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艺术大学工艺学学科结构及教学模式考察
2017-10-10陈日红
陈日红
东京艺术大学工艺学学科结构及教学模式考察
陈日红
自“明治维新”的百余年来,邻国日本的工艺教育和工艺保护一直走在前列,特别是东京艺术大学的工艺教学有着近130年的历史,其学科结构和教学模式亦独具特色。“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我政府大力推进非遗保护、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倡导手艺文化与工匠精神、实施“中国手工艺振兴计划”的当下,如何在高校办好工艺教育、传承手工艺文化,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考察和分析东京艺术大学工艺科的学科机构和教学模式,可以为我国当下工艺教育提供相关借鉴和启示。
东京艺术大学;工艺科;学科结构;教学模式
一、引言
我国现代工艺美术教育始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先是有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等专门院校的成立,然后是在其他艺术院校中设置工艺美术专业,其初衷主要是培养工艺设计人才。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工艺美术教育向艺术设计方向走得越来越近,直至在教育部于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1998)》中,“工艺美术”被“艺术设计”取代。不过,陶瓷、染织、金工以及漆艺等实用工艺方向还是被得以少量保存,置于其他专业方向中。进入本世纪,随着传统文化日益受到重视、非遗保护运动深入开展、手工艺文化和工匠精神不断被社会呼吁,“工艺美术”又于2012年进入教育部新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回归工艺技术教学的本体,旨在以学校教育方式传承富有地方和民族特色的烧造、锻冶、染织、编扎、髹饰等传统工艺,即陶瓷、玻璃、漆艺、染织、金工等,将旧式师徒相承的个体传艺方式改为学校群体传授方式。在此背景下,我国一些高校相继恢复或重新设置工艺美术专业。工艺科作为东京艺术大学的传统优势专业学科,以130年的办学历史积淀、独具特色的学科结构和教学模式,在亚洲众多高校的同类学科中独具优势,对我国目前工艺美术教育或有启示与借鉴作用。
二、东京艺大工艺科源流
作为日本国立艺术大学的最高学府,东京艺术大学以其悠久的办学历史和雄厚的综合实力位列日本艺术高校之首。在东京艺术大学美术学部的诸多专业学科中,尤以绘画、工艺等传统专业占据优势。该校美术学部的前身可追溯至日本文部省于明治十七年(1884年)设置的图画调查科,明治二十年(1887年)文部省正式设立东京美术学校,两年之后的明治二十二年(1889年)该校开始正式招生。设校之初,除设置培养绘画、造型人才的普通科和培训美术师资的师资科外,还设置有专修科,即绘画(含日本画、雕塑)和美术工艺(含金工、漆艺)。作为美术工艺的金工和漆艺等专业方向,是当时日本手工教育在专门高校的丰富与提升,将传统工艺以学校方式来传承,向专业化和艺术化方向发展。为发展美术工艺专业,东京美术学校创校之初便聘请当时日本著名的金工大家加纳夏雄和海野胜岷、漆艺大家柴田是真来校担任教授。此后,上述3人均被授予日本工艺最高称号“帝室技艺员”。第一届美术工艺(漆艺)毕业生六角紫水曾于1898年来湖北鄂西地区的长阳、建始和利川毛坝等地考察生漆产业,后来成为20世纪上半期日本漆艺界的灵魂人物。
