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彪为何请专家讲史

2017-10-10刘统

中外文摘 2017年17期
关键词:叶群范晔林彪

□ 刘统

林彪为何请专家讲史

□ 刘统

新中国成立后,林彪选择了退隐,在养病中观察形势。他发现跟上毛泽东思路很不容易。因为毛泽东博览群书,经常在讲话时旁征博引,使大家目瞪口呆。

1958年,毛泽东经过深思熟虑决定请林彪出山,担任中共中央副主席。林彪刚出来工作,就经历了一次深刻教训。1958年5月8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讲话,引用了许多历史事例,说明年轻人要胜过老年人。最后他提到秦始皇,称其为“厚今薄古的专家”。林彪不以为然,插了一句“秦始皇焚书坑儒”。不料毛泽东严厉地说:“秦始皇算什么!”林彪立即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心中的懊恼可想而知。于是他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跟上毛泽东的思路,必须刻苦读书。

毛泽东读书的范围相当广。哲学、政治经济学、马列著作、政治理论读物、历史、中国传统经典都有。但读得最多的,是中国古代史书。特别是《二十四史》和《资治通鉴》。这两大套史书,是毛泽东随时翻阅的。他不仅在讲话和谈话中经常引用其中的典故,还经常推荐一些篇章给别人。林彪的秘书张云生回忆:“1966年9月在人民大会堂,我亲眼看见毛泽东推荐林彪两本线装书:一本是《三国志·郭嘉传》,另一本是《宋书·范晔传》。郭嘉和范晔究竟是何许人?他们对主席和林彪有什么重要性?不看不知道,看后如梦方醒。郭嘉是三国时期曹操手下一名出类拔萃的谋士,他随曹操征战十余载,为曹操出了许多好点子。可惜英年早逝,年仅38岁。而范晔是南北朝时期宋国的重臣,掌管禁旅,参与机要。他后来因参与谋反而被判杀头。两位古人的权位与林彪相似,一正一反,一成一败。毛泽东以古喻今,用意不言自明。”

为了学好中国历史,林彪下了不少功夫。但很多古籍不容易读懂,林彪想到请教专家学者。叶群首先找到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先秦思想史专家杨向奎,作为常驻毛家湾的历史顾问。杨向奎又向叶群推荐了一批国内知名的史学家。

(摘自《老年生活报》)

猜你喜欢

叶群范晔林彪
擎起历史巨烛
范晔:作死是条不归路
论范晔仕宦与交游对其撰史的影响
知弟莫如兄
少将之女叶群:追随林彪,折戟沉沙
我是如何仿林彪字体批文件的?
叶群的人情味
林彪也“家暴”
一个真实的林彪
黄克诚要我们实事求是地写林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