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教材,鉴而生新
2017-10-10
有些文章,描写自然现象(如风、雨、雪等)、地理环境(如森林、高山等)、名胜古迹(如故宫、大雁塔等)的,我们称作写景类文章;有些是描述事物的,如动物、植物等,我们称作状物类文章。因为在写景的同时,往往进行物的介绍描述,因此这类文章统称为写景状物散文。
写景状物是指写文章的一种手法,也是一种写作形式。作者往往有感于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鱼,一山一水,而将所观、所闻、所悟付诸笔端。那么,该如何写作写景状物散文呢?现以陆蠡的《囚绿记》为例,阐释一些写作要义。
一、巧用灵感抓事物
写景状物散文,不同于议论文。议论文是针对某事、某种社会现象阐发自己的观点,而写景状物散文则是有感于自然界的风景或事物,有意去描摹,从中悟出某种道理。所以,写景状物散文不是生抠、硬憋出来的,而应该靠观察,靠灵感。陆蠡写作《囚绿记》不是偶然的,是灵感激发了创作热情。本来是一次普通的入住公寓,但圆窗外常春藤的绿影,却激发了作者的创作灵感,激发了作者对生命意识的赞美与追求,从而写出了精美的散文《囚绿记》。这就启示我们,不管是走在田间野外,还是沐浴阳光雨露,不管是目睹飘零落叶,还是仰观振翅雄鹰,都要注意用心领悟,感受自然的魅力。
二、确定核心明线索
形散神聚是散文的一大特点,意思是说,散文不是散乱在地的珠子,而是串珠,看似各自独立,其实是被一条线索牢牢地拴着。陆蠡的《囚绿记》以“绿”为描摹对象,记叙了作者对“绿”的情感变化。全文共有14个自然段,1—4段写寻绿,5—7段写赞绿,8—12写囚绿,13写放绿,14写念绿。全文紧紧围绕“绿”字展开,思路清晰,线索明确,给人一线串珠之感。
三、善用修辞增文采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散文,更应注意语言的感染力。陆蠡这篇散文,善于运用修辞来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绿色是多宝贵的啊!它是生命,它是希望,它是慰安,它是快乐。”在这里,作者运用比喻和排比修辞,给“绿”下了形象生动的定义。
“有一天,得重和它们见面的时候,会和我面生吗?” 在这里,“面生”将“绿”人格化,具有较强的人文色彩。
“临行时我珍重地开释了这永不屈服于黑暗的囚人。”在这里,“珍重”一词,更是隐含了对顽强抗争精神的敬重和对光明与自由的珍惜与向往;将“绿”比喻成“囚人”,具有深刻的寓意。
“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我开始了解……我开始了解……”“我要借绿色来比喻……我要借绿色来比喻……”分别运用了比喻和反复修辞,增强了文章语言的表现力,使语言更加优美生动。另外,文章由“绿色”到“绿友”到“囚人”,称呼的变化也颇具特色,含蓄地体现了作者感情的变化。
四、用心观察神描摹
写景状物散文的写作要注意用心观察景物或事物,然后用细腻的笔触传神地描摹景物或事物特点。既要抓住景物或事物本身的特点,还要突出其中蕴含的作者情感。《囚绿记》一文,作者的观察和描摹就非常细腻。“绿”刚被囚起来的时候,“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后来“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着原来的方向”,“柔弱的枝叶垂在我的案前”,再后来“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如此细腻的描写,传神地写出了“绿”被“囚”后的境况,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五、感情融注描写中
写景状物散文,不是单单描写景物、事物的特点,应该将作者的爱憎融于其中,因为,没有情感的描写是空洞的,是苍白的。只有将作者的情感融于其中,才能深化文章的主旨,提升文章的感染力。《囚绿记》一文,作者的情感变化是非常清晰的。寻绿时“怀着喜悦而满足的心情”;赞绿时“把我的心等焦了”“欢喜看绿”“我怀念着绿色,如同涸辙的鱼盼等着雨水”等;囚绿时“我渐渐为这病损的枝叶可怜”;放绿时“向它致诚意的祝福”;离开了绿,作者又“怀念着我的圆窗和绿友”。这篇文章,作者感情变化明显,在这样的感情变化中,赋予了“绿”象征意义。结合倒数第二自然段以及本文的写作背景可知,“綠”象征着我怀念的圆窗和绿友,象征着对自由光明的追求,象征着中华民族在日寇的铁蹄下不屈抗争的精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