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身因素对中职学生课堂边缘表现的影响
——以广西地区中等职业院校为例

2017-10-10

福建质量管理 2017年15期
关键词:边缘化归因边缘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 广西 桂林 541006)

自身因素对中职学生课堂边缘表现的影响
——以广西地区中等职业院校为例

蒙玲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桂林541006)

关注中职课堂边缘学生,聚焦性别、年龄、性格等自身因素对学生课堂边缘化表现的影响,并以此为着点推动学生由课堂边缘向课堂中心转化,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果,提升中职课堂教学质量,实现中职课堂教学目标。

中职课堂;边缘学生;自身因素

职业院校课堂边缘学生指在职业学校的日常教学环境中由于外界客观环境(社会、家庭、学校、教师、同伴等)以及自身原因(性格、身体状况、心理问题等)主动或被动游离于课堂教学中心之外的学生个体或群体。①学生边缘化是课堂当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具有隐形性、主动性和可转化性等特征。中职学生群体正在经历着青春期的转变,课堂边缘化对于中职学生的课堂习得和人格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对教学公平的衡量和教学效果的评价具有重要度量意义。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自身运动的源泉和动力,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针对影响中职课堂学生边缘化表现的自身因素进行调查研究,探究自身原因对学生边缘化形成的影响,为实现课堂边缘学生的转化提供本源依据。

一、研究方法

(一)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广西500名中职院校学生作为被测试者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85份(占77%)。其中,男生为213人,女生172人;被调查学生平均年龄为17岁;一年级学生占147人,二年级学生占186人,三年级学生为52人(中职院校三年级学生多外出实习),调查的中职课堂包含学校日常教学课堂和在实训基地或企业内进行的实训课堂。

(二) 研究工具

1.问卷调查

问卷在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经过编题、试测和反复修正之后,筛选出27个项目,组成正式的调查问卷。问卷中项目的内容主要与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对课堂学习的认识为主,备择选项统一,多为半封闭半开放题,如“是,为什么?否,为什么?”。通过问卷筛选出边缘人特征明显的学生对象,结合班主任的长期课堂观察圈定出的课堂边缘学生,对其进行深度的访谈和交流。

2.访谈调查

采用当面访谈、网络访谈和电话访谈等多形式结合,访谈内容在学生的调查问卷基础上开展,预先列好访谈提纲。此外,还对部分班级班主任教师进行了访谈。

(三) 数据回收和分析整理

问卷调查采取电子问卷的形式,通过联系中职院校教师,由教师组织学生参与问卷调查。问卷填写提交后,直接在系统中生成原始数据,通过整理、统计和分析对数据处理,筛选确定具有边缘特征的学生对象之后,采用访谈的形式对学生对象开展深层的资料采集和分析整理。

二、问卷及访谈结果分析

(一)调查维度

调查以中职课堂学生的性别、年龄、性格、学习兴趣、学习方式、认同感和归因方式七个维度展开。以学生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和课堂受关注度等作为分析判断学生边缘化的依据,并以此作为因变量,分析学生的性别差异、性格差异等自身因素对学生课堂边缘化形成的影响。

(二)结果分析

1.性别因素对中职学生课堂边缘表现的影响

中职课堂中学生边缘化倾向存在性别差异。根据调查问卷性别维度数据分析表明,女生在课堂上存在被忽视感占比为81.82%,男生为51.72%。在课堂上女生普遍存在较为矛盾的心理,一方面渴望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注,希望能进入课堂的中心,但又羞涩于参与课堂活动,甚至有10%的女生表示害怕受到老师的关注。此外,良好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也被认为是阻碍女生更好进入课堂中心的因素之一,并且呈现出男女较大的性别差异。男生认为自己具有良好社交沟通能力的占比为68.9%,女生认为自己具有良好社交沟通能力的仅为31.8%。由此,中职课堂上女生相对于男生而言,在课堂上的不被关注感和孤独感要高于男生,具有更为突出的课堂边缘化倾向。

2.年级和年龄因素对中职学生课堂边缘表现的影响

受调查对象是不同学校和不同年级年龄层次的中职学生,从调查的年级年龄维度分析发现,年级层次越低,在课堂上对于老师和同学的关注需求越高,学生被动边缘化倾向越明显。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刚升入职业院校,在新的学习环境当中,相比高年级学生对老师和同学的关注需求更为强烈和高涨。但由于长期以来被动式的学习方式使得学生习惯于被动参与课堂,且学生课堂的学习注意力和精力有限,就容易在课堂中心之外徘徊,被动进入课堂边缘状态。而随着年级的增长,高年级学生对于课堂学习方式认识的加深,对课堂老师及同学关注需求的转变,如认为课堂上沉默不言是一种常态,积极寻求老师和同学关注对学习无益,甚至会因受老师关注而被他人歧视等错误观念而选择主动进入课堂边缘状态。

