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师在新课改学习中的变化

2017-10-10高小雨

戏剧之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教育观念评价方式新课改

高小雨

【摘 要】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教师在新课改学习中的变化。首先介绍了新课改,什么是新课改,以及它的主要内容、基本理念;其次阐述了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观念、教学方法、教师行为和评价方式的变化;最后提出教师在新课改学习中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教育观念;教学方法;教师行为;评价方式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205-01

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新课改的主要内容包括有转变课程功能、改革课程结构、改革课程内容、改善学生学习方式、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以及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

新课程标准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的全面推进,广大教师的教学思想和观念有了明显转变。新的课程体系给教师留出了充分驾驭教材的空间和余地,因此教师在新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观念、行为、角色都随之发生了变化。

一、教育观念变了

长期以来由于升学压力,老师注重传授知识而轻视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对象的接受能力和教学结果,如“填鸭式”教学,学生如同仓库一样,只知道存储知识,始终把分数看得很重,分数高就是优等生,分数低就是差等生,得高分得到家长的表扬,反之受到责骂……新课程的学习,使得教师思想观念发生改变,树立起正确的教育观,不把分数当作唯一标准,不会过分注重知识的灌输,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把德育放在首位,注重学生兴趣的培养,不再是高分低能,旨在培养出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二、教学方法变了

教师教学方法发生了大的变化,“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营造和谐师生关系。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是课堂的引导者、帮助者。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而是走进学生心灵的真诚的合作者。“凡是能让学生想的就让学生想,凡是能让学生读的就让学生读,凡是能让学生做的就让学生做”,尊重学生,真正做到良师益友,让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与学生真正做到“共生共补”。

三、教师行为变了

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四点要求,即服务、调控、反思、合作。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不再是包讲、包问、包写,而是以学生为中心,即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在活动中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向学生提问,学生积极发言,交流自己的感受。课堂教学模式变成了一种合作的方式,合作學习,通过选择不同的提问对象,提不同的问题,学生答疑解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相互反思,从而更好地学习新知识。

四、教师评价方式变了

传统的教师评价只重结果,以分数定成败。学生考得好,分数高,“一好遮百丑”,老师也可以评奖晋级。新课改后,评价功能多样化,不单与奖励挂钩,全面涵盖德、勤、能、绩等内容,全面评价提高发展性建议,标准多样化,以鼓励为主。例如本来学生成绩为56分或者58分,但是教师评价为65分,以鼓励激励学生为主。评价过程互动化,教师不再是唯一的评价者,而是采取多元评价,如学生自评、互评,以及综合评价等,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面对新课改,给教师提出应对策略

新课程实施以来,教师的行为发生了变化,要想促进教师的教学行为,应从两方面努力,一是教师的主观努力,力求转变教学行为,如加强课程意识,寻求对新的教学理念的自主反思,以及在教学过程中遵循目的性原则、行为组合性及协调性原则。二是从改善与创造客观条件入手,改革现有评价制度,增强外部环境的激励作用,消除大班额问题,促进课题师生互动等。

参考文献:

[1]罗鋒艳.新课改中教师角色与评价的新变化[J].职教论坛,2004,(26):11.

[2]傅道春.新课改与教师行为的变化[J].人民教育,2001,21(12):32-33.

[3]纪金.浅谈新课改中教师行为的变化[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3,21(3):20-21.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育观念评价方式新课改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美国化学课堂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带来的新思路
浅谈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
新课改对立德树人的思考与实践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