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白马雪山里的世间精灵 探秘滇金丝猴

2017-10-10局部

云南画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母猴猴群金丝猴

局部

在宛若人間天堂的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生活着一群憨态可掬的“精灵”。它们群体而居,生活在滇藏交界处雪山峻岭之巅的高寒森林中;它们有着一张酷似人类白里透红的面孔,还有一对美丽的红唇;它们就是地球上海拔分布最高的灵长类动物——滇金丝猴。

在世界近200种现存的灵长类动物中,海拔分布超过2000米的寥寥无几,但滇金丝猴却能够生活在海拔4000米以上,坡陡崖深的地区。滇金丝猴体型粗壮,身上的毛又厚又长,背部和肩部的毛长可达150毫米,臀部的毛长可达250毫米。一只成年大公猴体重可达30公斤,几乎是雌性的两倍。然而,它们的寿命却很短,一般在20年左右。滇金丝猴的数量极其稀少,全部的野外种群数量仅为2300多只。猴群通常由15到20个家庭组成,每个家庭似乎是一个自治的单位,若干个家庭形成一个族群,数个族群合在一起形成整个猴群。

滇金丝猴的家庭维持着“一夫多妻”的生活,大多由一只公猴,三到五只甚至更多的母猴及其子女组成,每个家庭都有一只强壮的公猴担当保护任务,它往往占据树上的有利位置,时刻保持高度警觉,准备驱逐来犯之敌。除了吃饭睡觉,滇金丝猴每天都会花大约十分之一的时间理毛,理毛是家庭成员之间交流感情的一种方式,母猴最喜欢理毛,不光理自己,还经常帮助别的家庭成员理毛。更为特殊的是,滇金丝猴的公猴也经常参与理毛。

除了独特的“一夫多妻”制,滇金丝猴的饮食也堪称独特。随着海拔的升高和植被类型的变化,滇金丝猴的食物种类有很大的变化,开春季节,滇金丝猴会下到在2500米至2700米的沟谷,觅食阔叶树的嫩芽、嫩叶和花瓣。每到竹笋萌发的季节,滇金丝猴会来到在2700米至3000米的针阔混交林,寻找刚发芽的竹笋。海拔3000米至3800米的地带,是云杉、冷杉树为主的寒温性针叶林,这是滇金丝猴活动的主要区域,在食物十分匮乏的冬季,在云、冷杉树上附生的松萝便成了滇金丝猴的主要食物。由于松萝的生长十分缓慢,需要10到20年的时间才能自我更新,因此,猴群就像游牧民族一样,为了寻找新的觅食地,有时需要迁徙10到20公里的距离。

尽管经过多年来护林员的悉心照料,白马雪山保护区的滇金丝猴部分猴群并不太怕人,但它们依然小心谨慎。一有陌生人的声音,滇金丝猴就不动了。在维西塔城萨马阁自然保护区大草坪观景台,我们倚着一棵大树,凝视着对面的树林,大气都不敢出,等了许久,用望远镜和长焦镜头才能勉强看到几个一跃而起的身影迅速在林间闪转腾挪。巨大的树冠和藤蔓在天空中织成一张绿网,密密匝匝的,偶尔天才漏出一个蓝色的洞,阳光透出来照在不远处的一片缓坡上。猴群似乎找到了它们认为惬意的栖息地,不再在山林里跳跃奔走,在我们附近,上上下下都是它们灵活的身影,这一刻,我们也不停地转动身体,环顾四周,按动快门……endprint

猜你喜欢

母猴猴群金丝猴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嘲弄别人可不好
印度猴群杀人母亲与4个孩子遇难
深山里的精灵——金丝猴
猴子吃灵芝
悬崖上的猴群
金丝猴的日记
跨越物种的母爱
猴群逸事
猴子嬉戏的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