图 年级高低与课堂边缘表现关系简图

3.性格因素对中职学生课堂边缘表现的影响

性格因素对学生的课堂边缘表现具有影响,但不具有完全决定性作用。访谈调查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内外表现出较大的反差,尤其是课堂之外开朗活泼的学生表现更为明显。52.3%的外向型学生在课堂之外活泼开朗,但到了课堂上会变得沉默寡言;47.7%的内向型学生在生活中内向安静,在课堂上也能思维活跃积极紧跟课堂节奏。因此,难以判定性格因素与学生的边缘化具有直接必然性的关联。这种现象的出现可能更多的根源于学生自卑的心理缺陷,或是受学习的兴趣、学习方式习惯、教师的引导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干扰。

4.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对中职学生课堂边缘表现的影响

学习兴趣和学习方式是影响边缘化的重要因素。学习兴趣影响习得效果,学习方式作用课堂表现。在调查中,边缘学生中68.63%的学生认为学习是有趣的,这其中的62.75%又表示愿意在课堂上主动跟随老师的教学思路进行学习,但学生由于不正确的学习方式或是缺乏明确的学习目标,如习惯于被动的接受知识和参与课堂,或是由于自我控制能力和精力管理等方式的不足,容易使其脱离课堂的教学节奏,游离于课堂中心之外。

加之中职学生由于基础知识相对薄弱,又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学生课堂的精力有限,对于老师的课程安排和不断加深的课程难度,时常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有的学生因学业成绩不理想,产生自卑心理和恐学心理,便不慎步步落入到自卑-恐学-学不好-更自卑的恶性循环之中。

5.自我认同对中职学生课堂边缘表现的影响

自我认同(self-identity)是能够理智地看待并且接受自己以及外界,将自身内在的感觉、自我意识以及外部评价等加以综合,把信念和价值观融合到自己人格中去并对自我价值进行评价的过程。②

在调查中发现,自我认同的欠缺使课堂边缘表现加重。64.71%的学生表示在课堂上得不到老师同学的关注,40.48%的学生自我判定为边缘学生,并表示自己在学习上存在困难和障碍。中职课堂学生的边缘化虽与性格无直接明显的关联,但中职学生缺乏正确的自我认同和认知,而产生出自卑的心理缺陷,加重了学生课堂边缘的表现的同时,还会对学生性格的培养和养成产生负面影响。

一方面由于“中职生”的标签,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担心自我的表现,同时也在意他人的看法和评价,甚至还对主动参与的课堂学习存在恐惧。另一方面,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时期,由于缺乏对自我正确的认知,极易受到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也十分注重他人对自我的评价和看法,因而在很多情况下会采取与同伴或他人相似的行为方式来谋求获取“安全感”。

6.归因方式对中职学生课堂边缘表现的影响

基本归因错误有时表现为行动者与观察者之间的偏差:当人们作为一个评价者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的时候,往往倾向于稳定的内部的归因;当人们作为自我评价者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却倾向于作外部的归因,即观察者高估个人特质因素,行动者高估情境因素的作用。③

中职院校课堂的学习脱离枯燥沉重的理论课业负担,为正处社交甚至是恋爱需求旺盛的他们提供温床,因而容易产生学习目标不明,将学习降为校园生活的附属品,将课堂上的边缘化表现视为常态,并归因为环境所致,大势所趋的结果。还有部分学生对外部学习环境、教师教学和实训场地等因素的过分挑剔归咎,使得他们失去学习动力和专注,课堂边缘化的出现也必在情理之中。

另外,在自身因素对课堂边缘化影响的调查中,“课业成绩不好”、“对学习缺乏兴趣”和“学习方式的不同和精力管理的有限”是导致学生课堂边缘化表现的三大要素。归因方式的不同影响行为表现的不同。归因于自身课业成绩不好而在课堂上被动边缘的学生,在课堂内外均表现出一定的自卑,对主动参与课堂表示恐惧。归因于学习兴趣的学生则表示对学习感到厌烦和排斥。此外,在中职学生年龄阶段,男生更易受到班级环境和同伴因素的影响而进入课堂边缘,女生则更易受教师的教学方式等影响脱离课堂中心。不当的归因方式使得他们在课堂的表现存在差异,如将学习视为当下重心之外的学生必将在课业学习中表现出无力等症状。因而归因的偏差或是不当,会潜移默化的影响甚至干扰学生的课堂行为,诱导其逐步边缘。

三、基于学生自身因素分析对实现边缘学生转化的建议

(一)关注学生性别差异,实施差异化个性化辅导

男女差异心理学表明,两性之间的智能和情感等均存在较大的性别差异。随着身心的发展和健全,中职女生相对男生而言,智能和情感更为脆弱。因此学校教师、班主任以及家长应注重必要的干预和引导,注重男女生差异,尤其关注女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和变化。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家长的关心和疏导,使学生正确对待生理和心理的变化,摆正学习态度和正视学习境遇,通过教师及家长多方力量作用于学生自身,将学生拉回课堂中心的同时,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

