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瞪眼家伙”的“丑”与“美”

2017-10-10曹玮

戏剧之家 2017年17期
关键词:锣鼓家伙肢体

曹玮

【摘 要】屯留县的“瞪眼家伙”是中国民间文化的一朵奇葩,它是上党地区民间锣鼓舞蹈的缩影。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形式。“瞪眼家伙”是植根与民间乡土传统文化艺术中的稀有品种,“上敲下打,左顾右盼,龙飞凤舞,来龙去脉”是其动作的走向总纲,本文仅从动作入手,以动作的“丑”和心理“美”方面进行分析,来深入地了解“瞪眼家伙”。

【关键词】瞪眼家伙;动作特征;“丑”;“美”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135-01

一、瞪眼家伙

“瞪眼家伙”产生于清代以前的屯留县东史村并一直流传至今,属于祭祀舞蹈的一种,当地百姓农历正月十五至十八日到庙里祈福,为神仙献歌献舞,所献的就是“瞪眼家伙”。单看名字就不难想像它独特的表演形式,“瞪眼”不难理解,是演员间互相瞪大眼睛为主,同时配合各种表情和肢体动作来表演的一种方式。“家伙”在当地俗语是指“锣、鼓、镲、铙”等敲打类器乐。

“瞪眼家伙”还有一个传说,相传清光绪三年大旱的第二年当地获得大丰收,为了感谢神灵的保佑恩赐,村民便敲锣鼓感谢。人們都笑逐颜开、兴高采烈并互视会意,敲锣拍镲者竟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甚至相互拍打、瞪眼传情。这便有了“瞪眼家伙”的名称,在当地又名“一更催”“草圪节”。

二、瞪眼家伙的“丑”与“美”

(一)“丑”动作对称流动

“瞪眼家伙”表演时,是通过演员丰富的面部表情,特别是配合“瞪眼”和“随意”的肢体动作来表演的。怒目而视,笑脸相迎,鄙视挑衅,扮鬼脸是常出现的几种表情,而肢体的动作方面则没有具体的要求,完全随着情绪的高低起伏和舞伴情绪的变化而变化,强调互相对比和配合是最主要的特征。

“瞪眼家伙”的表演多以群舞形式出现,但所有演员基本可以分两人为一组,互为配合,一方做跳跃的动作,另一方就要做低蹲的动作;一方做左方向上的动作,另一方就要做反方向上的对比动作,周而复之,互相对称。可以想象,在这种运动规律下,没有经过专业舞蹈训练的演员们,基本上是以生活中的自然形态进行表演的。生活中的各种动作、表情、情绪都是即兴表演的一部分,没有排练,没有程式化的动作。

“瞪眼家伙”是植根于民间的艺术,群众是创作者,也是传承者,悠久的历史说明其丰富的生命力。村民在表演时,锣鼓镲铙敲起来,抒发欢愉的情绪是最主要的,男女老少自由组合,二人为一组,动作即兴发挥。单脚跳瞪眼、蹲地仰头、左右晃身瞪眼、前后互换位瞪眼、互相转圈瞪眼等,动作和表情都极具喜感,无一例外充满了诙谐和幽默。

“丑”是动作的外在表现特征,而“瞪眼家伙”原生态式的抒情性是支撑动作“丑”的内在核心与动力!

(二)“美”在心里的情感

1.交流情感。传统“瞪眼家伙”的表演时间一般都集中在每年正月十五前后,这个时间也是农村过年闹红火的时候,东史村有句俗语:“红火好不好,就看家伙闹不闹”。闹起“瞪眼家伙”,东史村可谓是全村老少集体参与,烧香、放炮、唱大戏一样都不少,处处洋溢着春节的欢愉气氛。这对于忙碌了一年的全村来说,回乡团圆,闹红火,迎接美好的新年才是真正的最开心的事情。

进入到现代之后,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群众文化生活的需要,“瞪眼家伙”的表演时间也发生了一些改变,比如在村里办红事的时候,主家都会请“瞪眼家伙”出来闹一闹,增加喜庆的气氛;但无论演出的时间如何变化,“瞪眼家伙”的身影总是与喜庆欢愉的身影相伴,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抒发愉悦的一种途径。

2.古拙技艺美。“瞪眼家伙”有着天然的古拙朴实之美。在屯留这方水土中,历经2500多年历史的屯留县人民,用勤劳、质朴、憨厚朴实的民风孕育出了具有质朴风格的“瞪眼家伙”。时代更迭,诞生于“祭祀”性质的瞪眼家伙,在现如今虽然已不再行使其作用了,但其表现形式和内容仍然被保留了下来,这就使得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其表演时的那种强大的声势和气场所带来的震撼。

草帽头上戴、草裙腰间围、脚蹬柳叶鞋;头人领路开道、镲铙中间摆、墩鼓压后方。村民在大鼓的引领下,手持镲铙,在互相的上下、左右、前后跳跃表演时,会瞬间吸引你的视觉。古朴简单的生活动作,充满了诙谐、幽默、搞笑的气氛,在一瞬间会让你忍俊不禁,而在另一刻整齐划一的动作和队形变化则给我们带来严肃和庄重之感,仪式性极强;配合着震耳欲聋的锣鼓镲铙伴奏和有规律的敲击,更会让演员和在场的观众在一瞬间感受到其强烈的视听冲击,不自觉地被带入其欢快的情绪之中。

三、结语

与传统优美的舞蹈相比,“瞪眼家伙”的动作表现方式是另类和独特的,作为山西民间舞蹈艺术中的一朵奇葩,“瞪眼”是其最主要的表现方式,它与肢体配合而形成各种幽默、搞笑的动作,带给人们的却是一种“丑”与“美”的享受,在感受其浓郁壮美的表演之时,我们思考更多的是其表演形式之下的本质特征:“丑”在外表,“美”在心里,古拙朴实,技艺超群。

猜你喜欢

锣鼓家伙肢体
邵伯锣鼓小牌子
形迹可疑的家伙
两个“坏家伙”
肢体写作漫谈
民族音乐“如何教”VS“怎么学”——以民乐合奏《丰收锣鼓》一课的教学为例
不讲理的家伙
龙潭八牌锣鼓的概况与保护
VSD在创伤后肢体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
Action Speaks Louder Than Words 你对肢体语言了解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