎地干预和回应儿童的游戏行为。
三、结语
总之,在当前的幼儿教育当中,开展幼儿游戏教学是依据幼儿学习的心理特点,幼儿的认知与理解水平来开展的,幼儿游戏教学能够有效的促进幼儿的学习能力、合作能力、理解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被广泛运用于幼儿教学当中,在开展游戏教学时,必须科学合理的运用好游戏的教学功能,有效的规避游戏教学当中具有的各种问题,从而较好的体现出游戏的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韩绮君. 幼儿园游戏中教师指导的个案研究[D].河南大学,2006.
[2] 龙波. 浅谈幼儿园游戏教学[J]. 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06,(S1):159-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