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斩断贫困代际传递
2017-10-09李兴洲邢贞良赵红耿悦陈宁
李兴洲+邢贞良+赵红+耿悦+陈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明确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并对扶贫工作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对教育扶贫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全新的扶贫思想和理论指导下,我国教育扶贫实践精准施策,不断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
“薄改”统筹 计划先行
2010年,国家启动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简称“薄改计划”),并于2013年12月出台《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为贯彻落实国家“薄改计划”,切实解决农村地区、边缘、贫困和民族地区等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教学条件差,寄宿学校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不足,村小和教学点运转比较困难等问题,各地纷纷结合当地实际出台相应政策,探索有效的实践并取得重大进展,形成了各具地方特色的实践模式。
“全面改薄”保底线。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等五部门在2012年底就下发了《关于编制中小学基本建设发展规划的通知》,要求各地为每一所学校编制基本建设计划任务书,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编制校园平面规划,做到“一校一本,一校一图”。为此,广西首先对各个学校教学仪器设备、图书、桌椅、学生用床等情况进行逐校摸底,登记造册。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估算资金投入额度,另一方面精心编制实施方案,并按照“勤俭办学”、“缺什么补什么”、“保基本、补短板”的原则,对地方“全面改薄”实施方案数据进行多次严格审核。此外,广西制定了一系列规范性管理文件,为“全面改薄”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的政策和技术保障。
大班额拆解缩差距。河南省安阳市为实现2020年消除大班额的目标,积极统筹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规划,因地制宜,多措并舉,综合施策。一是通过科学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布局规模,建立城乡义务教育学校生源变化动态监测机制,构建与常住人口增长趋势和空间布局相适应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建设机制。二是坚持义务教育发展与城镇化相协调,确保城镇学校建设用地。三是有序扩大城镇学校学位供给,实施“交钥匙”工程,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四是统筹城乡师资配置,着力解决当前乡村教师结构性缺员和城镇师资不足问题。五是提升薄弱学校和乡村教育质量,通过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实施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或均衡配置师资、利用信息化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将优质高中招生分配指标向乡村初中倾斜等方式,加大对城镇薄弱学校和乡村教育的扶持力度,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努力提高乡村教育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师资建设 以人为本
贫困地区师资队伍建设实践主要体现在包括“特岗计划”等在内的贫困地区师资支援行动以及以“国培计划”等为主线的贫困地区教师培训行动。
“国培计划”助推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国培计划”是教育部、财政部于2010年开始实施的旨在提高中小学教师特别是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为加强贫困村学校教师培训力度,云南对省定510个贫困村150所小学,172所幼儿园园长、小学校长、在校教师,依托国家、省、市教师教育网和教师教育基地,采取远程研修和集中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全员市级以上培训,要求培训不少于60 学时。陕西省石泉县教体局依托“国培计划”项目,以“乡村教师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培训”“乡村教师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培训”“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乡村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培训”等多个子项目为培训重点,面向全县乡村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校园长开展培训活动。“国培计划”实现了乡村教师多学科、全学段覆盖培训目的,有效提高了乡村教师的能力素质。
“特岗计划”有效补充和提升乡村教师数量和质量。特岗教师的补充极大地提高了农村学校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尤其是先进的教育理念、现代教育意识通过特岗教师群体渗透到农村教育教学活动中。随着特岗教师队伍的扩大,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为区内“两基”攻坚旗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旗县、边境旗县、三少民族自治旗以下农村牧区学校招聘“特岗教师”,将“特岗计划”与中小学教师编制管理相结合,为服务期满经考核合格、且自愿留任的“特岗教师”解决编制;“特岗教师”岗位的设置以旗县为单位相对集中,避免过于分散,1所学校安排“特岗教师”不少于2人;“特岗计划”所需资金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有效补充和提升了牧区学校教师的数量和质量。
城乡教师及校长交流培训提升乡村学校办学水平。为提高农村教师专业化水平和课堂教学能力,重庆市江津、吴滩中学联合实施“领雁工程”,以“卓越课堂”建设为抓手,建立城乡校际教师互派制度。江津中学每学期派出优秀教师到吴滩中学上示范课5节,以点带面,推进吴滩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同时,吴滩中学每学期派出各学科教师到江津中学培训学习、观摩听课20人次。通过专题讲座、示范引领、结对共进等交流活动,两所学校的教师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有效提升了吴滩中学的办学质量。
职高培训 助力扶贫
为打好脱贫攻坚战,实施精准扶贫,江西省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精神,从2013 年开始改革“雨露计划”的实施方式。其中九江市人社局与市扶贫办合作,打造“雨露计划”本地品牌,开办扶贫移民特色班,招收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水库移民户年满14周岁的子女入学,对经扶贫办和市高级技工学校考评合格的学生,学校优先安排顶岗实习和毕业安置,“扶贫班”毕业生就业可获得基本保障。2016年,该班在全市范围内招生100人,并对扶贫班学生全部免学费、教材费,每人每年还给予2000元补助,连续补助两年,为参与培训的学生提供物质保障,实现了“培训一人、脱贫一户、致富一家”的目标。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厅、扶贫办、财政厅共同组织实施国家“阳光雨露工程”,主要在区内的粮食主产区、劳动力主要输出地区、贫困地区开展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焊工、计算机应用、驾驶与维修、服装缝纫与加工等用工量大的工种的技能培训和农畜产品加工业、地方特色产业、农村牧区服务业等行业的相关技能培训,并大力培育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为农牧民转移就业搭建桥梁。湖北新化县针对连片特困区农民整体素质现状,定期举办由政府出资帮助农民支付学费,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校承办的“阳光工程”培训班,着重传授包括种植、养护、加工技术,新的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和环境保护在内的各类现代农业知识与种养技能,用知识与技术武装农民。各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以满足农村实际需求为立足点,开发低成本、合需求、有特色、高质量的培训产品,有效提高了贫困地区百姓的就业创业能力,提升了贫困人口的综合素质,并助其找到适合自身条件的脱贫之路。
资源共享 成效显著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教育资源配置重点向农村地区倾斜。”教育扶贫体现了差别正义原则和教育公平理念,体现了机会均等思想和结果公正理念,体现了基本权利平等和可持续发展理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等国家大政方针都对改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教育状况做出了明确规定,充分保障贫困人口的教育权利和平等机会,并通过教育资源的倾斜和合理配置,实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不断改善贫困地区教育现状。
随着精准扶贫的不断深入,教育扶贫也必然要求从传统的救济式转向造血式,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因此成为教育扶贫的有效机制。开展跨地区战略性协作,携手打造共建共享共赢机制,将使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教育资源薄弱地区,更多的老师、学生将因此受益,教育扶贫工作也将进一步得到深化。
山东省济宁市实施“结对帮扶”工程,推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结对帮扶”活动由市级教育行政部门统筹规划,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具体实施,对省、市扶贫工作重点村学校实行“一对一”重点帮扶。通过教研帮扶和联合教研会议,统筹开展学科备课、教学研讨、听课观摩等活动,提高农村学校薄弱学科课程实施水平;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络课堂,实现教学资源共享,优秀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推进实施管理人员挂职交流活动,结对帮扶学校每年至少互派1人挂职;指导被帮扶学校建立健全现代学校管理制度,规范学校日常工作,建设学校章程,提高管理水平;建立教师交流机制,实现优秀教师资源共享,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教育扶贫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手段和重要途径,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和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特征和价值追求。在全面小康进程中,教育扶贫意义重大,任重道远。endprint