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学诺奖评委应向东看(热点热评)

2017-10-10周文

环球时报 2017-10-10
关键词:诺贝尔经济学奖政治经济学经济学

周文

2017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昨天正式揭晓。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教授理查德·塞勒获奖,理由是其在“行为经济学”领域的贡献。

为何又是美国人获奖?有人不解,中国这些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背后必然有强大的经济学理论支撑,为何中国人却拿不到诺贝尔经济学奖?

西方经济学的谱系再宏大,也不是经济学的全部。能解决发达国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固然值得称道,但是能解决发展中国家经济问题的经济学同样是人类思想宝库中的明珠。诺贝尔经济学奖只是展示了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地域局限性十分明显。更何况,经济学的科学性和创新性不是因为提出了什么,而是在于它能解决什么。西方经济学在西方经济危机面前屡屡受挫,已经证明其理论具有内在缺陷。

近些年,世界经济版图持续变化,全球增长动力面临大转型,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委们却仍然固执地囿于对50年前经济学的理解,而且仅仅只聚焦于西方发达国家,以致诺贝尔经济学奖几十年来成为为西方人专设的奖项,“退化”成为捧红西方学者的工具。这样的导向和理念,使经济学的研究禁锢于“象牙塔”,越来越抽象化、数学化,最多只能“束之高阁”,变成只是学者们把玩的游戏,由此也使经济学的研究与现实经济社会发展的距离越来越大,对于经济问题的解释力越来越弱。

反观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始终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不断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的境界,在世界经济一片低迷时开创出充满生机的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给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发展典范。

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农村贫困人口多达7.7亿,贫困发生率达97.5%。短短30多年过去,7亿多人摆脱贫困。仅仅2013年至2016年,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9899万人减少至4335万人,年均减少1391万人。中国反贫困斗争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像一盏明灯照亮越来越广袤的大地,让全世界更多发展中国家从中看到了希望和方向。

回望世界,时代的变化以及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分析框架和思维范式,甚至颠覆了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判断。与西方经济学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一开始就不是“象牙塔”中的学问,而是一直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不断创新发展。特别是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不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指导全面建成小康阶段的社会主义实践,而且在执政实践中不断开辟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不断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内容,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活跃局面。

建立在中国经济实践基础上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还在构建和完善中,正在不断展示出越来越大的理论魅力和真理力量。我国学者应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既融通中外,又扎根中国大地,脚踏实地把中国的经济研究好,把中国的经济问题解决好,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发出更多响亮的中国声音。经济学诺贝尔奖颁不颁给中国的经济学家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国对世界有所贡献,特别是为世界经济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是复旦大学教授)

猜你喜欢

诺贝尔经济学奖政治经济学经济学
基于微信公众号的西方经济学教学研究
经济增长总体平稳 经济运行预期稳定
契约内在机制剖析和最优设计
议诺贝尔经济学奖探讨经济发展课题
政治经济学式微了吗?
《导言》和《序言》的区别
雷人的经济学原理
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现代政治经济学》教材出版座谈会综述
读书
自学政治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