(二)利用高低年级的边缘化差异协助推动转化

实证主义(positivism)认为必须透过直接或间接的感觉、推知或体认经验,经由学习过程,从不同的情境中获得还没有经验过的知识。④中职课堂被动边缘表现高年级低于低年级,说明高年级学生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经验学习到如何摆脱课堂边缘的游离,或是掌握了进入课堂中心的方式。借鉴实证主义的理念,学校及教师可利用高低年级的边缘差异实行高年级协助低年级实现向中心转化。如通过建立高低年级学习帮助机制,搭建互帮互助学习交流平台,加强高低年级的学习经验交流频率,构建有爱团结积极向上的校园学习氛围等方式,充分利用高年级的学习经验资源转化为学习帮扶资源。

(三)转变学生学习态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外界的引导和自身观念的转变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动有趣的教学课堂,亲身体验式的教学模式更适合中职学生阶段的学习掌握。在中职课堂中,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实训课堂具有丰富的趣味性,教师充分利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创新有趣的教学方法,运用大量实例,紧密联系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创设各种情景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自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态度。此外,职业院校教师还可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以本校学生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合理安排课程内容,使实训与理论充分结合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转变学习态度,改变学习行为。

(四)引导学生自我了解和自我实现

自我认同的形成有三个要义:发现并发展个人潜能;确立人生目标;为开发潜能和实现目标找寻机会。价值观是个人自我认同的核心,自我认同包含自我了解和自我实现两部分。[2]自我了解就是对自我所处环境的适当评估,对所扮演角色的正确认知和对于理想与现实能力的掌握。中职学生的身心发展仍处于懵懂阶段,对于是非的判断和自我的认知仍需不断的完善。中职院校搭建心理咨询平台,开设心理健康及生理健康等相关课程,并通过教师班主任及学生家长对学生健康成长的关注和有效干预,为学生更好的自我了解,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最终达成自我实现提供帮助和指导。此外,教师和家长还可以学习借鉴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指导边缘学生转化工作,开展人本主义教育,实现课堂边缘学生向课堂中心的转化。

(五)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错误的归因来源是认知和动机的需要之和。③学校教学场地、教师教学水平、学习意义和价值、自身学习能力和同伴环境影响等均可能成为学生课堂边缘化的关键因素。因而学生课堂边缘化表现的动机在一定程度上很难准确且及时的把握,但学校教师和家长可以提升学生认知水平,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扮演着组织者、引导者、评价者、合作者的重要角色。课堂上学生的边缘表现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学风格的影响,更有甚者教师可以将学生从课堂边缘拉回课堂中心,也可能会将学生推向课堂边缘。因此在实现课堂边缘学生的转化中,教师应正确对待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需求,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关注学生身心发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内外部事物,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育人职能。

其次,加强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交流,疏导孩子成长的烦恼。“唯成绩论”充斥在教育学习当中由来已久,并在家长之处得以“发扬光大”。中职院校的标签或许在家长心中同样存在,但孩子的成长发展不仅在学校场域中得以完成,还受学校之外的诸多场域影响,因此身处课堂之外的家长同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家长应倾听孩子的学业烦恼,传授过往的经验心得,拓宽孩子的视野格局,提升孩子的认知水平,激励孩子的学习行动,协助教师和孩子实现课堂边缘向中心的转化,扮演好孩子人生中的第一教师的角色。

【注释】

①吕玉曼.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概念及特征辨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3(03).

②自我认同[EB/OL].http://baike.baidu.com

③归因[EB/OL].http://wiki.mbalib.com

④实证主义[EB/OL].http://baike.sogou.com

[1]吕玉曼.职业院校课堂边缘人概念及特征辨析[J].职业教育研究,2013(03).

[2]孙杰远,李青.新课程背景下教师职业压力的调查研究[J].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5.

[3]李森、杜尚荣.论课堂教学中的“边缘人”及其转化策略[J].教育研究,2014(7):115-117.

[4]吴亮奎.课堂活动中边缘化学生现象探因及教学对策[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4(11):17-19

[5]邱德峰.边缘学生的形成及转化策略[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3(1).

[6]李亚楠.边缘学生的形成[D].山东:山东建筑大学,2011.

[7]刘程程.刍议中职院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对策[J].江苏.信息化建设,2013.

[8]贺云辉.浅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在中职学困生转化工作中的应用[J].新课程学习,2013(6):38-40.

蒙玲(1994-),女,广西融水人,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2016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猜你喜欢

边缘化归因边缘
错解归因 寻根溯源
促进高中生积极学习数学的归因方式研究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生自我归因的比较研究
一张图看懂边缘计算
被边缘化的节能司?
关于文学边缘化的不同看法
农民工陷于“双重边缘化”困境
萨娜的“边缘化”写作
在边缘寻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