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茅盾《蚀》三部曲中的“时代女性”形象

2017-10-10肖元

戏剧之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三部曲茅盾形象

肖元

【摘 要】茅盾写于大革命时期的《蚀》三部曲,描写了一系列的“时代女性”形象。她们与传统女性不同,这些人物本身,人与人、人与环境上的种种矛盾和对比,也就成了相互区别的标志。这样的“时代女性”形象系列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不仅影响着茅盾后期的创作,也对后来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关键词】茅盾;《蚀》三部曲;时代女性;形象

中图分类号:I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223-02

一、《蚀》三部曲中“时代女性”的形象特点

《蚀》三部曲中“时代女性”都正处于人生中最美好的年华,外貌非常漂亮,身材好,而且懂得如何穿着打扮,又受过高等教育,在思想上很有自己的看法。这样的女性,在年龄上、外貌上、思想上,都表现出一种全方位的美。作者采用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等多种方法,充分展示了“时代女性”身上的美,给读者以强烈的印象和感受。

在时代女性美丽的外表下是他们强烈的女性觉醒意识,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对爱情都已经有了新时期女性的气息,他们拒绝包办婚姻,用自身的行动表达对男权主义的反抗,女性已经不是男性的附庸和玩弄的物品,此时的女性已经有了自己的理想,已经不愿成为低人一等的女性,“用真心去对待男人,犹如把明珠丢在粪窖里……我就用他们对待我的法子回敬他们。”[1]正是不沉沦于爱情,她们才追求理想,追求光明。如曾经做过政治工作的张曼青“略感到几分疲倦”,在还没完全绝望时拿出全部的热情追求教育救国路线,但命运弄人,一次次失败、幻灭,这样便使他们一次次陷于迷茫,绝望中,即使在最后一部《追求》中也没有找到最终追求的最好方式。

二、茅盾《蚀》三部曲中“时代女性”的矛盾冲突

茅盾刻画人物有一个常用的手段——把人物放置在种种矛盾的冲突对比之中。这包括人物自身内在的思想、行为的矛盾,人物与人物之间的矛盾,与外界环境的矛盾等。单个人物是拥有矛盾思想、矛盾行为的人;人物与人物之间也是有对比、有矛盾的;从大背景来看,人物与大的社会环境也是有矛盾的。这些矛盾就像一张大网,把想要追求光明的女性牢牢控制在网里,想要出来,但无奈自己就活在“大革命”的矛盾时代中。

(一)女性内在矛盾冲突。茅盾认为,一个人的性格,不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而是在生活中逐渐变化发展的。固定不变的一副嘴脸,固定不变的性格,就会显得单调、死板、程式化、机械化,并且会脱离实际生活里的人物。他指出,“有些作家,在一个人物出场的时候,并不把这个人物性格的各方面,一下子就写完,好比画一张一笔的画相。”[2]一篇文章沒有矛盾冲突构不成好文章,描写一个人物的性格没有矛盾冲突,也就成不了一个真实的人。

在《幻灭》中,静女士自身性格的矛盾冲突引人入胜。刚出场的静女士是敏感多思、富于幻想的,认为爱情是庄严、圣洁的。可是在经历了与抱素的恋爱失败后,她变得“没有思想,过去的,她不愿想,将来的,她又不敢想”[3],经过漫长的斗争期,她变回到中学时期的她——勇敢、自信、热情、光明,同时也敢于为革命做出贡献。这一系列的矛盾冲突,使静女士的形象生动起来,她仿佛就成了我们身边的某个人,有自己的影子也有身边其他人的影子。在静止不流动的时间点上,静是矛盾的:她不自觉会多愁善感,但意识到之后又会“憎恨”这些思想;她既渴望纯洁的爱情,又不敢掀开两性关系的面纱看个究竟;她想要猛强留下,但“天性中的利他精神”又活动起来,她就是这样一个有矛盾思想、行为的女性形象。

(二)女性人物之间的矛盾对比。上述说到,茅盾认为人物描写要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茅盾认为,“某一阶级有其典型的性格,这是不错的,但不能说同一阶级的人物的性格就像一个模子里铸出来似的彼此完全相同。”[4]为了达到这种“异”,茅盾采用了人物之间的矛盾对比的手法。

《幻灭》中的静女士和慧女士就像水和火,静富于幻想,悲观消极,温柔圣洁,就像水做的林黛玉一样愁苦与自怨;慧刚果自信,爽快乐观,她敢于向那些使她伤心,并想毁灭她的男人进行报复,犹如《红楼梦》里面泼辣果敢的王熙凤。

《动摇》中的孙舞阳更是一个有着独立个性的时代女性,在革命斗争十分激烈的小县城里,爽快活泼独立的她,对政治生活负责,并有自己的政治立场。在她放荡不羁的身体下是对世俗的挑战,在变得“太快,太复杂,太矛盾”的世界里,她不是犹豫不决、怀疑消极,而是全身心投入到政治运动中。她妩媚、洒脱、开朗、机智的性格在与方太太的对比中,似乎更胜一筹。从描写中,也能看出茅盾对孙舞阳这类时代女性是有偏爱的。相比之下,“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才算是对的……迷失在那里头了”的方太太则使人感觉到她已经失去了朝气,她带有更多中国传统女性的影子,所以给人更多的是怜悯。孙舞阳“主外”和方太太“主内”的差异,以及性格上的不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仔细分析起来,三部作为一个整体来看,“时代女性”在两性关系上也是有差异的。慧女士是“自从被一个姓弓的骗上了手而又丢下以后”,她就毫不顾忌地设圈套。孙舞阳似乎是出于本能,只顾自己的消遣和享乐,却“决不可因此使别人痛苦”。章秋柳这个“有名的恋爱专家”,则认为“玩弄男性是女性的道德”。

无论是人物自身的矛盾,还是与他人的对比,最终都是为了告诉读者,无论哪种人物性格,无论哪种处事原则、哪种恋爱心理,只要人物生存的环境还是这个“大时代”,最终的命运只能是失望,即恋爱不得、改革不得、追求不得。

(三)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小说里面的环境,有广义的也有狭义的。一般所谓的“环境”,是故事发生的场所,人物生存的氛围。这就是狭义的“环境”。这样的“环境”就是为了人物的需要(或为故事的需要),等于是在人物周围添置了“布景”和“道具”。从广义上看,作品的环境是指故事发生地点的社会环境,包括故事发生特定地区的大的社会关系和时代背景,例如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和文化教育组织、风俗等。茅盾认为,“应当写出而且必须写出的,就是这样广义的环境。”[5]“这是一篇作品托生的母胎。”[6]endprint

猜你喜欢

三部曲茅盾形象
茅盾手稿管窥
低年级写话“三部曲”
茅盾文革期间撰写回忆录
日杂志总结出轨者“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