随后,东京美校于1892年增设了铸金科,1895年又增设锻金科。学制由最初的3年延长至后来的5年,直至1945年东京美校与东京音校合并成立东京艺术大学。到1975年,东京艺大对工艺科的相关专业重组设置,共计有雕金、锻金、铸金、漆艺、陶艺和染织6个专业方向。此后,又分别于1995年和2005年增设木工艺和玻璃工艺方向。截至目前,东京艺术大学工艺科下设雕金、锻金、铸金、漆艺、陶艺、染织、木工和玻璃8个专门工艺研究室,以及1个工艺基础研究室。
走过近130年历史,东京艺大工艺科一直秉承如此理念:工艺是离人们生活最近的艺术领域,以常见的素材和传统技艺为基础制作的工艺品,不管时代如何变换一直都带给人们生活持久感动。工艺科在继承东京美术学校时代以来所积累的丰富资料和经验,以及历史传承的基本知识技术的同时,通过吸收现代价值观和新的技术,以培养在工艺领域有所发展的工艺家和研究者为教育目标。
三、工艺科各研究室师生分布情况
东京艺术大学分3个校区办学,工艺科所辖的8个专门方向研究室和1个基础工艺研究室分布在两个校区。其中雕金、锻金、铸金、漆艺、陶艺、染织6个专门研究室在老校区(上野校区),每个研究室各占据工艺楼的一层空间,分布在取手校区的是成立较晚的木工和玻璃研究室,其规模亦较大,各研究室各类设备齐全。工艺基础研究室亦在取手校区,工艺科一年级全学年和二年级上学期的教学都安排在该校区,教学设施则以全校共享的共通工房为基础。共通工房为工厂结构形式,规模庞大,包括金工工房(含金工机械室、金属表面处理室、铸造室)、涂装造形工房、木工造形工房、石材工房等。共通工房平时多用于工艺基础教学,本校其他专业教师和学生在创作时若需用到相关工艺,向该共通工房申请后,即可入驻使用。
作为日本唯一的国立艺术大学,东京艺大所奉行的是精英教育模式。工艺科作为该校传统优势学科,每年所招学生不多。以近几年为例,学部生(本科生)人数2015年为33人、2014年33人、2013年30人、2012年32人,基本上每年30人左右;截止2015年底,整个工艺科有修士课程学生(硕士研究生)68人,博士后期课程学生(博士生)15人,各层次学生总计为211人。有专职教师15人,其中前6个研究室各有2名教师,其他研究室教师均为1人。
工艺科各研究室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以及教师人数分布如下(以2015年为例):
人数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硕士生 博士生 学生人数小计 教师研究室工艺基础 33 33 66 1雕金 4 7 10 0 21 2锻金 5 3 10 0 18 2铸金 4 5 10 2 21 2漆艺 7 5 11 2 25 2陶艺 5 6 11 6 28 2染织 5 6 9 1 21 2木工 3 1 4 1玻璃 4 3 7 1合计 33 33 30 32 68 15 211 15
本科新生每年4月初入学,在工艺基础研究室接受一年半的基础知识学习之后,于每年9月初(即二年级下学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进入各研究室,开始进入后续的专业学习。在基础学习阶段,各研究室亦会派教师给一年级和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讲授各门工艺的基础知识,以期让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各门工艺都有所涉猎,培养兴趣后再有针对性地选择专业方向。一般每个研究室每年新进的本科人数为5人左右,但也不尽相同。而且,木工和玻璃工艺研究室因条件所限,目前只招硕士和博士生,不招本科生。
四、各研究室课程设置和教学情况
100多年来,东京艺大工艺科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调整自己的学科结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对传统工艺的承续。除了基础工艺教学,目前工艺科所开设的包括雕金、锻金、铸金、漆艺、陶艺、染织,以及木工和玻璃等在内的8个专门工艺研究室,基本涵盖了日本所有的传统工艺品类。各研究室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各有不同。
