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网络文学IP改编现象
2017-10-10闫梅
闫梅
【摘 要】当前网络文学IP改编的作品在影视剧市场上占有较大的比重,网络文学IP改编逐渐呈现常态化。优秀的网络文学作品除去自身优质的故事内核外,受众基础与资源优势,也是能够被影视作品改编的重要因素。本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网络文学IP改编电视剧现象的分析,探讨其优势与不足,以期能对中国电视剧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关键词】网络文学;IP改编;电视剧行业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7-0116-01
一、IP改编的现状
“IP”即是指“互联网IP(Intellectual Property),意为知识产权,主要由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三个部分组成,一般是由投资者通过购买互联网文化产品版权,并用于开发电影、电视剧、游戏、版权商品等一系列基于IP衍生的产品。”[1]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为网络文学作品的影像化呈现提供了重要的创作背景,IP资源也成为各大卫视争夺的重要目标。“据统计,2014年共有114部网络小说被购买影视版权(其中90部拍成电视剧,24部拍成电影),有人就此将2014年称作‘IP改编元年(光2016年就有96部IP电视剧和42部IP电影)。”[2]
近些年在荧屏上热播的电视剧,如《甄嬛传》、《花千骨》、《琅琊榜》、《锦绣未央》、《欢乐颂》、《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都是取自网络小说而改编成的电视剧。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日渐发展,呈现出井喷之势,IP资源成为各大卫视竞相争夺的对象。
二、IP改编的优势
(一)故事题材与内核。目前流行的网络小说主要以玄幻、穿越、都市、科幻、探险等题材为主,故事富有想象力与创造性。类型丰富多变,能够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优秀的故事内核与原创力十足的题材选择成为了其盛行的主要原因,网络小说的题材与故事充满新鲜感与原创性,有利于打破目前电视剧内容同质化严重的僵化局面,为电视剧行业带来新的气象。
(二)庞大的受众基础。由网络小说改编的“IP”剧的重要特征在于其先前拥有着庞大的受众群体,这一原著粉丝群体是电视剧的潜在观众,数量可观。究其原因,首先网络小说的创作者大多是以草根为主,这一群体职业类型丰富,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创作,将日常的生活经历转化为文字,贴近生活,为小说营造了真实感与亲切感。其次,在于读者的互动性参与。小说的创作以连载的方式发布于平台之上,可以随时与读者进行交流,构思故事的新走向。受众的参与评论会为小说的创作提供建议与思考,同时也是其达到市场化的重要因素。
(三)资源优势。网络文学作品的受众广泛,较高的知名度也易于IP剧的话题打造,节省营销的资源与力度。网络文学作品改编受到原著粉丝的关注与讨论,能够带动IP剧的宣传与营销,延展品牌效应。知名度较高的IP,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投资方规避风险,得到较高的回报。同时可以借IP资源的知名度整合资源,打造周边产品,诸如漫画、手游、文化衫等,充分利用其潜在的市场价值。
三、IP剧改编面临的问题
(一)小说的还原度与原著粉的忠诚度。首先,小说的还原度决定原著粉丝的忠诚度。网络文学作品以文字为载体,蕴含超强的想象力,将故事架构于虚幻的空间,充分调动读者的想象力。读者根据自身的阅读与经历,代入人生感受,获取不同的审美体验。改编后的IP剧的情节、人物设置及演员的选择等等都会进行定式化处理,对于小说的还原度的把握在某种程度上会打破读者对于小说的想象,无法延续原著粉丝热度,从而会面临原著粉丝的流失问题。
(二)IP改编的频繁现象与题材的同质化。这些年流行的网络小说频频被改编,IP剧繁荣的背后也值得反思。首先,电视剧创作过度依赖网络文学作品,IP改编的剧作过多易造成观众审美疲劳。其次,IP剧的火爆也是影视创作原创力不足的表现,不得不引起业界的反思。另外,活跃于荧屏的IP剧大部分都是以古装、玄幻为主,某一题材剧集火爆容易引起业内机构跟风制作,题材同质化较为严重。另外,小说大部分都是以架空历史或杜撰为主,缺乏史实精神,易误导青少年观众,加上快餐式娱乐观念的推崇,从而导致部分IP剧的艺术性、观赏性欠佳。
(三)原著涉嫌抄袭。由于种种原因,网络文学作品的版权意识与法律还不健全,因而导致很多网络小说都涉嫌抄袭,很多大热的IP剧由于原作具有抄袭的嫌疑而被网友甚至原作粉丝抵制,不利于剧作的宣传营销。同时抄袭的风气不利于网络小说与电视剧行业的良性发展,应当尽快完善相关法律,杜绝抄袭风气与作品。
四、结语
网络文学作品的改编优势造就了IP剧的火爆,为电视剧产业提供了丰富的创作资源,极大地满足了观众多样的审美需要,但其也存在诸多问题值得深思。IP剧改编的还原度与题材的选择及抄袭嫌疑等问题都值得深思,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与解决,以期中國电视剧行业能够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敏.有价值的IP与IP改编[N].文艺报,2016(10):1.
[2]李建强.一个值得关注的影视文化现象——影视IP改编引发热议[J].上海艺术评论,201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