1.工艺基础研究室
该研究室所开展的教学活动,是对刚进入工艺科的所有新生进行通识教育和基础教育,时间覆盖一年级全年和二年级上学期。一年级的必修科目主要有基础造型实习、绘画实习(素描)、表示图法、木工艺实习、雕塑实习、绘画实习(毛笔扇面)、玻璃造型实习、工艺制作论和研究旅行。除了有工艺基础教师讲授基本造型训练课程外,还安排日本画、油画、雕塑、木工和玻璃等专业的老师来授课;而作为工艺制作基本理论的“工艺制作论”则贯穿一年级全年。二年级上学期的必修科目——实材实习,要求学生从雕金、锻金、铸金、漆艺、陶艺、染织6门专业工艺中任选3门学习,让学生对未来的专业方向有基本的认识,为后续专业选择打下基础。此外,还有工艺理论或日本工艺史概说等专业理论课程,以全面提升学生的理论修养。
经过在工艺基础研究室一年半的基础和通识教育,学生们除了了解各门工艺和各种材质等基础知识、掌握基础技能之外,贯穿其中的诸如绘画、雕塑等其他各学科课程也提升了学生的造型能力和审美观念。较全面的通识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多元视野、造型能力、综合表现力,以及工艺价值观。
2.各专门工艺研究室的本科课程与教学
进入二年级下学期,工艺科的学生进入各自选择的各专门工艺研究室,接受专业学习,每室5人左右。
①雕金研究室
雕金工艺主要研究以錾、刻、雕等手段将贵重金属、铜合金等金属材料装饰加工成各种造型的技法与理论,比如珠宝等。该研究室的本科教育主要是让学生熟悉工具的使用,体验各种材质,学习掌握各种传统雕刻技法。如二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从如何制作工具开始,如“敲打”“雕刻”“镶嵌”(含“平嵌”“厚嵌”)等各种工具和技法的学习,按照课题示范逐步进入。三年级还是基础技法的学习,如各种不同金属的“焊接”“镶嵌”(含“纵横镶嵌”和“拼贴镶嵌”),还将学习首饰的设计制作,以及自主设计制作各种小物件。进入四年级开始学习制作七宝(即景泰蓝)的各种技法,并开始毕业设计的研究与制作。
②锻金研究室
锻金工艺主要研究金属塑形加工的卷压法、锻造法、焊接法等一系列技法与理论,同时研究机械切削加工金属的传统技法和现代金属加工技术,其作品包括从纪念碑到餐具、装饰品等。二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也是从制作铁锤和铁垫开始,学习以卷压技法成型的铜花瓶制作工艺。到了三年级则开始学习车床、铣床等各种加工机械的操作,各种卷压拉伸、焊接(连接)、锻造技法以及木纹金的制作,利用变形拉伸技法来制作铜质动物造型;此外,还要学习其他各种金属的着色技法。进入四年级后,则开始毕业作品的研究与创作。
③铸金研究室
铸金工艺则是研究将金属溶化后将其注入各种立体模型中,使之成型的各种传统与现代铸造技法与理论,其作品如各种铜像、铁器(壶、釜、瓶),以及金属首饰等。二年级下学期,主要以熟悉各种金属性能和雕塑造型为主,三年级则以学习真土填充铸造、原生形象铸造、石膏模型铸造和精密铸造等技法为主,到了四年级除了学习石蜡模型技法外,尚需完成毕业创作。
④漆艺研究室
漆艺主要研究漆器制作的基本工艺与理论,如漆胎的制作、髹漆工艺和装饰技法等,学生日后可以从事漆器制作和修复工作。二年级下学期,主要学习相关工具的制作和用法,如何调漆、涂漆,以及器物表面打蜡的方法。进入三年级,开始通过相关课题作品学习蒔绘、螺钿等装饰技法,并学习器胎的制作和相关木器的加工工艺,以及脱胎漆器工艺。到了四年级,通过毕业作品的创作来学习沉金(戗金)、雕漆和渐变涂刷等特殊工艺。
⑤陶艺研究室
陶艺主要研究陶瓷器物的拉坯成形技艺、施釉方法、烧窑技术,以及釉料的配置、石膏模型的设计等。二年级下学期,主要进行学习辘轳拉坯成型和石膏注浆成型等基本技艺。三年级学习以辘轳拉坯成型方式制作大壶、大盘,以铁绘、青花和釉下彩等方式装饰表现;以拉坯成型方式制作壶、碗、杯、盘等陶器餐具;并练习烧窑。到四年级,以拉坯成型方式制作大壶、大盘等瓷器,并以釉上彩、青花和釉下彩等方式装饰表现,并完成毕业创作。
⑥染织研究室
染织工艺主要在日本传统和服染织技艺基础上,融合新兴技术,以纤维造型、图案造型和染色织造技艺为研究对象。从二年级下学期到三年级,主要学习模仿传统织造方式,并自由制作。不仅学习诸如友禅染、型染、蜡染、丝网印花等各种“染”的技法,还要学习缀织、二重织和碎纹织等各种“织”的技法。到四年级进行自由创作,并完成毕业作品。
3.各专门工艺研究室的研究生教学
在工艺科的各专门工艺研究室中,研究生人数一般比本科生略少,有时甚至旗鼓相当。这也决定了工艺科各研究室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因为每个研究室方向不一样,故研究生学习、研究方式亦各不相同。有的是由研究室集体教授,有的则是个别指导。有的是对加工机械工具和材质的深入研究,有的则是对表现技法的研究。在博士阶段,都是在创作作品的基础上,对制作论和方法论展开深入研究。最后毕业成果,均以作品和论文形式呈现。
雕金专业的硕士生根据所选定课题,对技法和作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并与传统雕金艺人交流合作开发新的商品,最后进行主题性的研究制作,完成毕业创作。博士研究生则是在熟练掌握各种雕金技法和材质的基础上,在导师指导下独自开展主题性研究,在方法论上表达自己的新观点,在作品上追求技法、材质和效果的表现。
锻金专业的硕士生则须到金工机械室研习精密铸造工艺,对金属知识和相关技艺进行更深入的了解,在高度专业的基础上做到独立自主表现。博士生须深入研究锻造工艺制作理论,并以作品方式呈现。
同样是金属工艺,铸金专业的硕士须在其选定主题下,研究器物铸造的造型、制作和组装方式,并参与地方传统铸造产业的共同研究活动。而博士生则要求以高度的专业性和独特的能力,用广阔视野与创作理念展开相关研究。
漆艺研究室要求学生在掌握现代造型和传统造型的基础上,以自由创作的方式来探索自我表达的多种可能性。要求硕士生不仅懂得漆器的各种制作工艺和技法,还需掌握漆器修复的基本理论和技艺。博士生在根据自己的研究主题进行创作和理论研究的同时,还需关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
陶艺专业不仅要完成作品的成型、绘制等创作过程,还需最后完成烧制。故该专业硕士生不仅要完成相关创作的研究课题,还要完成筑窑实习、研究煅烧技术,以及烧窑过程的实习。其中尤以“筑窑实习”最为典型,即硕士入学后需与同伴一起修筑一座小型龙窑,并以其烧制作品。制陶人筑窑,是对传统的最好继承。博士生亦须完成作品的创作和论文撰写。
染织研究室要求学生在硕士阶段不仅要深入研究染色和织造技法,进行自主创作,还需根据研究室的项目规划,参与社会合作计划。
在博士后期课程中,有专业性和独自性的追求,一边多方面的探索一个主题,一边明确的研究的意义,进行研究的意义和作为美术家的制作和研究。
五、结语
在我国工业文明逐渐替代农耕文明的历史时期,在社会重新审视传统文化、人们不断提高审美水平、政府大力推进非遗保护并倡导手艺文化与工匠精神、实施“中国手工艺振兴计划”的当下,如何在高校办好工艺教育、传承手工艺文化,并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值得工艺美术教育者思考。“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百余年来,近邻日本的工艺保护和工艺教育一直走在前列,特别是东京艺术大学的工艺教学有着130年的历史,其学科结构和教学模式可以为我国当下工艺教育提供借鉴和启示。
陈日红 湖北美术学院设计系副教授
J50
A
1009-4016(2017)03-0046-05
2016年度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资助项目(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